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TiO2光催化降解水中天然有机物富里酸的动力学模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傅剑锋  季民  金洛楠  安鼎年 《化工学报》2005,56(6):1009-1014
在天津地表水中天然有机物主要是富里酸,它是消毒副产物的主要前驱体,因此对于富里酸的控制非常重要.以粉末态TiO2为催化剂,在光催化-超滤反应器中对水中天然有机物富里酸进行了光催化氧化研究,考察了富里酸氧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初始pH值、催化剂浓度、光强、添加剂浓度.结果表明:富里酸降解过程能够用一级反应动力学来表示;最佳的催化剂浓度为0.5 g•L-1;在pH值减小、添加剂浓度和光强增大时有助于富里酸的去除.通过分析反应速率常数和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得到富里酸光催化氧化总体动力学模型,试验值基本符合动力学模型.另外试验还表明该反应器可方便地实现有机物降解且具有较高的去除效率.  相似文献   

2.
设计并制作了一种微型高效光催化氧化反应器。以超细TiO2光催化氧化法替代过硫酸盐氧化法进行含磷有机物的分解,分解时间只需5min,比国标GB/T 11893-89过硫酸钾消解法节省六分之五的时间。与国标法试样分解效果进行对照表明,使用该光催化反应器对含磷有机物的分解效果与国标法相同。它具有体积小、功耗低、效率高、采用连续流动方式工作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以燃煤电厂排放的粉煤灰微球为载体,采用溶胶-凝胶法将Ti O2负载到粉煤灰微球的表面,得到一种新型的复合光催化材料Ti O2/CFA。对Ti O2/CFA进行了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和氮吸附测试,并以罗丹明溶液的光催化降解脱色反应,研究了Ti O2负载量对Ti O2/CFA光催化性能及重复使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Ti O2负载量的增加有助于提高Ti O2/CFA的光催化性能,但当Ti O2负载量过高时,粉煤灰微球上负载的Ti O2颗粒在水处理过程中容易脱落,对Ti O2/CFA光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性能不利。本研究中,最佳Ti O2的负载量为8.3%,循环使用6次,其光催化降解效率没有明显降低,罗丹明的降解脱色率均达97%以上。  相似文献   

4.
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氧化焦化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四氯化钛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出二氧化钛粉体,将其用于焦化废水的光催化氧化.当热处理温度为60 0℃时,得到的二氧化钛混合晶体平均粒径为65 nm,其中金红石相占2 1 .3% ,实验研究表明,该混合晶体对焦化废水的处理效果最佳.用该混合晶体处理焦化废水的最佳工艺为:每1 0 0 m L废水中加入0 .4g纳米二氧化钛混合晶体,在阳光下照射4h,CODcr值去除率可达5 0 %以上.  相似文献   

5.
试验研究了天然有机物(腐植酸、富里酸)对混凝除藻的影响,以及在含有天然有机物水体中混凝除藻的机理.结果表明,天然有机物会与藻细胞争夺絮凝剂,由于天然有机物与PAC亲和力强,PAC优先与天然有机物结合,再与藻细胞结合,当水体中天然有机物含量较多时,混凝除藻效果降低.当腐植酸质量浓度为20.2 mg/L时,藻去除率仅为2....  相似文献   

6.
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氧化在环境治理中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介绍了6种纳米二氧化钛的制备方法,对其在大气环境治理以及污水处理中的研究进行了综述,目前的研究集中在紫外光激发催化氧化、以及影响催化氧化效率的因素分析上,而且发现薄膜化和负载型TiO2催化剂优于粉末状TiO2,并指出了进一步改性纳米二氧化钛的必要性,尤其是通过改性,提高可见光的利用率.以期在实践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半导体二氧化钛光催化氧化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二氧化钛光催化氧化的基本原理,分析了光催化氧化的影响因素。阐述了光催化剂的固定方法及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现状及发展方向,并提出了光催化氧化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二氧化钛光催化氧化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春蕾 《辽宁化工》2010,39(9):968-971
在阐明光催化氧化反应机理的基础上分析了国内外TiO2光催化氧化反应的研究现状。提出目前国内外主要是从TiO2负载基材、TiO2光催化剂的修饰、改性以及TiO2光催化反应的影响参数几个方面进行研究,指出某些掺杂金属或非金属的TiO2光催化剂可使TiO2薄膜的吸光范围拓宽至可见光区,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水中溶解有机物TiO2—UV—O2光催化氧化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水中溶解有机物TiO2-UV-O2光催化氧化反应的动力学研究进行了综述。许多研究结果都证实了一些因素,如有机物初始浓度,氧分压(或溶解氧浓度),紫外线波长和强度,pH值,温度和TiO2浓度等,对反应速度有影响。尽管该反应的复杂性使不同研究得到的动力学参数存在不一致,但此研究对指导操作工艺条件的优化和反应器构型的设计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水中溶解有机物TiO2 -UV -O2 光催化氧化反应的动力学研究进行了综述。许多研究结果都证实了一些因素 ,如有机物初始浓度、氧分压 (或溶解氧浓度 )、紫外线波长和强度、pH值、温度和TiO2 浓度等 ,对反应速度有影响。尽管该反应的复杂性使不同研究得到的动力学参数存在不一致 ,但此研究对指导操作工艺条件的优化和反应器构型的设计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1.
天然有机物(NOM)广泛存在于天然水体中,对纳滤处理过程产生较大影响。该文在介绍NOM的组成和物化性质的基础上,讨论了NOM对截留率和膜通量的影响,阐述了纳滤过程中NOM的亲、疏水性,浓差极化效应,静电排斥作用,氢键作用,二价离子络合等对纳滤过程的影响机理,对提高纳滤膜过滤性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张柯柯  汪敏浩 《广州化工》2014,(23):110-111
采用自然土壤作为介质,研究了离子强度、富里酸对纳米TiO2在土壤中迁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离子强度从0 mM增加至0.5 mM和5 mM,纳米TiO2在土壤中的相对流出浓度( C/C0)从0.85分别降低为0.45和0。然而,体系中含有富里酸时,纳米TiO2在土壤中的迁移能力变强了,5 mg/L和10 mg/L的富里酸分别使nTiO2的相对流出浓度提高到0.89和0.95,大大增加其环境风险。  相似文献   

13.
饮用水源中有机物的危害及去除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有机物在饮用水源中存在所造成的危害及处理过程中向其它“三致”物质的转化情况做了详细的讨论,提出了去除有机物的多种方法,并对它们的优缺点进行了详细的评述。  相似文献   

14.
二氧化钛光催化自然水脱色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125W(Emax=365nm) Hg灯为中心光源,BDH 粉末TiO2为光催化剂,研究了在圆柱状硼硅玻璃反应器中自然水体腐殖酸的光催化脱色。研究涉及的影响因素有:反应液初始浓度,反应液初始pH和催化剂用量,并对光氧化、光催化和催化过程进行了比较。 结果发现光催化是一行之有效的去除水体颜色的方法。在C0=20 mg· L-1, pH=7, TiO2=1g·L-1 实验条件下,经2.5h 的光催化反应,大于95% 的颜色被脱除。增加催化剂用量,降低初始pH,可增加脱除效果。在研究的浓度范围内(C0≤20mg·L-1),光催化氧化脱色遵循准一级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15.
王钰  易滢佳  史俊  邓慧萍 《净水技术》2021,40(1):5-12,36
天然有机物(NOM)是一类分布广泛、成分复杂的有机混合物,可严重影响饮用水的处理效率,并可能对出水水质产生严重的不利影响。因此,为了改进和优化饮用水的处理过程,在研究和实际应用阶段对NOM进行表征和定量以了解其结构特性和反应性具有重要意义。文中先对NOM的富集方法进行了介绍,接着梳理了不同分离方法的依据及作用,最后总结了各类表征方法的原理及应用,以期有助于对NOM和饮用水处理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6.
钙镁离子对二氧化钛光催化氧化水中腐殖酸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考察了间歇反应器中钙离子存在下腐殖酸分子在TiO2颗粒表面的吸附行为,进而以125 W (Emax=365 nm) 汞灯为中心光源,考察了钙镁离子对二氧化钛光催化氧化水中腐殖酸的影响. 结果表明,在腐殖酸初始浓度C0=20 mg/L, [Ca2+]=80 mg/L, pH=7和TiO2=1 mg/ml实验条件下,经2.5 h的光催化反应,腐殖酸的脱色率为100%,氧化分解率接近100%,矿化率大于95%.  相似文献   

17.
饮用水中的天然有机物去除方法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天然有机物的去除对保证水质是至关重要的。本文阐述了天然有机物的性质和危害 ,并对天然有机物的去除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The effect of the surface acidity of modified TiO2 samples on the rate of photocatalytic decomposition of acetone vapor was studied. The TiO2 activity was shown to depend strongly on the concentration of acid and basic sites on the surface. It was 1.23 times greater for TiO2 treated with 10 M H2SO4 solution than for the untreated sample. This dependence may be related to changes in the adsorption energy of the reagen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