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模因是一种与基因相似的现象,它是一个文化信息单位,通过模仿而得到传递。汉语公示语的翻译可以将汉语公示语、汉语公示语英译和模因相结合,以模因论为指导进行研究。在模因论与汉语公示语英译教学中,应重视模因理论的传授,透彻理解模因传播周期;遵循翻译技能的发展规律,培养翻译能力;强化翻译策略传授,提高汉语公示语英译质量。  相似文献   

2.
拼写错误、语用失误等翻译错误严重影响到双语公示语指示、提示、限制等基本功能的正常发挥。切斯特曼创立的翻译模因论是公示语翻译规范的理论工具。本文立足前人的研究,提出了克隆、改良和重组模因等三种公示语英译策略,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汉语公示语作为一种特殊的应用文体,其英译至关重要。作者将模因论引入公示语英译领域,提出了相应的翻译策略——借用,仿译和创译,并指出翻译通用公示语时采用“借用”策略,而对于具有中国特色的公示语则进行“仿译”和“创译”。  相似文献   

4.
文章从模因论角度对汉语公示语英译周期和过程进行分析,基于文化共性和差异,探讨公示语英译的相关策略.对一些常见汉语公示语可采取借用策略,直接引入目的语模因;对某些独具中国文化特色的公示语,则宜使用音译、仿译和创译,打造强势模因,或适度采用零翻译,以促进汉语公示语传播,并对目的语受众产生同等语用效果.  相似文献   

5.
在明确公示语的语言及社会语用特征的前提下,以切斯特曼的翻译模因论为基础,探讨汉语公示语模因在翻译中的传播路径构建以及应采取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6.
翻译模因论从文化传播角度将翻译活动视为语言模因的跨文化传播,规范模因则从"期待"和"专业"两方面向译文和译者提出具体要求,对公示语汉英翻译实践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在翻译实践中可以通过复制目的语模因,凸显核心目的语模因,重塑源语模因以及增强译者职业道德素养等策略来提升汉语公示语英译质量。  相似文献   

7.
汉语公示语英译的理论基础、基本原则和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语公示语是我国对外宣传以及世界了解中国的窗口。目的翻译论和文本类型说以及纽马克的交际翻译策略共同为我们提供了公示语翻译的理论支持。在其指导下,该文尝试对汉语公示语英译原则进行研究,同时提出一些可行的汉语公示语英译方法。  相似文献   

8.
本文将在生态翻译视阅下讨论,如何按照翻译适应选择论规范公示语的翻译以提高公示语英译的质量.首先,讨论在具体的生态环境下,公示语荚译如何兼顾英汉两种语言生态,尤其是如何弥补汉语的弱势生态地位;其次,将讨论公示语英译如何在三维(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角度上进行适应性选择,指出译者应该坚持“译有所为”的原则在翻译日寸=有所取舍,做到公示语翻译时信息交流的有效性,以及语言生态问的平衡性.  相似文献   

9.
公示语是指在公共场所展示的文字,具有特殊的交际功能以及提供信息和完成指令的功能。而笔者在近两年对公共场所的公示语英译调查研究发现:目前我国各地汉语公示语的英译可谓错误百出。所以,加强公示语翻译的研究和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来治理城市的语言环境、改善公示语翻译的质量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0.
公示语是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正确英译公示语十分重要。本文通过分析公示语英译现状,提出英译公示语的原则,并对公示语翻译策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公示语是广泛应用于现实生活的一种文体形式,具有强烈的社会依赖性,它映射出不同文化习俗、思维方式、审美观点和价值取向等文化内涵。本文通过对比分析公示语的文化内涵,提出了公示语翻译的信息传递原则和文化适应原则.以实现公示语翻译的功用和价值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2.
标识语应用广泛,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标识语的英译并不令人满意。文章分析了汉语标识语的语用特征及语言特点,从切斯特曼的翻译模因论视角探讨汉语标识语的英译原则,即借用目的语语言模因、活用源语语言模因以及借用源语语言模因。  相似文献   

13.
陈喜华 《海外英语》2012,(12):151-153
公示语的翻译近年来越来越得到大家的关注,它关系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国家的形象。尽管很多学者对它的种种错误进行了总结,然而公示语的英译一直缺乏指导思想。Jef.Verschuren的语用学综观下的顺应理论认为,使用语言即是不同意识程度下为适应交际需要而不断做出选择的过程。这个全面科学的研究视角可以十分恰当地解释和指导我们公示语的英译工作。该文即从语境顺应理论的翻译即是一种不断动态选择的观点出发,从语境的语言和非语言因素两个大方面,阐述应该从哪些角度考虑适当的译文,同时也提及其动态顺应的因素,希望为公示语英译的探讨带来新的启发。  相似文献   

14.
谈汉英公示语的翻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公示语按照在使用中所展示的信息状态的不同,可以分为“静态”类公示语和“动态”类公示语。本文作者分别就这两类公示语翻译中应注意的问题作了论述,其中也探讨了中文公示语与英文公示语在语言使用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模因论是一种基于达尔文进化论观点来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对中国外语学习者来说,把语言模因应用于写作教学中,利用模因复制和传播的特点,可以让学生在背诵和仿写的基础上提高大学英语写作学习效果;模因论的出现为语言教学提供了一面镜子,背诵和仿写应回归中国语境下语言教学的传统。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公示语的调查分析发现,公示语的英译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具有明显的中式英语特征,译文不准确或不地道。文章在分析这些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应该在英译公示语时参照平行文本,接着提出相关翻译策略。英译公示语时译者应该将目标语读者的阅读期待和习惯放在中心位置,才能使译文得到他们的认同而产生与原文相同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浅谈公示语汉英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经济的发展及其国际地位的提高,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公示语成为外国人了解中国的主要载体。然而,由于国内的公示语翻译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一些公示语翻译甚至严重影响了我国的形象。本文对公示语英译错误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8.
公示语在城市国际化的进程中举足轻重。以丽水市区常见公示语为研究对象,将其与英语国家的平行文本就信息内容和形式表达方面进行一些对比分析,找出差异,以期为地方性公示语的规范化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