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玄武岩纤维、玻璃纤维为增强纤维,丙纶为基体纤维,利用包缠技术制得复合线,织造平纹组织预制件,采用直接热压成型工艺制备丙纶基纤维增强机织复合材料,并对复合材料的成型工艺进行了优化设计。研究结果表明:在合理且统一的热压工艺参数条件下,采用多层预制件复合,且在加工模具中添加与预制件厚度相适应的垫片,可以得到成型效果良好的丙纶基纤维增强机织复合材料,达到成型优化的目的,同时满足了复合材料在厚度上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试制复合材料常用的成型工艺-层压法入手,对PET机织物增强PVC复合材料的成型工艺作了较深入的研究,并探讨了复合工艺中温度,压力,时间对复合材料性能及复合制品外观的影响,结论表明:三个工艺参数配置不当,将会引起的复合材料内在及外观质量的恶化,只有三者合理搭配才能制成性能优良,外观良好的复合材料制品。  相似文献   

3.
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CFRTP)可循环使用,具有高比强度和比刚度、良好的耐腐蚀性、耐冲击性、耐热性、低成本以及设计灵活性,被广泛应用在汽车、船舶、航空航天、国防等领域。本文从纤维与基体出发,综述了CFRTP的加工工艺的研究进展。文章主要涵盖4方面的内容:首先介绍用于制造结构复合材料的典型热塑性基体和高性能纤维,然后介绍连续纤维的表面处理和连续纤维热塑性预浸料的制备;之后介绍CFRTP的热成型和树脂传递模塑(RTM)以及一些新开发的CFRTP成型技术,详细介绍有关工艺改进和参数优化的实验和数值研究;最后展望了CFRTP的未来研究重点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黄麻纤维的结构和性能,综述了黄麻纤维/树脂界面相容性、成型工艺等黄麻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研究的热点问题,对黄麻纤维复合材料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以期为相关领域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利用针刺法非织造技术将再生涤纶(PET)、黄麻和丙纶短纤维(PP)进行混合、成网、加固制得再生涤纶/黄麻/丙纶纤维复合毡,再将制备的纤维复合毡经过热压成型工艺,制得纤维复合板材。研究制备的纤维复合板材的拉伸和弯曲性能,分析原料混合比例、热压参数(温度、时间、压力)对纤维复合板材的该性能的影响,研究分析得出:当再生涤纶短纤维、黄麻短纤维和丙纶短纤维质量混合比为35:35:30、热压温度为230℃、热压时间为1.0min、热压压力为5MPa时,制备的再生涤纶/黄麻/丙纶短纤维复合板材的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最大。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CFRTP)的材料组成,综述了CFRTP的主要制备技术、成型方法以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对水泥基材料耐久性差的主要原因、纤维在水泥基材料中可能存在的主要增强作用、影响纤维增强效果和复合材料耐久性的主要因素及该材料主要力学性能的有关研究模型进行了综述,分析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8.
面对战场上日益升级的防护需求,防弹头盔盔壳不断向轻量化高防护的方向发展。本文针对目前国内外纤维增强复合材料防弹头盔盔壳的相关研究,综述了其材料与防护机理的研究进展,分析并总结了其设计方案与成型工艺、评价标准与指标以及目前面临的难点问题等,并对纤维增强复合材料防弹头盔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以天然橡胶(NR)为基体,玄武岩纤维(BF)为增强体,制备了玄武岩纤维-天然橡胶(BF/NR)复合材料,研究分析了玄武岩纤维的长度及取向方向对BF/NR复合材料的硫化性能、基本物理性能、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玄武岩纤维取向方向相同的情况下,BF/NR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随纤维长度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当玄武岩纤维长度为6 mm时,BF/NR复合材料的性能最佳;在纤维长度相同的情况下,经轴向取向制得的BF/NR复合材料性能最佳,与无纤维的胶料相比,经轴向取向制得的6 mm BF/NR复合材料其拉伸强度提高了10.85%,撕裂强度提高了17.78%。通过扫描电镜(SEM)测试发现,玄武岩纤维与橡胶基体的界面结合性较好,并且在橡胶基体中的取向状态及分散情况较为良好,因而发挥了玄武岩纤维的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10.
对水泥基材料耐久性差的主要原因,纤维在水泥基材料中可能存在的主要增强作用,影响纤维增强效果和复合材料耐久性的主要因素及该材料主要力学性能有关研究模型进行了综述,分析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11.
混纤纱法制备连续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混纤纱法制备连续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对混纤纱的制备工艺及纤维城乡差别聚丙烯复合材料的成型工艺进行了研究。通过试验,对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及孔隙率等进行了测试,并确定出了合理的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12.
简介纤维砼在国内外应用研究的发展动态,分析纤维砼的机理和性能,探讨纤维防水砼在水利防渗工程中的应用,介绍应用实例及开发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3.
混杂纤维增强酚醛热固性注塑料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短切混杂纤维增强酚醛热固性注塑料成型汽车电器零件换向器,提高了换向器耐光轴过盈配合时受到的最大应力。在扫描电镜下观察换向器断口分析及其破裂方式。结果表明混杂纤维中由于有机纤维对主裂纹的发展有阻碍作用,延缓了主裂纹的增长速度,使其它裂纹在制件失效前有更多的发展。因此拔出的纤维长度增加,吸收的能量增多,材料的冲击强度,弯曲强度相应提高。  相似文献   

14.
芳纶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固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复合材料的成型工艺直接影响其综合性能,考察芳纶纤维/环氧旨复合材料模压工艺的保温时间、固化温度、加压时机等因素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可用室温浸胶,50℃保温0.5h,75℃保温5min,加压后升温至100℃,固化3h,保压18MPa,固化后自然降至温的固化工艺,可以合理地控制芳纤维/环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模压样品的质量,保证其优异性能的发挥。  相似文献   

15.
以机制砂水泥砂浆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机制砂中石粉含量、聚丙烯纤维掺量对水泥砂浆干缩性能的影响.在分析石粉含量分别为0%,7.9%,10%,15%,20%,25%和30%时的影响并确定最佳含量的基础上,考虑聚丙烯纤维掺量分别为0.6,0.8,1.0,1.2 kg/m3及纤维长度分别为6,12,18 mm时,研究了聚丙烯纤维对机制砂水泥砂浆干缩性能的改善效果.结果表明,掺入1.2 kg/m3、长度18 mm的聚丙烯纤维可以有效减小机制砂水泥砂浆的干缩值.  相似文献   

16.
用不同浓度的NaOH 溶液对竹纤维(bamboo fiber, BF) 进行表面改性处理, 一定温度烘干后, 通过熔融挤出 制备了竹纤维/聚丙烯(BF/PP) 竹塑复合材料。采用示差同步扫描热分析仪(TG-DSC)、红外光谱(FTIR)、X 射线衍 射仪(XRD) 和扫描电镜(SEM) 等对预处理前后BF 的结构进行表征, 并研究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 改 性后BF 的热稳定性升高, 形成疏松的纤维束; 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显著提高。其中用3% 的NaOH 溶液改性BF 制 备的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最佳, 冲击强度较纯PP 可提高100%, 屈服强度提高14.8%。复合材料冲击断面SEM 显 示, 一定浓度的NaOH 溶液改性可以明显提高BF 与PP 基体树脂间的相容性。  相似文献   

17.
采用熔融法制备了剑麻纤维(SF)/聚丙烯(PP)木塑复合材料,研究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热性能、晶态结构和微观结构。结果表明:SF对PP有良好的增韧效果,当添加20%SF时木塑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可达21.99 kJ/m2,SF在PP结晶过程中起到结晶成核剂作用,提高了PP的结晶速率和结晶度。SF/PP木塑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比纯PP好,复合材料中PP的晶态结构仍以典型的α晶型为主,SEM结果表明SF与PP间有较好的界面粘结性。  相似文献   

18.
聚丙烯纤维混凝土在路面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分析聚丙烯纤维对混凝土的增强作用 ,说明在混凝土中掺加适量的聚丙烯纤维能有效地提高混凝土材料的抗裂、抗冲击、抗冻性能 ,改善混凝土的抗疲劳特性 .文中还介绍了聚丙烯纤维混凝土在路面工程中的应用实例及设计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19.
玄武岩纤维复合材料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探讨了由玄武岩纤维与植物纤维复合制备型体材料的基本方法及复合材料的物理结构.该复合材料形成一种拓扑无序结构,可以近似用“无规网络模型”描述材料的结构.实验探讨了打浆度、玄武岩纤维含量等因素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制备的复合材料可生产一次性餐饮、盒具及农用育苗钵和衬垫包装材料等.该复合材料可以完全降解,玄武岩纤维分解后即为土壤的母质,对环境不造成二次污染.  相似文献   

20.
利用体积法计算出不同干密度聚丙烯纤维增强泡沫混凝土的配合比,制备出聚丙烯纤维增强泡沫混凝土。研究不同等级干密度对其力学性能、保温性能和干燥收缩性能的影响,并在良好保温性能、强度与较低干收缩条件下,探讨聚丙烯纤维增强泡沫混凝土的最优干密度。结果表明:干密度等级越高的聚丙烯增强泡沫混凝土力学性能好,干燥收缩值变化较小,但其导热系数较大,保温性能差。具有良好保温性能、强度与较低干收缩聚丙烯纤维增强泡沫混凝土的最优干密度为800-900 Kg/m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