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鸡胚羊水的核磁共振波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羊水是胚胎的正常发育必不可少的物质,因此,分析鸡胚羊膜内羊水的组成及含量,对于研究鸡胚的发育及发育过程中卵内发生的生物化学变化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本文 应用高分辨核磁共振波谱技术对鸡胚发育过程初期羊水中的主要代谢物进行了分析,检测到了氨基酸、脂类、葡萄糖、乳酸等29种代谢物,并对它们的1H NMR谱进行了归属.  相似文献   

2.
颞叶结构参与了多种中枢退行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了解生理状态下大鼠的这些脑区的代谢特征可以为动物模型的病理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和参考. 本文采用高分辨魔角旋转核磁共振(HR-MAS NMR)波谱技术和主成分分析(PCA)方法对S.D.大鼠双侧颞叶、海马和内嗅皮质的代谢物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这3个脑区的代谢表征存在显著差异. 颞叶区的N-乙酰天门冬氨酸和牛磺酸的浓度最高,肌醇和肌酸的浓度最低;海马区的甘氨酸和胆碱的浓度最高;而在内嗅皮质区则是谷氨酰氨的浓度最高. 另外,还证实了HR-MAS NMR-PCA技术是研究生理和病理状态下脑组织各亚结构代谢表征的一种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3.
莽草酸代谢途径广泛存在于植物、微生物与某些寄生虫中,是芳香氨基酸、植物激素与多种重要活性次生代谢物的主要合成通路.这些代谢物的系统核磁共振(NMR)研究尚不完备,且5-羟基吲哚乙酸与吲哚乳酸等代谢物的NMR数据归属尚不完整.本文对莽草酸代谢途径介导的26种代谢物(包括2种非芳香羧酸、2种植物激素、3种芳香类氨基酸、19种植物次生代谢物)结构进行了较为系统的NMR分析,对这些代谢物的1H和13C NMR信号进行了归属,为植物化学及代谢组学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4.
乌头碱对大鼠尿样代谢产物影响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NMR谱和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相结合用于研究不同剂量下乌头碱(aconitine, AC)急性毒性作用后大鼠尿样的代谢特征. 结果表明灌胃给药后代表能量代谢的柠檬酸(citrate),2-酮戊二酸(2-oxoglutarate)和顺乌火酸(cis-aconitate),反应肠道菌群代谢状况的马尿酸盐(hippurate)和苯乙尿酸(phenylacetylglycine)出现异常,并且这些变化在给药后0~8 h达到最大,16 h后基本恢复正常. 且给药剂量越大代谢物异常越明显,需要的恢复时间也越长. 实验中发现2-oxoglutarate的异常增加可能与AC的神经毒性有关,或与2-oxoglutarate的代谢异常有关. 这些信息为进一步阐明AC的毒理学机制和临床毒性监测都会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5.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衰老相关疾病已成为全球关注的问题.神经系统功能的退行性改变居于衰老相关疾病的首位,其机制尚不明了.该文旨在通过核磁共振磷谱(~(31)P NMR)检测不同月龄大鼠脑组织中小分子物质的改变,明确能量相关的含磷化合物随大鼠年龄增长的变化,从而揭示脑组织中年龄相关代谢物的变化规律.该研究萃取了不同年龄(幼年、中年及老年)Sprague-Dawley(SD)大鼠脑组织中的小分子物质,进行了~(31)P NMR检测分析.结果显示:老年大鼠脑组织中能量代谢相关物质——磷酸肌酸的含量显著升高,而磷脂酰胆碱及磷酸肌醇含量显著降低,并且出现了磷酸化葡萄糖.这一发现有助于理解衰老相关的脑结构和功能下调,为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生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网络游戏障碍(internet gaming disorder,IGD)极大的影响了青少年的学习与生活.IGD于2013年被纳入《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5),但其神经机制还不清楚.本研究通过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30例IGD被试以及年龄、性别与之匹配的30例健康对照,分析他们大脑功能网络的rich club结构的差异.结果表明,IGD组和对照组均存在rich club结构,rich club脑区主要包含默认模式、执行控制、突显、感觉运动、听觉与视觉网络中的脑区;同时IGD组的rich club连接增加;此外,IGD组的右侧眶部额下回的度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 这些发现表明了IGD人群大脑功能网络的rich club结构发生了改变.  相似文献   

7.
以蛋黄为对象对细胞增殖过程中卟啉代谢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以鸡胚胎为细胞繁殖模型,对细胞增殖过程中卟啉代谢规律的研究中,为了寻求能够更好的反映原卟啉Ⅸ(PpⅨ)代谢水平的监测对象,采用405 nm的激发波长,分别对鸡胚胎发育进程中的种蛋中的蛋黄、蛋清和尿囊液的荧光光谱进行测量分析。结果表明,和蛋清相比,蛋黄中PpⅨ 的荧光峰相对背景更为明显,在整个鸡胚发育过程中存在的时间也较长,是一种更为理想的对鸡胚胎发育进程中卟啉代谢规律进行研究的监测对象;同时发现在胚胎发育的初级阶段,蛋黄中PpⅨ的代谢水平随着发育的进程而逐渐升高,在第10天左右达到最大值,在发育后期代谢水平又逐渐降低。鸡胚胎发育进程中PpⅨ的这一代谢规律与其在恶性肿瘤发展过程中的代谢规律极为相似,进一步支持了卟啉代谢异常与细胞无限的迅速增殖相关的观点。  相似文献   

8.
JAK/STAT通路抑制剂已被应用于多种疾病的临床试验,但其全身性用药对机体组织细胞功能活性的影响目前尚不明确.本研究运用基于核磁共振氢谱(1H NMR)的代谢组学方法分析了JAK/STAT通路抑制剂WP1066(20 mg/kg.bw,2天一次,持续2周)对C57BL/6小鼠血清代谢组的影响.首先采用1H NMR技术检测了WP1066处理组和对照组小鼠血清的代谢物,然后对所得的图谱数据进行了主成分分析(PCA)以及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分析(OPLS).研究结果表明,抑制JAK/STAT通路可明显下调小鼠血清中的N-甲基烟酰胺(N-methylnicotinamide)水平,而上调顺乌头酸(cis-aconitate)、草酰乙酸(oxaloacetate)和乙酰胺(acetamide)水平,这些代谢物改变均与能量代谢密切相关.该结果提示代谢失衡相关指标可能作为JAK/STAT通路抑制剂治疗的临床监测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9.
该文应用核磁共振( NMR)和高效液相色谱-质谱( HPLC-MS)技术系统分析了牡丹不同根部位的代谢物组成,共鉴定了包括蔗糖、苯乙酰类( 4 种)、酚酸类( 6 种)、单萜苷类( 2 种)、黄酮类( 1 种)和不饱和脂肪酸( 2 种)共 16 种代谢物.在牡丹根中,丹皮酚以及丹皮酚苷等苯乙酰类成分和蔗糖的含量较高,而酚酸、黄酮和单萜苷类成分的含量较低.基于 NMR 的代谢组分析表明,牡丹不同根部位的代谢物组成具有明显差异:在二级侧根、一级侧根和主根中,丹皮酚及丹皮酚苷类的含量依次较高而蔗糖含量依次降低,这可能与不同根部位的植物生理有关;和侧根相比,主根中具有活性的代谢物含量较高,推测主根的品质优于侧根,这为市场上牡丹根皮的等级划分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电离辐射对生物体影响是目前生物医学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利用基于核磁共振氢谱(1H NMR)的代谢组学技术研究来自暴露于不同的电离辐射的C57BL/6J小鼠的肾脏的水溶性萃取物,并试图寻找电离辐射对小鼠肾脏影响的特异性生物标志物.分析结果表明,辐射组可与相应的对照组明显区分.在所发现的75个代谢物中,有6种代谢物的浓度发生显著性变化,分别为2-氨基丁酸、3-羟基丁酸、高丝氨酸、1,3-丙二胺、β-丙氨酸和抗坏血酸.这些代谢物可能成为高剂量电离辐射对生物体肾脏代谢影响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11.
肝脏肿瘤高分辨魔角旋转质子波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高分辨魔角旋转质子核磁共振波谱分析了正常肝脏(9例)、良性肿瘤(7例)及肝细胞癌(9例)代谢物变化. 半定量分析表明,肝细胞癌组织的甘氨酸、牛黄酸、胆碱、谷氨酸盐、丙氨酸、缬氨酸及乳酸明显高于正常对照和良性肝脏肿瘤组织. 实验结果表明肝细胞癌的代谢特征不同于正常肝脏和良性肝脏肿瘤. 不同肝脏组织的代谢改变可以通过高分辨魔角旋转质子核磁共振波谱检测.  相似文献   

12.
环维黄杨星D为自黄杨木中提取精制的有效生物碱,临床上已长期用于心血管疾病的治疗. 本文用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提取、分离并纯化环维黄杨星D,用1D, 2D NMR技术 (COSY, DEPT, HMQC 和 HMBC)对其结构进行研究,并且首次对环维黄杨星D的1H NMR 和13C NMR 信号进行了全归属,同时通过NMR数据确证了环维黄杨星D的结构.  相似文献   

13.
对3′″-羰基-2″-β-L-奎诺糖基淫羊藿次苷Ⅱ(3′″-carbonyl-2″-β-L-quinovosyl icariside Ⅱ),进行了1H和13C MNR检测,参考2″-O-鼠李糖基淫羊藿次苷Ⅱ (2″-O-rhamnosyl icarisid Ⅱ)、淫羊藿次苷Ⅱ(icarisid Ⅱ)和淫羊藿苷(icariin)的1H、13C NMR数据,通过DEPT和1H-1H COSY、HSQC、HMBC等2D NMR技术对该化合物所有的1H和13C NMR信号进行了全归属和详细解析.  相似文献   

14.
笼状β-碳苷酮衍生物的NMR研究及结构确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β-碳苷酮为原料合成了4个新的β-碳苷酮的笼状缩酮衍生物,采用1H NMR、13C NMR、 DEPT及二维谱1H-1H COSY、HSQC、HMBC和高分辨质谱(HRMS)对其结构进行了研究和确证,并对它们的1H、13C NMR全谱给予了准确归属.  相似文献   

15.
李宁  张鹏  梁东  肖皖  李铣 《波谱学杂志》2009,26(3):400-407
从鹅掌楸中分离得到了3个7-氧代阿朴菲型生物碱liridine (1),lysicamine (2)和liriodenine (3),采用MS、1D NMR和2D NMR等技术确定了化合物的结构,并利用2D NMR 技术对其核磁共振信号进行了全归属,纠正了文献中的归属错误.  相似文献   

16.
阿普唑仑是一种临床上广泛应用的具有抗抑郁作用的药物. 本文对阿普唑仑进行了1H、13C NMR检测,通过DEPT和1H-1H COSY、13C-1H HSQC、13C-1H HMBC等2D NMR技术对该化合物的1H、13C NMR谱的信号进行了全归属,通过量子化学计算和NMR数据证实了化合物中亚甲基上2个氢的磁不等价性. 讨论了红外吸收光谱的特征峰,并对阿普唑仑的TOF MS的裂解途径进行了分析.   相似文献   

17.
对四氢小檗碱的氟取代衍生物(化合物1)的一维、二维核磁共振谱(1H NMR、13C NMR、1H-1H COSY、HSQC、HMBC)以及质谱进行了解析和报道,对其所有的NMR谱信号进行了归属,确证了氟取代的位置为12位. 同时讨论了质谱的主要碎片离子的可能的裂解方式. 通过多种波谱技术确证了化合物1的结构.  相似文献   

18.
一种螺[4.5]癸烷衍生物的NMR数据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核磁共振技术(1H NMR,13C NMR,DEPT, 1H-1H COSY, HSQC, HMBC),确定了3,4-双(-4-甲基苯基)-1-羟基-7, 4′-二氧代-1′, 2′, 3′, 4′-四氢苯并[h]双环[3. 4]壬烷-2-螺-2′-萘-1′-酮的结构,准确归属了它的1H, 13C信号,为其结构鉴定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