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阿司匹林具有抗血小板聚集作用,“无血栓则无事件”,己有大量临床试验证实阿司匹林在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中起重要作用。许多老年人对阿司匹林不了解,为规范阿司匹林的合理应用方法,提高社区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的一级预防、二级预防服药率,南通大学附属妇幼保健院社区服务中心对老年人服用阿司匹林进行了护理干预,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反复脑梗死患者服阿司匹林后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比较反复脑梗死患者同一次脑梗死患者服用阿司匹林后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差异,来探讨阿司匹林预防脑血管方面的作用。方法40名至少二次脑梗死的患者和28名一次脑梗死的患者服用阿司匹林(100mg/d)至少7天以上,用二磷酸腺苷和花生四烯酸作诱导剂,测定血小板聚集功能。结果花生四烯酸作诱导剂时,反复脑梗死患者同一次脑梗死患者的血小板聚集功能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服用阿司匹林需检测血小板聚集功能,反映阿司匹林能否有效预防脑梗死复发。  相似文献   

3.
自20世纪60年代,阿司匹林抗血小板作用被发现至今的40年里,阿司匹林在心血管疾病预防和治疗中的作用日益为人们所熟识。循证医学的大量研究显示,阿司匹林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稳定和不稳定型心绞痛以及冠脉血管重建(PCI及CABG)均可使患者受益。现已明确,冠心病患者应用阿司匹林可以减少心肌梗死的危险。对于冠心病的高危人群,阿司匹林可以减少发展为症状性冠心病的风险。  相似文献   

4.
自上世纪60年代,阿司匹林抗血小板作用被发现以来,大量循证医学证明阿司匹林对于血管事件的一级预防(冠心病中高危人群)和二级预防(冠心病、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外周血管病)均具有明显的疗效和极高的性价比,阿司匹林治疗可减低糖尿病病从心肌梗死、脑卒中、冠状动脉与脑血管的暂时缺血的发生率,在心血管疾病过程中,阿司匹林具有明确的搞血栓作用可明显发送心血管疾病,患者具有明确的抗血栓作用,可明显改善心血管疾病患者的预后减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5.
自20世纪60年代阿司匹林抗血小板作用被发现至今,阿司匹林在心血管疾病预防和治疗中的作用日益为人们所熟识.循证医学的大量研究显示,阿司匹林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稳定和不稳定型心绞痛以及冠脉血管重建(PCI及CABG)均可使患者受益[1].本文回顾性分析江苏省南京市胸科医院140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患者应用阿司匹林情况,进一步探讨阿司匹林与冠心病预防、发病、病变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阿司匹林抵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蒋凌云  陈晓平 《华西医学》2005,20(3):604-605
1 阿司匹林抵抗问题的提出 临床试验表明阿司匹林是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一二级预防有效的抗血小板药物。但是,仍有患者每天服用阿司匹林出现心血管事件。于是提出了阿司匹林抵抗(Aspirin Resistance.AR)这个概念。血小板形成血栓过程包括血小板黏附,活化和聚集。阿司匹林抗血栓作用主要通过抗血小板聚集完成。血小板聚集主要由血小板聚集仪测定,用聚集度表示。Mehta等人的研究表明冠状动脉疾病患者服用阿司匹林后的血小板聚集度有很大差异,部分患者聚集度无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长期口服阿司匹林对单纯性高血粘度患者的血液流变学特性的影响,以了解阿司匹林对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作用及其机理。方法对口服阿司匹林三个月以上的高血粘度患者,连续三个月每个月定期进行一次血液流变学和血小板聚集能力测定。结果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对血液流变学特性没有显著性影响,但能降低血小板的聚集能力。结论对单纯性的高血粘度患者不必用阿司匹林作为预防用药。  相似文献   

8.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非常常见,约10%~15%的成人患有CKD,而且还有增加的趋势。慢性肾脏病是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同时,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也是CKD患者的首位死亡原因。目前临床研究已证实阿司匹林在普通人群CVD一、二级预防中的重要作用。但是,对于阿司匹林是否可以预防CKD患者的心血管事件临床还暂无定论。本综述查阅现有文献,就小剂量阿司匹林是否可预防CKD患者的心血管事件综述如下:小剂量阿司匹林对非血液透析和血液透析慢性肾脏病患者的心血管事件是否有预防作用目前并未肯定,还需进一步高质量大样本的前瞻性临床试验来验证。  相似文献   

9.
目的 阿司匹林在防治血栓栓塞性心血管疾病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然而阿司匹林的抗血小板作用存在个体差异.多项研究提示,阿司匹林抵抗对心血管疾病高危患者预防用阿司匹林的疗效具有不利影响.本文就阿司匹林抵抗的机制及其对用阿司匹林预防血栓栓塞性心血管疾病疗效的影响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阿司匹林(ASA)具有预防心脑血管血栓形成的作用,对潜在血栓形成也有治疗作用,该药抗凝效果好,安全可靠,价格低廉,在临床应用比较广泛。该药常见的并发症是上消化道出血,但由于其抗凝作用,亦可引起外科手术中和手术后出血量增加,严重者可能致命。我科曾收治1例口服阿司匹林致食管癌术后大出血的患者,现就其护理经验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动脉血栓所致的心脑血管疾病越来越严重地危害人们的生命和健康。目前,大多采用抗血小板药对该类疾病进行预防和治疗,并取得了积极的效果。有报道显示,阿司匹林能使心肌梗死和脑卒中的病死率下降15%~44%[1]。但由于缺乏有效的实验室监测手段,抗血小板药未能在一些患者,尤其是阿司匹林抵抗患者中取得理想效果。因此,寻找最佳的阿司匹林抵抗实验诊断方法,对提高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疗效至关重要。本文将对阿司匹林抵抗及其实验监测作一综述。阿司匹林抵抗阿司匹林抵抗是指:①患者口服阿司匹林后不能起到预防或治疗动脉血栓的作用;②口服阿司匹…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复方丹参滴丸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的预防作用及副作用,并与阿司匹林对比。方法:将120例TIA患者,分为复方丹参滴丸和阿司匹林两组,每组各60例,观察其每例患者在服药期内TIA的发作次数、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包括心、脑卒中)、死亡及副作用等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比较TIA的再发生人数、心及脑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人数分别为6例和9例,复方丹参滴丸组较阿司匹林两组低,但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gt;0.05);阿司匹林的副作用较复方丹参滴丸大,丹参滴丸组仅有1例,阿司匹林组为8例,前者的副作用仅表现为口、舌麻木,未影响治疗,而阿司匹林的8例中,有5例为胃肠道反应,3例为牙龈及鼻出血,8例中有5例中途退出,两组副作用经统计学处理,结果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lt;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在TIA的预防治疗中与阿司匹林有同样的作用,并且无明显副作用,口服依从性好,较阿司匹林优。  相似文献   

13.
<正>有研究表明术后心、肺、脑、肾等重要脏器的并发症是肺癌和食管癌导致患者围手术期死亡的主要因素[1]。因此,如何改善老年患者术后生存质量和长期预后具有积极意义。阿司匹林是非甾体抗炎镇痛药,具有强效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已广泛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一、二级预防和治疗。对于为预防血栓形成性心脑血管事件而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推荐至少在术前7天内停用阿司匹林。有研究发现阿司匹林对急性肺损伤[2]和心脏手术后急性肾功能损伤  相似文献   

14.
阿司匹林预防糖尿病肾病患者动静脉内瘘栓塞的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应用阿司匹林预防动静脉内瘘的作用和其副作用。方法:30例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6例,对照组14例,治疗组口服阿司匹林100mg,每天1次,对照组口服潘生丁50mg,每天3次,通过临床观察、内瘘超声多普勒检查以及检测凝血指标等,比较阿司匹林和潘生丁对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内瘘栓塞的预防效果和其副作用。结果:治疗1年后,治疗组的内瘘通畅率高于对照组,内瘘血流量降低不明显而对照组血流量下降,实验室检查结果中,治疗组活化凝血活酶时间高于对照组、纤维蛋白原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阿司匹林用于预防糖尿病肾病患者动静脉内瘘栓塞有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15.
阿司匹林在临床应用已有百余年。近年来,多项大型临床试验均证实阿司匹林在预防血栓性疾病(脑梗死,心绞痛,心肌梗死等),减少心脑血管事件发病率和死亡率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无论是美国、欧洲,还是中国的高血压病指南中均指出:无禁忌证的高血压病患者应终身服用阿司匹林。高血压病和心脑血管事件在肾脏病患者中相当普遍,然而,阿司匹林同时也是一种非甾体类抗炎药,对肾脏有潜在的毒性作用,究竟如何权衡利弊,仍是值得商榷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阿司匹林抵抗的机制、检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司匹林是最为广泛应用的预防血栓的药物之.但阿司匹林的治疗效果在人群中并不一致,部分患者对阿司匹林反应不良.其巾阿州匹林抵抗是其主要原因之一。本文对阿司匹林抵抗的机制、检测手段和临床意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小板聚集和阿司匹林抵抗在脑梗死复发中的作用.方法:采用1∶2配对方法,对58例复发脑梗死患者(复发组)和116例初发脑梗死患者(初发组)入院当天血小板聚集率进行测定,并开始服用拜阿司匹林,100~200mg,每晚顿服,连续服用7~10 d,复测血小板聚集率,并筛选出阿司匹林抵抗患者.结果:入院时复发组患者血小板聚集率高于初发组患者,服用拜阿司匹林7~10 d后复发组患者阿司匹林抵抗的发生率高于初发组患者,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血小板活化和阿司匹林抵抗在脑梗死复发中可能起重要作用,积极的抗血小板聚集,防治阿司匹林抵抗的发生对预防脑梗死的复发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问题解答     
1.肠溶阿司匹林的抗凝作用在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病中,不同情况剂量如何掌握?阿司匹林(ASA)防治心脑血管病,预防(包括一级和二级)剂量为75—100mg/d;若在疾病不稳定期可用150-300mg/d。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应用阿司匹林预防非瓣膜病性房颤伴缺血性中风患者复发的疗效。方法:选取89例非瓣膜病性房颤伴缺血性中风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阿司匹林组47例,丹参对照组42例,随访1年,观察阿司匹林及丹参片对其复发率病死率及其他血管事件发生率的影响。结果:对照组中风后1年的复发率高于阿司匹林组(P〈0.05);对照组中风后1年的病死率与其他血管事件的发生率高于阿司匹林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司匹林对非瓣膜病性房颤伴缺血性中风患者有预防复发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分析2011~2013年我中心收治的83例脑梗死复发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组患者经过1年的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预防治疗,复发率为7.32%,明显低于对照组,经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可起协同发挥预防脑梗死复发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