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贲门失弛缓症患者食管压力及运动功能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贲门失弛缓症(achalasia cardia)患者食管下段括约肌(LES)压力及食道体部运动功能的变化。方法采用荷兰MMS多功能消化道测压仪,分别对48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与30位正常人测量并记录LES长度、LES静息压力,10次湿咽动作中食道体部收缩及LES松弛功能变化,对LES、食管上括约肌(UES)松弛率和推进性蠕动进行评价。结果贲门失弛缓症患者与对照组相比,LES静息压力明显升高(P<0.05),LES松弛率明显降低(P<0.05);贲门失弛缓症均为无传导性同步蠕动波;病例组与对照组食管体部蠕动波、LES长度、UES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LES压力升高、LES松弛率降低和食管体部运动功能失调是贲门失弛缓症患者的重要特征,对贲门失弛缓症的诊断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随着胃肠超声检查的广泛开展,贲门部的检查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通过57例正常人贲门部B超检查,探讨检测方法、声像图表现和正常值,并与11例临床拟诊为贲门癌(均经手术证实)者的检测结果比较,现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食管─胃交界部和非交界部早期胃癌的诊断价值殷泙综述许幼如审校贲门部位于食管鳞状上皮和胃柱状上皮的移行区内,在解剖学位置上具有它的特殊性[1]。晚近,国外学者在贲门部的范围内划分出食管─胃交界部早期胃癌(earlygastriccanceratthee...  相似文献   

4.
国产扩张器治疗食管贲门部狭窄杨天赐,施至乾,孙木泉,陈宝英,许向农,刘其樱1991年4月至1992年12月,我们在内镜下应用国产扩张器对29例食管、贲门部狭窄的患者进行了82次扩张治疗,均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29例,男24例,女5...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食管和贲门部疾病的特点,为早期防治食管和贲门部恶性肿瘤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9 318例受检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不同疾病的年龄、性别差异及内镜检出率差异。[结果]9 318例中反流性食管炎1 340例(14.4%)、贲门炎711例(7.6%)、食管裂孔疝87例(0.9%)、食管静脉瘤62例(0.7%)、真菌性食管炎47例(0.6%)、食管癌43例(0.5%)、食管静脉曲张41例(0.4%)、食管胃黏膜异位35例(0.4%)、贲门黏膜增生34例(0.4%)、胃底贲门癌33例(0.4%)、贲门息肉26例(0.3%)、食管黏膜下隆起24例(0.3%)、Barrett食管19例(0.2%)。反流性食管炎、贲门炎、食管癌、胃底贲门癌男性多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食管癌、食管、贲门癌以鳞状细胞癌为主,胃底贲门癌、贲门癌以腺癌为主。贲门炎、贲门黏膜增生、贲门息肉、食管黏膜增生的病理显示,属于癌前病变的占比分别为13.5%、52.9%、84.6%、85.7%。[结论]反流性食管炎、贲门炎、食管癌是常见疾病,癌前疾病以食管黏膜增生、贲门黏膜增生、贲门息肉常见。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贲门部病变发生延迟出血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行ESD治疗的197例贲门部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ESD治疗贲门部病变延迟出血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结果]贲门部病变197例ESD后发生延迟出血18例。术后延迟出血的发生与服用抗凝药物史、病变大小、术中并发症的发生、手术时间、创面处理方式、病理类型、饮食及活动控制均密切相关(P0.05)。[结论]贲门部病变ESD后延迟出血的风险受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对于较大的贲门部病变更应予以高度重视,术前全面综合的分析,术中精准操作、个体化治疗,术后严密观察可减少延迟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内镜下食管贲门部狭窄的扩张治疗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内镜下食管贲门部狭窄的扩张治疗郑真袁新陈庆丰张隽我院近5年采用国产硅胶扩张器在内镜下对56例食管贲门部狭窄患者进了85次扩张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1.资料来源:1991年10月至1996年4月经胃镜检查确诊本病的住院、门诊病人共56...  相似文献   

8.
患者女,83岁。进食困难5年,胃镜检查确诊为贲门失弛缓症,多次于当地医院行探条扩张术。近10d吞咽困难加重,不能进全流食,靠补液维持生命。食管钡餐检查示:食管中上段高度扩张,下端及贲门部呈锥样狭窄。选用美国Microvasive 35mm扩张气囊欲行扩张术。内镜观察:食管中下段高度扩张,距门齿37~41cm段逐渐狭窄,尤以42cm(贲门部)为著。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68岁。因吞咽困难月余就诊。X线钡餐疑诊下段食管癌。胃镜检查显示距门齿35~37cm食管四壁粘膜微隆起,表面不光滑、充血、质韧;左侧壁见0.7cm×2cm纵形类椭圆形溃疡,底部质地较韧,披黄厚苔,周边整齐,稍隆起。局部管腔环形狭窄,镜管通过时有一定阻力,其远端粘膜呈淡红色,未见齿状线。内镜诊断食管场。病理报告:贲门部粘膜、间质水肿,多数炎细胞浸润,另见片状炎性渗出及坏死、出血,诊断贲门部粘膜,溃疡形成。第二次活检病理报告为胃贲门部粘膜组织,被覆柱状上皮及少许鳞状上皮,腺体分化良好,间质内…  相似文献   

10.
胃浆细胞肉芽肿一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患儿男,12岁,因剑突下吞咽梗噎感6月入院。无腹痛、反酸及嗳气,无呕血、黑便。1年前曾有上腹疼痛史,诊断慢性胃炎,对症治疗后症状消失。体检无阳性体征发现。X线钡餐检查:贲门部狭窄、僵硬、钡剂通过困难,诊断贲门部恶性肿瘤。胃镜:贲门部、胃底见隆起肿块,...  相似文献   

11.
食管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狭窄的内镜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食管贲门部狭窄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如肿瘤浸润、术后瘢痕狭窄,放疗后病变段的狭窄及贲门失弛缓症等。近年来我院在无X线透视下经内镜对57例食管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狭窄患者进行160次扩张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水囊扩张器治疗食管狭窄 59例报道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作者用Microvasive公司的Maxforce水囊扩张器治疗食管、贲门部狭窄59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男43例,女16例;年龄5~72岁,平均56岁。其中食管及贲门部手术后吻合口狭窄34例,反流性食管炎致食管狭窄2例,化学性食管炎1例,贲门失弛缓症3例,食管癌复发致狭窄6例,晚期食管癌和(或)放疗后狭窄12例,食管静脉曲张硬化治疗后狭窄1例。主要症状为吞咽受阻,患者仅能进水或流质饮食,狭窄直径0.2~0.5cm。操作方法:术前X线钡餐摄片了解狭窄部位、长度、程度,有无食管-气管瘘、食管憩室等。常规胃镜观察狭…  相似文献   

13.
由于活检的随机性,很可能使贲门部的肠化生漏检。此研究首次用甲基蓝染色诊断贲门部的病变,并评价其与Hp的关系以及间变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贲门部是食管粘膜的鳞状上皮与胃粘膜的柱状上皮交界处所形成的锯齿形线上、下各2cm之间的部分,癌中心在此范围者为贲门部癌。我们自1987~1992年2月,使用纤维胃镜检出并经病理证实的  相似文献   

15.
食管、胃交界部(以下简称交界部)指扁平上皮和腺上皮的交界处,两种上皮在此处相互交错形成锯齿形线,内窥镜下为白色食管粘膜与淡红色胃粘膜的交界线。日本学者把贲门部规定为锯齿形线上、下各2cm之间的部分,癌中心在此范围内者为贲门部癌,而癌中心位该线上、下各1 cm以内者为交界部癌。交界部微小癌最大直径定为2cm以内。此外,把胃体上部和穹窿部定为胃高位,在此范围的癌为胃高位癌。发生率:胃癌的部位越高,在男性中越多见。贲门部癌的男、女比例为3.1:1,而全胃癌  相似文献   

16.
背景:贲门失弛缓症是原发性食管运动功能障碍性疾病,气囊扩张术是目前治疗本病的主要方法之一。目的:探讨食管压力测定在评估气囊扩张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疗效中的作用。方法:予21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内镜下气囊扩张术,治疗前后行食管压力检测,分析食管下括约肌(LES)和食管体部各参数的变化。结果:扩张后,21例患者的吞咽困难和反流症状消失。与扩张前相比,扩张后LES长度无显著差异,LES静息压和LES残余压显著降低(P〈0.01),LES松弛率显著升高(P〈0.05)。扩张后食管体部同步收缩波和吞咽蠕动波消失的发生率较扩张前无显著差异,继发性收缩波和食管体部静息压高于胃内静息压的发生率较扩张前显著降低(P〈0.01)。结论:气囊扩张术能显著提高LES松弛率,降低LES静息压、LES残余压、食管体部静息压和继发性蠕动波的发生率,迅速缓解患者症状。食管压力测定对评估气囊扩张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不同部位胃腺癌和幽门螺杆菌感染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研究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与胃腺癌的关系,对85例(35例位于贲门部和50例位于非贲门部)组织学证实的胃腺癌患者和85例对照者进行Hp检测。胃镜检查时,取胃粘膜活检标本,用快速型尿素酶试纸和血清抗Hp抗体法检验来确定Hp感染。结果显示:(1)胃腺癌患者Hp阳性率(70.6%)高于对照组(41.4%),P<0.01;(2)不同部位胃腺癌Hp阳性率分别为胃窦87.5%,胃体70.0%,胃底81.3%均高于贲门部癌(54.2%),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Hp感染与胃腺癌的发生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胃肠道类癌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院 1988~ 2000年共检出消化道类癌 7例,其中贲门、胃类癌 3例,阑尾类癌 1例,降结肠类癌 1例,直肠类癌 2例。现将其临床表现、病理结果及治疗经过介绍如下。  临床资料: 7例中女 5例,男 2例,年龄 36~ 82岁,平均 57.2岁;出现症状到就诊时间为 48h至 2个月。 3例贲门、胃类癌患者分别以反复上腹痛、吞咽困难、粪便潜血阳性为表现, 2例内镜拟诊“贲门癌”, 1例术中见贲门部 2.5cm× 2.5cm× 2cm肿块,质硬,无淋巴结转移,胃浆膜层及周围未见浸润,术后病理为贲门早期类癌;另 1例术中亦诊为贲门癌,行根治术,术后病理示贲门…  相似文献   

19.
患者,女, 57岁。吞咽不畅 2月,偶有上腹部饱胀感,有“慢性胃炎”病史。体检: 一般情况尚可,锁骨上腋下未触及肿大淋巴结,上腹部无明显压痛。实验室检查: Hb 12.8 g/L RBC 4.76× 1012/L,粪潜血试验阴性,肝功能、肾功能正常。 胃镜检查见胃贲门口处有 0.7 cm× 1.5 cm不规则长条形黑斑,表面粗糙,小结节,开 闭尚可。胃镜诊断:胃贲门口黑色结节,性质待查。活检病理诊断:恶性肿瘤 ,恶性黑色素 瘤可能。外科行胃贲门部切除术,术后病理:食管下段近贲门处,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 (早 期 )。 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多见于皮肤,发…  相似文献   

20.
具有记忆功能的金属支架,已广泛应用于食管、贲门部晚期癌性狭窄,可缓解患者吞咽困难,改善生活质量。2001~2003年,我院治疗晚期食管及贲门癌性狭窄46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