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通过室内土柱模型试验就不同灌施顺序条件下土壤氮素运移以及氨挥发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土柱上层土壤硝态氮含量较低,硝态氮随水运移并在湿润锋处累积,其浓度锋的推进距离随着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增加。1/2N+1/2W和1/4W+1/2N+1/4W的灌施顺序的土壤大部分铵态氮分布在30~40 cm土层范围内,氨挥发量较低,有效降低了氨挥发损失,有利于作物根系的吸收利用,提高氮肥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不同降水量对土壤氮素迁移的影响,通过室内土柱模型试验模拟不同降水量对土壤氮素运移及氨挥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含水率及其湿润深度随灌后模拟降水量的增加而增大。降水后铵态氮主要分布在垂向0~65cm土层范围内,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单峰曲线分布;0~35cm层深范围内,降水量越大同一土层位置处的铵态氮浓度越低,35cm以下反之。硝态氮随水运移并大量积聚在湿润锋处。降水量越大,湿润锋处硝态氮的浓度越大。模拟降水量0.3L、0.6L、0.9L较参照(灌后无降水)分别降低了51.71%、45.83%、58.24%的氨挥发损失。水肥灌施后适宜的降水量既能改变土壤氮的分布,又能降低土壤氮的氨挥发损失。  相似文献   

3.
滴灌系统运行方式对砂壤土水氮分布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李久生  张建君  饶敏杰 《水利学报》2004,35(9):0031-0037
以一种砂粒含量高达95%的砂土为对象,开展了滴灌施肥灌溉条件下,灌水器流量、灌水量和系统运行方式对水分、硝态氮和铵态氮分布影响的室内试验。灌水器流量的变化范围为0.5~2.0L/h,灌水量为6~7.7L;系统运行方式包括不同灌水和施肥次序组成的4种方案。研究结果表明,径向和垂直湿润距离随灌水量的增加呈幂函数关系增加;灌水量相同时,随灌水器流量的增大,灌水器周围的土壤含水率增加,垂直湿润距离减小,而径向湿润距离变化不大;灌水器流量一定时,垂直湿润距离随灌水量的增大而明显增加。对氮素分布的测试结果表明,硝态氮在湿润体边界存在累积现象;铵态氮在灌水器附近出现浓度高峰,且铵态氮集中在灌水器周围15cm范围内。滴灌施肥灌溉系统运行方式对硝态氮在土壤中的分布影响明显,建议采用最初用灌水施肥总时间的1/4灌水,再用1/2时间施肥,最后用1/4时间冲洗管道的运行方式,以便将施入土壤的氮素最大限度地保留在作物根区内,防止硝态氮淋失。  相似文献   

4.
对苏南地区不同水肥处理稻田土壤中铵态氮和硝态氮剖面分布、稻田氨挥发损失以及水稻地上干物质量及产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稻田土壤中无机氮以铵态氮为主;铵态氮质量比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20~60cm深度土层中的铵态氮质量比相对稳定,随着水稻生育期的进行,稻田土壤中氨态氮质量比逐渐降低;稻田土壤中硝态氮质量比呈现上层低于下层的趋势;控制灌溉稻田施用控释肥减少了表层土壤中的铵态氮质量比以及底层土壤中的铵态氮和硝态氮质量比,降低了氮素损失的风险。控制灌溉和控释肥的使用,减少了稻田氨挥发损失,减少幅度达到83.71%。  相似文献   

5.
不同灌施方式下土壤氨挥发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地面灌施条件下土壤氨挥发特性,本文通过室内试验就不同灌施方式下土壤氨挥发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灌施方式相同情况下,肥液浓度越大则土壤氮肥氨挥发损失量越大;与灌后无降水的对照土柱相比较,降水能有效降低氨挥发损失,模拟降水量为0.9 L的土柱土壤氨挥发量最小;灌施顺序为1/2N+1/2W、1/4W+1/2N+1/4W的方案能把尿素氮带入土壤深度处,1/4W+1/2N+1/4W灌施方案的氨挥发量最小。  相似文献   

6.
为探寻涌泉灌条件下,土壤水分运移规律与环沟内径、入沟流量、灌水量及土质的关系,确定果树涌泉灌的最优环沟参数.本研究利用Hydrus-2D/3D软件对果树涌泉灌进行建模,再利用模型对不同环沟内径、入沟流量、灌水量及土质组合下的240种情形进行数值模拟,分析探究了各种要素对土壤水分运移及湿润体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环沟内径增大,湿润体范围减小,高含水量区增大,湿润体形状逐渐趋于椭圆形;入沟流量增大,湿润体范围减小,高含水量区增大;同一灌水量下,土壤渗透性越强,保水性越弱,湿润体越大,高含水量区越小.各种情形下最优环沟内径为20cm,而入沟流量则需要根据灌水量和环沟内径做出相应调整.  相似文献   

7.
膜孔灌自由入渗铵态氮运移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铵态氮为入渗溶液,模拟研究了铵态氮在膜孔灌肥液自由入渗条件下的运移过程.结果表明: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铵态氮浓度与灌施时间呈比较明显的相关关系,在相同深度,随着灌施铵态氮时间的延长,铵态氮浓度逐渐增大;同一灌施时间,铵态氮浓度随着距离膜孔中心距离的增大而减小,在膜孔中心铵态氮浓度最大,并且浓度峰值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增大;土壤保持铵态氮的最大含量为土壤对铵态氮的吸附量,灌施180 min时吸附量达到饱和.  相似文献   

8.
滴灌施肥灌溉的水氮运移数学模拟及试验验证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李久生  张建君  饶敏杰 《水利学报》2005,36(8):0932-0938
基于土壤水分运动的动力学方程和溶质运移的对流-弥散方程,建立了不同土壤中地表滴灌施硝酸铵(NH4NO3)时水分和硝态氮运移的数学模型及边界条件。利用商业化软件HYDRUS-2D对模型进行了求解。为了验证所建立的模型,分别在壤土和砂土两种土壤上进行了不同滴头流量、灌水量和肥液浓度下的湿润距离、土壤含水率和硝态氮分布试验。模拟结果与试验数据的对比表明,利用HYDRUS-2D求解所建立的模型得到的湿润距离随时问的变化过程、土壤含水率和硝态氮分布与实测值吻合良好。因此,HYDRUS-2D软件可以作为预测滴灌施肥灌溉条件下水分和氮素在土壤中运移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9.
不同水氮供应对菜地土壤硝态氮累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田间小区和土柱模拟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水氮供应对菜地土壤硝态氮淋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田间小区和土柱模拟试验中,硝态氮在1m土层内出现一个累积峰,并且随着灌水量的增加累积峰逐渐下移;在相同灌水量下,随着氮肥施用量增加两个试验1m土壤中硝态氮储量均增多。在田间小区试验中,当施氮量低于270kg/hm^2时,相同的施氮量下,150、250、350mm^3个水平灌水量下1m土体内硝态氮储量多少为250mm〉150mm〉350mm,当施氮量超过270k加m^2时,土体内硝态氮累积量随着灌水量的增加而减少。在土柱模拟试验中,在相同的施氮量下,1m土体硝态氮的储量随着灌水量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究生物有机肥和控制灌溉联合调控下稻田土壤氮素变化的特征和规律,开展了水稻小区种植试验。试验设置2种灌溉模式(常规淹灌(F)、控制灌溉(C))和3种施肥模式(全施化肥(A)、生物有机肥等氮替代15%化学氮肥(B)、生物有机肥等氮替代30%化学氮肥(C)),分析水稻生育期内土壤铵态氮与硝态氮含量的变化特征。试验表明:至水稻分蘖期时,相同灌溉模式下,配施生物有机肥处理的稻田土壤铵态氮含量均值均低于全施化肥处理,降幅为19.85%~48.78%,土壤硝态氮含量均值是生物有机肥等氮替代30%化学氮肥的处理低于全施化肥处理,降幅为15.35%~33.08%;而从水稻拔节期起,相同灌溉模式下配施生物有机肥处理的稻田土壤铵态氮平均含量比全施化肥处理增加了12.71%~56.26%,除FB处理硝态氮含量降低外其余配施生物有机肥处理的土壤硝态氮平均含量比全施化肥处理增加了19.21%~105.80%。控制灌溉的水稻全生育期土壤硝态氮含量显著高于常规淹灌(P<0.05),而土壤铵态氮含量则是常规淹灌高于控制灌溉。结果表明:生物有机肥配施化肥有利于水稻分蘖期后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的积累,提升了稻田土壤氮素的养分累积,其中生物有机肥等氮替代15%化肥的效果较好。控制灌溉使得土壤硝态氮含量增加,同时也减少了土壤铵态氮的含量。综合考虑环境与经济效益,控制灌溉与生物有机肥等氮替代15%化肥的稻田水肥管理模式较好。  相似文献   

11.
1 水资源现状分析1 1 供需矛盾从未来的发展趋势看,由于社会对水的需求不断增加,而自然界所能提供的可利用的水资源又有一定限度,突出的供需矛盾使水资源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近年来,由于全球人口增长和社会经济发展,需水量增长速度惊人,用水的浪费、水资源的污染及地下水严重超采,使水资源日益短缺,水资源问题已经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根据联合国预测,水将成为本世纪最有争议的城市问题。全世界将有10亿多人得不到清洁的饮用水,17亿人缺乏起码的公共卫生用水。水量短缺严重,供需矛盾尖锐将是全球水资源的主要表现之一。1 2 …  相似文献   

12.
虚拟水与水安全   总被引:38,自引:3,他引:38  
虚拟水是水资源领域的新概念,近年来,在与水相关的国际会议上成为讨论的热门话题.初步探讨了虚拟水和虚拟水贸易,认为虚拟水作为非真实意义上的水,是通过商品交易或服务来实现的,虚拟水贸易主要表现在粮食贸易上,虚拟水与水安全和国家安全有着密切关系.虚拟水的提出,改变了原有的一些思维方式,拓宽了水资源研究的领域,树立了水资源管理的新理念,最终提供了一条解决干旱地区缺水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3.
水资源资产与现代水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浩  甘泓  武博庆 《中国水利》2002,(10):151-153
水资源是国家所有资源资产,在现代水利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是,其作为资源资产的属性目前尚未被人们所认识,也还有许多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本文就水资源资产的属性,特点,以及在现代水利中的作用与地位提出了初步观点和相应的建议,以期在水利现代化发展中引起对水资源资产的重视。  相似文献   

14.
水资源管理与水环境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夏青 《中国水利》2002,(10):72-73
水资源管理和水环境管理是处在两个不同的决策层次,有不同的内涵,但基本单元和运行机制的动力是共同的,两种管理的思想境界都需共同提升。  相似文献   

15.
世界范围内的水危机迫使人类重新认识水资源的价值,现代水资源管理强调水资源的需求管理,水资源管理由供给型转向需求型,由工程管理转向资源管理,同单项工程技术手段转向综合管理手段,水资源需求管理的核心是通过提高效率促进节水,达到水资源的供需平衡,在水资源需求管理中,水权交易是重新分配稀缺水资源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浅析水资源水权与水利工程供水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董文虎 《中国水利》2001,(2):33-34,32
水资源水权与水利工程供水权实质是水权的两个方面。水资源水权是国家的政治权力;水利工程供水权是所有者的财产权力。水资源水权的实质就是全面收取水费,水利工程供水水权就是水费变水价。两种水权承担的义务分别是治理弃水(洪水等)、防治退水(废污水等)。要确保防洪安全,水环境洁净,加强水的统一管理。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论述了水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并就水务工作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8.
水安全、水观念、水统一的研究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全球愈来愈严重的水危机,阐述了全面认识水安全、树立正确的水观念和建立水统一的体制与机制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9.
澳大利亚的水改革、水市场和水权交易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澳大利亚从1994年推行水改革框架以来,各州都制定了相应的水改革措施,逐步推行水权交易、全成本回收定价、灌区管理企业化等多项制度的改革,为保证各项改革措施的顺利实施,各州和地区的法律法规条文也进行了必要的修改,通过水改革,水的利用效率提高,推进了水资源向高价值转移以及投资主体的改变。  相似文献   

20.
水市场及水交易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我国水市场机制建立的意义,提出了水市场建立的前提条件.借鉴国外水交易的经验,简要论述了水交易的4种基本形式,探讨了以交易系统经济效益最优与单个交易用户效益最优两种情况下交易额确定的方法,以期为我国未来水市场化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奠定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