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王锐  刘启学  孙保顺 《冶金设备》2013,(Z1):122-124
结合对75t煤气锅炉低温段空气预热器的改造实例,阐述了煤气锅炉低温段空气预热器因锅炉负荷变化、掺烧焦炉煤气增大等因素而引起的低温段空气预热器低温腐蚀现象,分析了低温段空气预热器腐蚀损坏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2.
太原市宜虹气体工程有限公司于95年5月28日在并隆重开业。 本公司是经营各种工业气体、各种高低压钢瓶、各种高低压、低温阀门,各种低温液体容器、空气分离设备的安装设计等,并是山西省唯一经销经卫生厅批准的医用氧单位。  相似文献   

3.
目前,国内氙气主要从空气分离装置中作为副产品回收、提纯而得到的。氙气在空气中含量只有亿分之八点六,要获得高回收率和高纯度的氙气的技术是复杂的。过去我国工业部门用的氙气从国外进口,近几年,为满足国内工业的需要,从国外引进了几套氙气生产装置,粗氙净化系统的设计提取只有46.2%。冶金部为了消化与改进引进技术,组织武钢氧气厂和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共同研制了提高氙气回收率净化装置。于1987年3月20日通过  相似文献   

4.
焦化废水因成分复杂被业界公认是一种典型的高浓度、高污染、有毒、难降解的工业废水。介绍了河钢宣钢焦化厂在国内首次将低温超导磁分离技术应用于处理含非磁性污染物的焦化废水处理领域,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使用氦气制冷机冷却的超导磁体,磁场强度可达4~10 T。通过选择适合的磁种,使之与废水中污染物结合,迅速分离污水中的磁性絮团,再通过与其他污水处理技术的有机结合,有效地去除各种难降解的有机物等。经A/O+絮凝+低温超导磁分离处理,焦化污水其化学需氧量(CODcr)降至150 mg/L以下,氨氮降至25 mg/L以下。该技术具有工艺流程短、运行费用低、安全可靠的显著优点,在同行业中具有广泛地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多年来,钢铁工业对氧、氮、氩一直是通过低温分离法制取的。近年来英国Air Production公司开发了一种非低温分离技术—VSA技术,它具有低温分离法所不能比拟的灵活性和经济性。已用于工业生产。 VSA工艺是由三个基本阶段组成:吸附、解吸附和加压。主要制气装置是三个吸附罐。其特点如下:  相似文献   

6.
液氮工业生产中通常采用低温精馏法将空气中的氧氮分离,液化后形成液氮,因其温度低,液氮的生产、储存和运输过程中损失严重。分析了液氮生产至充装环节中产生损失的原因,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为实际生产运行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7.
蓄热燃烧技术在工业炉上的合理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孙全应 《工业炉》2005,27(1):23-26
简要介绍了高温空气燃烧技术国内发展状况,并对其工作原理和主要设备组成进行了描述。对高温空气蓄热燃烧技术在工业炉上的应用进行了分析探讨,提出在工业炉上使用该技术要方案合理,方法行之有效,为高温空气燃烧技术在工业炉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棒线材低温轧制技术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国内外棒线材低温轧制技术的发展情况.叙述了低温轧制的节能效果、低温轧制过程的温度控制、低温轧制对成品质量及轧机负荷的影响.为国内在棒线材生产中进一步应用低温轧制工艺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陈妙清  蔡志红  陈平 《铜业工程》2011,(6):34-37,58
综述了空气深冷和变压吸附分离制氮技术。建立了液氮气化及空气变压吸附分离制氮供气方案运行成本的核算关系式,为使用氮气选择合理的供气方案提供了依据。结合本单位的具体用气需求并根据供气运行成本的核算结果,得出:高压氮气流雾化工艺制备铜合金粉末时,采用液氮气化供应氮气的技术方案较为经济合理。  相似文献   

10.
针对锑精矿低温冶炼过程中,渣与锑分离的技术难点,提出解决问题的合理方案,并通过实践肯定了这一技术特点.  相似文献   

11.
蒋旭 《冶金动力》2014,(5):34-37
介绍了空分设备的冷凝蒸发器的工作原理及当前应用的三种形式,详尽阐述了立式三层冷凝蒸发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研发技术的关键所在,同时与其他形式对比,说明其优势及研发的意义。随着空分设备的大型化发展,冷凝蒸发器的换热面积已经成为制约因素之一,开发立式三层冷凝蒸发器将助力我国气体分离行业向6万m3/h等级以上特大型空分设备进军。  相似文献   

12.
结合国产第一台6万m^3/h空分的自主集成建设实践,阐述了空分控制系统的选型原则。分别针对压缩机系统、分子筛纯化系统、膨胀机系统以及空分系统的控制,讨论了空分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最后,讨论了空分控制系统的维护以及空分控制系统在宝钢分公司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宝钢新建6万m^3/h空分为国内首台自主集成国产化6万m^3/h等级空分,对国内空分行业具有里程碑意义。对项目的工艺特点、独创技术运用进行了阐述,针对流程设计、风险控制、质量过程控制、控制系统集成、系统调试等难点作了分析评价,对项目集成创新方式、跨行业合作和以生产用户为主导的工程管理模式进行了介绍,并重点总结项目自主集成创新实践过程中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4.
宝钢新建8号空分装置是国内首台自主集成的6万m^3/h等级空分装置。以此套装置中的机械设备为描述对象,详细介绍它们的设计思路和配置特点;通过对已有的空分设备故障历史数据进行分析,总结空分设备潜在的失效模式,为此套空分装置中主要的几类机械设备提出了包括日常点检维护要点、解体检修要点和备件选购要点在内的维修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5.
国内首台自主集成6万m3/h等级大型空分装置已在宝钢顺利建成投产,相对同类型进口设备的电气设计,该项目具有电气设备保护连锁独立于DCS系统和连接点最少化的设计理念、最简化的配电系统结构、电气报警和故障信号实现语音报警等重要特点,有助于减少电气设备故障率,并使电气故障快速、准确查找,有效兼顾了设备安全和生产稳定,不但投资省,而且电气设备运行安全、可靠.重点阐述了设计和调试中的经验和体会.  相似文献   

16.
金丽群 《冶金动力》2001,(5):42-45,48
在分析旧空分设备存在的问题及新旧空分设备性能指标差距的基础上,提出旧空分设备进行技术改造的基本内容,指出旧空分设备进行技术改造投资少、效益高;最后阐明了用新技术对旧空分设备进行技术改造的新观点。  相似文献   

17.
徐福根 《冶金动力》2010,(2):29-32,35
通过对大型空分冷箱扒砂检修的诸多原因分析,结合多台空分冷箱的安装、检修、维护、运行的经验,对空分安装和检修的质量控制提出了应对措施,并在多台空分中进行了实践,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赵大为 《冶金动力》2004,(6):49-52,56
介绍了我国空分技术的发展概况,着重阐述我国在研制开发大中型空分设备国产化所取得的重大技术突破和最新空分技术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空分设备能源消耗的特征,分析了空分工况的转换对机组能耗的影响,介绍了空分变工况的主要操作方式以及各个工序环节在工况调整时的能耗变化情况,结合实际效益数据,对比分析了主液氧工况和主液氮工况的综合效益变化情况,并提出了进行空分自动变负荷技术改造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空分设备电单耗计算时存在的问题,分析了PI实时数据库系统对厂生产数据管理上所起的作用,将PI-DataLink技术应用于生产数据的采集读取工作,介绍了该应用的思路、实现过程和实际应用情况,表明该应用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并能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