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熊飞 《大豆科技》1999,(1):17-18
竹山县地处鄂西山区,旱地作物面积较大,其主要种植方式为“麦—玉—豆”或“麦—玉—豆—菜”一年三熟、四熟预留行分带轮作套种,其中大豆做为唯一的养地作物与经济作物,对保持地力与提高种植效益起着重要作用。但麦收后抢种大豆,时间短,劳力紧张,致使耕作、播种、...  相似文献   

2.
鄂西山区大豆品种选育情况湖北省恩施市天池山农科所李希腾我州地处湖北鄂西南边缘山区,种植大豆历史悠久。自清代就有大豆栽培,播种面积常年20万亩左右。建国后,随着种植方式的改进,大豆品种亦随着不断的引种更新,播种面积也随之达到45万亩左右(间套)。我所大...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鄂西兴山200、400、600、800、1000米五个不同海拔高度苎麻生长发育的观察研究,初步摸清了鄂西山区不同海拔苎麻生长发育和纤维品质变化规律,800米及以下的海拔,实行年收三季,1000米左右实行年收两季均能高产、优质。山区年收三季的麻园,高海拔比低海拔见苗约迟10天,工艺成熟期推迟10天左右。随海拔升高苎麻生长速度变慢,高、低海拔的苎麻都有明显的旺长期,随着海拔升高,苎麻旺长期株高日增长和出叶速度的绝对值降低,但历期相应延长,高海拔苎麻也能达到一定的生长高度和生长量。纤维支数随海拔升高而递增,每上升100米,纤维支数平均增加99支;不同海拔高度纤维支数差异明显大于不同季节纤维支数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5.
以鄂西山区收集的12份苎麻属野生种质资源为材料,应用电导法研究了野生材料在高温和低温条件下细胞膜透性的变化.并对这些材料进行了抗炭疽病鉴定.结果表明:在高温处理时所测定的苎麻属野生种的相对电解质渗出率变化范围较大,其中HR-03-03(栽培种野生类型)的耐高温能力最强;低温处理时,不同材料的相对电解质渗出率也存在较大差异,其中HR-01-02、HR-01-04(序叶苎麻)等两份材料耐低温能力较强;不同材料对苎麻炭疽病的抗性差异显著,序叶苎麻和艾麻发病时间晚,病情指数相对较低,其中HR-01-03和HR-01-04的病情指数最低,而两个栽培种野生类型为苎麻炭疽病的高感材料.  相似文献   

6.
以鄂西山区收集的12份苎麻属野生种质资源为材料,应用电导法研究了野生材料在高温和低温条件下细胞膜透性的变化,并对这些材料进行了抗炭疽病鉴定。结果表明:在高温处理时所测定的苎麻属野生种的相对电解质渗出率变化范围较大,其中HR-03-03(栽培种野生类型)的耐高温能力最强;低温处理时,不同材料的相对电解质渗出率也存在较大差异,其中HR-01-02、HR-01-04(序叶苎麻)等两份材料耐低温能力较强;不同材料对苎麻炭疽病的抗性差异显著,序叶苎麻和艾麻发病时间晚,病情指数相对较低,其中HR-01-03和HR-01-04的病情指数最低,而两个栽培种野生类型为苎麻炭疽病的高感材料。  相似文献   

7.
为了加快油菜新品种的选育步伐,油菜育种工作者,利用我国南北地理气候的差异,进行油菜夏播加代繁殖,由于南来北往,花费了不少的人、财、物力。而能否利用亚热带丘陵山区垂直气候的差异,就近建立油菜夏繁基地?我们于1985—1988年选我省西部雪峰山脉,在其主峰所在地黔阳县(位于北纬26°59′—27°29′、东经109°32′—110°31′)境内,黔邵公路干线附近,在海拔1000—1420m处,成功地解决就近夏繁油菜试验研究。1988年底通过省级鉴定,从而为油菜夏繁开辟了一块新的领域。现将雪  相似文献   

8.
2009年我国油菜产业发展形势分析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26,自引:4,他引:22  
2009年我国长江流域夏收油菜已经丰收,据国家油菜产业技术体系和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测,2009年我国油菜籽产量将比上年有较大幅度增长。但是,由于我国油菜品质较差,生产成本较高,在进口油料产品冲击下,目前国内油菜籽销售市场十分低迷,价格继续低位运行,对农民收益和种植积极性造成严重影响。如果没有积极的政策措施加以支持,2009年秋播油菜面积将会又一次大幅下降,对我国食用植物油供给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建议中央政府采取推动油菜生产与拉动国产食用植物油消费内需双管齐下的政策,积极促进我国油菜产业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9.
根据我国目前油菜品种区域试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下改进意见:(1)建立稳定可靠的区域试验体系;(2)改进试验方案,试验的重复次数应根据参试品种数量来确定,改变每轮参试品种固定不变的传统模式;(3)采用混合线性模型的分析原理分析区试中的非平衡数据;(4)规范参试油菜杂交种的制备方法,使参试杂交种与生产用种在质量上保持一致,把恢复率作为考察杂交种特性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0.
油菜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长江中游地区湖北、湖南、江西三省光温资源丰富、越冬春化条件适宜,是我国油菜的主要种植区,播种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42%,且保有冬闲田面积超3467千公顷,极具发展潜力。长江中游地区三省油菜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全程机械化发展在全国冬油菜产区具有引领示范作用。为此,本文分析了长江中游地区油菜产业的基本情况和现存问题,对耕整地、播种、收获关键环节机械化和智能化技术进行梳理,形成可推广的油菜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路线。比较分析该地区冬闲田油菜生产“耕、种、收”环节的技术需求特点、推广应用难点,明确该地区冬闲田油菜生产技术模式呈半机械化、机械化到智能化的发展趋势。各环节的技术发展路径依次为“防堵防黏防缠绕、高速高效低耗”的机械化耕整地技术,一次性完成多道作业工序的耕播集成技术,高效低耗低损的油菜机械化收获技术,联合收获和分段收获协同发展,油菜多功能开发利用的饲用、菜用、肥用机械化技术和油菜生产智能化技术应加快研发应用。为积极响应国家油料作物扩种的要求和实现2025年油菜机械化水平提升的目标,提出了长江中游地区冬闲田油菜全程机械化技术推广应用的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李辉 《杂粮作物》2004,24(1):32-33
通过长阳山区马铃薯生产现状的分析,从而明确"十五"时期马铃薯产业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及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2.
王启明 《人参研究》2008,20(3):45-46
秦岭山脉横亘于陕西南部,是我国中部东西走向的最大山脉,我国南北气候的分界线和南北生物的分界线。陕西省留坝县位于秦岭南麓腹地,1981年在国家、省、市各级科委和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开始西洋参的引种、试种和研究工作。目前,西洋参产业已发展成为留坝县及秦岭山区的特色产业。在西洋参产业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在全国参业界有一定影响,是西北地区最大的西洋参商品参和种源基地,为加快留坝县及秦岭山区西洋参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我们需要总结经验,分析现状,研究对策。  相似文献   

13.
高油酸菜油具有很好的营养保健功能,其品质可与茶油、橄榄油等高级食用植物油媲美,对于改变我国食用植物油自给不足、促进油菜产业升级等方面有很好的作用。总结了国内外相关研究机构在高油酸油菜方面的研究动态及应用情况,同时对油酸的遗传特性、高油酸油菜选育途径(小孢子培养、远缘杂交、诱变和转基因技术)和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
1江油市山区玉米生产的现状江油市山区乡、镇共15个,计80个村。常年播种玉米面积约3200hln,占全市玉米播种总面积的51.77%。单产仅2925kg/hm2,约为全市玉米单产的一半。总产约950万kg,占全市玉米总产量的37.7%。一般能免强自给,对国家几无贡献。2存在的问题2.1自然条件恶劣制约了山区玉米生产发展江油市山区均处在龙门山脉上。山高谷深,地势起伏较大,海拔从800mygZ356m,相对高度在200m以上,年平均温度不足15.2℃,大于10℃的年积温约4op℃左右,无霜期不到230天。适宜玉米生长发育的日数则更少。云雾多,光照少,气候冷凉…  相似文献   

15.
我们从1979年起,对油菜秋发高产栽培进行了系统研究。1979—1981年在原广济县(现武穴市)对30块(每年10块)油菜高产试验田进行观察调查,发现亩产200公斤以上的冬前(12月底)植株(每亩8000株左右)绿叶有12—13片,叶面积指数2.5—3.0,植株干重200公斤以上,我们将冬前这种长相的油菜称为“秋发”生长型(《湖北农业科学》1982年12期)。从1979—1989年,我们先后在湖北广济、四川绵竹和武昌本所,采取小区试验(计48项次)与大田试验示范相结合的方法,并对油菜秋发高产技术进行了试验与调查:1980年在  相似文献   

16.
高寒山区双低春油菜亩产75公斤的栽培技术李连富(黑龙江省黑河市农技推广总站)黑河市位于北纬47°35'50°04'的丘陵漫岗、山区和半山区。无霜期80-125天.有效积温18002350℃,年平均温度0.51℃.在山区发展春油菜生产,有利于利用当地独...  相似文献   

17.
论我省山区发展高效茶业的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在分析湖南省海拔400~1200m山区发展高效茶业的有利条件及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山区发展高效茶业的技术措施:大力发展早生、优质、抗寒性强的无性系良种茶园;加速中低产茶园改造,因地制宜建设高标准与良怀生态结构茶园,提高茶树素质和抗逆能力;优化栽培技术,提高春茶和名优茶产量;改造和更新加工设备,提高制茶技术水平;调整产品结构,开发有机茶,生产适销对路产品及改进茶叶贮藏方式和提高产品包装质量。  相似文献   

18.
油菜小孢子培养已经成为油菜育种和生物技术的一项重要内容。由于影响小孢子成胚和成苗的因素较多,低诱导频率及成苗率严重限制了该技术在育种中的应用。为了全面了解小孢子胚状体发生能力及影响再生体系的各项因素,掌握该技术的研究动态和发展方向,总结了近20年来国内外影响小孢子培养的主要因素:供体植株基因型、供体植株生长条件及生理状态、小孢子发育时期、培养基组成、培养条件,及其在双单倍体育种、诱变育种、转基因育种等领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黄牡林  张清学 《作物研究》1994,8(1):42-43,45
发展山区杂交玉米生产的主要技术措施黄牡林,张清学(湖南省溆浦县农业局,419300)(湖南省怀化地区农业局418000)种植玉米是怀化广大山区农民的传统习惯,历年在旱土作物和整个旱粮中占有较大的比重。自80年代中期杂交玉米开始推广以来,由于其巨大的增...  相似文献   

20.
从我国天然橡胶产业发展概况、产业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我国橡胶科技对植胶生产的推动作用等方面对中国天然橡胶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促进我国天然橡胶产业发展提升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