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食管癌术后胃食管吻合口瘘的诊治体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胃食管吻合口瘘的预防、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施行食管癌切除+食管胃胸内吻合术或颈部吻合术278例,术后确诊胃食管吻合口瘘12例。总结患者诊治经过,并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胃食管吻合口瘘的发生率为4.3%(12/278),其中,胸内瘘占3.9%(10/257),颈部吻合口瘘占9.5%(2/21)。保守治疗11例,10例治愈,治愈率为91.0%(10/11),死亡1例,死亡原因为多器官功能衰竭。二次手术1例,最后治愈。结论吻合口瘘是食管重建术后严重的并发症,发生原因复杂,完善术前准备、提高手术操作技巧是预防术后吻合口瘘的关键。早期诊断、有针对性地选择治疗方法能提高吻合口瘘的治愈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3.
4.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的原因及其防治,以减少其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对于2000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我院住院手术治疗的1812例食管癌进行回顾分析,观察吻合口瘘发生的具体情况,并分析原因.结果:1812例食管癌术后发生吻合口瘘11例,发生率0.61%.其中颈部吻合598例,术后发生吻合口瘘5例,发...  相似文献   

5.
食管癌切除术后食管胃吻合口瘘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的原因 ,并分析手工吻合和器械吻合在食管癌切除术后食管胃吻合口瘘中的临床差异。方法 回顾分析 1994年 1月~ 2 0 0 1年 3月 5 89例食管癌根治性切除病例 ,并按手工吻合和器械吻合两种不同吻合方式分组比较。结果  5 89例病例中 ,手工吻合组术后发生吻合口瘘 15例 (6 .5 % ) ,器械吻合组术后发生吻合口瘘 2 3例 (6 .4 % ) ,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但器械吻合组手术时间为 (14 5± 16 )分钟 ,手工吻合组为 (170± 2 2 )分钟 ,有极显著性差异 (P <0 .0 1)。吻合口瘘组血浆白蛋白为 (36 .9± 7.1) g/L ,无吻合口瘘组为 (38.7± 7.2 ) g/L ,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器械吻合方便、快捷 ,明显地缩短了手术操作时间 ,但并未能降低吻合口瘘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6.
食管胃吻合口瘘的防治梁耀飞,张连国,李泉华,刘振波(滨州地区人民医院,滨州市256610)关键词食管;胃;吻合口瘘;预防;治疗食管胃吻合口瘘是食管癌、贲门癌术后严重的并发症,我院自1977年1月~1994年12月共计行食管癌、贲门癌切除食管胃吻合术6...  相似文献   

7.
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的原因和预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的原因和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2年间310例食管癌根治术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310例食管癌根治术后8例发生食管胃吻合口瘘,占2.6%,死亡3例.结论食管癌术后发生吻合口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充分的术前准备,提高手术技巧,加强术后管理是降低吻合口瘘最有效的办法.  相似文献   

8.
预防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的原因和预防方法。 [方法 ]对 4 16例食管、贲门癌施行手术治疗 ,并在围手术期采取系统的预防措施。 [结果 ]术后发生吻合口瘘 6例 ,发生率 1.4 4% ,手工吻合发生 5例 ,机械吻合 1例 ,死亡 3例。 [结论 ]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与多方面因素有关 ,临床应该从多环节采取预防措施 ,才能减少吻合口瘘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1994年 2月— 2 0 0 2年 10月 ,我们采用多种保守方法治疗食管胃吻合口瘘 8例 ,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8例患者均为男性 ;年龄 5 3~ 75岁 ,平均6 7.2岁 ,均为食管癌切除食管胃左胸内吻合患者。其中弓上吻合 2例 ,弓下吻合 6例 ;吻合口瘘发生于术后 2~ 11d。诊断根据临床表现和胸腔引流管引出咖啡色液体及口服美蓝溶液后胸腔引流管引出或胸腔穿刺抽出蓝色脓液。1.2. 治疗方法 除 2例患者行单纯胸腔冲洗治疗外 ,其他 6例患者均在X线电视监视下行镍钛热记忆合金带膜支架置入术。如果位置适当 ,带膜支架置入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预防食管癌手术的胸内食管胃吻合口瘘,为食管癌手术治疗提供有效吻合方法。方法将712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吻合器组387例和对照组325例。吻合器组采用吻合器进行机械吻合;对照组采用常规手工丝线缝合吻合。观察两组的手术情况和术后并发症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均成功手术切除食管恶性肿瘤。吻合器组平均手术时间(153.7±49.0)min;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189.5±56.1)min。吻合器组的手术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吻合器组术的首次吻合成功率97.16%。两组术后均未出现死亡病例。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4.46%(47/325);吻合器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9.56%(37/387)。吻合器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2.46%;吻合器组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0.78%。吻合器组的吻合口瘘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吻合器机械吻合术治疗食管癌操作简便,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带蒂回肠袖带”预防瘘及狭窄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外科1985年2月。2008年4月收治的379例中、上段直肠癌前切除术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268例,行直肠癌前切除、结、直肠端端直褥式单层吻合后,将“带蒂回肠袖带”缝在吻合口周围。对照组111例,行直肠癌前切除后,仍用传统吻合法,即结肠、直肠端端全层间断缝合,再做浆肌层缝合加固,观察两组术后并发症。结果对照组术后结、直肠吻合口瘘发生率明显增高,占6.3%(7/111),治疗组术后结、直肠吻合口瘘发生率明显下降,占0.37%(1/268)(P〈0.01);对照组术后结、直肠吻合口狭窄率明显增加,占5.4%(6/111),治疗组术后结、直肠吻合口狭窄率明显下降,占0.37%(1/268)(P〈0.01);对照组术后盆腔感染率明显增高,占7.2%(8/111),治疗组术后盆腔感染率明显降低,占0.75%(2/268)(P〈0.01),两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带蒂回肠袖带”围缝在结、直肠吻合口周围,增加了吻合口血供,加快了吻合口的愈合,明显降低了结、直肠吻合口瘘、狭窄和盆腔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作者总结了我院自1980年1月至1991年10月,手术切除的851例食管癌、贲门癌,术后发生吻合口瘘的41例病例。探讨了吻合口瘘的原因。发生率为4.82%,其中颈部瘘是19.44%(14/72),胸内瘘是3.46%(27/779)。治愈20例,死亡21例,病死率51.22%。作者强调早期诊断和及时处理吻合口瘘是治疗成功的关键。吻合口瘘确诊后依病情应尽早争取手术修补瘘口或保守治疗。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传统的医患关系被打破,传统的医疗服务观念也受到强烈冲击。作为医生,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应当与时俱进,树立新的医疗服务观念,实现医患关系角色转换、完善服务模式、尊重患者医疗决定权、主动服务、增强健康教育意识,赢得病人的尊重与信任。  相似文献   

14.
乌仁斯琴 《医学综述》2013,19(8):1380-1383
脂肪细胞型脂肪酸结合蛋白(A-FABP)是脂肪酸结合蛋白家族中的一员,主要是在脂肪细胞和巨噬细胞中表达,A-FABP基因缺陷可改善胰岛素抵抗,并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A-FABP已经成为治疗糖尿病和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潜在靶标。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张力蛋白同源物(PTEN)是第一个被发现的具有磷酸酶活性的抑癌基因,它抑制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调控胰岛素分泌信号通路。研究显示PTEN与A-FABP在分化的前脂肪细胞3T3-L1中有相互作用。A-FABP是否参与糖代谢途径,是否与PTEN共同调节胰岛素信号转导途径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初步分析食管癌高危人群内镜抽样普查食管黏膜上皮病变特点并探讨食管黏膜上皮内浸润的炎症细胞数目与上皮增生的关系。方法:对林州市合涧乡1492名无明显症状的自愿者行内镜检查并对可疑病变组织多点取材。对其中的1480例食管黏膜上皮病理诊断进行初步统计分析,并随机抽取262例食管黏膜上皮组织,高倍镜下观察上皮内的炎症细胞浸润数目与上皮增生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非典型增生的检出率在40~49岁年龄组为18.8%(120/638)、50~59岁年龄组为31.0%(208/670)、60~69岁年龄组为33.1%(57/172);食管癌的检出率在各年龄组分别为0.0%(0/638)、0.6%(4/670)和1.7%(3/172)。在病理诊断的正常上皮、单纯增生、轻度非典型增生、中度非典型增生、重度非典型增生的上皮中,上皮内浸润的炎症细胞每高倍视野下大于10的检出率分别为:7.5%(9/120))、38.7%(29/75)、43.6%(17/39)、81.0%(17/21)、85.7%(6/7)。结论:食管上皮单纯增生以及非典型增生与上皮内浸润的炎症细胞数目具有较为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Calpain10基因多态性与超重肥胖、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昆明地区2型糖尿病(T2DM)钙蛋白酶10基因(Calpain10基因)的多态性(SNP)与超重肥胖、胰岛素抵抗(IR)的关系.方法;选取昆明市城市社区居民非超重肥胖者111名及超重肥胖者151名.检测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C肽(C-P)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A).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双引物等位基因特异性扩增法(PCR-ASA)检测Calpain10基因SNP43位点(G/A)及SNP44位点(T/C)基因型.结果:(1)GG基因型频率随着BMI值的增大呈逐渐增加的趋势,但各组基因型频率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2)BMI〉28.00组的TC基因型频率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5);(3)GG基因型组中,WHR≥0.90者的FPG、FINS、C-P水平及HOMA-IR均显著高于WHR〈0.90者(P〈0.05);(4)TT基因型组中,WHR≥0.90者的FPG、FINS、C-P水平及HOMA-IR均显著高于WHR〈0.90者(P〈0.05).结论;昆明地区人群中Calpain10基因SNP44的多态性与肥胖有关,同为TT基因型者中具有中心性肥胖者存在明显的胰岛素抵抗现象.SNP43的多态性与肥胖无关。但同为SNP43GG基因型者中具有中心性肥胖者存在明显的胰岛素抵抗现象。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原发性胆囊癌组织中血管生成拟态(VM)的形态学改变,初步探讨其存在的临床意义。方法联合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双染法标记原发性胆囊癌VM的形态,结合病例资料,分析VM病理形态学改变与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原发性胆囊癌组织中VM阳性表达率为15.38%(8/52),低分化组的VM阳性率显著高于高分化组(P<0.05),VM表达与胆囊癌肝转移显著相关(P<0.05),VM阳性组和阴性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1月和15月,Kaplan Meier生存分析提示两者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原发性胆囊癌组织中存在VM,与胆囊癌低分化及血道转移相关,VM可作为初步判断胆囊癌预后的病理学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曹式丽教授从浊毒论治肾病综合征的学术经验.[方法]通过跟师待诊,收集临床验案,分析曹教授从浊毒致病角度对肾病综合征发生发展过程中病因病机演变及辨治思路的认识,总结常用药物,并附一验案予以佐证.[结果]曹教授认为,浊毒是肾病综合征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本病以脏虚为本,常起于外感,致使三焦失司,湿留体内,湿渐化浊...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评价胸腹腔镜结合超声刀用于食管癌切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2月该院进行诊治的食管癌患者,将其分为两组,每组35例患者。两组均进行胸腹腔手术切除食管癌,观察组结合超声刀治疗,对照组则结合电刀治疗,比较观察两组的临床效果及术后出现的并发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及淋巴结清扫数量等指标上,较对照组均有明显优势,且治疗后出现的并发症也较少,其统计结果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胸腹腔镜结合超声刀用于食管癌切除治疗,临床上效果显著,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对患者伤害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应加大使用范围。  相似文献   

20.
从主体的哲学定义出发,指出患者也是诊疗活动的主体,并着重分析了患者主体性地位在诊疗活动中的表现及医疗正确的对策,认为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必须从诊疗活动的双主体特点出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