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段军  宋文先 《人民军医》2014,(3):307-307
患者男,45岁。因上腹部及胸骨后烧灼样不适,反酸2天,呕血3h来我院就诊。患者2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及胸骨后烧灼样不适、伴反酸,尤以进食后明显、无恶心呕吐,未解黑便,未在意。3h前突然出现呕吐鲜红色血约350ml,伴有胸闷、  相似文献   

2.
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68岁.间断柏油便1月余,呕血1次入院.入院前2周在外院做上消化道钡餐造影、胃镜检查,提示:胃、十二指肠未见明显病变,给予云南白药、止血敏、立止血等药物治疗,出血逐渐减少,大便转黄.入院前2天又突然出现大量柏油便,呕血1000~  相似文献   

3.
男,65岁,无明显诱因出现恶心、呕血,量约200 mL,色紫,含食物残渣,无腹痛、腹泻及其他不适,未处理.2 d后再次呕血,大便发黑,于当地就诊,给予奥美拉唑抑酸、止血等治疗无再呕血.为进一步诊治来本院,起病来患者精神不佳,食欲睡眠可,小便正常,体重无明显减轻,无头痛头晕、咳嗽咳痰,无腰部酸胀不适、尿频尿急尿痛及肉眼血尿.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27岁。畏寒、发热1个月,体温最高达39.5℃,黑便2天,呕血2h伴恶心、呕血(约100ml),为棕色咖啡渣样,无腹痛、腹泻。急查肝功能:谷草转氨酶291U/L,谷丙转氨酶215U/L。血常规:白细胞:17.3×10^9/L,粒细胞14.2×10^9/L.  相似文献   

5.
患者 男,14岁.间断性呕血、黑便11年.体检:口唇苍白,上腹剑突下轻压痛,未触及肿块.血常规:红细胞2.29×1012/L,血红蛋白53 g/L.胃镜示:胃底前壁、小弯侧可见高低不平结节状静脉团样病变,红色征( ),表面有陈旧性和新鲜血液附着,病变向下延及胃体部;胃窦黏膜苍白,有点片状红斑,未见出血及溃疡.  相似文献   

6.
巨大淋巴结增生症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琳  刘焕义 《西南军医》2007,9(5):89-89
1病例简介 患者,男性,55岁,因发现颈部包块4年余,增多、长大2年余呕血8天于2007年1月25日入院。4年前患者发现颈部多个孤立小包块,无痛,可滑动,未予以重视。2年前颈部包块开始较以往增多、长大,腋窝、腹股沟亦发现多个大小不等的包块。当地医院治疗后(具体用药及治疗方法不详)未有明显改善。此后患者未再进行其他治疗,于8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少许呕血,每日次数及量不等。患者不伴有胸痛、心慌症状。  相似文献   

7.
病例资料患者,女,25岁,20余日前无明显诱因解黑便,为黑色成形便,每日一次,量约200 mL,无明显腹痛腹胀,无呕血,无畏寒发热等不适,曾在当地医院就诊,予输血等治疗,症状稍缓解,并行胃镜检查未见明确异常,出院后仍有黑便,自诉呈沥青色,冲水可见红色血晕,且出现心慌气短及耳鸣,无黑曚,查血常规提示血红蛋白50.4 g/L。遂以“黑便待查”收入院。起病以来,患者精神、食欲及睡眠欠佳,大便如上述,小便无异常,体力下降,体重无明显改变。既往健康状况良好。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19岁.因头痛10天、腹胀、呕吐、少尿3天于1990年12月14日入院.患者于入院前10天受凉,自感头痛、咽痛、流清涕,测体温36℃.自服抗感冒药后症状有好转,但头痛一直未完全消失.入院前3天出现腹部持续性胀痛、恶心、呕吐,全身乏力,纳差,尿少,每日200ml左右,无浮肿,无腰痛、呕血及黑便,无发热,尚能坚持工作.门诊检查:体温正常,腹部B超未发现异常,抽血后于止血带下方出现出血点.化验:尿常规RBC满视野.WBC2~3个/HP,蛋白~(+++)—~(++++),BUN47.48mmol/L,Cr194.7μmmol/L,血小板30×10~9/L,拟诊急性肾炎,急性肾功能衰竭收入院.  相似文献   

9.
男,45岁.无明显诱因出现间歇性血便,每次持续2~3天.于5年前曾2次呕血,每次约500~700毫升,平时偶有上腹部隐痛,渐出现面黄消瘦,乏力,食欲不振。  相似文献   

10.
骨血管瘤为起源于血管的良性肿瘤 ,由中胚叶异常增生的毛细血管或海绵状血管组成。现将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 1例报告如下。患者 女 ,6 7岁。无明显诱因耻骨联合处疼痛半年 ,活动后加重 ,无发热。近 2 0天疼痛加重 ,以右侧为重。查体 :耻骨联合右侧隆起 ,表面无红肿 ,皮温不高 ,轻压痛 ,质硬 ,表面光整 ,约 4 .5cm× 4 .0cm× 2 .0cm大小 ,骨盆挤压 (分离 )试验 (- )。双髋关节功能正常。X线平片表现 :耻骨联合分离、错位。右侧耻骨联合处骨质破坏 ,周边可见散在高密度影 ,局部呈环状 ,似可见软组织肿块影 (图 1)。CT表现 :右侧…  相似文献   

11.
患者 男,38岁.因"左下肢疼痛2年余"入院.2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左下肢外侧酸痛,以体位变化或行走时明显,无大小便障碍.体检:L4~5局部脊柱旁压痛阳性,双下肢温觉无明显减退,双下肢肌力Ⅴ级,肌张力正常,腱反射正常,肛门括约肌无松弛,无"脑膜刺激征".无家族性遗传病史.  相似文献   

12.
患者53岁。因下腹痛2年,查体发现下腹包块2天入院,患者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下腹痛,呈阵发性胀痛,发作时无发热,无恶心,呕吐,无腹胀,无大小便改变,无乏力,纳差。期间发作5次,每次去当地卫生室按“阑尾炎”治疗,腹痛消失。10天前再次出现下腹痛,经抗炎治疗无效,去外院检查B超示:腹部包块。后转至我院。拟诊“附件肿瘤”。患者既往月经规律,50岁绝经,  相似文献   

13.
病历介绍 患者男,20岁.因“反复呕血1个月”于2015年7月10日入院.患者于2015年6月10日无诱因出现呕血,为鲜红色血液,量约1 000ml,伴有头晕、心悸,无腹痛、腹胀,无烧心、反酸,无黑便,就诊于当地医院,给予止血等药物治疗,症状好转出院.6月27日患者再次出现频繁呕血,于当地医院行胃镜检查示重度食管静脉曲张,门脉高压性胃病;腹部超声示脾脏肿大,腹腔少量积液,腹部CT平扫+增强示动脉期门静脉早显,门静脉主干及分支增宽,肠系膜上动脉主干呈瘤样扩张,肠系膜下静脉多发性静脉瘤其中1枚静脉瘤与肠系膜上动脉瘘形成,患者频繁呕血,病情危急,为进一步治疗转来我院.  相似文献   

14.
嗜酸细胞性胃肠炎腹水嗜酸细胞增高1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54岁.主因呕吐伴腹泻1d入院.1d前患者口服"舒肝调气丸"后出现恶心、呕吐,共呕吐2次,呕吐物为食物及胃内容物,无呕血,伴腹泻,大便共约20次,为黄色稀水样便,无黏液及脓血,无里急后重感,伴阵发性腹痛,无烧心、反酸、嗳气,无发热.为进一步诊治入院.  相似文献   

15.
<正>患者女性,60岁。车祸致胸腹部疼痛20天入院。20天前因车祸致胸腹部、头部、右下肢疼痛,无昏迷及意识障碍,2h后恶心、呕吐3次,均为褐色"胃内容物",无呕血,随即在当地医院行右膝关节石膏固定、补液、抗感染等保守治疗。现患者仍感胸腹部胀痛不适,饮食差,遂来我院。查体:患者神志清楚,精神差,声音低沉,言语不流利;上腹部压痛,  相似文献   

16.
患者 女,37岁.右眼睑下垂2个月,近日进行性加重、不能正常视物就诊.无头晕、头痛,无恶心、呕吐.体检:神清、语利,右眼睑下垂,双眼球活动正常,双眼视力正常.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39岁,以间断性腹胀伴血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减少2年入院.患者于10年前出现腹胀,伴血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减少,无腹痛、恶心、呕吐、呕血、血便病史,无畏寒、发热、黄疸,患乙型肝炎病史10余年,1998年曾出现肝硬化腹水.  相似文献   

18.
病例男,藏族,59岁,以"胸痛、呼吸困难21 d,上腹部剧痛伴呕血、黑便17 d"入院.患者21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痛、呼吸困难,未予以重视.17 d前觉上腹部疼痛,疼痛较剧,与进食无明显关系,亦未进食鱼虾类等硬质食物,伴呕血,非喷射状,次数较多,呕吐物为鲜血,后为咖啡渣样物,并含有类似脓性物,约300 ml,并伴有黑便,2次/d,量不详.患者有轻度头昏、胸闷、气紧、发热(最高38.5 ℃),轻度畏寒,无昏迷、四肢抽搐、无腹泻等不适.  相似文献   

19.
男性,48岁。因进行性吞咽困难2个半月。于1976年1月22日入院.患者入院前2个半月吃馒头时发噎,饮水后才能咽下,伴胸痛、烧灼感.进稀饭较顺利。无呕吐、呕血及黑便史.声音不嘶哑,无类癌综合征的临床表现.查体无阳性所见.食管造影见食管中段右后壁  相似文献   

20.
1 病例介绍 患者,女性,18岁.因"口干、眼干伴尿便障碍2个月余"入院.2011年3月中旬无明显诱因出现腹痛、发热、头痛,最高体温38.0 ℃,伴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无厌油、呕血、黑便及抽搐,四肢活动自如,当地医院诊断为急性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术后第7天突然出现口水异常增多,睡眠时因口水增多而被呛醒,次日出现口干,无唾液,伴眼干,哭时无泪,视近物不清,因口腔干燥,只能进流食,同时伴有排尿困难,自觉全身无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