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粒药     
那是一个早晨,医生查房的时候,对一位老人说:“石厅长(离休干部),你账上的钱快没有了,你儿子来看你时,是否请他给你们单位财务说一声,带张支票来。”老人答应了,并干当天上午,把这件事告诉了家人,家人随即通知了老人的单位。单位财务的人说很快就办,但没说具体时间。总之,当天没办这件事。  相似文献   

2.
前几日,在武汉工作的哥哥打来电话,详细询问了老母亲近期的饮食起居后,说他所居住的社区最近发生了一种“怀医”现象。被居民们深切怀念,时常念叨的医生是谁呢?就是今年6月14日仙逝的优秀共产党员、我国著名医学家、中科院院士、有着“外科之父”之称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名誉院长裘法祖。哥哥说,最近以来,武汉一些社区的群众经常提起他,称赞他,说他是仁医有大爱,是医术、医德、医风俱佳的人民的好医生。此种现象,正应了我国那句“人过留名,雁过留声”的老话。  相似文献   

3.
漫画与幽默     
1.病人和医生 一个人觉得身体不舒服,就去看医生。医生为他做了检查之后说:“我看不出来你有什么病,不过我认为这与喝酒有关。” 那人说:“噢,没关系,那等你酒醒之后我再来吧。”  相似文献   

4.
有这样一件真人真事:一个医生,三句话说死了—个病人。第—句:‘你的病呀,来晚了。”病人一听就急了,赶紧求他:“大夫呀,我们大老远慕名而来,求您想想办法吧。”这时,大夫来了第二句:“你这个病呀,没治了。”病人又求他。大夫的第三句话是:“你早干嘛去了?”病人听完这三句话,好像一盆凉水兜头浇下,  相似文献   

5.
锡锡不辨     
许敬生 《河南中医》2003,23(10):80-80
金华戴元礼是明初的名医 ,有一次被朝廷诏回南京 ,曾见一医家 ,求医的病人拥塞门庭 ,他忙得应酬不过来。戴元礼心想 ,这个医生必定技术精湛 ,于是就对此注意观察。他看到全是按照古代成方定剂 ,并没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 ,离开以后 ,心里仍感到有些奇怪。次日 ,又前往那个医生门前进行观察。偶然发现一人求药后已离去 ,医生又追上告诉说 :“临煎药的时候放一块锡。”然后挥手把病人打发走。戴元礼对此感到非常诧异 ,左思右想没有加锡块的煎药法 ,特意去询问其中的缘由。医生回答说 :“这是古方的规定。”戴元礼求得那古方书 ,却原来是“糖”…  相似文献   

6.
美国人韦伯医生怎么也无法相信,东方人是用这样的方法对付疾病的。 一年以前,他家旁边的住宅搬来了一户姓张的中国人,他觉得这家中国人谦和、有礼而又充满神秘气质。 一天,他看见隔壁的张先生坐在草坪的一张椅子上,他妻子正用一个点着火的罐子去“烙”他腿上裸露的皮肤。韦伯医生吃惊了,他不禁冒味地询问:是否有什么事需  相似文献   

7.
漫画与幽默     
1.医生的幽默 一位医生回乡过年,村里的人对他说:“正好!村里杀猪的出门了,反正你也是操刀的,不如你就帮着把猪给杀了。”医生点点头,猪给抬进了厨房,医生一个人在里面忙活着。  相似文献   

8.
漫画与幽默     
一医生对女儿说:“我说你那男朋友是个没出息的家伙,这话你告诉他了吗?”“我对他说了,他一点也不生气,他说你误诊也不是头一回了。”  相似文献   

9.
漫画与幽默     
1、医学名词 一男子告诉医生,说他如今什么都不想做,跟过去完全不一样。检查完毕之后,他说:“医生,请不要说什么医学名词。简单明了地说我生了什么病就行。”“好吧,简单明了地说,”医生回答,“你生了懒病。”“那么,”那人说,“现在请你把那个医学名词告诉我,我好回去向老板交代。”  相似文献   

10.
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坊区的一个普通居民小区里,住着—个普通而又“神奇”的人。说他普通,是因为他和大多数邻居一样,没有做出过什么惊天动地的事业,衣食住行与你我—样;说他“神奇”,是因为在他的胸腔里,跳动着的是一颗曾经属于别人的心脏。他就是目前我国年龄最大的换心人杨孟勇,至今仍在保持着这个骄人的纪录。  相似文献   

11.
假牙医生对病人进行全面检查之后肯定地说:“你的病因在牙齿上,看来不把你的所有牙齿都拔掉,你的病是不会好的。”病人立即从嘴里取出两排假牙递给医生,说:“这么说,我的病现在全好了?”想不通一个医生愁眉苦脸地去见他的朋友。“怎么了?”朋友说,“你刚治好了一个疑难病人,应该感到高兴才是呀!”“让我烦恼的是,我实在想不通是用什么药把他治好的。”一团漆黑“医生,请对我说实话,您是不是发现我的肺部有阴影?”“请相信我,我什么也没看见。”“医生,这是真的?”“是真的,因为你的肺里一团漆黑,哪里看得见阴影?”与医生有关的小幽默@海潮…  相似文献   

12.
如果有人问你是一位好护士吗?对于这个问题,也许大部分护士都会说,是的,我是个好护士,至少,我努力去扮演一个好护士的角色,我尽力善待病人,付出很多时间心力去照顾他们。美国医生爱德华·罗森邦晚年患上喉癌,命运将他从医生变成了病人。他在《亲尝我自己的药方》一书中回忆,自己曾作为医生高高在上,但成为病人后,遭遇和心情与其他病人如出一辙——不敢面对疾病真相、被护士嘲笑“脖子短”,被别的医生误诊……于是,他感慨的说:“我成为病人之前,已经行医50年,  相似文献   

13.
面对癌症的威胁,许多人都把生的希望交给了医院和医生,然而,经过了医院和医生的抢救,往往会明确地告诉病人或病人的家属,说“已经没有几天了,多给吃点好吃的吧”。说了这话,其实就是把生的大门给关上了。结果,几天之后,病人就离开了人世。也有的病人不甘心医院和医生的判决,毅然决然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地用思维疗法和行为疗法来搏杀癌症这个杀手,结果,狭路相逢勇者胜,癌症竟然会在不知不觉中被消灭。  相似文献   

14.
漫画与幽默     
1.一只眼不能过分劳累 一位眼科医生在给一个人看眼病。 医生说:“你这左眼病情不轻,眼珠黑白不清,可能是精神系统紊乱……”  相似文献   

15.
赵化南 《家庭中医药》2005,12(12):61-61
有这么一个男孩,家庭条件相当好,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非常疼他,学习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人长得也很“酷”……可是他非常任性,要什么定然要什么。前不久他寻死觅活要一个女朋友,可他看得上的女孩人家看不上他。于是他拿起一把刀子割破了自己的手腕……经医生急救,他被抢救过来了,可他又开始绝食。父母哭着对他说,你想把我们急死呀,不就是一个女孩吗?你人生的路还长着呢,天下好女孩多的是。但他恨恨地说,我就是要她!要她!!要她!!!我们再看看这个孩子小时候的一件事吧。一个晚上,妈妈带他到朋友家串门。回到家,他  相似文献   

16.
一颗善心     
一位哲学家有一次曾问他的许多学生:“人生在世,最需要的是哪一件事?”答案有许多。但最后有一位学生说:“一颗善心。”“正是。”那哲学家说:“你在这善心两字中,包括尽了别人所说的一切,因为有着善心的人,对于自己,则能自安自足,能去做一切与己适宜的事;对于他人,则他是一个良好的伴侣,可亲的朋友。”  相似文献   

17.
袁睿 《气功》2011,(1):38-41
谁说伤害只来自武器和暴力?很多时候,语言的伤害照样会让人伤痕累累,比如流言蜚语,它很可能会杀掉你的锐气,推倒你的主见,让你陷入迷茫中。要想防止被“流言”病毒所侵害,你只有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相似文献   

18.
约翰·D·洛克菲勒33岁时赚到了人生的第一个100万美元。43岁时,他建立了世界上前所未有的最大垄断企业——庞大的“标准石油公司”。但是53岁时,烦恼、贪婪、恐惧和高度紧张的生活已经严重损坏了他的健康。失眠、消化不良、掉头发,精神趋于崩溃的肉体表征使他整个人“看起来像个木乃伊”。医生警告说,他必须在死亡和退休之间做出抉择。他选择了退休。于是,便有了他“死于”53岁,但一直活到98岁的传奇人生。  相似文献   

19.
幽默·漫画     
一个八十岁的富翁与一个年青美貌的女子结婚,不久,这女子就怀孕了,于是富翁就去问医生,医生说:“我说个故事给你听,从前,有一个既不带枪又老的人去打猎,突然一只狮子窜到他面前,他面对狮子发呆,就在狮子扑向他的瞬间,狮子突然死了,请问这是什么原因?”老富翁回答说:“那一定有人暗处开枪。”  相似文献   

20.
孙清 《家庭中医药》2007,14(12):10-11
大多数中医工作者,都遇到过这种情形,一些患者来看病时,不主动诉说病情,而只是在大夫面前一坐,伸出手来让医生诊脉,目的是考考医生的“脉理”如何,能不能“三指定乾坤”切出他的病来。若切准了他的病,他们就信任你,否则就会说你没本事。然而他们并不明白,以诊脉考医生,是找中医看病的最大误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