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阿梅 《陶瓷》2022,(1):17-18,21
中国当代陶瓷雕塑艺术站在传统与革新、本土与西方的文化交汇路口,如何权衡二者关系是当前无法回避的问题.结合当前实际,挖掘传统思想的现实意义无疑成了中国当代陶塑雕塑艺术家的难题与使命.所幸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内涵及艺术精神有其自我传承性.笔者基于陶瓷雕塑文化传承与创新权衡问题的思考,从我国传统审美法则于当代陶瓷雕塑中的...  相似文献   

2.
现代德化陶瓷贴花技术是在德化传统陶瓷雕塑技法基础上形成的陶瓷表现技法之一。贴花技术通过具体表现形式出现于现代陶瓷中,是陶瓷贴花制作技术美的某种延伸,它的文化寓意,是现代陶瓷文化审美环境与传统文化因素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3.
千年古县德化,孕育大师摇篮 德化城内陶瓷美,窑火燃烧千百年。德化传统陶瓷文化正如其城市风貌一样,历史悠久,浑然天成,身临其中有种世外桃源一般安详、宁静、耐人寻味。德化传统陶瓷艺术,更像一条悠久的历史长河,从远古流到现在,从现在流向未来,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德化民间艺人。  相似文献   

4.
许瑞卿 《化工时刊》2013,(12):13-14
何朝宗是明代德化的陶瓷雕塑艺术大师。他的高超的艺术成就,是德化也是我国瓷坛艺苑的一朵奇葩,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并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德化县城关湖前许厝"山湖祖"许氏陶瓷雕塑世家,具有二百多年制瓷历史,传承创新"何来观音"艺术,形成了德化陶瓷雕塑艺术中最具特色的主要流派之一。  相似文献   

5.
肖瑶 《陶瓷》2024,(2):176-178
中华传统文化积厚流广,陶瓷艺术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贯穿于华夏文明的始终。其发展也正好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与演进。在近现代的发展中,写意雕塑随着艺术家们的艺术创新、艺术审美以及艺术语言的不断进步,将源自天象地脉的造型意象大胆创新、运用,使陶瓷雕塑逐层升华,将时代性雕塑语言更好地表现。笔者主要对写意人物陶瓷雕塑展开研究,对当代人物陶瓷雕塑的写意性、审美性、工艺性等变化进行了深度探索。  相似文献   

6.
<正>千年古县德化,孕育大师摇篮德化城内陶瓷美,窑火燃烧千百年。德化传统陶瓷文化正如其城市风貌一样,历史悠久,浑然天成,身临其中有种世外桃源一般安详、宁静、耐人寻味。德化传统陶瓷艺术,更像一条悠久的历史长河,从远古流到现在,从现在流向未来,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德化民间艺人。德化县以历史悠久、工艺精湛的陶瓷文化享誉海内外。德化县位于福建省中部、泉州市北部,县城不大,建县于后唐长兴四年(公元933年),名叫"德化",  相似文献   

7.
许瑞卿 《陶瓷工程》2013,(11):13-14
何朝宗足明代德化的陶瓷雕塑艺术大师。他的高超的艺术成就,是德化也是我国瓷坛艺苑的一朵奇葩,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并产牛极其深远的影响。德化县城关湖前许厝“山湖祖”许氏陶瓷雕塑世家,具有二百多年制瓷历史,传承创新“何来观音”艺术,形成了德化陶瓷雕塑艺术中最具特色的主耍流派之一。  相似文献   

8.
近70年是中国当代陶瓷雕塑发展的重要历程,分别经历了现实主义、新表现主义和观念主义等几个重要阶段,并在各个时期体现出了不同的创作风貌与时代风格,以及以陶瓷材料为媒介的雕塑创作在面对传统文化与时代发展潮流时所展现出的应对策略。在这一历程当中,创新性的运用传统文化资源与创造性的发展当代陶瓷雕塑艺术,艺术家们融会贯通地将两者科学、有效地结合,造就了70年的当代中国陶瓷雕塑艺术的伟大成就。媒介与传统的结合,不仅是对过去的经验性总结,更是为未来中国陶瓷雕塑艺术发展指明了道路。  相似文献   

9.
正中国的雕塑艺术是一门传统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陶瓷雕塑是中国雕塑艺术的一个分类,兴于唐、宋,盛于明、清,传承至今。史上著名的窑口有福建德化窑、江西景德镇窑等。德化窑始于宋。宋、元时期主烧青白瓷。明代创烧了白瓷,并以白瓷塑佛像闻名于世。清  相似文献   

10.
臧珂 《江苏陶瓷》2004,37(4):33-35
与我接触的同事和朋友常常抱怨说,乔迁新居后很难物色到陶瓷雕塑作品,除非你愿意供上一尊瓷观音和瓷财神。陶瓷艺术品市场、历届的艺术博览会,能让参观者青睐的陶瓷雕塑作品少之又少已是不争的事实。景德镇、德化、石湾等地虽然保留了一些传统产品,但品质已大不如从前,且又成不了气候。  相似文献   

11.
佐佳雪 《陶瓷》2024,(2):173-175
陶瓷艺术在中国发展至今已经历经上千年,形成了具有地域特点的艺术风格和发展脉络。陶瓷作为中国传统创作材料的一种,在当下的艺术发展中已经不再拘泥于器皿和定式,焕发出了新的活力,甚至为中国当下雕塑艺术事业注入了新的营养,成为当下中国雕塑艺术家无法忽视的优秀表达手段。在中西方艺术文化资源频繁交流的今天,中国的陶瓷雕塑作品中仍保持着中国传统美学中特有的“意境”之美。在王国维先生的《人间词话》中提出的“有我之境”便可以很好的作为中国现代陶瓷雕塑艺术理解赏析的切入点,去研究体会中国现代陶瓷雕塑中的境界之美。  相似文献   

12.
正福建德化位于闽中,五代后唐长兴四年(公元933年)正式建县,早在新石器时代,德化即有陶瓷生产,在中国陶瓷史上福建德化以烧制白瓷著称,曾与湖南醴陵、江西景德镇并称为中国三大古瓷都。德化白瓷源于宋代,在明末清初到鼎盛时期,清末趋于衰落。在宋、元两代德化白瓷的主流产品都是以日用瓷为主,自明代中叶起,以何朝宗为代表的雕塑艺人,利用德化瓷土"可塑性极强,无一不能塑造"的特殊性能,将宗教艺术的表现形式和泥塑、木雕、石刻造像艺术的表现手法引用到陶瓷雕塑中,塑造道释人物,开创了  相似文献   

13.
<正>1981年10月16日上午,一个个头不高的小伙子怀揣《录取通知书》,带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走进了德化职业中专学校——他就是林建胜。在屈斗宫宋元窑址旁的两年陶瓷雕塑学习,他师承杨剑民(全国劳动模范,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已故)、陈德卿(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已故)等当年德化陶瓷界德艺双馨的前辈,痴迷于德化传统瓷塑与西方现代雕塑。毕业后,品学兼优的他留校担任陶瓷雕塑教师兼校办陶瓷厂雕塑创作员,从此,他踏上了  相似文献   

14.
陈婉艺 《佛山陶瓷》2014,24(12):52-53
陶瓷雕塑将我国的传统文化融合在一起,它是一种历史悠久的传统艺术形式。同时,陶瓷雕塑的艺术感还受到社会乃至国外人士的好评,它作为一种文化被人们所喜爱。陶瓷的雕塑时期不同,它表现的人们的生活状态以及物质水平也不相同。陶瓷雕塑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它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创作特色,为人们所推崇,它的艺术价值也很高。本文主要通过介绍陶瓷雕塑的特点以及形式美感,从而叙述如何设计陶瓷雕塑中的形式美感。  相似文献   

15.
陶瓷雕塑是中国最古老的艺术之一,它诞生于新石器时代,尔后一直延续发展到今天,在陶瓷雕塑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它继承着传统,并不断吸收着现代文化的精华,从而衍生出了多姿多彩的艺术语言及形态。由此可见,现代陶瓷雕塑是在继承传统陶瓷雕塑艺术的基础上,吸收并融合了西方现代陶瓷雕塑的创新理念而产生的。因此现代陶瓷雕塑除了具有传统陶瓷雕塑的独特审美价值以外,还具有独特的语言之美与形态之美。  相似文献   

16.
李辉 《佛山陶瓷》2023,(6):144-146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民的生活质量有所提高,人民的审美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为了能够满足人民的审美需求,当代陶瓷雕塑艺术开始变得更加多样化。当代陶瓷雕塑是一种文化形式,其中不仅包含了传统的文化,还融合了当代的文化,在当代陶瓷雕塑艺术创作中也能够明显的感知到人们的精神需求在不断提高。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当代陶瓷雕塑艺术创作的创新手法,当代陶瓷雕塑艺术的发展以及当代陶瓷艺术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7.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文化水平也在不断提升,传统文化形式多种多样,其中书法、水粉画、陶瓷艺术等都是具有代表性的。陶瓷雕塑吸收了我们历史上优秀的传统文化,并将这种文化通过艺术形式展现出来,陶瓷雕塑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经验,就现代陶瓷雕塑的内容以及表现手法等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把追求艺术品作为一种时尚,特别是陶瓷雕塑更是受到了人们的重视。陶瓷雕塑作为一种艺术品,不仅能美化城市和家庭环境,还能体现文化内涵和时代魅力。本文从陶瓷雕塑艺术的特点、发展建议等方面作一些探讨性研究,为促使陶瓷雕塑艺术为改变人类美好生存环境发挥其应有的审美作用。  相似文献   

19.
陈凌明 《景德镇陶瓷》2010,20(3):I0178-I0179
我国是世界雕塑艺术的大国。它作为中国工艺美术的一朵奇葩,一直绽放着耀眼的光芒。雕塑艺术历史悠久,约始白秦、汉,盛于明、清时期的德化窑、石湾窑和景德镇窑等。一般系指具有独立性的立体陶瓷雕塑制品,需经模印、镶嵌、及手工镂、捏、堆塑、雕刻等成型过程并经高温烧成。  相似文献   

20.
廖志英  黄萍 《中国陶瓷》2007,43(7):56-56,60
中国的陶瓷艺术与中国其它门类的艺术如绘画、雕塑、建筑有密切的关系,它们的起源都与中国传统文化有关联性,其中青花瓷与传统文化关系尤为密切。青花瓷用自己独特的表现方法、艺术语言向世人诠释中国文化的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