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COPD为临床常见慢性肺系疾病,主要表现为不可逆的持续性气流受限。脾肾二脏在COPD发病、转归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其稳定期中医以肺脾肾虚衰为主。本文从传统中医角度对肺与脾、肺与肾的相关性进行探讨,强调了COPD稳定期健脾益肾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过敏性鼻炎与肺脾肾水液代谢有着密切的关系.外感内伤均可致肺脾肾3脏受损,肺气失宣,脾失健运和肾阳虚衰可使机体水液代谢运化失常,津液失运停聚而致该病.治疗中重视3脏的相互作用,尤以调节水液代谢为重,治宜补肺固表、温化水饮,健脾敛气、淡渗利水,温肾助阳、化气行水等.  相似文献   

3.
系统性硬皮病属临床难治的结缔组织病,禤国维教授认为病机重在肺脾肾三脏虚损,兼夹外邪,现从肺脾肾三脏与营卫气血的关系出发分析该病的发病机理以及常用处方及加减用药,治疗上谨遵治病求本之义,以温养肺脾肾三脏为主,佐以宣卫和营,疗效甚佳,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思路,以期提高临床治愈率。  相似文献   

4.
蛋白尿是泌尿系统疾病中的一个常见症状,而蛋白尿经常和中医学中的水肿病联系在一起,所以肺、脾、肾三脏功能的失常与蛋白尿也密切相关.因此,调整和恢复肺、脾、肾三脏的功能也是治疗蛋白尿的关键之一.笔者认为临床上对蛋白尿患者不仅要补其脏体,更重要的是助其脏用,调动机体本身的抗病能力.下面就蛋白尿从肺、脾、肾三脏的治疗,举例介绍.  相似文献   

5.
中医肺脾肾相关理论源于《内经》、《难经》等典籍,记载肺脾肾三脏的特性、功能、传变关系及疾病治疗;宋金元时期,肺脾肾三脏理论主要研究两脏间的母子生克关系及其在疾病中的传变与相互影响;明代从生理、病理、治疗方面细论述肺脾肾三脏的相互关系;清代则主要集中于水液代谢、经络等;现代医家将该理论应用于临床,多集中于肺病、水肿病、痹病,如骨痹、皮痹病等难治性疾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6.
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本文从脏腑理论出发,提出以肺、脾、肾三脏为轴分析AR病因及治法,认为肾气虚衰是AR的根本病机,脾肺亏虚是AR的主要病机,治疗上当以益气健脾、温肾助阳、补益肺气为法,并根据兼见邪气之不同,灵活化裁,其中益气温阳补肺法是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有效方法,以期为AR的临床实践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关于哮喘的发作,多认为肺、脾、肾三脏功能不足,津液失布,凝聚成痰,伏藏于肺,感邪引触,痰随气升,气因痰阻,相互抟结,壅塞气道,肺宣降失常,引动积痰而致;治疗也多从肺、脾、肾三脏着手。但根据五脏相关理论,还有一脏不容忽视,那就是肝。《珍本医书集成·医经类》说:肝“然于其五脏为独使,……又为将军之官,则于一身上下,其气无所不乘,和则为诸脏之瞻养,衰与亢则为诸脏之残贼”。  相似文献   

8.
宗气是维系人体心肺功能的根本动力,宗气的形成与肺脾肾脏腑功能密切相关;宗气虚衰则直接影响心肺的功能,肺脾肾耗伤太过则宗气虚衰下陷。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病机以肺脾肾虚衰为主,故宗气虚衰贯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程的始终。文章从宗气理论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治疗,以期为中医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从脾肾肺略述中医对抑郁症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脾、肾、肺三脏探讨中医对抑郁症的发病和治疗,认为该病在脾多见脾虚失养、脾虚生痰、脾思为病;在肾多见肾精亏虚、肾阳虚衰、肾阴虚损;在肺多见肺气不调、水道不调、朝百脉失职和悲忧为病等证型。故而临证时应明辨脏腑,以调理相关脏腑阴阳气血而达到安神、养神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邪闭肺络,肺失清肃是小儿肺炎喘嗽最常见的病机,宣肺化痰、清热定喘是其常用的治疗方法,此病后期常出现肺脾气虚表现,但其主要原因是小儿肺、脾两脏形气均不足,肺、脾两脏在生理和病理上常相互影响,故临床常见两脏同病。对此类病例采用健脾益气固表的方法,收到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1.
慢性咳嗽在临床中病情易迁延难愈,多数医家从肺、肝、肾系论,较少从脾施治。肺与脾关系特殊,两者在气的生成与水液代谢两个方面相互影响;脾运不健,变生痰浊,储存于肺,滋生咳嗽,且病久难愈,当考虑从脾论治。  相似文献   

12.
文章主要发掘《金匮要略》泽漆汤证的治法机理,探讨了泽漆汤证的治疗法则,揭示了泽漆汤治疗的病位、病机和疾病。同时结合临床经验和引证实验结果说明泽漆汤治疗肺癌的可行性。泽漆汤逐水通阳、消痰散结、健脾扶正、清化郁热,是寒热并用、攻补兼施之治法,临床主要治疗肺癌、转移性肺肿瘤病等。其治法重视对病位的脏器气机调理,顺应脏腑特性,疏理肺脏气机。肿瘤病正气大虚,脾为后天之本,治当培本,是一大要义。泽漆先煎,去其毒性,为护正安胃之举,时时不忘顾护胃气之义。  相似文献   

13.
王诚喜教授十分认同李东垣“脾胃内伤,百病由生”的观点,依据肺脾肾三脏生理病理关系,强调放射性肺炎重从脾胃论治,尤其注意顾护脾胃之气,注重治病求本,针对临床上放射性肺炎患者,一旦辨证有中焦脾胃虚弱,不能运化水湿,进而出现咳嗽者,则以培土生金法为此病之治则理法,遣方用药上也喜用柴芍六君汤、参苓白术散、加味理中汤等补中焦、益脾胃为主要功效的经方加减治疗,用药上多选用归脾肺两经的药物,起到肺脾同治、培土生金之功效。文中临床应用培土生金法治疗放射性肺炎效果颇佳,患者症状明显改善,总生存期得以延长,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4.
黄伟霞  范发才 《河南中医》2020,40(4):506-509
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主要病因可归纳为风、燥、痰、瘀、虚;病变脏腑主要涉及肺、脾、肝、肾;病机关键为风痰伏肺、内外合邪。气阴亏虚是重要病理基础,阴伤气耗、风痰瘀阻络为突出的病理特点。故治疗需重视养阴润肺、补气健脾,同时兼顾祛风化痰、活血化瘀的合理运用,还要注重调理中焦脾胃气机,亦重视肺金的培养,即从肺脾论治肺系疾病,临床可获佳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王立忠教授治疗肺系疾病的临床经验。方法:将支气管炎辨证分型论治。结果:风寒袭肺型:治以解表散寒、宣肺止咳;风热犯肺型:治以疏风清热、肃肺止咳;风燥伤肺型:治以滋阴润肺、化痰止咳;风寒束表型:治以解表散寒、温肺化饮;肺脾肾虚型:治以补肺脾肾、止咳定喘。咽源性咳嗽治以疏风润燥、清热利咽之法;支气管扩张治以清肝泻肺、祛痰止血之法;肺炎初期之治宣肺清热、止咳化痰定喘;中期之治养阴清热、润肺化痰。结论:王立忠教授治疗肺系疾病经验,对临床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从肺脾论治卒中相关性肺炎的中医临床思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肺脾功能和卒中相关性肺炎(SAP)密切相关的角度出发,提出益气补脾,治未病、清肺通腑,求病本、培土生金,重预后的治法应用于临床实践,对中医从肺脾论治SAP的思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潘宗妃  熊莉华 《陕西中医》2020,(10):1464-1467
历代医家多从三消分治糖尿病,认为其病位分属于肺、胃、肾,然而熊莉华教授认为五脏皆可致消,但脾统四脏,为治病之本。且三消皆与脾相关,胰亦归属于脾,治脾即治胰,故脾才是导致糖尿病发生发展的关键,并提出糖尿病应从脾论治的观点。从脾论治糖尿病应以健脾运脾为基本治疗原则,常使用益气养阴、理气化湿药物以健运脾气,调节中焦气机,以期恢复脾之转输功能。本文详细阐述了熊莉华教授从脾论治糖尿病的理论基础,并结合临床案例分析熊莉华教授从脾论治糖尿病的经验。  相似文献   

18.
咳嗽病因病机复杂多变,宣降失司、肺气上逆是发病的关键。外感咳嗽,辛温与宣降并用,驱邪理肺,宣畅气机,则咳止;内伤致咳,温补肺脾肾三脏,通调水道,排除多余水液,使痰无由生,又可调畅气机,从而减少咳嗽;感染后咳嗽为本虚标实,宜重温阳润肺,则余邪自散,咳嗽得止;素体阳虚者,当温补脾肾,使邪气无由生,咳嗽无由发。因此,对于临床常见症状咳嗽的治疗,应重视温法的应用,然切记以正确辨证为前提,不可一味温补。  相似文献   

19.
徐志瑛教授认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多因久病肺气虚所致,气虚基础上逐渐发展为气虚、气阴两虚为其本,痰瘀交阻、气机升降失常贯穿疾病始终为其标,病位在肺,可涉他脏,临证应分期辨证,治疗上应重视"痰"、"瘀"、"虚"产生的机理,从肺脾肾三脏分期治疗,达到临床缓解,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