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对点焊系统中的电源及微机控制的应用现状进行了介绍,并针对目前电阻焊机功率小、损耗大、功率因数低以及与微机接轨的难易程度进行比较,得出IGBT是点焊电源的首选器件.同时还介绍了微机相移PWM控制系统及点焊过程的时序控制,微机的点焊过程中的质量监控所起的作用等.并针对目前点焊设备控制系统电路复杂、速度慢及电阻点焊的短时性、不可见性和大量的有关熔核信息的实时采集与处理的需要,设计了以80C196KC为核心的单片机硬件和软件系统,并对系统进行了调试,为焊接过程的质量控制和过程控制打下了基础.该系统具有运算速度快、功能强、集成度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基于SEED-DEC2407的控制模板设计和开发了一个电阻点焊控制器。先对DSP控制模板的各功能模块和软件集成开发环境进行了简要介绍,然后根据电阻点焊过程的功能要求,设计了电阻点焊控制器的总程序框图,并分别对UART模块、定时器模块、D/A模块、I/O模块进行了软件编程与调试,最后对点焊控制器的总程序进行调试与应用。实践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电阻点焊控制器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污水生物处理系统的智能控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分析了污水生物处理系统难于实现自动控制的原因,阐述了智能控制系统的结构和原理,阐明了污水生物处理连续流和间歇式工艺的控制思想和原则. 介绍了专家系统、模糊逻辑、神经网络和混合人工智能等人工智能技术以及在线传感器在污水生物处理系统智能控制中的开发与应用现状. 指出了针对污水生物处理的各个层面和多种工艺,其中,选择过程控制变量和传感器、抽象出控制规则并建立智能控制器、训练仿真与控制系统、从示范工程到实现最终的应用与推广是各阶段的研究内容与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热冲压22MnB5硼钢中频电阻点焊接头组织及力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mm热冲压22MnB5硼钢试样采用中频电阻点焊连接技术,利用合适的焊接参数开展了热冲压硼钢中频电阻点焊工艺研究.对比分析了其组织及力学性能,并对试样接头进行拉剪实验、十字拉伸实验,横截面进行了微观组织、硬度分布、断裂模式分析,初步找到热冲压硼钢中频电阻点焊不同焊接规范对焊接接头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合理的中频电阻点焊工艺下的焊接接头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能满足实际生产需求.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间歇过程控制的发展过程,描述了间歇过程控制标准的产生与应用,阐述了智能间歇过程控制的研究现状及其广泛的应用.提出了智能控制是间歇过程控制发展出路的观点,其中智能控制与常规控制的结合、智能软测量技术和集成化智能控制是间歇过程控制的重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人工智能技术在材料成形中应用的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回顾了近年来神经网络、模糊逻辑、专家系统等人工智能技术在金属轧制等材料成形过程中应用的新进展,介绍了利用智能化方法进行参数预报、过程控制、信息处理的研究和应用情况,对进一步发展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基于弹簧钢连续冷却转变曲线,建立了弹簧钢电阻点焊接头组织连续冷却转变过程的数值计算模型。考虑电阻点焊温度场的特点,建立了基于回火参数λ的弹簧钢电阻点焊接头随机回火组织转变数值计算模型,实现了弹簧钢点焊接头硬度分布的数值预测。结果表明,弹簧钢点焊接头硬度分布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8.
热冲压高强钢电阻点焊质量评估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热冲压高强钢电阻点焊焊后质量的评估问题,基于LabVIEW点焊设备状态监测系统提取点焊过程动态电阻信息,分析了正常焊点、未熔合焊点、飞溅焊点的动态电阻曲线特征,并提出一种五数概括阈值设定方法.结果表明:未熔合焊点与正常焊点的动态电阻曲线在上升阶段的速度、下降幅度、收尾值和有效值等特征指标上有着明显的区别.飞溅焊点的动态电阻曲线发生骤降,对曲线进行最小二乘法拟合与实际曲线相减求取差值曲线,将其均方根值作为飞溅焊点的特征指标.因此,依据焊点评价特征指标,可实现点焊质量的在线评估并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9.
智能传感器是多种技术互相结合的产物 ,它以精度高、可靠性好、能够与计算机通信等特点 ,在过程控制中得到很广泛的应用。现场总线技术是智能传感器普及推广的必然结果。现场总线带来了过程控制系统的开放性 ,使系统成为具有测量、控制、执行和过程诊断等综合能力的控制网络。现场总线智能传感器以其统一的协议规范和接口标准是传感器应用中的一项新技术 ,它使传统的控制系统结构和仪表在硬件、软件、功能和结构上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简要介绍了智能传感器与智能仪表的关系 ,归纳了智能传感器的性能特点。重点介绍了以现场总线技术为基础的总线式智能传感器及其功能和接口标准。结合实际情况 ,分析了现场总线智能传感器面临的主要问题及今后的努力方向 ,并对总线式智能传感器的未来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10.
异质材料点焊过程电热耦合数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异质材料低碳钢与纯镍电阻点焊为例建立了电阻点焊熔核形成过程的电热耦合有限差分模型。提出了异质金属点焊过程导电,传热耦合作的模拟方法、接触电阻分析方法和析热机制处理方法。试验验证表明,数值模拟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为异质点焊基础理论研究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分析手段。  相似文献   

11.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点焊工艺参数选择和质量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人工神经网络技术(ANN)引入点焊领域,建立了点焊工艺参数选择ANN系统和点焊接头质量预测ANN系统。验证表明,ANN预测精度较好,为点焊工艺参数优选及焊点性能预测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2.
通过比较板厚为1 1 mm的镀锌钢板与等厚度的普通钢板的点焊形核过程,针对表面镀锌层对点焊形核的影响,研究了镀锌钢板在单脉冲和双脉冲点焊时的形核机理.分析表明:表面镀锌层会延缓熔核的形成;采用合理的镀锌钢板双脉冲点焊规范,能够有效地减少锌在熔核中的残余量,提高了点焊质量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在充分考虑接触电阻、液态熔核温度、相变潜热等因素对点焊熔核温度场影响的条件下 ,建立了 65Mn弹簧钢点焊熔核温度场的有限元模型。利用该模型可以系统地研究弹簧钢的点焊热过程 ,为正确选择点焊工艺参数提供了理论依据 ,并可进一步实现弹簧钢点焊接头组织及性能的数值预测。验证表明 ,理论计算与实测结果吻合得较好。  相似文献   

14.
The lap joints of Fe-based metallic glass ribbons were carried by resistance spot welding, and the microstructures of spot welds were investigated by X-ray diffraction and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perfect formations of joints without typical defects such as spatter were achieved with optimized parameters. Except for little nano-particle Fe_2B, no other crystalline particle was detected by TEM, revealing that the most microstructure in spot weld remains amorphous. The maximum tensile-shearing force was 45.0 N with the optimized parameters of 1 kA weld current, 30 N electrode force and 0.02 ms weld time. The spot weld failed as pullout failure mode propagating along the interface of nugget zone. The study demonstrates that resistance spot welding is an effective and practical welding process for Fe-based metallic glass.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制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棒线材无头轧制系统,对棒线材无头轧制系统的组成及工作机理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建立了一套棒线材无头轧制系统虚拟样机,设计了基于PROFIBUS总线的棒线材无头轧制控制系统,提出了基于同步误差补偿的焊机移动控制的控制策略,并用单神经元复合控制器结合人工免疫调节机制对该系统闪光焊机的移动控制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单神经元复合控制可以有效地提高焊机对轧制坯的同步跟踪精度,人工免疫反馈机制可显著增强焊机的抗干扰能.  相似文献   

16.
对信息融合技术作了简要概述,讨论了信息融合的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并利用信息融合的思想,对点焊质量多参数综合控制这一典型的信息融合过程进行了分析与应用.  相似文献   

17.
以异质材料低碳钢与纯镍电阻点焊为例建立了电阻点焊熔核形成过程的电热耦合有限差分模型。提出了异质金属点焊过程导电、传热耦合作用的模拟方法、接触电阻分析方法和析热机制处理方法。模型中也考虑了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材料性能以及边界冷却条件的影响。试验验证表明,数值模拟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为异质材料点焊基础理论研究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分析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