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正常情况下 ,健康的蝎子是昼伏夜出 ,白天栖息在土坯、砖石缝隙中 ,傍晚外出活动 ,觅食。倘白天发现有些蝎子拖着尾巴在外面慢慢爬行 ,或者是后腹部下垂 ,没精打采地呆伏在地上等现象 ,可能已患病在身 ,须立即检查 ,并进行对症治疗。1 斑霉病蝎子患此病后 ,一般表现为蝎子的头胸部背板、前腹部出现黄褐色或红褐色点状霉斑 ,然后逐渐向四周蔓延扩大 ,隆起成片 ,蝎子生长停滞 ,患病初期往往发现蝎子非常不安 ,不停活动 ,后期则活动逐渐减少 ,表现为呆滞、不动、不食、直至死亡。病死的蝎子体内充满绿色霉状菌丝体集结而成的菌块。发生此病…  相似文献   

2.
在正常情况下,健康的蝎子是昼伏夜出,白天栖息在土坯、砖石缝隙中,傍晚外出活动、觅食 。倘白天发现有些蝎子拖着尾巴在外面慢慢爬行,或者是后腹部下垂,没精打采地呆伏地上等 现象,可能已患病在身,须立即检查,并进行对症治疗。蝎子的传染病害,是由细菌、霉菌、病毒引起的。蝎子的非传染性 病害,一般是由于饲养管理不善、气温不正常和外界环境影响所致。1  黑肚病症状是 蝎肚膨胀发黑而死。病因主要是蝎窝温度过高,蝎子吸水过多。蝎子得病后体质衰弱,细菌乘 虚而入,甚至互相传染。发现这种情况,要及时将病蝎隔离,并适…  相似文献   

3.
4枯尾病(消枯病) 发病初期发现在蝎子的后腹部末端(尾梢处)呈枯黄色干枯萎缩现象,然后中间向前腹部扩展、延伸,当后腹部近端(尾根处)出现干枯萎缩时,病蝎开始死亡.患病初期由于互相争夺水分而会互相残杀.此病主要是由于气候、环境干燥,加之饲料中含水量偏低,饮水供给不足等引起蝎子慢性脱水.解决此病的办法是应注意调节饲料中的含水量和栖息活动场所的湿度,尤其在盛夏酷暑,气候干燥时更应注意.一旦发病,应向栖息活动场所增加喷水次数,以增加其湿度,患此病的蝎子在得到水分补充后,症状会自然慢慢缓解,一般不采用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4.
蝎子常见病的防治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蝎子的生命力很强,在一般情况下很少生病,目前,尚未发现流行性传染病。常见病害主要原因是由于管理不当引起。根据本人几年的养殖经验及查阅有关资料,总结出以下蝎子常见病害的防治方法,供作参考。 一、蝎螨病:此病是螨虫寄生所致。在高温、高湿的情况下易发病。病蝎脚须和胸腹部出现黄褐色点状霉斑,行动困难,逐渐消瘦而死亡。 防治方法:降低环境温、湿度,清除  相似文献   

5.
蝎子的生命力很强 ,在一般情况下很少生病 ,目前尚未发现蝎的流行性传染病 ,常见病害原因是由于管理不当引起。根据本人几年的养殖经验及查阅有关资料 ,总结出以下蝎子常见病害的防治方法 ,供作参考。1 蝎螨病此病是螨虫寄生所致 ,在高温、高湿的情况下易发病。病蝎脚须和胸腹部出现黄褐色斑点 ,行动困难 ,逐渐消瘦而死亡。防治方法 :降低环境温、湿度 ,清除变质饲料 ,搞好环境卫生。用 1g/ L的高锰酸钾溶液进行喷洒严格消毒 ;用土霉素 0 .5g,或增效联磺 0 .5g,拌食物50 0 g,喂至痊愈。2 枯尾病是由于自然环境干燥 ,饲料含水量低或饮水供…  相似文献   

6.
蝎子既是名贵药材,又是美味佳肴,用途十分广泛.蝎子属于变温动物,随着气温的逐渐升高,由冬眠开始苏醒活动、生长和产仔.惊蛰到清明是蝎子的复苏期,正值蝎子的最佳养殖季节.  相似文献   

7.
杨石 《湖南畜牧兽医》2001,(5):22-22,24
(下转第24页)蝎子的生命力很强,在一般情况下很少生病,目前,尚未发现流行性传染病。常见病害原因是由于管理不当引起。根据本人几年的养殖经验及查阅有关资料,总结出以下蝎子常见病害的防治方法,供作参考。①蝎螨病此病是螨虫寄生所致。在高温、高湿的情况下易发病。病蝎脚须和胸腹部出现黄褐色点状霉斑,行动困难,逐渐消瘦而死亡。防治方法:降低环境温度、湿度,清除变质饲料,搞好环境卫生。用0.1%的高锰酸钾溶液进行严格喷洒消毒,用土霉素0.5g,或增效联磺0.5g拌食物500g,喂至痊愈。②枯尾病由于自然环境干燥…  相似文献   

8.
人工养殖蝎子除应有充足的全价饲料及适宜生长发育和繁殖的环境条件外,防治病虫害是提高蝎子成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一年四季中,野生蝎子随着气温的变化有复苏期、生长期、填蜕期、休眠期四个不同的生长阶段. 1.复苏期.从惊蛰到清明约一个月时间(3月下旬至4月中旬),随着气温的升高,处于休眠状态的蝎子陆续苏醒转入活动状态,开始出蛰.这个时期由于昼夜温差变化大,蝎子对自然界的抵抗能力较弱,活动时间短,范围小,消化能力很差,进食较少,身体处于逐渐恢复阶段.  相似文献   

10.
1 春季保温适给食 春天气温变化较大,往往出现春寒,要注意防寒保暖,特别要注意惊蛰前后的管理.惊蛰前后,由于气温偏低,蝎子虽然开始复苏,但活动能力十分微弱,既不饮水也不进食.气温达到25℃以上时,蝎子夜间出穴活动的次数逐渐增多,这时要及时喂食,以防因饥饿而互相残食,还要注意调节活动场地的土壤湿度.  相似文献   

11.
蝎子最常发的病有4种。即黑腹病、体腐病、蝎虱病和干枯病。在饲养管理过程中要采取多种措施。预防这些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五、体懈病 又称麻痹病,是由于高温突然来临,在热气下蝎子急性脱水而引起的一种疾病。在夏季或冬季加热饲养的情况下,如温度控制不好,很容易发生此病。 (一)临床症状 发病初期病蝎活动异常,多数蝎出穴慌乱走动,蝎群烦躁不安,继而出现肢节软化,走动功能丧失,尾部下拖,全身颜色加深,肢体麻痹瘫痪。该病病程很短,从发病到死亡一般不过2~3小时。  相似文献   

13.
1 春季保温适给食 春天气温变化较大,往往出现春寒。要注意防寒保暖,特别要注意惊蛰前后的管理。惊蛰前后,由于气温偏低,蝎子虽然开始复苏,但活动能力十分微弱,既不饮水也不进食。气温达到25℃以上时,蝎子夜间出穴活动的逐渐增多,这时要及时结食。以防因饥饿而互相残食,还要注意调节活动场地的土壤湿度。春天复苏后的蝎子有时有死亡现象发生。死亡的蝎子多为体弱者。  相似文献   

14.
"过冬容易过春难,春蝎难过春亡关”.此话道出了春天加强对蝎子管理的重要性.蝎子经过冬眠,身体相当虚弱,早春的昼夜温差比较大,不适宜蝎子活动.此时一定要注意保暖.谷雨以后,气温升到16~20℃时,蝎子开始复苏,开始出窝活动,那些营养不良的蝎子由于饥饿,会过早捕食,进食后,由于气温急剧下降,而无力消化,因腹胀而死亡.早春气候比较干燥,一部分蝎子由于体内脱水过多,也会因复苏后过量饮水而胀死.  相似文献   

15.
夏季是蝎的活动高峰期,也是其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在这个季节,蝎子要蜕皮生长和交配.搞好夏季蝎子的管理对提高经济效益致关重要.  相似文献   

16.
夏季是蝎的活动高峰期,也是其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在这个季节,蝎子要蜕皮生长和交配.因此,搞好夏季蝎子的管理对提高经济效益致关重要.  相似文献   

17.
全蝎经过漫长的冬眠后,气温稳定在12℃以上时开始活动,在12~24℃时,蝎子的活动时间短,范围小,适宜的温度在20~38℃之间,蝎子的活动就进入正常了.这时应该怎样进行饲养管理呢?第一此时应把蝎池全部清理一次,养蝎池内的砖瓦进行一次清洗及消毒,室内空气相对湿度保持75%左右,泥土含水量达到15%~18%为宜.但由于蝎子长期冬眠后处于饥饿状态,故对食物需求特别大,一只成年蝎一次同时吃掉二条以上黄粉虫幼虫,初养者往往此时大量投喂,结果适得其反,蝎子饱食后消化不良,几天之内暴食而死.正确的方法是:气温在20℃左右时,不宜投食,此时蝎子在每个傍晚后陆续出窝活动,当通过一段时间活动后.  相似文献   

18.
1 春季保温适给食 春天气温变化较大,往往出现春寒,要注意防寒保暖,特别要注意惊蛰前后的管理。惊蛰前后,由于气温偏低,蝎子虽然开始复苏,但活动能力十分微弱,既不饮水也不进食。气温达到25℃以上时,蝎子夜间出穴活动的次数逐渐增多,这时要及时喂食,以防因饥饿而互相残食,还要注意调节活动场地的土壤湿度。  相似文献   

19.
良好的保定技术是诊疗家畜疾病的基础.笔者在临床实践中逐渐摸索出猪的握尾保定法.该法具有节省人力、方法简便,效果确实,并可反复操作.尤其适用于体重较大的育肥猪,母猪的保定.  相似文献   

20.
蝎子也叫全蝎、全虫、钳蝎.蝎子体内含有全蝎毒素,药用价值很高,具有熄风镇痉、祛风通络、攻毒的效用.主治惊痫抽搐、中风、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破伤风、淋巴结结核、疮毒等症.很多名贵中成药都离不开蝎子.蝎子是肉食动物,昼伏夜出,对温度不很敏感,适应性较强.人工养殖蝎子,设备简单,饲料来源广泛,投资少,收益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