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查阅文献分析归纳从春秋战国、汉朝、隋唐、两宋、金元、明清、当代各个时期对于眩晕的病因病机主要观点,并阐明各个时期的医家对于病因病机认识的特点,最终将眩晕的病因病机归为风(外风、内风)、寒(外寒、内寒)、湿(外湿、内湿)、火(相火、肝胆郁火、心火)、气(气逆)、虚(气虚、血虚、阴虚、阳虚、精虚、五脏虚)、郁、暑、痰饮、瘀、毒。  相似文献   

2.
通过查阅文献分析归纳从春秋战国、汉朝、隋唐、两宋、金元、明清、当代各个时期对于眩晕的病因病机主要观点,并阐明各个时期的医家对于病因病机认识的特点,最终将眩晕的病因病机归为风(外风、内风)、寒(外寒、内寒)、湿(外湿、内湿)、火(相火、肝胆郁火、心火)、气(气逆)、虚(气虚、血虚、阴虚、阳虚、精虚、五脏虚)、郁、暑、痰饮、瘀、毒。  相似文献   

3.
癌毒病机理论是在传承国医大师周仲瑛“癌毒”学说的基础上创建的癌毒病机辨治体系,其以癌毒为中心,阐述了肿瘤发生发展的病机演变规律,为肿瘤的辨证论治提供了重要指导。癌毒病机理论认为,卵巢癌的病位在胞宫、冲任,与肝、肾密切相关。其主要病理因素为虚、瘀、湿、毒,其中,以瘀为主,而夹毒。其核心病机为肝肾两虚,湿浊瘀毒。病机演变过程始于肝肾两虚,继而精、气、血亏虚,脉道失养,因虚致瘀,阻滞气机,津液失布,湿浊内生,湿瘀互结,癌毒内生,癌毒损正,又加重肝肾两虚。临床治疗上,当以抗癌解毒为核心,祛瘀消癥为关键,利湿化浊为要点,培补肝肾为根本。以癌毒病机理论为依据,结合临床实践,探讨卵巢癌的病理因素、核心病机、病机演变规律及治则治法,以期为卵巢癌的辨证论治提供新思路,从而进一步提高中医药治疗卵巢癌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卵巢癌是发生于卵巢组织的恶性肿瘤,属中医"癥瘕"、"石瘕"等范畴。邓宏教授结合临床实践认为卵巢癌的病机主要为血虚寒凝、痰湿瘀结,与厥阴肝寒密切相关;阳气亏虚、正气不足是肿瘤产生的重要因素。临证时谨守病机,以寒凝血瘀为主要辨证要点,以养血散寒、温阳化瘀、散结抑瘤为基本治疗原则,组方以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加减;擅长运用毒药、相反药对治疗各种中晚期的恶性肿瘤,尤其对附子、半夏的配伍运用具有较深刻的体会。邓宏教授从血虚痰湿瘀结与厥阴肝寒论治卵巢癌,不失为中医药治疗卵巢癌的一种探索。  相似文献   

5.
程丑夫教授治疗肿瘤经验浅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程丑夫教授认为肿瘤的病机以局部为实,整体为虚;扶正祛邪为基本治法,结合治痰、治瘀、治郁、治虚的法则,“四治”合参,突出肿瘤以“治虚”为主,并在辨证基础上按病位择药,精择虫药,治疗肿瘤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1 中医对IPF发生发展的病机认识 对IP F中医病机的认识,各家不尽相同,但总以气血津液辨证理论为切入点,并以本虚标实立论,但本虚、标实具体所指及其病机阐释角度有异. 目前专家学者多将气血津液辨证与脏腑辨证相结合,认为IP F以肺脾肾之气阴亏虚为本、痰瘀夹邪(寒、热、湿、毒等)为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方剑乔教授对慢性疼痛"虚瘀交错"病机理论的辨识及其临床应用,以更好地传承老中医学术思想。[方法]通过专家深度访谈、跟师临证、医案整理,并分析传统疼痛病机理论与疼痛致病特点,充分认识方剑乔教授从"瘀""虚"角度阐释慢性疼痛病机的核心内容和主要内涵。[结果]方剑乔教授在传统疼痛病机认识基础上,结合自身丰富的临床经验,首次提出慢性疼痛"瘀虚并存"的致病特点与慢性疼痛"虚瘀交错"病机理论,并总结出了"虚瘀(滞)交错,必先化瘀(滞),结合补虚,方能止痛"的慢性疼痛治疗原则。[结论]方剑乔教授提出慢性疼痛"虚瘀交错"病机理论对于指导疼痛治疗具有重要实际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滋肾养肝、化痰消瘀法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临床实践经验为基础,提出“肝肾亏虚,痰瘀阻络”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基本病机病证,病在血脉,根在脏腑,病理性质本虚标实,本虚主在肝肾亏虚,阴虚多见,而涉及心,脾,标实主在痰瘀痹阻,痰浊为重,且常见痰与风,火湿相兼,瘀常与气,热,寒杂呈,本虚基于乙癸同源,多以肾之阴精亏少为先导,标实与痰瘀相关,多由津凝为痰而致血涩成瘀,本虚与标实既有个体的主次差异,又有因果消长变化,治疗当以滋肾养肝,化痰消瘀为基本大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消渴病痹证的重要病因病机虚、瘀、浊、毒。[方法]结合《黄帝内经》中关于消瘅和痹证的条文与《金匮要略》中的相关理论,探讨虚、瘀、浊、毒在消渴痹证发病中的相互作用。同时,以桂枝芍药知母汤的临床医案进一步说明祛浊化毒、扶正补虚、活血化瘀之法在消渴病合并痹证治疗中的应用。[结果]虚、瘀、浊、毒能很好地体现消渴痹证的病机,虚、瘀、浊、毒在消渴病痹证衍化过程中是联动的整体,桂枝芍药知母汤论治消渴痹证符合虚、瘀、浊、毒的的病机。[结论]消渴痹证的病机为虚瘀浊毒,全面认识四者在消渴痹证发病中的关系,有利于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结合现代科技,西医对肾淀粉样变性病的认知取得较大进展。中医对该病论述相对较少,但据其临床症状,结合诸多学者对该病所累积脏腑的认识及经验,认为本病多责之于脏腑虚衰,以脾肾亏虚为本,兼夹寒、痰、瘀等致病因素,进而形成复杂多变的临床表现。治疗上运用中医理论,从“虚”论治,审察病机,扶正祛邪,标本兼治。  相似文献   

11.
根据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ulvovaginal Candidiasis,VVC)反复发作的特点,并结合中医学藏象理论和经络学说,从脾虚肝郁、湿热蕴带,肾虚血瘀、湿瘀结带,脾肾阳虚、寒湿凝带,肝肾阴虚、冲任虚损四个方面来探讨VVC反复发作的中医病机特点,认为复发性VVC的发病过程中脏腑功能失常是其发病的内在条件,湿邪留滞带脉为其中心线索。脾肾气虚为本,湿邪兼夹热、瘀、寒等病理因素结带为标,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为该病的重要病机特点。  相似文献   

12.
总结赵健雄教授治疗冠心病的经验.赵健雄教授认为冠心病的病机特点是本虚标实,本虚在心、肾、阴阳气血亏虚,标实责之于瘀、痰、寒、毒.治疗当分标本缓急,急性发作用期以通为主,缓解期标本兼治,寓通于补.选方多用瓜蒌薤白半夏汤合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  相似文献   

13.
《黄帝内经》首次提出鼻渊病名。唐及唐以前,古籍中仅有对鼻渊病因病机的阐述,且多遵经旨认为“胆移热于脑,则辛頞鼻渊”。宋金元时期,医家开始以清泻胆热、辛散开郁法治疗鼻渊。明清时期,诸医家突破鼻渊病机理论囿于热的认识,提出新观点和治法。根据古今医家辨治经验,鼻渊病因可归为风、火、寒、虚、毒、瘀六因。风为外邪内犯,当辛散通窍;火指脏腑热盛,宜清热通窍;寒乃脏气虚寒,重温散;虚指气虚、精虚、阴虚,重补益;毒指脓毒内结,宜排脓解毒;瘀为气血瘀阻,当活血化瘀。  相似文献   

14.
肾小球肾炎病机复杂,而其基本病机不外湿、热、虚、瘀四端,其中正虚是肾炎的发病基础,水湿内停、热毒蕴结、瘀血内阻则是肾炎发生、发展、迁延滩愈的基本病理变化。湿热虚瘀四大主要病机相互影响,互为因果,决定了肾炎的发病规律及其在各个阶段的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15.
从病名、病因病机、治则治法三方面对历节病的源流进行考证。该病是在机体肝肾、阴阳、气血亏虚的基础上,由风、寒、暑、湿、热、痰、毒、瘀等病邪引起。同时对历节病的辨证施治进行剖析,以期拓宽临床思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6.
冠心病从虚瘀毒论治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探讨阴虚毒瘀病机与冠心病的相关性。认为冠心病的基本病机主要有虚实两个方面,病理性质为本虚标实,本虚以气阴两虚多见,标实主要为血瘀、热毒互结,病位在心,而涉及肝、脾、肾;以阴虚毒瘀为主要病机,滋阴活血解毒是为其主要治法。   相似文献   

17.
原发性肾小球肾炎与湿热虚瘀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肾小球肾炎病机复杂,而其基本病机不外湿、热、虚、瘀四端,其中正虚是肾炎的发病基础,水湿内停、热毒蕴结、瘀血内阻则是肾炎发生、发展、迁延骓愈的基本病理变化,湿热虚瘀四大主要病机相互影响。互为因果,决定了肾炎的发病规律及其在各个阶段的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18.
支气管哮喘的病因病机总属邪实与本虚两大类,邪实的主要病理因素为痰,可分为痰湿、寒痰、热痰、郁痰、燥痰、瘀痰;本虚则主要源于脏腑虚弱,可分为肺脾气虚型和肺肾两虚型.文章以支气管哮喘的病因病机为切入点,针对不同的中医证候采用不同药对治疗,分析中药药对的配伍特色,总结中药药对的研究现状,为中药药对治疗支气管哮喘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正>中医学对肿瘤的认识历史悠久,研究越来越深入。中医认为肿瘤一般是由虚、痰、瘀、毒共同作用后而产生的一种可生长、转移的新生物。治疗上以补虚调节脏腑功能、增强抗病能力,化痰、祛瘀、解毒以祛除致病邪气为主。肿瘤的病机特点决定了中医  相似文献   

20.
浊瘀痹阻肾络是痛风性肾病的特有病机,贯穿疾病全程,是痛风性肾病有别于其他慢性肾脏病的病机特点,决定了证候、症状的发生与发展方向,亦为不同证候所共有的病机。证候病机是痛风性肾病辨证论治的主体,早期多实,晚期多虚,以湿热瘀阻,脾肾亏虚为常见。症状病机是症状产生的直接病机,痛风性肾病针对症状采用对症治疗可增强辨病、辨证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