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联合舒芬太尼对老年骨科患者围术期应激反应及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6月至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86例老年骨科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3)和对照组(n=43),对照组采用瑞芬太尼治疗,观察组采用瑞芬太尼联合舒芬太尼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T_1)、插管即刻(T_2)、插管后5 min(T_3)、拔管后1 min(T_4)、拔管后5 min(T_5)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及术后6 h(T_6)、12 h(T_7)、24 h(T_8)VAS评分。结果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T_4、T_5、MAP、HR显著降低,T_6、T_7、T8VAS评分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芬太尼联合舒芬太尼用于老年骨科患者有助于降低围术期应激反应,缓解术后疼痛。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艾司氯胺酮联合舒芬太尼患者静脉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 PCIA)对胸腔镜手术后疼痛控制效果及对术后应激反应和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4~9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连云港医院收治的66例行择期胸腔镜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2)和实验组(n=34)。实验组用艾司氯胺酮联合舒芬太尼用于术后PCIA,对照组仅用舒芬太尼镇痛。记录术后48h内疼痛数字评分(numerical rating scale, NRS)、舒芬太尼的使用情况、PCIA按压次数、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围术期高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 Hs-CRP)和血糖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术后24h、48h安静NRS评分和术后48h运动NRS评分减低(P<0.05),术后48h内舒芬太尼的使用量和PCIA术后按压次数减少(P<0.05),Hs-CRP和血糖水平降低(P<0.05)。在实验组中,术后头晕的发生率减少(P<0.05),其...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瑞芬太尼联合舒芬太尼在老年全身麻醉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100例老年全身麻醉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研究组为瑞芬太尼复合舒芬太尼诱导和维持,对照组单纯采用瑞芬太尼诱导和维持。对比两组拔管后的躁动评分、术后疼痛评分。结果:研究组术后躁动评分及术后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联合舒芬太尼在老年全身麻醉患者中应用可有效的减轻术后疼痛和防止拔管后躁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复合地塞米松用于老年骨科术后静脉镇痛临床效果。方法:通过对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在我院进行骨科手术的80例老年患者,随机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每组均为40例患者。实验组的患者给予舒芬太尼复合地塞米松进行静脉镇痛,对照组患者仅给予舒芬太尼静脉镇痛,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不同时间段VA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1h、4h、8h、12hVAS评分较对照组患者均明显降低,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患者明显降低,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对老年患者骨科术后运用舒芬太尼复合地塞米松静脉镇痛,可以明显提高镇痛效果,不良反应少,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减轻患者痛苦。舒芬太尼复合地塞米松用于老年骨科术后静脉镇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联合瑞芬太尼在腹腔镜胆囊手术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0月-2016年4月期间于我院行腹腔镜胆囊手术患者160例作为实验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80例)和观察组(n=80例),对照组给予患者瑞芬太尼麻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舒芬太尼麻醉,探讨不同麻醉方案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6、12、24h疼痛程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镇静评分、骚动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手术过程中,患者采用舒芬太尼联合瑞芬太尼麻醉,临床疗效较好,具有一定临床运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刘亮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16):124-126
目的探讨丙泊酚复合芬太尼、舒芬太尼、瑞芬太尼在无痛人流中的有效应用。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无痛人流患者120例,依据麻醉方法将患者分为丙泊酚复合芬太尼组(芬太尼组,n=40)、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组(舒芬太尼组,n=40)和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组(瑞芬太尼组,n=40)三组,对三组患者的丙泊酚用量、清醒时间、清醒时、清醒后1 h VAS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舒芬太尼、芬太尼组患者的丙泊酚用量均显著多于瑞芬太尼组(P0.05);舒芬太尼组患者清醒后1 h VAS评分显著低于芬太尼组与瑞芬太尼组(P0.05)。舒芬太尼、芬太尼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32.5%(13/40)、32.5%(13/40)均显著低于瑞芬太尼组52.5%(21/40)(P0.05)。结论丙泊酚复合芬太尼、舒芬太尼、瑞芬太尼在无痛人流中的应用效果均较好,其中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更能有效缓解患者疼痛,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复合地塞米松用于老年骨科术后静脉镇痛临床效果。方法:通过对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在我院进行骨科手术的80例老年患者,随机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每组均为40例患者。实验组的患者给予舒芬太尼复合地塞米松进行静脉镇痛,对照组患者仅给予舒芬太尼静脉镇痛,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不同时间段VA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1h、4h、8h、12hVAS评分较对照组患者均明显降低,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患者明显降低,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对老年患者骨科术后运用舒芬太尼复合地塞米松静脉镇痛,可以明显提高镇痛效果,不良反应少,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减轻患者痛苦。舒芬太尼复合地塞米松用于老年骨科术后静脉镇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郭正纲  郝建华  吕续磊  贾晓鹏  祈喆 《重庆医学》2012,41(33):3528-3530
目的观察利多卡因对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靶控输注麻醉下脊柱手术患者围术期镇痛作用的影响。方法骨科脊柱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盐水对照组和利多卡因治疗组(n=40)。以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诱导和维持,给予利多卡因(33.0μg.kg-1.min-1,利多卡因治疗组)或等量的生理盐水(盐水对照组)。分别记录患者术中瑞芬太尼平均效应室浓度(Ce)和丙泊酚平均血浆浓度(Cp)以及各临床指标。结果与盐水对照组患者相比,利多卡因治疗组患者围麻醉期在较低的丙泊酚平均血浆浓度下即可维持稳定的麻醉深度;并在较低的瑞芬太尼平均效应室浓度下即可维持满意的镇痛(P<0.01);利多卡因治疗组在术后恢复室(PACU)以及术后2、6h的时间点其视觉模拟评分(VAS)有明显降低(P<0.01);舒芬太尼用量也有明显减少(术后6h内)(P<0.01);利多卡因在血浆浓度不低于(0.45±0.09)μg/mL时具有镇痛效应。结论利多卡因能显著减少舒芬太尼用量;术后疼痛以及靶控输注麻醉下的丙泊酚用量。  相似文献   

9.
黄剑杭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32):12-12,37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对瑞芬太尼复合麻醉术后急性疼痛的影响。方法记录瑞芬太尼复合麻醉的40例骨科手术患者(对照组)和以氟比洛芬酯干预的瑞芬太尼复合麻醉的40例骨科手术患者(实验组)的拔管时间、呼吸和意识恢复时间、口述疼痛评分、VAS评分和术后24h内要求镇痛的人数。结果两组的呼吸恢复时间、意识恢复时间和拔管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口述疼痛评分、各时段VAS评分和术后要求镇痛患者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可有效预防瑞芬太尼复合麻醉术后的急性疼痛。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舒芬太尼辅助瑞芬太尼行静脉麻醉对老年患者恢复期的影响。方法选取老年手术患者90例,根据麻醉方式不同均分为2组(n=45)。研究组采用舒芬太尼复合瑞芬太尼行麻醉,对照组采用瑞芬太尼行麻醉,观察患者术后的一般情况。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术后睁眼时间、血管收缩压、心率、烦躁等情况比较,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的不良反应率57.7%,研究组的不良反应率为4.4%,对照组明显高于研究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芬太尼复合瑞芬太尼对老年患者行麻醉的临床效果显著,患者术后恢复期的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秦洪猛 《重庆医学》2013,42(17):2009-2011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联合右美托咪啶在骨科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中的效果。方法将44例行骨科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22)和观察组(n=22),对照组术后自控静脉镇痛药物为舒芬太尼,观察组在舒芬太尼的基础上联合右美托咪啶。观察两组患者自控静脉镇痛的血流动力学情况、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Ramsay镇静评分、舒适度评分(BCS)、不良反应等。结果观察组各时间点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比较术后各时段VAS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12h时间点Ramsay镇静评分观察组为(3.2±2.4)和(3.7±1.1)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时间段BCS评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1%(2/2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4.5%(12/22)。结论舒芬太尼联合右美托咪啶应用于骨科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恢复活动早、不良反应少,更有利于骨科术后患者的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瑞芬太尼用于老年患者腹腔镜直肠癌手术对血液动力学和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Ⅰ~Ⅱ级择期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和瑞芬太尼组,每组30例;复合靶控输注异丙酚并记录诱导前5 min(T0)、气腹前1 min(T1)、气腹后5 min(T2)、气腹后10 min(T3)、气腹后20 min(T4)、拔管后5 min(T5)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脑电双频指数(BIS)、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术后伤口疼痛程度及早期认知功能情况。结果瑞芬太尼组在T5时MAP、HR较T0升高(P<0.05),而舒芬太尼组在该时点无明显变化(P>0.05);2组患者的MAP、HR在T2、T3时较T1升高(P<0.05),BIS值在T2、T3、T4时较T1均升高(P<0.05);与瑞芬太尼组比较,T5时舒芬太尼组MAP、HR明显降低(P<0.05),其他时点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各时点BIS值、PetC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瑞芬太尼组相比,舒芬太尼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均较长(P<0.05,P<0.01);舒芬太尼组拔管时警觉/镇静(OAA/S)评分低于瑞芬太尼组(P<0.05);术后1 h瑞芬太尼组疼痛程度口头分级(VAS)评分高于舒芬太尼组(P<0.05),而术后24 h 2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2组术后30 min及1、3、6、24 h的简易精神量表评分均降低(P<0.05);舒芬太尼组术后30 min及1、3 h评分低于瑞芬太尼组(P<0.05)。结论靶控输注异丙酚复合舒芬太尼更适用于老年患者尤其是可能存在较大血流动力学波动的患者。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分析宫腔镜手术中舒芬太尼与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行宫腔镜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给予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实验组进行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比较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术后VAS评分、苏醒时间、手术开始后10 min的平均动脉压及心率等临床指标。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VAS评分分别为(1.54±1.20)与(5.43±1.32),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术后苏醒时间为(2.54±0.67)分钟,对照组术后苏醒时间为(2.50±0.68)min,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手术开始后10 min的平均动脉压及心率临床指标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宫腔镜手术中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的效果较为理想,可缓解患者疼痛,稳定患者相关生命体征。  相似文献   

14.
舒芬太尼对一岁内小儿肛肠手术术后镇痛及血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舒芬太尼用于一岁内肛门病手术的小儿术后镇痛及血糖的影响.方法 择期拟行肛门手术的一岁小儿60例,体重5.3-9.2kg,随机分为二组(n=30),二组患者均为全凭静脉麻醉,术毕清醒后,生理盐水对照组(Ⅰ组)静脉注射生理盐水2ml/h,舒芬太尼组(Ⅱ组)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03ug/kg.h均注射至术后24h.分别于术毕,术后4h.8h.12h.24h监测呼吸频率,心率,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采用CRIES评分表行疼痛评分;分别于术前,术毕,术后12h,24h采集外周静脉血样监测血糖浓度,结果与Ⅰ组比较,Ⅱ组术后各时间点心率,平均动脉压,疼痛评分降低,血糖降低.结论 术毕静脉输注舒芬太尼0.03ug/kg.h至术后24h镇痛效果较好,可抑制小儿术后疼痛引起的血糖升高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联合硝酸甘油控制性降压对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09~2011年间收治的84例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瑞芬太尼联合硝酸甘油控制性降压组(观察组,n=42)和单纯瑞芬太尼控制性降压组(对照组,n=42),根据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量表)于术前与术后对患者行认知功能测验,比较检测结果.结果两组患者术后1d和5d的MMSE量表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P<0.05),而术后1d和5d MMSE量表评分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瑞芬太尼联合硝酸甘油控制性降压对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认知功能具有重要的影响,能够减少术后对神经系统的损害,促进认知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用于腔镜胃癌根治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医院行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79例,参照随机抽样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39)和对照组(n=40),观察组采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对照组采用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观察组术后呼吸恢复时间、清醒时间、拔管时间快于对照组;嗜睡、头晕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用于腔镜胃癌根治术的麻醉,术后麻醉的恢复质量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优于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分析舒芬太尼对老年全麻患者术后苏醒期躁动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从2015年8月-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老年全麻手术患者中,选取1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单号作为对照组(n=75),双号作为观察组(n=75),均给予全身麻醉,对照组给予瑞芬太尼,观察组给予舒芬太尼,通过苏醒期躁动及认知情况评估药物作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苏醒期躁动发生率9.33%,低于对照组20.00%(P0.05);全麻手术后6 h、24 h、48 h,观察组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1.33%、2.67%、1.33%,低于对照组9.33%、13.33%、10.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全麻手术患者采用舒芬太尼治疗,具有镇痛镇静作用,可有效预防苏醒期躁动,降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保障患者手术安全,值得临床积极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舒芬太尼或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下肝肿瘤经皮微波凝固治疗对患者循环功能、呼吸、复苏质量及术后疼痛等方面的影响。方法肝肿瘤患者40例,随机分成两组,舒芬太尼组(S组,n=20),瑞芬太尼组(R组,n=26)。S组舒芬太尼0.2μg/kg诱导,0.10.2μg/(kg·h)维持;R组瑞芬太尼1μg/kg诱导,0.10.2μg/(kg·m in)维持。两组均复合使用丙泊酚:诱导1.0mg/kg,维持3.06.0 mg/(kg·h)。记录麻醉诱导前、麻醉诱导后5 min、治疗开始后5 min、停药后5 min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术毕病人Ramesay镇静评分、VAS评分及病人总体满意度。结果S组患者术中、术后血流动力学无明显差异,满意度高。R组患者用药后HR、SBP、DBP下降明显(P〈0.01),术毕疼痛发生率高,满意度低。结论舒芬太尼配伍丙泊酚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术后有良好的镇静、镇痛,病人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瑞芬太尼复合麻醉术后急性疼痛用舒芬太尼与曲马多治疗效果。方法抽取70例本院收治的瑞芬太尼复合麻醉术后急性疼痛患者开展研究,研究时段:2018年3月至2019年8月,随机将7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用曲马多治疗,观察组用舒芬太尼治疗,对比镇静与镇痛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镇静评分相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而镇痛评分相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瑞芬太尼复合麻醉术后急性疼痛治疗中,舒芬太尼治疗效果远高于曲马多,特别是在镇痛效果中较优,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20.
林燕  王月  郑君翠  盛李平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10):1834-1835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疼痛程度及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9年1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九〇医院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150例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75例)和观察组(7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静脉麻醉,观察组患者接受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静脉麻醉。比较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苏醒质量。结果术后1、6、12 h,观察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术后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及拔管时间均较对照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患者进行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后,患者的疼痛程度较低,但术后患者的苏醒质量较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者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