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7 毫秒
1.
背景:对罗汉果的遗传毒性进行研究,可为其安全使用提供实验依据。 目的:观察罗汉果水提液对雄性小鼠骨髓细胞微核率和附睾精子畸形率的影响,了解其是否有遗传毒性。 方法:按罗汉果水提液最大使用剂量(3 g/mL)和最大灌胃容量(20 mL/kg)灌胃小鼠,观察罗汉果水提液的急性毒性。将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灌胃给予30,15,7.5 g/kg的罗汉果水煎液、蒸馏水,连续5 d;或腹腔注射40 mg/kg环磷酰胺。于灌胃第5天,采用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计算小鼠的骨髓微核率。于首次灌胃后第35天,观察小鼠精子畸形率。 结果与结论:罗汉果水提液对昆明小鼠的经口急性毒性最大耐受剂量大于120 g/kg。罗汉果水提液30,15,7.5 g/kg灌胃后,小鼠的骨髓微核率、精子畸形率与正常小鼠无差异(P > 0.05),均明显低于环磷酰胺诱发的骨髓微核率和精子畸形率(P < 0.05)。说明罗汉果水提液对成年雄性小鼠无明显遗传毒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石菖蒲不同提取部位灌服对小鼠消化管的影响。方法雄性NIH小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灌胃组、水提液灌胃组、去油水煎液灌胃组和挥发油灌胃组,每组8只。各组对应灌服(0.2 g石菖蒲/10 g体质量),连续4周。灌服后3个月,麻醉状态下处死小鼠,观察小鼠的消化管,并相应取材做HE染色。结果经大体观察,与生理盐水灌胃组相比,石菖蒲不同部位灌服组各消化管形态和结构正常,未见肉眼可见的异常增生、糜烂和溃疡。粘膜色泽、纹理和结构正常。HE染色显示,各消化管显示正常组织学结构。结论石菖蒲不同药效部位灌服,未对小鼠的消化管造成明显的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口服烟酰胺核糖(nicotinamide riboside, NR)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encephalomyelitis, EAE)的治疗效果和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35-55(myelin oligodendrocyte glycoprotein 35-55, MOG35-55)免疫C57BL/6雌性小鼠制备EAE模型,随机分为EAE组和NR组。从免疫后第3天开始,EAE组小鼠灌胃给予生理盐水,NR组小鼠灌胃给予NR,每天1次至免疫后第27天。免疫当天至免疫后第28天,观察并记录各组小鼠临床评分和体重。免疫后第28天处死小鼠,制备脾细胞悬液和脊髓组织冰冻切片。HE染色和髓鞘染色分别检测脊髓炎性细胞浸润和髓鞘脱失,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染色分别检测脊髓组织中ROCK-II、TLR4、p-NF-κB、iNOS表达及相应的阳性细胞数量,ELISA检测脾细胞培养液中TNF-α、IL-1β和IL-6的含量。结果:口服NR可推迟EAE发病时间,减轻EAE临床症状,缓解小鼠体重丢失,减少外周炎性细胞...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自制复方中药汤剂对实验小鼠淋巴细胞转化率和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方法:取昆明小鼠40只,分为对照组、复方中药低剂量组(2.5mg/kg/天)、中剂量组(2.5mg/kg/天)和高剂量组(50mg/kg/天),连续灌胃给药15天后,采尾静脉血瑞氏染色观测淋巴细胞转化率,取腹腔液瑞氏染色观测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结果:三种剂量复方中药均可明显提高淋巴细胞的转化率(与对照组比较,P<0.01)。各组巨噬细胞吞噬功能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增强(P<0.01),且中剂量组明显高于低、高剂量组(P<0.05)。结论:复方中药汤剂灌胃对小鼠免疫功能有明显的调节和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石菖蒲不同药效部位改善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 AD)模型小鼠认知功能的机制。方法: 雄性NIH小鼠,采用双侧海马CA1内注射淀粉样β蛋白(Aβ1-42,2 g/L,每侧2 μL)制备AD小鼠动物模型,并以生理盐水模拟注射和不注射的正常组小鼠为对照。通过水迷宫测试,筛选出与两对照组均有显著差异的认知障碍小鼠,留作AD动物模型。AD动物模型又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灌胃组、石菖蒲水煎液灌胃组、石菖蒲去油水煎液灌胃组和石菖蒲挥发油灌胃组。每组6只,共4组。以生理盐水灌胃组为对照,石菖蒲不同药效部位灌胃组每天对应灌胃1次(0.2 g 石菖蒲/10 g体重),连续3周。灌胃结束,Morris水迷宫检测小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测定小鼠大脑和海马中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 NOS)活性,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脑中NOS的表达。结果: 水迷宫测试结果表明,石菖蒲不同药效部位(水煎液和挥发油)灌胃2组模型小鼠与生理盐水灌胃组小鼠相比,60 s内跨越平台的次数和在目标象限的探索时间均明显增加(P<0.05);大脑和海马内NOS活性检测显示,石菖蒲不同药效部位灌胃3组AD模型小鼠和其对照组相比,大脑和海马内NOS活性下降,NOS阳性神经元数量明显减少(P<0.05)。结论: 石菖蒲不同药效部位能显著改善Aβ1-42致AD模型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其疗效可能与降低大脑和海马中的NOS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6.
利用生物超微弱发光检测仪,对经典热性药当归与经典寒性药黄芩中药煎煮液灌胃小鼠体表生物超微弱发光连续16 d检测,结果显示:(1)在基于小鼠超微弱发光的中药药性研究实验中灌胃小鼠的最佳检测时间范围为第5 d至第10 d;(2)当归组与空白组、黄芩组与空白组腹部与背部自发发光强度的比值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提示灌胃小鼠的腹背自发发光强度的比值可作为表征中药寒热药性的指标。本研究结果可以为中药药性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LACA雄性小鼠经腹腔注射花粉浸提液,其抗体生成受到一定的抑制,IgG、PFC抑制率为56.2~63.6%,血清抗体生成量的抑制车为42%,主要由花粉浸提液中MW>1000的组分昕致。LACA雄性小鼠经灌胃给予花粉浸提液,对lgG、PFC及血清抗体生成量均未见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告了速效咽喉灵冲剂小鼠急性毒性和大鼠60天长期毒性试验。结果表明,速效咽喉灵冲剂对小鼠灌胃给药的LD_(50)>120g/kg/天;大鼠60天长期毒性试验对动物一般状况、体重增长、外周血象、肝肾功能及病理组织学检查等未见明显毒性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告了肝原颗粒小鼠急性毒性和大鼠90天长期毒性试验。结果表明,肝原颗粒对小鼠灌胃给药的LD_(50)>252g(生药)/kg/次;大鼠90天长期毒性试验对动物一般状况、体重增长、外周血象、肝肾功能及病理组织学检查等未见明显毒性。  相似文献   

10.
葛花醇提取液对酒精中毒小鼠模型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葛花醇提取液对酒精中毒小鼠模型的作用机理和疗效。方法选用清洁级昆明小鼠80只,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醇提液治疗组和阳性药对照组。空白组按10ml/kgbw生理盐水灌胃,模型组按10ml/kgbw白酒灌胃,醇提组按10ml/kgbw白酒+10ml/kgbw醇提取液灌胃,阳性药组按10ml/kgbw白酒+10ml/kgbw快速解酒液灌胃。连续45d,每天2次。利用半自动生化仪测AST、ALT指标,制作肝组织切片观察其形态学变化。结果葛花醇提取液治疗组小鼠与模型组小鼠相比各种中毒症状均有所缓解且存活率提高;ALT、AST指标较模型组有明显降低并接近空白对照组,趋近于正常值;肝组织形态学有明显改善,疗效好于阳性药对照组。结论葛花醇提取液可以明显减轻酒精对小鼠所造成肝损伤的程度,起到解酒保肝作用,对于因酒精中毒而引发的肝细胞受损,肝纤维化,脂肪肝等酒精性肝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桑寄生的遗传毒理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桑寄生水煎液对成年小鼠及胚胎鼠的遗传毒性。方法采用小鼠急毒试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小鼠胚胎肝转移微核试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结果桑寄生水煎液急毒试验为无毒级,最大用药剂量为40g/kg。桑寄生水煎液灌胃孕鼠和雄鼠40g/kg剂组诱发的胚胎肝微核率、骨髓微核率、精子畸形率均较阴性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桑寄生灌胃剂量为20g/kg时,诱发的胚胎肝微核率较阴性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骨髓微核率与精子畸形率与阴性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10g/kg剂量组诱发的胚胎肝微核率、骨髓微核率、精子畸形率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桑寄生水煎液40g/kg剂量组对成年小鼠和胎鼠均具有潜在的遗传毒性,20g/kg剂量组仅对胎鼠有潜在的遗传毒性,10g/kg剂量组对成年小鼠和胎鼠均无遗传毒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固本健脑液对睡眠障碍的干预作用,并初步分析其作用机制。方法:取30只雄性SPF级6月龄APP/PS1双转基因小鼠及10只雄性SPF级6月龄正常小鼠,APP/PS1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及实验组(固本健脑液低、高剂量组),实验组小鼠灌胃固本健脑液,对照组及模型组灌胃等量生理盐水。检测各组小鼠行为学水平、昼夜节律情况、血清TNF-α、IL-1β水平、海马组织Aβ1-42、细胞凋亡水平,HE、Nissl染色观察海马组织病理学特征。结果:与正常小鼠相比,模型组小鼠逃避潜伏期时间、光照活动时间、黑暗活动时间及总活动时间、血清TNF-α、IL-1β水平、海马组织Aβ1-42水平及细胞凋亡率均明显升高(P<0.05),且海马组织神经细胞排列混乱,细胞体积缩小且数量减少,细胞内尼氏体减少;与模型组相比,固本健脑液给药后小鼠睡眠障碍、学习记忆能力、炎症反应、海马组织神经细胞凋亡水平及病理情况均明显改善。结论:固本健脑液对APP/PS1睡眠障碍小鼠神经功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AD脑组织内Aβ沉积、进一步抑制脑组织内炎症反应及神经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石菖蒲不同提取部位灌服对β淀粉样蛋白致学习记忆障碍模型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和Aβ沉积的影响。方法:雄性NIH小鼠分为AD模型组、生理盐水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AD模型组又分为生理盐水灌胃组、水提液灌胃组、去油水煎液灌胃组和挥发油灌胃组。共6组,每组6只。AD模型组小鼠双侧海马CA1区内注射Aβ1-42(2μg/μl,2μl/侧)。模型制备后,进行第1次水迷宫测试,检测并比较各组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然后,每天1次的石菖蒲不同提取部位分别进行灌胃(0.2 g石菖蒲/10 g体重),连续3周,以生理盐水灌胃组为对照。灌胃结束后,进行第2次水迷宫测试,免疫组织化学检测Aβ在小鼠海马的沉积情况。结果:第1次水迷宫检测显示,与生理盐水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模型小鼠比较,AD模型组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第2次水迷宫检测表明,与生理盐水灌胃组相比,石菖蒲灌胃三组模型小鼠其逃避潜伏期均明显缩短(P<0.05)。其中挥发油灌胃组逃避潜伏期最短,但与其它两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AD模型小鼠灌服后Aβ沉积明显减少(P<0.01)。但石菖蒲不同部位灌服组与生理盐水灌服组Aβ沉积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石菖蒲三组之间比较,差异也无显著性(P>0.05)。结论:石菖蒲水溶性部位与挥发油部位一样含有改善学习记忆功能的药效成分,应引起研究者的重视;但这种改善功效是否与减少Aβ沉积有关,尚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告了速效咽喉灵冲剞小鼠急性毒性和大鼠60天长期毒性试验。结果表明,速效咽喉灵冲剂对小鼠灌胃给药的LD_(50)>120g/kg/d;大鼠60天长期毒性试验对动物一般状况,体重增长,外周血象、肝肾功能及病理组织学检查等未见明显毒性。  相似文献   

15.
口服伤寒杆菌后小鼠肠道黏膜上皮内淋巴细胞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经口服伤寒杆菌后,小鼠肠道黏膜上皮内淋巴细胞中T细胞亚群的变化,探讨肠道黏膜免疫应答机制。方法将8~10周龄的BALB/C小鼠10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灌胃伤寒杆菌悬液分两次进行免疫,在第二次灌胃后第3、5、7、9、11d分别处死小鼠。通过免疫组化染色对小鼠肠道上皮内淋巴细胞进行表型分析,并按表型进行计数。对照组给予同体积PBS。结果实验组小鼠上皮内淋巴细胞中CD4+、CD8+、TCRαβ+、TCRγδ+亚群在3、5、7、9、11天呈增高趋势,其中从第5天开始CD8+、TCRγδ+T细胞亚群数量(个/100肠上皮细胞)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D4+、TCRαβ+T细胞数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道黏膜上皮内淋巴细胞中CD8+、TCRγδ+T细胞增殖明显,提示其在抗感染免疫应答中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旋毛虫Ts87重组蛋白诱导的小鼠黏膜免疫保护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探讨旋毛虫Ts87重组蛋白灌胃免疫小鼠诱导的黏膜免疫保护性作用。实验分对照组、佐剂组(霍乱毒素B亚单位组,CTB)和免疫组(CTB Ts87重组蛋白),灌胃免疫,间隔1周共免疫3次。末次免疫后第7天用400条旋毛虫感染期幼虫攻击,比较3组小鼠肠道成虫数、雌虫生殖力和肌幼虫数。且于末次免疫后第7天刮取肠黏液、取血检测特异性sIgA、IgG抗体水平。结果显示免疫组小鼠成虫减虫率、新生蚴减虫率、肌幼虫减虫率分别是81·34%、67·02%、84·49%;小鼠肠黏液sIgA水平及血清IgG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和佐剂组。结果表明Ts87重组蛋白黏膜免疫能够诱导小鼠产生抗旋毛虫的保护性免疫。灌胃免疫能显著提高肠黏液特异性sIgA水平,对促进肠道成虫的排出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17.
加味玉屏风散对手术应激小鼠胸腺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报道了加味玉屏风散水煎液对手术应激小鼠胸腺组织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背部手术应激可导致小鼠胸腺指数下降,光镜和电镜观察提示胸腺组织发生急性病理笥萎缩。应激前用加味玉屏风散水煎液灌胃3d,则可有铲预防因手术应激介导的胸腺减重,且胸腺结构未明显病理性改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薯蓣皂苷对胶原诱导型关节炎小鼠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选用DBA1/J小鼠建立鸡Ⅱ型胶原诱导型关节炎小鼠模型(CIA),将造模成功的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CIA模型组、薯蓣皂苷组、雷公藤多苷组,另设正常对照组,药物组于初次免疫后第21天开始灌胃给药,对照组和模型组给相同体积溶媒。初次免疫第35天处死小鼠,无菌取腹股沟淋巴结制成单细胞悬液,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Th17、Treg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RORγt、Foxp3的表达情况。结果模型组与对照组相比,RORγt显著升高(P0.05);2药物组与模型组相比RORγt显著下降(P0.05);与模型组相比,薯蓣皂苷组Foxp3显著升高(P0.05)。结论薯蓣皂苷可以调节Th17、Treg细胞特异转录因子RORγt、Foxp3的平衡。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 APP17肽及救脑益智胶囊水提液对 D-半乳糖脑老化小鼠海马蛋白磷酸酯酶 -1( PP-1)表达的影响。本研究将昆明小鼠随机分为 5组 :正常对照组、D-半乳糖对照组、APP17肽治疗组、小剂量中药治疗组、大剂量中药治疗组 ,每组动物 8只。用 D-半乳糖制备脑老化模型 ,并皮下注射 APP17肽或救脑益智胶囊水提液灌胃对 D-半乳糖脑老化小鼠进行治疗 ,3个月后取脑组织做 PP-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 :D-半乳糖小鼠和大剂量救脑益智胶囊水提液治疗组小鼠海马 PP-1阳性细胞数目少 ,染色淡 ;而正常小鼠、APP17肽保护和救脑益智胶囊水提液小剂量治疗的 D-半乳糖小鼠海马阳性反应神经元数目多 ,胞浆与突起深染。结果提示 :抑制凋亡的 PP-1在 D-半乳糖小鼠海马表达降低。 APP17肽和小剂量救脑益智胶囊水提液治疗能影响 D-半乳糖脑病小鼠脑内 PP-1的表达 ,使之接近正常。而大剂量救脑益智胶囊水提液治疗无此作用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道了氨茶碱对小鼠胰岛移植的免疫抑制作用。作者以小鼠胰岛移植为模型,给受体鼠1%的氨茶碱灌胃,发现给药组移植胰岛的平均存活时间(MST)明显较对照长,由对照组的15.0±2.7天延长至31.9±12.6天(P<0.005),证实氨茶碱能延长移植物的存活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