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研究紫杉醇治疗卵巢癌SKOV3裸鼠移植瘤过程中WT1基因的表达和意义。方法:建立卵巢癌SKOV3裸鼠移植瘤模型,随机进行紫杉醇化疗(紫杉醇组)及生理盐水(对照组)处理,测量移植瘤体积并对移植瘤标本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改变、免疫组化检测Bcl-2及WT1蛋白表达、RT-PCR检测WT1 mRNA的表达。结果:紫杉醇化疗对裸鼠移植瘤的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与对照组相比,紫杉醇组细胞凋亡率增加(P<0.05);同时,移植瘤组织中Bcl-2、WT1蛋白及WT1 mRNA的表达均显著下降(P<0.05)。结论:WT1基因在卵巢癌凋亡过程中可能发挥着一定的作用,其作用机制或许与抗凋亡基因Bcl-2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反义缺氧诱导因子-1α(antisense 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aHIF-1α)基因联合血管抑素(angiostatin)基因对人卵巢癌裸鼠皮下移植瘤的协同治疗作用。方法:使用人卵巢癌细胞株SKOV3建立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将荷瘤裸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注射空质粒PcDNA3、PcDNA3-Angiostatin、PcDNA3B-aHIF-1α、PcDNA3-Angiostatin+PcDNA3B-aHIF-1α。观察各组动物的肿瘤生长曲线,检测各组肿瘤组织Angiostatin、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HIF-1α的表达和微血管密度(MVD),利用TUNEL染色法行原位细胞凋亡分析。结果:Angiostatin基因联合aHIF-1α基因治疗组裸鼠的肿瘤生长受到明显抑制,肿瘤组织中HIF-1α蛋白局部低表达,MVD(13.6±2.3)明显低于Angiostatin基因治疗组(24.5±2.7),VEGF表达低于各单独治疗组和对照组,细胞凋亡指数(5.32±0.62)高于Angiostatin基因治疗组(2.89±0.45)、aHIF-1α基因治疗组(2.98±0.51)和对照组(1.56±0.41)。结论:Angiostatin基因联合aHIF-1α基因治疗卵巢癌裸鼠皮下移植瘤可以产生协同抑制作用,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肿瘤的抗血管生成治疗的耐药性问题。  相似文献   

3.
目的构建STAT3靶向短发夹RNA(shRNA)质粒,研究其对人食管癌EC1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的作用,探讨其在食管癌基因治疗中的可行性和特异性。方法构建STAT3的siRNA真核表达载体pSUPER-EGFP-STAT3,稳定表达该质粒的细胞为实验组,转染空质粒细胞及未处理细胞为对照组,建立裸鼠荷瘤模型;监测肿瘤生长变化,HE染色观察肿瘤病理学变化,RT-PCR、免疫组化方法检测STAT3mRNA和蛋白变化。结果裸鼠体内实验显示,实验组肿瘤增长受到明显抑制;HE染色显示对照组肿瘤体积大、异形明显;RT-PCR、免疫组化结果表明实验组STAT3mRNA和蛋白表达下调。结论shRNA沉默STAT3基因能抑制人食管癌EC1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的形成,且能在体内有效下调STAT3mRNA和蛋白的表达,为食管癌的基因治疗提供了新的靶点,开辟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Survivin基因RNAi对子宫颈癌裸鼠移植瘤生长与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survivin基因RNAi对宫颈癌裸鼠移植瘤生长与凋亡的影响。方法:随机将BALB/c裸鼠分4组,分别注射转染携survivin RNAi重组质粒的HeLas2细胞、转染阴性对照质粒细胞HeLaNC、转染空质粒细胞HeLaU6 neo及宫颈癌HeLa细胞,建立人宫颈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观察survivin RNAi对人宫颈癌裸鼠皮下移植瘤生长的影响;免疫组化法检测移植瘤组织中survivin蛋白的表达和微血管密度(MVD),HE染色及TUNEL染色观察survivin RNAi对人宫颈癌裸鼠皮下移植瘤凋亡的影响。结果:成功建立人宫颈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 HeLas2组裸鼠瘤重明显小于其他3组(P<0.05);肿瘤生长抑制率为67.9%。免疫组化结果显示,HeLas2组裸鼠移植瘤组织中survivin蛋白表达显著下降; MVD值也显著降低(P<0.05);HE染色、TUNEL染色结果显示,HeLas2组裸鼠移植瘤组织细胞凋亡明显增多(P<0.05),AI值达(22.73±137)%。结论:Survivin基因RNAi可通过下调移植瘤组织survivin蛋白表达和降低其MVD抑制移植瘤生长并促进其凋亡。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估细胞分裂周期蛋白20(CDC20)在子宫内膜癌(EC)中的表达,探讨其对EC细胞RL95-2周期和凋亡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获取EC 的mRNA 表达矩阵以及患者的临床信息,通过R 语言分析CDC20 mRNA的差异表达情况及其与肿瘤分期的相关性,qPCR及WB法检测CDC20在RL95-2细胞中的表达;向RL95-2细胞转染sh-CDC20以敲减CDC20的表达,采用CCK-8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敲减CDC20对RL95-2细胞增殖活力、细胞周期分布和凋亡的影响,WB法分析对Mcl-1/p-Chk1信号活性的影响;建立RL95-2细胞裸鼠移植瘤模型,评估敲减CDC20 对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对移植瘤组织中Mcl-1/p-Chk1信号轴和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CDC20在EC组织及RL95-2细胞中呈高表达(均P<0.01),且CDC20的高表达与EC 的分期有关联。敲减CDC20可显著降低RL95-2 细胞增殖活力(P<0.01),阻滞细胞周期于G1期(P<0.01),促进细胞凋亡(P<0.01),抑制细胞中Mcl-1和p-Chk1的表达(P<0.05 或P<0.01)。敲减CDC20 可显著抑制RL95-2细胞裸鼠移植瘤的生长(P<0.01),降低移植瘤组织内Mcl-1 和p-Chk1 的表达(P<0.01),促进移植瘤细胞凋亡(P<0.01)。结论:CDC20在EC组织中呈高表达且与肿瘤分期有关联,敲减CDC20 能够抑制RL95-2细胞及其裸鼠移植瘤的生长而促进凋亡,这可能与Mcl-1/p-Chk1信号轴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mda7/IL24对裸鼠肝癌细胞移植瘤的生长抑制和促凋亡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构建携带mda7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Admda7。以HepG2细胞皮下接种建立裸鼠肝癌移植瘤模型,采用瘤内单点注射的方法分别给予AdGFP、Admda7和ALLN(毒胡萝卜素,NAcLLnorleucinal)+Admda7,观察瘤质量和瘤体积的变化,通过免疫组化和TUNEL法检测肿瘤组织内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活化、细胞增殖相关抗原ki67和微血管密度、细胞凋亡率,并通过Western blotting检测caspase12、caspase3和Bax的表达。结果: Ad.mda7治疗组和Ad.GFP对照组肿瘤体积分别为(312.6±30.2)mm3和(520.6±30.0)mm3(P<0.01),两组的肿瘤质量分别为(0.321±0.031)g和(0.534±0.030)g(P<001);Ad.mda7治疗后瘤细胞的凋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Ad.mda7可抑制肝癌组织ki67表达、微血管密度和促进caspase3的表达。 经 ALLN 处理的裸鼠,明显抑制Ad.mda7对肝癌细胞的致凋亡作用(P<0.05),并且下调Ad.mda7诱导的caspase12、caspase3和Bax的表达。结论: Ad.mda7可显著抑制裸鼠肝癌移植瘤的生长和新生血管的形成,并通过内质网应激通路显著诱导肿瘤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配体罗格列酮(RGZ)对人卵巢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癌SKOV3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建立卵巢癌SKOV3细胞裸鼠移植瘤模型,观察不同剂量RGZ对移植瘤体积的影响;HE染色观察各组移植瘤组织细胞形态学变化;免疫细胞化学法观察移植瘤中Bcl-2、Cytochrome C蛋白表达水平。[结果]RGZ组(4mg/kg,12mg/kg,60mg/kg,120mg/kg)裸鼠移植瘤体积分别为0.190±0.023mm3、0.065±0.003mm3、0.195±0.004mm3和0.182±0.023mm3,较对照组(0.300±0.016mm3)均明显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瘤率分别为36.7%、78.3%、35.0%和40.0%。HE染色观察RGZ作用SKOV3细胞后有变性细胞、单细胞死亡及大面积的凝固性坏死。Bcl-2在RGZ组(60mg/kg,120mg/kg)中的表达较对照组显著下调,Cytochrome C在RGZ组(60mg/kg,120mg/kg)中的表达较对照组显著上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GZ对卵巢癌裸鼠移植瘤有明显抑制作用,可促进凋亡。提示PPAR-γ可能成为卵巢癌治疗的新分子靶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α1,2岩藻糖转移酶基因转染前后卵巢癌细胞株RMG-I的裸鼠体内致瘤性及移植瘤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VEGFR1和VEGFR2表达的变化。方法:利用已建立的Lewisy抗原稳定高表达卵巢癌细胞株RMG-I-H及转染前细胞株RMG-I为细胞模型,将转染前后细胞株种植裸鼠皮下建立人卵巢癌裸鼠移植瘤模型,观察两组肿瘤生长情况。第5周处死动物,测量移植瘤重量,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肿瘤组织VEGF及VEGFR1、VEGFR2的表达。结果:转染组及未转染组裸鼠均有荷瘤形成,但转染组的成瘤时间(5.2±0.8d)早于未转染组(8.8±1.3d),且转染组的瘤重和体积与未转染组相比均明显增加(P〈0.05)。转染组裸鼠移植瘤组织VEGF及VEGFR2表达量明显高于未转染组(P均〈0.05)。结论:Lewisy抗原高表达能增加卵巢癌RMG-I细胞的体内致瘤性,上调裸鼠移植瘤VEGF及VEGFR2的表达。提示Lewisy抗原能提高癌细胞的恶性程度,且该作用与VEGF及VEGFR2表达增高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磷脂酰肌醇3激酶通路抑制剂LY294002对子宫内膜癌裸鼠移植瘤细胞增殖、凋亡及p-AKT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子宫内膜癌Ishikawa细胞,12只裸鼠皮下接种Ishikawa细胞后建立子宫内膜癌裸鼠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2组,每组6只,分别给予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和LY294002干预,观察2组移植瘤的生长情况,绘制肿瘤生长曲线,计算移植瘤体积、抑瘤率等,观察药物对移植瘤的抑制作用,移植瘤组织标本进行HE染色镜下观察移植瘤的坏死程度、范围及细胞凋亡情况,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移植瘤组织内p-AKT的表达.结果:1)用药组裸鼠移植瘤体积增长相对缓慢(2 027.30±251.16)mm3,对照组肿瘤体积增长明显(3 110.60±599.66)m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82,P=0.005),且抑瘤率为(32.49±16.39)%.2)HE染色见用药组较对照组移植瘤细胞凋亡及坏死面积显著增加;免疫组化结果显示用药组p-AKT的表达低于对照组(χ2=6.133,P<0.05).结论:PI3K通路抑制剂LY294002能够抑制子宫内膜癌裸鼠移植瘤的生长,促进其凋亡.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利用BALB/C裸鼠和人卵巢癌细胞株SKOV3建立裸鼠皮下移植瘤,探讨四硫化四砷在卵巢癌组织中的抑瘤作用及机制。方法 建立卵巢癌SKOV3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按照给药剂量(50mg/kg和100mg/kg)及肿瘤生成大小(3mm×3mm和10mm×10mm)将裸鼠随机分成小剂量早期治疗组、大剂量早期治疗组、小剂量治疗组和大剂量治疗组,分别予四硫化四砷隔日灌胃,并设裸鼠生理盐水对照组。观察四硫化四砷对肿瘤的生长的影响;RT-PCR法及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四硫化四砷对肿瘤组织中Bcl-2/Bax蛋白和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 各组裸鼠一般情况良好。小剂量早期治疗组、大剂量早期治疗组和大剂量治疗组的抑瘤率分别为84.98%、87. 55%和74.25%,与小剂量治疗组的35.19%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T-PCR显示肿瘤组织Bcl-2 mRNA表达下调和Bax mRNA表达上调,Western blotting显示其Bcl-2蛋白表达降低和Bax蛋白表达增加。结论 四硫化四砷可以抑制卵巢癌裸鼠皮下移植瘤的生长,并诱导卵巢癌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凋亡调控基因Bcl-2/Bax表达的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斯钙素-1(STC1)基因对人肺癌A549细胞增殖凋亡及放射敏感性影响。方法 将合成的STC1-siRNA及不具有干扰作用的siRNA (阴性对照组)经LipofectamineTM2000转染人肺癌A549细胞,并设置空白组,通过Western blotting检测转染48 h后各组细胞STC1的蛋白表达。用克隆形成实验检测A549细胞经STC1-siRNA和照射处理后的增殖情况,用CCK8法检测细胞经STC1-siRNA和STC1-siRNA+8 Gy处理后的活力,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ki67、Bcl-2相关X蛋白(Bax)、STAT3和磷酸化的信号转导与转录因子3(p-STAT3)的蛋白表达。结果 STC1-siRNA转染的A549细胞STC1的蛋白表达低于空白组(P<0.05)。与单纯照射组比较,转染STC1-siRNA后的增敏比明显升高。与空白组比较,STC1-siRNA组细胞活力及ki67和p-STAT3的蛋白表达均降低,细胞凋亡率和Bax蛋白表达均升高;与STC1-siRNA组比较,STC1-siRNA+8 Gy组细胞活力及ki67和p-STAT3蛋白表达均降低,细胞凋亡率和Bax蛋白表达均升高(P<0.05)。结论 抑制STC1基因表达可增强非小细胞肺癌的放射敏感性并下调STAT3信号通路。  相似文献   

12.
Zhou L  Yan MX  Yao M  Feng YJ 《癌症》2005,24(11):1312-1316
背景与目的: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umornecrosisfactor-relatedapoptosisinducingligand,TRAIL)有广谱的抗瘤作用,且对正常组织细胞无毒性,因此有望应用于肿瘤基因治疗。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progenitorcells,EPCs)在体内能定向归巢于肿瘤,参与肿瘤新生血管的建立。本研究以EPC为载体,观察TRAIL转染EPCs对人卵巢上皮癌裸鼠皮下移植瘤的治疗作用。方法:用磁珠分离法从脐血中分离EPCs,并进行体外培养扩增。用脂质体将带有GFP-TRAIL基因的质粒转入EPCs(TRAIL-EPCs)。将转染后的EPC经尾静脉注入3AO卵巢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中绿色荧光蛋白(Green-Fluoroprotein,GFP)表达情况,观察各组移植瘤体积的变化,计算抑瘤率。结果:静脉注射转染TRAIL后的EPC,对卵巢上皮癌裸鼠皮下移植瘤生长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对照组裸鼠的瘤重(0.226±0.209)g,而TRAIL细胞因子治疗组、GFP-TRAIL转染组裸小鼠的瘤重分别为(0.118±0.164)g、(0.075±0.084)g;TRAIL细胞因子组的抑瘤率为48.1%,TRAIL转染组抑瘤率为66.9%。肿瘤组织石蜡切片HE染色检查显示TRAIL细胞因子组,TRAIL转染组转对照组有更多的出血坏死区。TRAIL细胞因子组,TRAIL转染组均无明显毒副作用的表现。结论:TRAIL细胞因子和TRAIL-EPCs对人卵巢癌裸鼠皮下移植瘤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EPC在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体内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有希望成为基因治疗的载体。  相似文献   

13.
Yang Z  Yan L  Zhang F  Yan QH  Song WQ  Wang FA  Cai JH 《中华肿瘤杂志》2010,32(11):819-824
目的 观察沉默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基因对乳腺癌细胞MCF7体内外生长的抑制作用,探讨STAT3基因作为乳腺癌治疗靶点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 应用RNA干扰技术抑制MCF7细胞STAT3基因的表达,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STAT3 mRNA及蛋白的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MCF7细胞的凋亡率,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MCF7细胞的增殖情况.在裸鼠皮下移植转染了STAT3 siRNA的MCF7细胞,观察其成瘤性.半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成瘤标本的STAT3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 转染48 h后,STAT3 siRNA转染组、非特异siRNA转染组和空白对照组的STAT3 mRNA表达量分别为0.327±0.020、1.035±0.050和1.093±0.018;转染72 h后,3组STAT3蛋白表达量分别为0.153±0.006、1.320±0.033和1.374±0.022,STAT3 siRNA转染组的STAT3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较非特异siRNA转染组和空白对照组均明显降低(P<0.05).MTT实验结果显示,STAT3 siRNA转染组和非特异siRNA转染组的细胞生长抑制率分别为(44.00±5.10)%和(16.10±1.05)%,STAT3 siRNA转染组的细胞增殖能力明显下降(P<0.05).流式细胞仪分析显示,STAT3 siRNA转染组、非特异siRNA转染组和空白对照组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4.79±0.22)%、(8.45±0.43)%和(7.06±0.71)%,STAT3 siRNA转染组明显高于非特异siRNA转染组和空白对照组(P<0.05).STAT3siRNA转染组、非特异siRNA转染组和空白对照组在裸鼠体内最终的成瘤体积分别为(41.15±12.17)mm3、(101.36±21.90)mm3和(118.45±24.68)mm3,移植瘤重量分别为(21.4±10.6)mg、(57.2±21.9)mg和(88.6±12.2)mg,STAT3 siRNA转染组的移植瘤体积和重量明显低于非特异siRNA转染组和空白对照组(P<0.05).STAT3 siRNA转染组移植瘤组织的STAT3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结论 靶向STAT3的siRNA可以抑制乳腺癌MCF7细胞体内外的生长,STAT3有可能成为新的乳腺癌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ILK-ASODN对人卵巢上皮癌裸鼠皮下移植瘤形成的抑制作用。方法 研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在转染后72 h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ILK mRNA及蛋白表达量;运用流式细胞术评价ILK-ASODN转染对肿瘤细胞周期的影响;同时将转染后的HO-8910细胞接种于裸鼠皮下,观察裸鼠体重变化、体内成瘤率、肿瘤出现的时间、肿瘤体积及重量的变化,并计算抑瘤率。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细胞的ILK mRNA及蛋白表达量显著下降、G0/G1期细胞明显增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裸鼠肿瘤出现时间明显晚于对照组,肿瘤体积及重量增长速度显著减缓,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ASODN可以阻断人卵巢癌细胞ILK基因表达,抑制细胞生长;而 ILK基因的表达沉默对裸鼠皮下移植瘤的形成具有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针对趋化因子受体基因CXCR4和CXCR7的小干扰RNA(siRNA)对人子宫内膜癌Ishikawa细胞裸鼠移植瘤生长的影响.方法:将子宫内膜癌Ishikawa细胞株注射于裸鼠肩胛背部皮下建立动物模型,待肿瘤最长径达5~7mm后,将所有荷瘤裸鼠随机分组,分别给予CXCR4-siRNA和CXCR7-siRNA单独或联合瘤体内注射,并以阴性对照siRNA和生理盐水作为对照组,每3d治疗一次,共6个治疗周期.观察各组裸鼠移植瘤的生长,比较各组移植瘤的体积和质量的差异,并以实时荧光定量RT-PCR、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组化技术验证CXCR4和CXCR7的基因沉默效果.结果:成功建立Ishikawa细胞裸鼠移植瘤模型,与阴性对照siRNA组和空白对照组相比,CXCR4siRNA治疗组、CXCR-siRNA治疗组和CXCR4-siRNA+ CXCR7-siRNA治疗组的肿瘤的生长均明显受到抑制(均P<0.05);CXCR4-siRNA和/或CXCR7-siRNA瘤体内直接注射能显著下调CXCR4、CXCR7 mRNA(均P<0.05)和蛋白(均P<0.01)的表达.结论:siRNA干扰CXCR4和CXCR7表达能够有效抑制人子宫内膜癌Ishikawa细胞裸鼠移植瘤的生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原癌基因PIM1通过调控信号转导子与激活子3(STAT3)信号通路对食管癌KYSE150细胞增殖、凋亡、侵袭和迁移的影响。方法:分别以PIM1 siRNA和siRNA Control转染KYSE150细胞,命名为PIM1-siRNA组和NC组,同时设置空白对照Control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和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中PIM1表达变化。采用噻唑蓝(MTT)法、流式细胞术和Transwell实验分别检测细胞增殖、凋亡、侵袭和迁移能力。Western blot检测与细胞增殖、凋亡、侵袭和迁移相关蛋白以及与STAT3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PIM1-siRNA组KYSE150细胞中PIM1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低于Control组(P<0.05)。PIM1-siRNA组KYSE150细胞光密度(OD)值、侵袭和迁移细胞数均显著低于Control组(P<0.05),凋亡率明显高于Control组(P<0.05),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p-STAT3蛋白表达水平均低于Control组(P<0.05),剪切的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高于Control组。Control组和NC组以上各指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IM1通过调控STAT3信号通路调节食管癌KYSE150细胞增殖、凋亡、侵袭和迁移。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 探讨经脂质体一硫代磷酸化修饰的c-raf-1反义寡脱氧核苷酸(ASODN)作用后的卵巢上皮癌细胞株SKOV3在裸鼠皮下的成瘤能力。方法 利用脂质体将经硫代磷酸化修饰的寡核苷酸导入SKOV3细胞,然后将这种被转染的细胞接种于裸鼠皮下,观察肿瘤体积的变化,并计算抑瘤率。结果 经脂质体c-raf-1 ASODN作用后的卵巢上皮癌细胞在裸鼠皮下成瘤能力降低,最大抑瘤率达35.3%(P<0.05)。首次出现肉眼可见肿瘤的平均时间延长为8.8天(P<0.05)。结论 c-raf-1癌基因的反义调控能降低卵巢上皮癌细胞的成瘤能力,抑制肿瘤生长,在卵巢上皮癌的基因治疗中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9.
李敏  曾飚 《肿瘤》2012,32(6):413-419
目的:探讨甲基转移酶抑制剂5-氮杂-2’-脱氧胞苷(5-aza-2’-deoxycytidine,5-Aza-dC)对卵巢癌细胞系OVCAR3中FANCF(Fanconi anemia complementation group F)基因表达的影响,及其对化疗药物紫杉醇敏感性的影响,以了解5-Aza-dC的抗肿瘤效应,寻找卵巢癌治疗的新靶点.方法:采用5-Aza-dC处理FANCF基因甲基化的卵巢癌细胞OVCAR3和FANCF基因非甲基化的卵巢癌细胞A2780.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lation specific-PCR,MSP)、RT-PCR和蛋白质印迹法分析这2种细胞经5-Aza-dC处理前后FANCF基因的甲基化状态以及FANCF 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MTT法检测卵巢癌细胞的增殖情况.FCM检测紫杉醇对卵巢癌细胞凋亡的影响.建立OVCAR3和A2780细胞裸鼠移植瘤模型,观察5-Aza-dC对裸鼠移植瘤生长的影响,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移植瘤中FANCF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体外实验显示,5-Aza-dC处理后,OVCAR3细胞中FANCF基因发生去甲基化,FANCF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增加,细胞生长缓慢.5-Aza-dC处理组OVCAR3细胞裸鼠移植瘤体积较未处理组明显缩小,质量也明显降低,FANCF蛋白表达增加;而A2780细胞裸鼠移植瘤组中未观察到上述变化.结论:甲基转移酶抑制剂5-Aza-dC可能通过抑制卵巢癌细胞增殖而成为潜在的卵巢癌治疗药物,但同时也会增加紫杉醇的耐药风险.  相似文献   

20.
Wu YZ  Ren QL  Li SL 《癌症》2003,22(8):836-839
背景与目的:针对c-erbB-2与c-raf-l单基因的反义寡脱氧核苷酸(antisense oligodexynucleotide,ASODN)治疗肿瘤的研究报道很多,这些研究往往局限于单个基因或细胞水平,从肿瘤发生的多基因学说上讲是不恰当的。本研究旨在探讨c—erbB-2与c-raf-1基因联合ASODN对人卵巢癌裸鼠皮下移植瘤的治疗作用。方法:在BALB/c裸鼠上建立卵巢上皮癌模型,然后随机分成阴性对照组和6个实验组(分别为脂质体c—erbB-2 SODN组、脂质体c-raf-l SODN组、脂质体c-erbB-2ASODN组、脂质体c-raf-l ASODN组、全剂量联合反义给药组、半剂量联合反义给药组)。检测裸鼠体重及肿瘤体积变化,计算抑瘤率及肿瘤缩小率。结果:给药后,全剂量联合反义给药组与半剂量联合反义给药组的肿瘤体积抑瘤率分别为72.5%和78.40%,肿瘤重量抑瘤率分别为70.7%和75.3%,肿瘤缩小率分别为29.7%和41.6%。在给药后,各组裸鼠体重变化无明显统计学差别。结论:C—erbB-2与c-raf-l基因联合ASODN在体内能明显地抑制肿瘤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