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神经元核心抗原(neuronal nuclear antigen,NeuN)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 NSE)在人胚胎小肠发育阶段的分布规律及其表达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第2~4月龄段共16例人胚胎小肠壁细胞NeuN和NSE的表达、分布状况。结果:第2~4月胎龄段,NSE在人胚胎小肠肌间神经丛内的神经元及神经纤维均呈强阳性表达,在黏膜下层,随着胎龄的增大,NSE阳性表达细胞和纤维数量逐渐增多,在肠腺内均有少量散在分布的NSE阳性细胞;在黏膜层的腺体和上皮组织内均有散在的NeuN阳性细胞分布,随着胎龄的增大,NeuN阳性细胞数量增多;在肌间神经丛,第3月龄段开始,有少量NeuN阳性细胞,随着胎龄的增大, NeuN阳性细胞数量逐渐增多;在黏膜下层,未见NeuN阳性细胞分布。结论: 人胚胎小肠发育阶段,NeuN和NSE在小肠壁的阳性表达和分布不一致,均参与小肠壁神经元及神经内分泌细胞的发育过程。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蛋白在人胚胎发育早期脊髓前角中的分布规律及其表达意义. 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第2、3、4月龄段,人胚胎脊髓前角中nNOS、VEGF和Bcl-2蛋白的表达. 结果 在第2~4个月龄段,nNOS和Bcl-2蛋白在人胚胎脊髓前角组织细胞中由弱阳性表达逐渐变为阳性表达.在第2个月龄段,VEGF蛋白在人胚胎脊髓前角组织中均呈阴性表达;第3~4个月龄段,VEGF蛋白在人胚胎脊髓前角组织细胞中由弱阳性表达逐渐变为阳性表达. 结论 nNOS、Bcl-2和VEGF蛋白与人胚胎脊髓前角神经元的生长发育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3.
张泳  刘学红 《解剖学报》2011,42(6):832-835
目的 探讨微管相关蛋白2(MAP-2)和巢蛋白在人胚胎脊髓发育阶段的分布规律及其表达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第2、3、4月龄段共16例人胚胎脊髓前角、中央管及后角中MAP-2和巢蛋白的表达、分布状况.结果 第2~4个月龄段,人胚胎脊髓内均可见巢蛋白表达阳性的神经纤维分布,随着胎龄的增大,脊髓前角处巢蛋白阳性...  相似文献   

4.
刘学红  张泳 《解剖学报》2015,46(3):405-409
目的 探讨神经纤维丝蛋白(NF)、神经烯醇化酶(NSE)和突触素(SYN)在人胚胎舌组织不同发育阶段的分布特征。 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第2~4个月胎龄段共16份人胚胎舌组织内NF、NSE和SYN蛋白的表达,分析其变化规律。 结果 第2~4个月龄段,NF、NSE和SYN蛋白在人胚舌组织内均有阳性表达。随着胎龄的增大,NF、NSE和SYN在舌组织内阳性表达数量增多,表达强度逐渐增强。第2个月龄时,NF、NSE和SYN蛋白呈少量弱阳性表达,阳性表达强度值分别是135.83±24.62、136.57±15.23和139.84±21.40。第3个月龄时,NF、NSE和SYN阳性表达强度值分别是96.04±23.37、94.89±22.52和90.65±21.08。第4个月胎龄时,NF、NSE和SYN阳性表达强度值分别是79.02±20.90、76.78±21.27和83.43±25.90。应用 One-Way ANOVA和 LSD-t统计学方法,分析第2~4个月龄段人胚胎舌组织内NF、NSE和SYN蛋白的各自阳性表达强度值,P<0.01。 结论 第2~4个月龄段,人胚胎舌组织内NF、NSE和SYN的表达强度值随胎龄增大而降低,它们均参与调控人胚胎舌内神经系统和舌肌的分化发育。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神经烯醇化酶(NSE)、突触素(SYN)和神经纤维丝蛋白(NF)在人胚胎心脏组织不同发育阶段的分布特征。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第2~4个月胎龄段共16份人胚胎心脏组织内NF、NSE和SYN蛋白的表达,分析其变化规律。结果第2~4个月龄段,NF、NSE和SYN蛋白在人胚胎心脏组织内均有阳性表达。随着胎龄的增大,NF、NSE和SYN在心脏组织内阳性表达强度值逐渐降低。第2个月龄时,NSE、NF和SYN蛋白呈少量阳性表达,阳性表达强度值分别是86.79±7.75、133.03±13.61和114.32±11.12。第3个月龄时,NSE、NF和SYN阳性表达强度值分别是81.89±9.62,119.91±11.70和93.13±13.63。第4个月胎龄时,NSE、NF和SYN阳性表达强度值分别是72.18±11.97,107.02±10.89和91.17±13.81。应用One-Way ANOVA和LSD-t统计学分析第2~4个月龄段人胚胎心脏组织内NSE、NF和SYN蛋白的各自阳性表达强度值,P0.05。结论第2~4个月龄段,NSE、NF和SYN均在人胚胎心肌组织内表达和呈现特定的分布规律,随胎龄增大,心肌组织内NF、NSE和SYN的表达强度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6.
张泳  刘学红 《解剖学报》2014,(4):545-549
目的探讨神经纤维丝蛋白(NF)、突触素(SYN)在人胚胎脊髓发育阶段的分布规律及其表达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第2、3、4个月龄段,共16例人胚胎脊髓中NF、SYN的表达、分布状况。结果第2个月胚龄时,NF仅在人胚脊髓的前正中裂和后正中隔两侧的边缘层呈弱阳性表达。第3~4月龄时,NF在脊髓的前正中裂、后正中隔及皮质区域均呈阳性或强阳性表达,在室管膜层外侧的部分灰质内可见NF表达阳性的神经纤维。第2~4个月龄段,人胚胎脊髓内均可见SYN阳性表达,随着胎龄的增大,脊髓内SYN阳性表达强度值呈先升高再降低,阳性数量值呈逐月升高。结论 NF和SYN参与调控人胚胎脊髓组织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不同胎龄胎儿脊髓神经丝蛋白(NF)阳性神经元的形态、分布和发育变化,为脊髓-脊髓移植选择适宜的胎龄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胎儿脊髓19例,SP免疫组化染色,图像分析。结果:脊髓侧角内NF阳性神经元由中央管向外迁移;前角神经元由外向内迁移。NF阳性神经元密度在胚胎早期逐渐升高,晚期呈下降趋势。NF阳性神经元在胎龄16周时,胞体呈圆形、卵圆形,突起少沙,胞核大,有偏极现象,至32周时胞体呈锥形、梭形、多角形;胞体逐渐增大,胞浆逐渐增多,胞核多位居中央;突起增多。结论:未发育成熟的神经元内也有NF的存在。脊髓内NF阳性神经元密度随胎龄增加而逐渐增加,形态逐渐成熟,提示人脊髓-脊髓移植时以16周胎龄作供体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少突胶质细胞转录因子(Olig)和神经钙黏附蛋白(N-cadherin)在人胚胎脊髓发育阶段的分布规律及其表达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第2、3、4月龄段,共17例人胚胎,脊髓中Olig和N-cadherin的表达和分布状况。应用One-Way ANOVA和 LSD-t 统计学方法,分析第2~4个月龄段人胚胎脊髓组织内N-cadherin和Olig蛋白的各自阳性表达强度值及Olig蛋白的阳性细胞表达数量。 结果 第2~4个月龄段,随着胎龄的增大,N-cadherin在脊髓组织的阳性表达强度值逐渐增大,其值分别是117.77±6.72、129.63±9.44 和 133.35±8.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Olig阳性表达强度值呈先升高再降低,其值分别是69.98±24.59、85.10±9.19、71.62±11.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lig阳性表达细胞数量逐渐增多,其值分别是9.38±7.80、15.55±7.30、25.59±14.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N-cadherin和Olig在第2~4个月龄段人胚胎脊髓组织内均有阳性表达,提示其表达分布与脊髓组织内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的分化、发育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人胚胎发育早期脊髓内神经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变化规律及其相关蛋白Bcl-2和Bax在脊髓中的分布规律及其表达意义,本研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检测了第2、3、4月胎龄段的人胚胎脊髓组织中央管、前角和后角处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状况。结果显示:在第2、3、4月胎龄段,脊髓中央管、前角和后角处均有Bcl-2和Bax蛋白阳性表达。本文结果提示,Bcl-2和Bax蛋白在人胚胎脊髓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起重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0.
nNOS、Pax3和Cx43蛋白在人胚胎早期脊髓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学红  张泳  张金萍 《解剖学报》2008,39(4):594-597
目的探讨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转录调控因子成对盒3(Pax3)和连接蛋白43(Cx43)在人胚胎发育早期脊髓中的分布规律及其表达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第5~16周人胚胎脊髓前角中nNOS、Pax3和Cx43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在第5~16周,nNOS和Pax3蛋白在人胚胎脊髓前角细胞中由弱阳性逐渐变为阳性表达;在第5~12周,Cx43蛋白在人胚胎脊髓前角细胞中均呈阴性表达;第13~16周,Cx43蛋白在人胚胎脊髓前角细胞中呈阳性表达。结论nNOS、Pax3和Cx43蛋白与人胚胎脊髓的生长发育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1.
洪雅丹  张泳  刘学红 《解剖学报》2011,42(6):836-839
Objective To explore effects of 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 (PCNA)and c-Fos protein on the early and middle embryonic development of the human spinal cord. Methods Using immunohistochemical method, the expression of PCNA and c-Fos were investigated in the central canal, anterior horn and posterior horn of spinal cord of 16 human embryos aged at the second to fourth month of gestation. Results At the second month of gestation, there were the positive PCNA immunohistochemical reaction in the central canal and alar plate of the spinal cord, but not in the basal plate. The c-Fos immunohistochemical positive reaction were localized in the epithelial cells of the central canal, alar plate and basal plate of the spinal cord. Following growth, the positive 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 for PCNA was also found in the epithelial cells of the central canal, anterior horn, and posterior horn of the spinal cord. The average intensity and cell number of the c-Fos immunohistochemical positive profiles decreased first, and then increased in spinal cord anterior horn (EM>P /EM><0.01), but no changes was found in the posterior horn of the spinal cord. Conclusion PCNA and c-Fos proteins may regulate th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the neuroepithelial cells of the neural tube of the human embryo.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微管相关蛋白2(MAP-2)和巢蛋白(nestin)与人胚胎食管肌层发育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PV法检测第2、3、4月龄段人胚胎食管组织内MAP-2和nestin的表达分布规律。结果: 第2、3、4月龄段,MAP-2在食管肌层的肌细胞呈阴性表达,肌间神经丛内神经细胞处呈阳性表达;nestin在第2-3月龄食管肌层的肌细胞处呈阳性表达,到第4月龄转阴性表达;而在食管肌间神经丛内大部分神经细胞,第2-4月龄段呈弱阳性或阴性表达。结论: MAP-2和nestin可能参与调节人胚胎食管肌层的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13.
刘学红  张泳  张金萍  张剑 《解剖学报》2009,40(5):837-839
目的 探讨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血管内破生长因子(VEGF)在人胎早期小肠毛中的表达规律.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和PV法检测第2、3、4月龄段,nNOS和VEGF在14例人胎小肠绒千的表达.结果 第2月还胚龄时,nNOS在小肠绒千中呈阳性表达,VEGF在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呈阳性表达.第3-4月胎龄段,nNOS和VEGF在小肠绒毛中部分细胞均呈阳性表达.结论 nNOS和VEGF与人胎早期小肠绒毛的生长发育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