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47例糖尿病患者血脂检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收集147例糖尿病患者和149例健康体检者的血糖和血脂测定结果,分析糖尿病患者血脂异常原因,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集糖尿病患者及血糖正常人群清晨空腹血清,测定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浓度,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糖尿病患者TG、TC、HDL-C、LDL-C与正常对照组的测定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糖尿病患者血脂含量明显升高,提示临床在对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的同时,应对其高脂血症进行相应的降脂治疗,以减少糖尿病患者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杨婧  杜万红 《实用预防医学》2012,19(11):1686-1688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对老年冠心病伴高脂血症患者血脂及高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采用对照研究的方法,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治疗组服用瑞舒伐他汀钙片10 mg/d。观察治疗前后的血脂(TC、TG、LDL-C、HDL-C)及hs-CRP。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较治疗前的TC、TG、LDL-C、hs-CRP明显下降,HDL-C升高(P<0.05)。治疗组治疗后较对照组治疗后的TC、TG、LDL-C、hs-CRP明显下降,HDL-C升高(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的血脂各指标及hs-CR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可以使老年冠心病伴高脂血症患者的TC、TG、LDL-C、hs-CRP下降,HDL-C升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辛伐他汀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CRP水平和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 方法 选取血糖控制达标的2型糖尿病患者126例,随机均分为A、B、C三组,在常规降血糖治疗基础上分别接受辛伐他汀10、20、40 mg/d治疗8周,测定治疗前后血清TC、TG、LDL-C、HDL-C、FBG、GHbA1c、空腹胰岛素(FINS)、CRP等,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 结果 服药8周时与入院时比较,A、B、C三组的TC、LDL-C水平依次降低(P<0.05或<0.01);TG、CRP下降只在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尤以C组明显(P<0.01);HDL-C、ISI升高仅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服药8周时B、C组与A组比较TC、LDL-C下降(P<0.01);HDL-C、ISI升高,CRP下降仅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扣除TC、TG的影响后,C组CRP水平仍明显低于A、B组(P<0.01). 结论 大剂量辛伐他汀(40 mg/d)可以在短期内有效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CRP水平,改善胰岛素敏感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脂康对2型糖尿病伴高脂血症患者血脂及血糖代谢的影响。方法将60例2型糖尿病伴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维持原糖尿病治疗方案的同时治疗组30例加服血脂康0.6g/次,2次/d;对照组30例加服复合维生素B,2片/次,2次/d。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6个月测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空腹血糖(FBG)及肝肾功能指标。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血脂六项、FBG的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血脂康治疗伴有高脂血症的糖尿病患者不仅能使TC、TG、LDL-C、ApoB下降,ApoA1、HDL-C升高,改善脂质代谢,还能改善糖代谢,使FBG下降。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对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降脂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148例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辛伐他汀组及辛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组,进行12周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TC、LDL-C、HDL-C和TG水平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前后2组TC、LDL-C、TG都明显下降,HDL-C明显上升,二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均轻微。结论辛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有更好的降脂(LDL-C、TC)效果,并提高降脂达标率,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相似文献   

6.
陈敏 《中国医师杂志》2006,8(8):1116-1117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并胆石病形成的危险因素。方法79例老年2型糖尿病并胆石病与79例无胆石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临床和生化指标的检测。结果糖尿病并胆石病组FBS、FINS、FC-P、CHO、TG、LDL-C、VLDL-C高于对照组(P<0.01),ISI、HDL-C、HDL3-C及HDL2-C低于对照组(P<0.01及<0.05);ISI与BM I、FBS、FINS、FC-P、HDL-C、LDL-C、ApoB呈负相关(P<0.01),与CHO、TG、ApoA呈正相关(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糖尿病并胆石病组与TG呈正相关(P<0.01)、与ISI、HDL-C、FBS呈负相关(P<0.01)。结论血糖控制不好,胰岛素抵抗和高脂血症均为胆石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脂、金属基质蛋白9(MMP-9)水平和心功能的影响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4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脂指标(TG、TC、LDL-C)和心功能指标(LVEDD、IVST)水平较治疗前下降,HDL-C、LVEF水平较治疗前上升;观察组患者血脂指标和心功能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D63、CD62P、ET、MMP-9、CD40L及H-FABP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观察组患者CD63、CD62P、ET、MMP-9、CD40L及H-FAB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可有效改善患者血脂、心功能和内皮功能水平,抑制血小板活化,稳定斑块。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培哚普利加黄连素治疗高血压伴高脂血症患者疗效及对红细胞分布宽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138例高血压并高脂血症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培哚普利组68例和氨氯地平组70例,培哚普利组服用培哚普利和黄连素,氨氯地平组服用氨氯地平.治疗前后监测血压、血脂、血常规等指标.结果 培哚普利组降压效果优于氨氯地平组(P<0.01);培哚普利组治疗后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明显升高(P<0.01);与氨氯地平组治疗后比较,TC、TG、LDL-C降低,HDL-C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培哚普利组治疗后红细胞计数(RBC)、红细胞压积(Hct)、血红蛋白(Hb)、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均低于氨氯地平组(P<0.01 ~0.05).结论 培哚普利加黄连素治疗高血压伴高脂血症患者,可以协同有效降压、降脂,降低RDW,减少心脑血管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泽丹通脉汤的降脂疗效。高脂血症患者6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他汀等药物);治疗组32例应用西医常规治疗加用泽丹通脉汤治疗,疗程均为6周。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治疗组TC、HDL-C、LDL-C优于对照组数据。结论:泽丹通脉汤对于高脂血症患者血脂及脂蛋白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0.
武运锁  王菲 《现代保健》2012,(20):133-134
目的:探讨应用中药结合氟伐他汀治疗糖尿病肾病伴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36例糖尿病肾病伴高脂血症的患者,给予口服中药及氟伐他汀20mg/d,检测服药前及服药后4周、8周血脂、肝功能、肾功能及载脂蛋白水平。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血清TC、TG、LDL-C、Lp(a)、ApoB100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HDL-C轻微上升(P〉0.05);ALT、AST、SCr无明显变化。结论:口服中药和氟伐他汀用于以低密度脂蛋白增高为特征的高脂血症的糖尿病肾病患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