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0 毫秒
1.
为保障金厂河多金属矿充填系统的正常运行,亟需确定适合矿山条件的最佳充填参数。通过矿山取样和实验室试验研究,结合矿山采矿方法所需的胶结充填体强度,确定了一步骤采场充填料浆浓度为72%,底部采用分级尾砂胶结充填,灰砂比为1∶4;中上部采用全尾砂胶结充填,灰砂比为1∶6。研究成果可为确定同类矿山尾砂胶结充填参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煤矿机械》2016,(11):131-134
为缓解尾矿库库容压力,防止或限制井下大量采空区带来的安全隐患。矿山根据尾砂粒级组成和胶结充填材料配比试验结果,设计一套处理量1 800 t/d的全尾砂胶结充填系统,采用深锥高效浓密机对低浓度尾砂浆进行浓密沉缩,将高浓度全尾砂浆、散装水泥及适量调浓水混合连续搅拌均匀后制备成充填料浆,通过充填工业泵加压泵送至井下采空区。解决了矿山因库容不足而无法正常生产的难题,同时解决了一些胶结充填过程中的具体问题。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决极细全尾砂作为充填骨料制备充填料浆脱水困难、充填体强度偏低的问题,通过开展废石尾砂胶结充填试验,改善充填骨料粒级组成,研究废石掺量对充填料浆流动性能及充填体强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相比较全尾砂胶结充填,掺入废石可以显著改善充填料浆的流动性能,提高充填料浆的输送浓度;在相同灰砂比和浓度情况下,废石尾砂胶结充填体强度高于全尾砂胶结充填体。因此,废石尾砂胶结充填体可以降低灰砂比,减少水泥用量,消纳地表废石。在云南金厂河矿山开展工业试验,确定了充填参数为浓度80%、灰砂比1∶8、废石掺量60%,原位取芯平均抗压强度为3.36MPa,满足采场充填体强度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4.
为了保证某矿全尾砂膏体充填料浆的安全高效输送,采用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分析了不同流变剂类型及掺量对于料 浆流变特性和充填体强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添加3种流变剂后,膏体充填料浆的流变特性得到明显改善,且掺量越 多,流变参数整体降幅越大,但掺量过多会使料浆产生离析沉降现象.添加流变剂后,对于充填体1d强度影响较大,但对 于3 d、7 d、14 d、28 d强度几乎无影响.最佳流变剂选型为YSKJ01,掺量为0.4%时,全尾砂膏体充填性能达到最优.从微观角度阐述了流变剂对于改善全尾砂胶结充填料浆流变特性的作用机理,为该矿全尾砂膏体充填配比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根据月山铜矿的充填胶凝材料选择和充填料配比参数设计,开展了全尾砂新型胶凝材料胶结充填体和水泥胶结充填体的强度对比试验。通过研究全尾砂的基本物理力学特性,并在此基础上采用全面试验法测试了不同灰砂比、不同料浆浓度全尾砂充填体试块单轴抗压强度。结果表明:该铜矿全尾砂的中值粒径为d50=0.0426mm,大于0.074mm的尾砂占36.8%,全尾砂颗粒细;灰砂比1∶6、浓度70%、28d养护龄期的水泥胶结试块抗压强度为1.32MPa,而相同条件下新型胶凝材料胶结试块抗压强度是水泥胶结试块的3.53倍即4.66 MPa。因此,提出了适合矿山的胶结充填参数:推荐充填料浆浓度68%~70%,新型胶凝材料与全尾砂之比为1∶6~1∶8进行工业充填试验。工业试验结果表明,1#和2#钻孔充填体试样强度均能够满足月山铜矿对充填技术和充填质量的要求,且强度仍有富余,建议矿山进一步优化充填料配比,减少胶凝材料用量,从而节约充填成本。  相似文献   

6.
黄沙坪多金属矿原设计采用上向水平分层废石充填采矿法,存在开拓工程量大、采场接顶率低、矿柱回采难度大、充填成本高等问题.为更安全高效采矿、降低充填成本,改为全尾砂胶结充填.在尾砂基本物理性质、流动性及强度试验的基础上,提出了黄沙坪多金属矿全尾砂胶结充填工艺.工业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全尾砂做充填骨料、新型充填 G 料做胶结剂,能够满足矿山生产对充填工艺和充填体强度的要求,且选厂尾砂可以全部充填到井下,实现无尾砂排放;充填料浆质量浓度为67%,充填流量最大80m3/h,灰砂比1∶6~1∶10,充填料浆能够顺利进入待充填区域,料浆达到结构流状态,各项指标均满足要求.全尾砂胶结充填系统的建成使用,为黄沙坪多金属矿安全、高效充填开采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利用全尾砂作为集料制成全尾砂充填料对采空区进行充填,具有性能优、尾砂利用率高、能耗少、成本低等优点。根据某矿山现有充填工艺,采用全尾砂替代分级尾砂作为充填集料的技术,优化原有的胶结材料,并将尾砂充填料浆的固体浓度由68%提高到72%,结合使用减水剂来实现全尾砂充填料的自流输送。研究4种减水剂(萘系高效减水剂NSF、聚羧酸高效减水剂PC、氨基高效减水剂ASF以及脂肪族高效减水剂SAF)的不同掺量对全尾砂充填料浆的泌水率、流变性能和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减水剂的加入有效地提高了全尾砂充填料浆的流动性能,延缓了凝结时间,但却对充填体强度有不利的影响。综合4种减水剂的作用来看,在脂肪族减水剂掺量为1.6%时,既可以使料浆流动性增加幅度较大,又对充填体强度的不利影响较小。因此,选用脂肪族减水剂可以配制性能较优的自流型全尾砂充填材料。  相似文献   

8.
傲牛铁矿三采区采用分段凿岩阶段矿房法开采,矿房回采即将结束,下一步将回采矿柱以接续生产。基于此,需要对原有矿房的采空区进行嗣后充填,因此亟待开展全尾砂胶结充填试验研究,为制定采空区充填方案提供基础数据。基于傲牛铁矿全尾砂的粒度组成、输送性能、沉降性能等基础实验,提出了合理的充填料浆浓度范围,并对不同灰砂比、不同浓度的胶结充填体强度进行了对比分析,确定了灰砂比1∶6、料浆浓度76%为最优充填工艺参数,为制定现场的采空区充填方案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云南某铅锌矿一直采用嗣后干式充填的房柱法回采,由于接顶不理想,形成大面积的采空区,对深部矿体的回采和矿柱的回收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另外地表尾砂堆置对环境影响较大,为满足采空区对充填体不同的强度要求和实现绿色开采,需开展全尾砂膏体胶结充填料配比实验研究。从全尾砂充填料的物理化学性能入手,测量充填料浆的坍落度并分析其流变性能以确定实验重量浓度范围,制备充填体试块,测量其3、7、14、28 d强度,分析膏体充填料的初凝强度、长期强度和固结性能。通过对充填料流变性能和强度性能的分析,得到了不同用途的灰砂比和充填料配比。  相似文献   

10.
高浓度全尾砂胶结充填料胶结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重点论述了高浓度全尾砂胶结充填料的胶结机理和料浆浓度确定方法,分析了高浓度全尾砂胶结充填料的胶结过程和特点,阐明了高浓度全尾砂胶结充填的现实可行性和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白象山铁矿设计采用胶结充填法开采.对白象山铁矿全尾砂材料物理力学性能参数进行了实验测试,并对全尾砂料浆和胶结全尾砂料浆的粘度进行了测定研究.采用Bingham模型对充填料浆的流变特性进行描述,并采用COMSOL软件对影响充填料浆流变特性的水泥水化作用、灰砂比、水灰比、温度等主要因素进行了模拟研究.研究结论对于矿山充填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为实现某铁矿全尾砂充填露天塌陷区的目的,采用以旋流器为核心的分级浓缩工艺制备胶结料浆,并进行了该工艺的工业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工艺可实现全尾砂的高效浓缩,能制备出流变性好、浓度60%以上的全尾砂胶结料浆,且具有流程简单、投资少、占地面积小、运行成本低的特点,便于矿山实现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3.
王旭  李闯  法源  古亚洲 《中国矿业》2024,(2):168-174
在构建高效绿色环境友好型矿山指导思想下,全尾砂胶结充填采矿法因其具备处理尾砂及控制围岩变形、降低开采对地表环境影响的优点,成为了矿山安全、高效、绿色开采的关键支撑技术,得到了全面的推广应用。在矿山应用过程中,尾砂料浆多采用管道运输,而在以陡峭山谷为主的复杂地形条件下,特别是长距离、大落差、反坡输送过程中,极易出现堵管、爆管,甚至损坏输送泵等问题,成为了限制大规模充填的瓶颈问题。本文以武里蒂卡金矿为例,在开展系统性试验研究获取完整充填试验数据的基础上,结合矿山总图布置特点、地形条件及采空区空间相对区域位置等因素,进行尾砂输送方案对比优选,首次提出适应大落差山地条件的压滤尾砂缆车运输再造浆充填工艺方案,并在现场成功实施和运行。矿山生产运行情况表明:单套充填系统即可满足矿山3 000 t/d的生产需求,充填料浆似膏体态,系统运行稳定,配比参数精准,充填质量有保障。压滤尾砂缆车运输再造浆工艺方案具有流程短、占地少、效率高、运行经济可靠等优点,在大落差山地条件下该充填工艺能够实现充填物料高效运输、制备及低成本充填,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14.
李同鹏  王湘桂 《金属矿山》2009,39(12):32-34
针对吴集铁矿矿体赋存特点,主要从应力变化方面分析了采空区失稳冒落的危害、主要原因和影响因素,并提出了高浓度全尾砂胶结充填的采空区治理措施,充填料浆浓度及尾砂利用率高,为矿山治理采空区和充分利用矿山废料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某金矿目前采用立式砂仓自然沉降后的粗粒级尾砂进行自流胶结充填,充填效果不佳,拟采用全尾砂似膏体充填解决充填体泌水量较大、凝固时间长、强度低等问题。该矿全尾砂料浆达到膏体(似膏体)状态的质量浓度为72%~74%。管流阻力是充填料浆管道输送的重要参数,为探索该矿山全尾砂似膏体充填料浆的输送特性,开展了L管试验测定其管流阻力及流变参数。试验结果表明:该矿山全尾砂似膏体充填料浆在质量浓度72%~74%时具有一定的抗离析能力,工程上可实现长距离输送;随料浆质量浓度增加,流动阻力明显增大,料浆流速及可实现顺利输送的充填倍线减小;在管道内径100mm时,可实现顺利输送的充填倍线约为2.26~3.02。  相似文献   

16.
悦洋银多金属矿在福建闽南山区贵金属矿山中首次应用了高浓度全自流银铜全尾砂胶结充填技术,料浆浓度达到70%,属福建省尾砂自流充填浓度最高的充填方法。将全尾砂浆、水泥及适量调浓水经搅拌后制成高浓度的充填料浆,通过充填管道自流输送至井下采空区进行充填。有效保证了井下安全开采,矿石回采率提高到80%以上,同时每年减少45%的尾砂排放量,年节省尾矿库费用113.6~227.2万元。  相似文献   

17.
针对某金矿细粒级全尾砂膏体充填的充填体强度低,且矿山污水排放要求严格等问题,展开细粒级全尾砂物理化学性质试验、絮凝沉降试验、流动性试验、充填体强度试验及充填体浸出毒性试验.获得了符合该矿的最佳充填配比参数.试验结果表明:全尾砂的-20μm 超细颗粒含量达到45.91%;絮凝沉降6h,底流质量浓度可达65.3%,沉降20h以后,底流质量浓度可达73.2%,可满足制备充填料浆的浓度要求;相同配比下,胶凝材料选择 P.O42.5水泥较 M32.5水泥制备的料浆,其流动性更好,单轴抗压强度更高;采用上向分层充填采矿方法,打底充填时,可采用 P.O42.5水泥制备质量浓度为67%,灰砂比为1:8的全尾砂料浆,充填体7d强度可达0.3MPa以上,可满足充填体自立要求,浇面充填时,可采用 P.O42.5水泥制备质量浓度为67%,灰砂比为1:4的全尾砂料浆,充填体7d强度可达1.2 MPa,可满足设备运行的要求.充填体试块浸泡液的重金属离子浓度皆低于国家排放标准,说明该矿的选矿废水可用于制备充填料浆.  相似文献   

18.
金川矿山废料胶结充填工艺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正辉 《采矿技术》2011,11(4):32-36
分析了金川矿山工程废石、选矿尾砂和矿坑废水的物理化学性质,研究了满足金川矿山下向胶结充填采矿工艺条件的"废石+尾砂+水泥+废水"胶结料浆配合比参数,提出了"废石+尾砂+水泥+废水"胶结料浆的制备工艺和满足远距离管道输送的工艺流程参数。  相似文献   

19.
提高尾砂充填利用率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使用大型无轨设备盘区分层充填采矿要求 ,使用高效分级技术对全尾砂进行脱泥处理 ,提高尾砂的渗透性能和胶结质量 ,全尾砂料浆充填分层下部 ,高浓度脱泥尾砂料浆充填分层上部 ,从而显著提高了尾砂充填利用率  相似文献   

20.
刘书灵  林愉 《矿山机械》2005,33(12):15-1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浆体管道输送尾砂型料的理论研究及矿山充填的技术创新”提出了“尾砂型料砂浆管道输送和砂浆胶结尾砂型料砖垒式矿山充填”的新概念,这是型料管道输送技术在充填采矿法方面一个突破性的应用,它的思路是将散粒体尾砂压制成为具有一定形状和强度的防水耐磨的密实体型料,然后注入水力输送管道,以掺有胶结材料的尾砂料浆为载流体,泵送到矿山采空区以实现输送浓度高、充填强度高的砖垒式胶结充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