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3 毫秒
1.
董欣 《住宅科技》1997,(10):35-36
国际工效学学会对人类工效学下定义为:“工效学是研究各种工作因素,研究人和机械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研究工作中、生活中以及休假时怎样统一考虑工作效率、人的健康、安全和舒适等问题的一门学科。”简单地说,人类工效学是帮助人类摆脱给自己所造成的麻烦的学科。在人类工效学诞生以前,人们对空间、用具等的舒适性的评价只是凭主观感觉,是一个不定量的概念,而人类工效学的研究方法是实测、实验、分析和统计,具有科学的定量数据。这便有助于科学地、合理地解决人们设计各类环境的舒适性问题。卫生间是人们居住环境中不可缺少的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2.
21世纪新型建筑的特点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赵理玉 《建筑》2000,(4):39-40
当前 ,人们对环境保护的要求越来越高 ,全世界所有国家和地区都开始重视并大力开发环境保护技术及其产品 ,在新世纪到来之际 ,人类如何营造自己栖息、生存的居住环境 ,对新世纪居住建筑的设计与建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首次在北京举行的世界建筑师大会上 ,部分著名的建筑学家认为 2 1世纪建筑将推出绿色环保建筑、智能化建筑、健康型建筑、特色建筑等类型的建筑。一、新世纪绿色环保建筑将大行其道绿色环保建筑的概念是为适应“可持续发展”这一当前人类所面临的课题而提出的。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 ,而人类的消耗又太大 ,接下来人可能会不得…  相似文献   

3.
现代居住空间更多集中在城市,人口过度膨胀给环境带了巨大压力,在污染和不合理占用土地资源之后,城市居住环境逐步恶化,现代建筑尤其是居住建筑应该注重于生态建筑设计,让人与自然更加和谐,让生态科学技术为改变人类居住环境服务,寻求一种既能够保护人类文化多样性又能与城市气候、植被、动物融为一体的新的居住建筑模式。  相似文献   

4.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的要求越来越高,全世界所有国家和地区都开始重视并大力开发环境保护技术及其产品。在新世纪到来之际,人类怎样营造自己栖息、生存的居住环境,对新世纪居住建筑的设计与建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次在北京举行的世界建筑师大会上,部分著名的建筑学家认为,21世纪将推出绿色环保建筑、智能化建筑、健康型建筑和特色建筑等类型的建筑。  相似文献   

5.
通用住区与通用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筑的本原是提供适合人们居住与活动的房舍,建筑自产生之初便是以满足人类居住的本质特征为目的。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社会分工与人类活动的日趋多样化带来了建筑类型的差异与多样性。每栋建筑也会随着不同的建筑类型、不同的环境、甚至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建筑师或不同的业主需求,而会有极大的差异。但这些差异并不影响建筑的本质。建筑的核心宗旨是关怀  相似文献   

6.
金鹏 《南方建筑》2003,(1):81-83
本以建筑工效学的角度对上海市吴江路休闲步行街进行了调查研究,根据调查结果特点分析了其在建筑工效学上的一些特点与不足之处,并进行了探讨,以期对步行街的建筑工效学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21世纪居住建筑的发展方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理玉 《建筑安全》2000,15(4):34-35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的要求越来越高 ,全世界所有国家和地区都开始重视并大力开发环境保护技术及其产品。在新世纪 ,人们将进一步考虑如何营造自己栖息、生存的居住环境 ,并对新世纪居住建筑的设计与建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次在北京举行的世界建筑师大会上 ,部分著名的建筑学家认为21世纪建筑将推出绿色环保建筑、智能化建筑、健康型建筑、特色建筑等类型的建筑。1 新世纪绿色环保建筑将大行其道绿色环保建筑的概念是为适应“可持续发展”这一当前人类所面临的课题而提出的。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 ,而人的消耗又太大 ,人类可能会不得不…  相似文献   

8.
金鹏 《新建筑》2002,(6):51-53
从建筑工效学的角度对上海市吴江路休闲步行街进行了调查研究,根据调查结果,分析了其在建筑工效学上的一些特点与不足之处并进行了探讨,以期对步行街的建筑工效学设计提供准确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运用人体工程学进行高效的厨房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波  胡肖辉 《住宅科技》2002,(10):19-20,26
1什么是人体工程学人体工程学又称人体工效学,于50年代末由瑞士的EtienneGrandjean等人引入建筑学领域,并逐步发展成专门的学科———建筑工效学。发展到今天,建筑工效学又加入了广义环境因素,结合建筑环境心理学对建筑中的空间、家具、设备、环境等与人体活动紧密相关的要素的设计起到指导性,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它通过对人的生理和心理过程的正确认识,合理的确定建筑及环境应有的尺度和形态,满足了人类活动需要,改善了生产生活条件。直观上看,人体工程学在建筑中的运用主要对建筑的使用效率和舒适程度有影响,这种影响在狭…  相似文献   

10.
《城市开发》2014,(9):48-48
办公空间设计以人为本 办公空间室内设计的最大目标就是要为使用人员创造一个舒适、方便、卫生、安全、高效的工作环境,以便更大限度地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这一目标在当前商业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显得更加重要,它是办公空间设计的基础,是办公空间设计的首要目标.其中“舒适”涉及建筑声学、建筑光学、建筑热工学、环境心理学、人类工效学等方面的学科;“方便”涉及功能流线分析,人类工效学等方面的内容;“卫生”涉及绿色材料、卫生学、给排水工程等方面的内容;“安全”问题则涉及建筑防灾,装饰构造等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1.
龙灏  关景 《室内设计》2013,28(6):35-40
套内空间精细化设计是保障性住房节约套型面积、提高空间品质的重要方法。保障性住房作为面向城市中低收入阶层的住宅,具备一般住宅所需的功能空间类型,但在面积标准上,不能完全以住宅设计规范中为一般住宅设置的标准为参照。因此,本文从空间的功能特点与家具的布置方式出发。从人体工程学角度分析得出各个功能空间的极限面积,给出了针对保障性住房的面积参考值,并从二维、三维两方面整理出可用在保障性住房中的空间复合策略。  相似文献   

12.
解雨歌  洪婉婷   《风景园林》2022,29(6):63-69
人的景观认知对于城市绿色空间优化具有重要价值,然而目前此类研究仍由主观认知经验主导,缺少客观测度方法支撑。引入人因工程学视角,界定人因耦合系统下的景观认知对象,总结人因场景构建及测度技术方法,梳理人因耦合的景观认知相关研究,归纳出三大类研究内容:1)景观认知产生机制;2)景观认知主体评价;3)景观认知行为效应。从城市-社区-场地三重维度解析人因视角融合下的景观认知研究发展趋势,阐明开展此类研究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李陌  冯雨 《山西建筑》2007,33(27):37-38
从人类不同层次的需求、高层住宅内部公共空间的组成部分以及合理设置交往空间三个方面的论述,说明了高层住宅内部公共空间作为住宅的辅助功能空间需要得到与户型设计同样的重视与研究,以使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4.
合院式民居建筑空间虚实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院式民居建筑是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虚与实是合院民居建筑空间的基本构成规律。合院式民居建筑空间通过虚实相生、虚实结合和虚实变化等虚实处理方法,营造出了灵活、自由、含蓄的空间意蕴。  相似文献   

15.
李兵 《山西建筑》2010,36(20):29-30,124
根据住宅小区设计特征,从小区室外公共交往空间的布局和设计出发,对北京某住宅小区设计理念、交通组织及道路布置、景观营造与节能设计以及形象设计等进行了论述,旨在满足居住人群的生活需求。  相似文献   

16.
北京宝星国际小学及幼儿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宝星国际社区是宝星国际小学及幼儿园的"场"设计依托这个"场",去探求建筑的形态及空间。在设计中强调和谐与对话的理念:强调"场"中教育建筑与住宅社区的对话;强调小学与幼儿园之间的对话。并在建筑组合中营造积极共融的空间,通过对建筑空间及形态的营造为儿童及少年从小培养一种与环境和谐、与人和谐的育人理念。  相似文献   

17.
陈飞  蔡镇钰  王芳 《规划师》2006,22(6):25-27
传统的行列式及围合式的建筑布局模式已不再适应住区的发展及人的行为模式的需求.常熟市新市区滨江花园规划采用自由式住宅布局,形成带状公共空间,利用建筑与太阳方位角、风向夹角的关系改善住区微气候,并结合住区规划结构,形成多功能、人性化的网状交通结构.  相似文献   

18.
建筑入口作为建筑室内外环境和空间的联系纽带,其安全设计十分重要,尤其是现代住宅建筑,住户众多、户型多样、对安全设计的要求更加细致。本文从空间尺度、门窗设置、交通组织、安全疏散、安全防卫、信报管理、室内装饰、特殊人群的安全设计等方面探讨了住宅建筑入口安全设计的策略和方法,为今后的建筑设计活动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田朝阳  吴军基  孟南 《华中建筑》2012,30(6):171-174
通过对四盒园立意、空间形态、结构的解析,解读了设计师深邃的设计思想。同时指出四盒园暗示人居环境空间包括居住建筑空间、园林建筑空间、园林空间、林中空地四大类型,提出人居环境空间的自然原型是林中空地,生物原型是子宫情结。最后,探索了人居环境基本空间结构单元结构特征及其理论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0.
环境伦理观研究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伦理关系,人居环境伦理观则是在具体对象上对环境伦理观的细化,研究的对象是人与人居环境的伦理关系。人居环境伦理观赋予人关心和保护人居环境,从而其实也是关心与保护人类自己的特殊职责。人居环境目前正面临着诸多危机,如城市环境污染,室内空气污染等,这意味着人居环境伦理观出现的危机,而这些危机与建筑材料密切相关。针对由于建筑材料引起的人居环境危机,提出了改善人居环境质量的途径之一,就是建筑材料的绿色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