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检测排斥反应时移植肾组织内CD40的表达情况。【方法】对同种异体移植肾患者行经皮肾穿刺活检获取术前(供肾修整结束时)、术后7 d、1个月、6个月、1年或以上的植肾组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活检组织中CD40的表达情况。【结果】53例肾移植受体共行肾活检198次;CD40移植前表达阴性;移植后肾功能稳定期的穿刺标本中偶见弱阳性表达;急性排斥反应(AR)时CD40表达增加,内皮细胞、上皮细胞和炎性浸润细胞的阳性率分别为21%、39%和60%,抗排斥治疗后CD40表达转阴性;非急性排斥反应(N-AR)组中CD40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急性排斥反应组。【结论】CD40分子表达与排斥反应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检测排斥反应时移植肾组织内B7-2和CD40的表达情况。方法对同种异体移植肾患者行经皮肾穿刺活检术后(供肾修整结束时)、术后7d、1个月、6个月、1年或以上,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活检组织中B7-2和CD40的表达情况。结果53例肾移植受体共行肾活检198次。B7-2阳性表达主要见于上皮细胞和炎性浸润细胞。移植后7d阳性表达率显著上升,1个月后下降至术前水平;急性排斥反应(AR)时阳性表达率明显上升,抗排斥治疗1周后下降至术前水平;AR组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N-AR(非急性排斥反应)组。系膜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表达均阴性。CD40移植前表达阴性;移植后肾功能稳定期的穿刺标本中偶见弱阳性表达;AR时CD40表达增加,内皮细胞、上皮细胞和炎性浸润细胞的阳性率分别为21%、39%和60%,抗排斥治疗后CD40表达转阴性;N-AR组中CD40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AR组。结论共刺激分子B7-2和CD40的表达与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张晓东  李辉  石理华  李瑛  王伟  李静 《武警医学院学报》2007,16(6):612-614,F0003
【目的】检测肾功能异常尤其是急性排斥反应时移植肾组织内HLA-Ⅱ的表达情况。【方法】对同种异体移植肾患者在出现肾功能异常时,随时行经皮肾穿刺活检获取植肾组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活检组织中HLA-Ⅱ的表达情况。【结果】53例肾移植受体因肾功能异常共行肾活检64次,其中急性排斥反应28例次,非急性排斥反应27例次,抗排斥后7 d 9例次。急性排斥反应时(AR)HLA-Ⅱ抗原在系膜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和炎性细胞上的表达均较非急性排斥反应(N-AR)组增加,抗排斥治疗7 d后明显下降。【结论】移植肾组织内HLA-Ⅱ类分子表达与急性排斥反应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检测排斥反应时移植肾组织内B7-2的表达情况。【方法】对同种异体移植肾患者行经皮肾穿刺活检获取术前(供肾修整结束时)、术后7 d、1、6个月、1年或以上的植肾组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活检组织中B7-2的表达情况。【结果】53例肾移植受体共行肾活检198次,B7-2阳性表达主要见于上皮细胞和炎性浸润细胞。移植后7 d阳性表达率显著上升,1个月后下降至术前水平;急性排斥反应时阳性表达率明显上升,抗排斥治疗1周后下降至术前水平;急性排斥反应组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非急性排斥反应组。系膜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表达均阴性。【结论】B7-2分子表达与排斥反应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肾移植受者外周血中共刺激分子CD28与CD40/CD154的表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肾移植受者外周血中共刺激分子CD28与CD40/CD154表达的动态变化情况。方法对同种异体移植肾患者于术前1、术后1、3、7、14、21和28d分别取外周血,对AR受体,在临床诊断急性排斥反应当天和抗排斥治疗1周后额外采血。对白细胞进行免疫荧光双标记,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共刺激分子在外周血淋巴细胞中的表达。结果术后1、3d内CD28 、CD4 CD28 、CD8 CD28 细胞比率均有显著下降,但术后7d逐渐恢复至术前水平;AR时表达上升,其中CD28 和CD4 CD28 细胞比率显著高于术前水平,抗排斥治疗后下降至术前水平。AR时CD40 和CD154 细胞比率显著高于术前水平,抗排斥治疗后恢复至术前水平。结论外周血淋巴细胞CD28、CD40、CD154在移植后排斥反应时表达上调,提示外周血淋巴细胞共刺激分子的表达在临床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移植肾出现急性排斥反应时,受者外周血中白细胞CD40、CD40L分子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将患者分成2组,急性排斥反应组15例,未出现排斥反应组(对照组)41例,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56例肾移植受者外周血CD40、CD40L在CD4 、CD8 T细胞表面的表达.结果 当发生急性排斥反应时,受者的外周血CD40、 L分子的表达均增强,排斥组与未排斥组间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与CD40、CD40L共刺激通路的活化有十分密切关系,CD40、CD40L分子的表达随急性排斥反应的增加而显著上升.可作为临床上对急性排斥反应的无创性诊断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大鼠异位心脏移植术前后相关免疫分子表达水平与移植心肌组织中淋巴细胞浸润程度变化的观察,探讨免疫排斥反应的相关时间进程。方法:wintar大鼠为受体;SD大鼠为供体。经供体心脏主动脉、肺动脉与受体腹主动脉、静脉吻合行异位心脏移植术。分别于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点取血和移植心脏组织。用流式细胞仪和免疫组化方法分别检测白细胞CD4、CD8的表达水平和移植心脏组织中CD4^+、CD8^+细胞浸润情况。结果:移植心脏的存活率分别为:第24小时100%、第72小时85.7%、第7天16.7%、第10天0%。于移植术后第24小时,淋巴细胞CD4、CD8表达水平和CD^ 、CD8^ 淋巴细胞的心肌浸润程度均明显降低。于第72小时,淋巴细胞的CD4、CD8表达水平回升至移植后的峰值,而CD4^ 、CD8^ 淋巴细胞的心肌浸润程度于第7天时达到移植后高峰。供心存活率与淋巴细胞的心肌浸润程度变化负相关。结论:异种大鼠异位心脏移植手术后外周血淋巴细胞CD4、CD8免疫分子表达水平的提高比CD4^ 、CD8^ 淋巴细胞浸润程度升高早4天;而供心存活率与淋巴细胞的心肌浸润程度的变化呈负相关。提示大鼠心脏移植免疫排斥反应的活化期于72小时内而排斥反应效应期主要发生在术后3-7天。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移植肾组织内HLA-Ⅱ的表达变化。【方法】对同种异体移植肾患者行经皮肾穿刺活检获取术前(供肾修整结束时)、术后7d、1个月、6个月、1年或以上的植肾组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活检组织中HLA-Ⅱ的表达情况。【结果】53例肾移植受体共行肾活检130次,术前肾小管上皮细胞HLA-Ⅱ抗原表达阴性,肾功能稳定期的标本中,术后7d。肾小管上皮细胞HLA-Ⅱ抗原表达阳性率显著增加,其后逐渐下降,半年后转阴性。【结论】对于移植后处于。肾功能稳定期的受体,植肾组织中甩A-Ⅱ表达早期增加,其后则逐渐恢复至移植前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移植肾慢性排斥反应(CR)时转化生长因子-β1诱导的抗凋亡因子-1(TIAF-1)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对6例因肾细胞癌行肾切除的未受肿瘤侵犯的正常肾组织和8例供肾正常肾组织、16例急性排斥反应和28例慢性排斥反应移植肾组织中TIAF-1的表达进行观察,并对间质浸润细胞中CD3、CD20、CD68阳性细胞数进行分析。结果正常供肾组织未见TIAF-1表达。急性排斥反应移植肾间质TIAF-1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加,肾小管上皮细胞呈微弱的TIAF-1表达。在慢性排斥反应移植肾组织中,TIAF-1在间质浸润细胞中的表达呈弥漫性、强阳性,较多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呈高度染色。移植肾间质浸润的TIAF-1阳性细胞数与CD3和CD20阳性细胞数呈正相关。结论TIAF-1在慢性排斥反应移植肾组织中的表达可能与Th1细胞向Th2细胞的免疫偏离有关,移植肾肾小管上皮细胞的TIAF-1表达可能反映了某种保护性机制的诱导。  相似文献   

10.
急性排斥反应时移植肾组织Notch1和ki-67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 目的 检测急性排斥反应时移植肾组织内Notch1和细胞核增殖抗原ki-67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2例急性排斥反应时穿刺获取的肾组织标本为研究组,以10例正常肾组织为对照组,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所取组织中Notch1和ki-67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正常肾组织中Notch1表达极弱,ki-67无表达,急性排斥反应时移植肾组织的Notch1和ki-67呈阳性表达,Notch1阳性信号位于肾小管上皮细胞的胞浆和胞膜,ki-67阳性信号位于肾小管上皮细胞和间质细胞的胞核;Notch1和ki-67表达与移植肾组织病理分级呈正相关。结论 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时,Notch1和ki-67表达均增高,可能与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1.
宫颈癌患者外周血中T细胞亚群数量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宫颈癌患者外周血中T细胞亚群数量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08年10月-2009年10月期间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的CINⅢ患者20例,宫颈浸润癌患者20例,正常宫颈健康妇女20例,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中CD4+T细胞、CD8+T细胞、CD4+ CD25+ Foxp3+Trregs数量.[结果]宫颈浸润癌患者外周血中CD3+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数量及CD4+/CD8+显著低于正常宫颈组和CINⅢ组(P<0.05),正常宫颈组和CINⅢ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宫颈癌浸润组CD4+CD25+Foxp3+Tregs数量显著高于正常宫颈组和CINⅢ组(P<0.05),正常宫颈组和CINⅢ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浸润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存在免疫抑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T细胞活化在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CD25/CD3~+CD4~+、CD69~+/CD3~+CD4~+、HLA-DR/CD3~+CD4~+、CD25~+/CD3~+CD8~+、CD69~+/CD3~+CD8~+、HLA-DR/CD3~+CD8~+T细胞在慢性AA组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水平,并取61例患者为AA组与30例非血液系统疾病对照人群为对照组予比较。[结果]AA组CD25~+/CD3~+CD4~+T细胞比例为8.04%,对照组为6.75%,P<0.05,有统计学意义。AA组HLA-DR/CD3~+CD8~+T细胞比例为15.90%,显著高于对照组6.40%(P<0.01)。[结论]T细胞异常活化可能在再障发病或病情进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CD4^+CD25^+Foxp^3+Treg细胞在HBV感染所致慢加急性肝衰竭发病过程中的表达。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36例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3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40例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及40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CD4^+CD25^+Foxp^3+Treg细胞水平,并追踪慢加急性肝衰竭组患者转归,评价好转组与未恢复组CD4^+CD25^+Foxp^3+Treg细胞百分率差异。结果:慢加急性肝衰竭组、慢性乙型肝炎组、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组及健康对照组外周血CD4^+CD25^+Foxp^3+Treg细胞分别为(5.14±1.03)%、(9.86±1.72)%、(7.93±1.67)%及(7.06±1.61)%,慢加急肝衰竭组外周血Treg细胞百分率显著低于慢性乙型肝炎组、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组和健康对照组(P〈0.01)。慢性乙型肝炎组外周血Treg百分率明显高于慢加急肝衰竭组及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组与健康对照组外周血Treg百分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CD4^+CD25^+Foxp^3+Treg细胞的百分率与患者血清HBVDNA呈正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好转组与未恢复组CD4^+CD25^+Foxp^3+Treg细胞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发病可能与CD4^+CD25^+Foxp^3+Treg细胞表达过低有关,Treg细胞表达水平不能预示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Graves′病(Graves′disease,GD)患者外周血T细胞表面膜型CD28及血清中可溶性CD28的表达水平,探讨CD28分子在GD免疫病理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取105例GD患者为试验组,67例健康者为对照组,通过溶血及流式细胞术检测所有受试对象外周血T细胞表面膜型CD28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中可溶性CD28的含量。结果试验组外周血CD4+CD28+T细胞为(23.367±8.562)%,CD8+CD28+T细胞为(10.156±3.114)%,较对照组[分别为(30.786±5.143)%和(17.200±3.624)%]显著减少(P<0.0.5、P<0.0.1),血清中可溶性CD28水平观察组[(2.35±0.58)μg/L]较对照组[(0.53±0.23)μg/L]显著增加(P<0.01)。结论共刺激分子CD28很有可能参与了GD的免疫病理机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旋毛虫新生幼虫抗原诱导小鼠产生的保护性免疫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旋毛虫新生幼虫抗原免疫后7、14、28、42d小鼠外周血CD4^+和CD8^+ T淋巴细胞的百分率,并同时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外周血PBMC培养上清中IL-4和IFN-γ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旋毛虫新生幼虫抗原免疫组小鼠外周血CD4^+、CD8^+ T淋巴细胞的百分率均增高,IL-4和IFN-γ水平亦升高,直至免疫后42d;而CD4^+/CD8^+ T细胞比值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旋毛虫新生幼虫抗原能诱导机体产生有效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有希望成为预防旋毛虫病有前途的候选疫苗。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检测尿毒症患者肾移植前后外周血白细胞介素18受体(IL-18R)的变化,探讨IL-18R在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中的作用.方法 受试者分为尿毒症组(n=32),肾功能稳定组(n=24),急性排斥组(n=8),长期存活组(n=12)和健康对照组(n=7).提取受试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加入双荧光标记的鼠抗人CD4/IL-18Rα及CD8/IL-18Rα单克隆抗体,利用流式细胞仪进行测定,计算机分析打印结果.结果 CD4/IL-18Rα及CD8/IL-18Rα在健康对照组(n=7)中的阳性率分别为(5.9±3.4)%和(14.9±4.6)%,而在尿毒症组的阳性率分别为(17.6±9.7)%和(28.0±5.6)%,两组比较差别有显著性(P=0.02,P=0.04).术后恢复顺利者及术后长期存活者外周血CD4/IL-18Rα及CD8/IL-18Rα的表达明显低于急性排斥反应患者.排斥反应发生时外周血CD4/IL-18Rα及CD8/IL-18Rα的阳性率分别为(31.9±11.6)%和(45.7±14.7)%,明显高于肾功能正常组;激素冲击治疗后其阳性率分别为(4.6±1.7)%和(11.2±3.8)%,与激素冲击治疗前比较明显降低.结论 利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尿毒症患者肾移植前后外周血CD4/IL-18Rα及CD8/IL-18Rα的变化,可以较早预测肾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预测肾移植后恢复情况,评估排斥反应对激素治疗的效果,为排斥反应的早期诊断和选择抗排斥治疗方案提供简单、快速和非创伤性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CD4^+、CD8^+、CD8^+CD28^-Treg细胞在过敏性紫癜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78例确诊的过敏性紫癜患者在入院时各采静脉血2 ml,予肝素抗凝后行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检测CD4^+、CD8^+、CD8^+CD28^-Treg细胞的表达水平。78例患者给予抗组胺药物、维生素C、芦丁片、钙剂治疗,对于紫癜型肾炎组病情严重者给予丙球蛋白治疗以缓解症状;治疗2周后治愈或好转后再次采取外周血样,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CD4^+、CD8^+、CD8^+CD28^-Treg细胞的表达水平。结果治疗后患者外周血中CD4^+上升、CD8^+下降、CD8+CD28^-Treg细胞上升明显。结论外周血CD8^+CD28^-Treg细胞的表达水平对过敏性紫癜的诊断和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章鹏  苏定雷 《医学综述》2013,19(7):1334-1336
目的探讨多发性硬化(MS)患者外周血γδT细胞与CD4+CD25+Foxp3+Treg细胞比例的变化。方法采集37例MS患者(MS组)及25例健康对照者(NC组)的外周静脉血,分离外周血单个核淋巴细胞,以流式细胞术检测γδT细胞及CD4+CD25+Foxp3+Treg细胞的比例。结果 MS组外周血γδT细胞比例较NC组显著升高,且活动性患者较非活动性患者进一步升高;MS组外周血CD4+CD25+Foxp3+Treg细胞比例较NC组显著降低,而活动性患者较非活动性患者进一步降低。MS组外周血γδT细胞与CD4+CD25+Foxp3+Treg细胞比例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 MS患者外周血γδT细胞比例的升高可下调CD4+CD25+Foxp3+Treg细胞比例,从而促进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