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PVDF 膜污染及清洗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考察了采用膜混凝反应器处理滦河原水后膜污染情况及几种清洗方法。试验结果表明膜污染主要由铁污染和有机污染组成,碱洗能去除大部分的有机污染,而无机污染主要由酸洗去除。为使系统在较高通量下长期稳定运行,需依靠定时在线化学清洗及时恢复跨膜压力,在长期运行中持续投加1200mg/L次氯酸钠及时清除有机污染,当跨膜压力较高时再投加1.5%盐酸执行一次。进行化学清洗时氢氧化钠、次氯酸钠和盐酸三种清洗剂结合清洗效果很好,此外,水温、加药量及清洗时间是决定化学清洗效果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高分子絮凝剂对膜生物反应器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烧杯试验考察了混合液CODCr及浊度的变化,确定了高分子絮凝剂的最佳投量为100 mg/L.之后通过平行对比试验研究了其对膜生物反应器的影响.结果表明,投加100 mg/L的高分子絮凝剂,对MBR出水水质没有明显的改善;混合液CODCr含量相当,但其波动相对较小;EPS含量亦相当.以单位膜面积处理单位水量时过膜阻力的增加量表征膜污染速率,高分子絮凝剂投加前后膜污染速率分别为0.84 kPa/m,0.67 kPa/m.分析表明,高分子絮凝荆通过增大污泥絮体尺寸,使EPS聚集成团,从而达到延缓膜污染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在原有A/O—MBR处理含油废水的设备中加设内循环装置后,系统对废水的处理效果,系统中微生物的变化情况以及系统膜通量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设置内循环装置后,中空纤维超滤膜(孔径为0.45μm)生物反应器对NH3—N、油、CODCr和TOC的去除具有较为明显的改善,同时反应器中MLSS和污泥颗粒粒径变化明显。NH3—N去除率由原来的70%上升至85%左右;对油的去除效率最高可达99%。系统的膜通量在内循环装置中趋于稳定,一周后达到29.32L/(m2.h),并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膜污染。在MLSS为6000~8000mg/L时,系统的处理效果较好,污泥平均颗粒粒径较大,膜污染的程度较轻。因此,设置内循环装置后,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处理效果,保证了出水水质。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较系统地分析了向曝气池中投加化学活性载体(石灰、FeCl_3)和多孔悬浮载体(聚氨脂泡沫)这两种介质对活性污泥特性及废水处理特性的影响,并与传统活性污泥法进行了初步的技术经济比较.试验结果表明:(1)向反应器投加100mg/L石灰或15mg/LFeCl_3后反应器中出现了约占反应器污泥总体积10%,粒径为0.3~1.0mm的好氧污泥颗粒;污泥SVI可降至50~80mL/g,污泥比阻降为(5.7~9.8)×1012m/kg,说明石灰和FeCl_3投加改善了污泥的沉降和脱水性能;投加石灰或FeCl_3后,反应器中污泥活性有所降低,但其中VSS浓度升高,使反应器具有更高的有机物去除能力,有机负荷比对照试验高54%和39%,同时出水水质较好,污泥产量较低,具有较强耐冲击负荷能力;投加石灰或FeCl_3后,反应器可去除86.8~92.5%总磷及  相似文献   

5.
A/A/O工艺强化处理城市污水中试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模拟南方某城市污水厂A/A/O反应器,采用投加悬浮填料的强化方法,以探求其对总氮和氨氮去除效果的改善程度。结果表明:在中试进水流量为233.37~248.40 m3/d、水力停留时间7.85~8.36 h、污泥龄5.35 d的条件下,出水中氨氮与总氮均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6.
在处理实际生活污水的小试缺氧/好氧-MBR系统中考察了MBR中不排泥方式运行的可行性。以不排泥方式运行时,污泥浓度逐渐增加并达到平衡状态,并且污泥增长过程符合Logisitic增长模型;膜污染速率先是随污泥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达到平衡状态后,膜污染速率又缓慢降低;污水处理效能明显提高,COD、NH3—N去除率略有升高,出水TN浓度显著下降;好氧池SND作用随污泥浓度的增加而更加显著。研究结果表明,MBR以不排泥方式运行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一体化超滤-膜混凝吸附生物反应器饮用水除污染效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提高超滤-膜生物反应器(UF-MBR)的饮用水除污染效果,在其反应器中直接投加粉末活性炭进行吸附和聚氯化铝进行混凝,构建一体化超滤-膜混凝吸附生物反应器(UF-MCABR)。试验结果表明,在投药量为粉末活性炭8mg/L、聚氯化铝10mg/L时,UF-MCABR对TOC和CODMn的去除率比UF-MBR分别提高了37.1个百分点和29.8个百分点;对DOC和UV254的去除率分别提高了40.6个百分点和61.4个百分点,并取得了几乎100%的硝化效率和PO34-—P去除效率。UF-MCABR的膜污染速率较之UF-MBR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青岛某啤酒废水处理工程,该工程采用初沉—调节—CLR(沼气提升内循环厌氧反应器)—A/O处理工艺。对CLR反应器COD的去除情况及其颗粒污泥活性以及A/O运行效果进行了分析,当CLR反应器的处理负荷为10kgCOD/(m3.d)时,COD去除率可达80%以上,A/O池为0.5kgCOD/(m3.d)时,COD去除率为90%以上,出水COD小于60mg/L。同时CLR反应器内的污泥比产甲烷活性可达175mL/(g.d),出水水质可达《啤酒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9821—2005)和广东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 44/26—2001)第二时段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9.
投加活性炭膜污染控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比较了不同粒径(20~40目、40~60目、80目、100~150目)的活性炭对膜生物反应器减缓膜污染的效果,粒径确定后比较不同投加量(0、1g/L、2g/L)对膜生物反应器膜通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粒径过大或过小都不利于减缓膜污染,本试验适宜的活性炭粒径为40~60目;1g/L的颗粒活性炭膜通量下降比较缓慢,2g/L的活性炭反而会加剧膜污染。活性炭减缓膜污染的主要原因是改善了活性污泥混合液的性能,阻碍污泥层在膜面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
向MBR中投加磁性悬浮颗粒,通过改善污泥混合液特性来控制膜污染,试验结果表明:最佳吸附剂为四氧化三铁/硅藻土复合颗粒,吸附剂的最佳投加量为0.1 g/L;投加复合颗粒的MBR出水的COD、氨氮和硝态氮均优于参比MBR,说明复合颗粒能改善膜出水水质;投加颗粒的MBR膜表面的EPS各组分均低于参比MBR,说明四氧化三铁/硅藻土复合颗粒能有效的吸附污泥悬浮液中的EPS,加强MBR的通量稳定性,从而延缓膜污染,减少膜清洗次数,降低运行成本。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复杂边界条件下气液两相界面的流动及混掺现象对工程建设的影响,结合某大型水电站的溢洪道,利用RNG k-ε模型对其进行三维流场模拟,采用有限体积法离散控制方程,并用GMRES算法进行压力求解,对前置掺气坎式阶梯溢洪道和传统阶梯溢洪道泄流壁面上的高速掺气水流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随着掺气坎坡度的增加,其掺气空腔及掺气浓度均有所增大,随着水流下泄掺气浓度沿程降低,达到一定距离后趋于稳定,掺气浓度值达到了减免空蚀破坏的要求;与传统阶梯溢洪道的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可知,增设前置掺气坎后,既可以增加前几级阶梯的掺气浓度使水流提前达到水气平衡,也没有降低阶梯式溢洪道的消能率,为解决传统阶梯溢洪道中出现的工程难题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根据哈尔滨水文水资源勘测总站实测水下地图及水文资料,针对桥梁上、下游浅滩变化,分析桥梁对水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14.
15.
赵波 《吉林水利》2013,(8):29-32,64
针对水库重力式大坝加高加固问题进行试验研究,对后帮式、前帮式、外包式以及戴帽式加高方式建立实验模型评价新旧混凝土结合面的粘结性能。抗折强度试验和微观电镜试验结果表明,四种类型的加高方式,外包式的结合面最大,抗折强度最高,粘结性能最强。采用水泥砂浆处理后增多了结合面的纤维状C-S-H凝胶,增强了新旧混凝土之间的粘结性能,合理的加固方式加上结合面处理有利于提高坝体的安全性能。  相似文献   

16.
小浪底地下厂房围岩稳定计算地质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工程勘探资料,在分析小浪底枢纽地下厂房区主要结构面的分布规律及其特征的基础上,建立了几何传真概化地质模型,并采用不连续介质有限元离散化计算模型,模拟计算地下厂房围岩的应力应变。计算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概化地质模型符合实际地质状况,计算的应力分布与实测的变形特征相吻合,这与目前按常用的其它模型及连续介质计算的结果有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17.
采用先进的三维超声波多普勒流速仪(ADV)对不同分流比情况下弯道水流紊动特性进行了系统的试验研究。根据试验数据,探讨了不同分流比工况下弯道水流的紊动机理,分析了其紊动特性,同时对紊动强度分布特点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8.
19.
稳定河床水位流量关系单值化原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数理计算方法建立流量与综合落差、稳定流流量计算公式,从而使受洪水涨落和变动回水影响的非单元值的水位流量关系单值化。为精减测次、简化外业洲验,水文预报、水文及整编工作电算化提供了新的分析手段。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