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通过控制活性炭投加量、吸附时间、温度、pH以及O3投加量等因素,考察不同类型活性炭对黄河水中有机物的去除情况。研究发现:酸性环境有利于活性炭的吸附作用,破碎炭在CODMn、UV254以及TOC的去除上明显优于柱状炭,其最佳吸附时间在120min左右,当活性炭的投加浓度为1.6g/L时,活性炭对TOC的吸附接近饱和,当臭氧投加量为3mg/L时,处理效果比较理想。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含酚废水的处理技术,改善水生态平衡,分别采用臭氧氧化、活性炭吸附─臭氧氧化和臭氧氧化─活性炭吸附联用等方法处理含酚废水。试验结果表明:臭氧氧化─活性炭吸附联用技术处理含酚废水效果最好;得出的最佳试验条件为:活性炭加入量为30g/L、吸附时间为20min、臭氧流量为8mg/min、反应时间为20min及溶液初始p H值为8.5。在最佳试验条件下,臭氧氧化─活性炭吸附联用工艺对CODCr的去除率为74.60%。  相似文献   

3.
对国内南北两家印染厂的二级生化出水进行臭氧催化氧化中试研究,优化了序批式和连续流两种工艺模式下的反应条件,得到了最佳臭氧投加量和反应时间;在最优反应条件下对比了两种工艺模式的处理效果及运行费用。结果表明,在二级生化出水COD值为60~90 mg/L的北方工厂,最佳臭氧投加量为30 mg/(L·h),处理出水COD均达到40 mg/L以下时,序批式模式和连续流模式的最佳反应时间分别为30 min和90 min;在二级生化出水COD值为100~130 mg/L的南方工厂,最佳臭氧投加量为40 mg/(L·h),处理出水COD均达到55 mg/L以下时,序批式模式和连续流模式的最佳反应时间分别为60 min和90 min;达到同等出水条件下,序批式模式的运行费用(北方工厂:0.335元/m3水;南方工厂:0.702元/m3水)低于连续流模式(北方工厂:0.776元/m3水;南方工厂:0.996元/m3水);7 d稳定运行验证了两种工艺模式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臭氧-活性炭工艺在东北寒冷地区的应用较少。某净水厂工程项目位于黑龙江省,针对原水水温低、色度较高及微污染问题,采用了臭氧-活性炭工艺,其主要设计参数:预臭氧投加量为0.5~1.5mg/L,主臭氧投加量为1.5~2.5mg/L,絮凝池停留时间为20min,沉淀池上升流速为1.63mm/s,V型滤池滤速为6.8m/h,活性炭池滤速为5.5m/h。净水厂投产2年后的水质检测表明,臭氧-活性炭工艺在冬季取得了良好的运行效果,出水水质达到国标要求。  相似文献   

5.
为实现城市污水处理厂尾水中残留有机物的进一步削减,降低其在环境中的危害,以钛硅分子筛TS-1负载铜和钇(Cu/Y-TS-1)为催化剂,研究连续流催化臭氧氧化深度处理城市污水处理厂尾水的效能,并考察了臭氧投加量及停留时间对尾水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连续流运行条件下,Cu/Y-TS-1催化臭氧氧化不仅能够有效去除尾水中的有机物,还可以进一步控制水中氮素的污染。在停留时间30 min、臭氧通量106.3 mg/min、臭氧流速1 L/min、Cu/Y-TS-1催化剂30g/L条件下,COD、溶解性有机碳(DOC)及NH_3-N分别由进水浓度53.1mg/L、16.7mg/L和7.34mg/L降低到19.5 mg/L、8.8 mg/L和2.4 mg/L。与单独臭氧氧化相比,COD、DOC和NH3-N分别提高了16.1%、21.3%和51.1%。臭氧投加量的增加及停留时间的延长有利于有机物和NH3-N的去除。  相似文献   

6.
臭氧-生物活性炭处理反渗透浓排水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臭氧—生物活性炭(O3—BAC)工艺在石化行业中处理反渗透浓排水的效能,为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试验研究表明,当pH为7.5、臭氧投加量为6mg/L、接触时间为35min、BAC吸附时间为30min时,系统对色度、氨氮、CODCr的去除率分别为85%、36%、64%,出水浊度<0.5NTU。试验证明该工艺的处理效果稳定,出水水质基本不受进水水质波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系统地研究了臭氧和二氧化氯复合预氧化的除锰效能及特性,活性炭对预二氧化氯副产物亚氯酸盐的去除效果。利用CFD软件对预氧化进行优化设计,并利用试验验证模拟方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结果表明在处理含锰量较高的原水时,采用臭氧和二氧化氯复合投加除锰效果要优于单独使用二氧化氯预氧化,臭氧投加30min后再投加二氧化氯,臭氧最佳投加量为0.5mg/L。同时炭砂滤池对亚氯酸盐也具有很好的去除作用。  相似文献   

8.
臭氧氧化工艺溴酸盐控制中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1m3/h的中试装置研究了臭氧氧化工艺处理引黄水库水时溴酸盐控制技术。结果表明,在臭氧投加量为1.5mg/L时,臭氧氧化后溴酸盐产生量为0.006mg/L,活性炭过滤出水溴酸盐为0.002mg/L;在相同臭氧投加量条件下,降低原水pH、投加高锰酸钾和过氧化氢后溴酸盐生成量分别减少了50%、33%和100%,活性炭后出水中均未检出溴酸盐,同时提高了有机物去除率。  相似文献   

9.
采用臭氧-活性炭-超滤(O3-GAC-UF)处理石油微污染水,研究该组合工艺对水中石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当原水油含量为4 mg/L左右时,在臭氧投加量约为4 mg/L、反应时间为12 min、活性炭停留时间为12 min条件下,超滤出水油含量为0.027 mg/L,对色度、浊度和CODMn的去除率均接近100%,UV254从0.117 cm-1降低为0.004 cm-1,并且随着处理水量的增加,系统运行稳定.臭氧-活性炭-超滤工艺可以作为处理石油微污染水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臭氧活性炭深度处理工艺除藻效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中试除藻试验,研究了臭氧活性炭深度处理工艺的除藻效能。结果表明,经过预臭 氧化和常规工艺处理后,深度处理工艺可再去除67%的含藻量。工艺参数:臭氧投加量2 mg/L,接 触时间15 min,活性炭滤池滤速10 m/h,停留时间12 min。探讨了预臭氧化和深度处理两种组合工 艺的除藻机理和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22)的实施,城市供水水质进一步提高的同时给部分仅使用常规处理工艺水厂的带来了挑战。为确保2-甲基异莰醇(2-MIB)稳定达标,常规处理工艺自来水厂将使用投加粉末活性炭的方法达到去除的目的。通过系统性研究实际生产中粉末活性炭的投加量、吸附时间、投加点对2-MIB去除的影响,结合出厂水水质、运行管理效率和经济性评价,确定应用粉末活性炭去除饮用水中2-MIB是可行的技术。结果表明,当原水2-MIB浓度为(61.2±3.70) ng/L时,在0~330 min吸附时间内,随着吸附时间延长,投加5~40 mg/L的粉末活性炭2-MIB的去除率增加;当吸附时间为300 min时,投加40 mg/L的粉末活性炭能将2-MIB浓度为(61.05±2.24) ng/L的原水降至低于10 ng/L;多级投加粉末活性炭对2-MIB去除效果明显优于原水单级投加,原水2-MIB浓度为(63.85±22.13) ng/L时,多级投加50 mg/L粉末活性炭2-MIB去除率(85.1±2.63)%。投加30 mg/L的粉末活性炭能将原水中高锰酸盐指数平均去除率从...  相似文献   

12.
为评估双氧水在给水厂深度处理改造中的应用潜力,依托中试装置分析了臭氧/双氧水/活性炭工艺中氧化剂投加量和投加比对工艺处理效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臭氧/活性炭工艺相比,臭氧/双氧水/活性炭工艺对中试装置进水中的CODMn、土臭素、2-MIB、甲砜霉素和氟甲砜霉素均有更高的去除率,且对于水中富里酸类物质、溶解性微生物代谢产物及自生源组分的削减幅度更大,试验条件下的最优工况为O3投加量1.0 mg/L,O3/H2O2质量比2∶1。在水厂常规的臭氧投加规模下(0.5~1.5 mg/L),臭氧/双氧水/活性炭工艺出水基本没有双氧水残留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预臭氧通常位于净水处理工艺的最前端,其对后续工艺的协同和优化作用值得探讨。通过中试,研究预臭氧在臭氧生物活性炭深度工艺处理太湖水中的作用。试验表明,预臭氧具有助凝效果,但对混凝去除有机物的帮助有限。研究发现,预臭氧可有效提升砂滤去除可生物降解有机物(BDOC)的效果,并与臭氧投加量有密切关系。预臭氧投加量为1.5 mg/L时,常规处理(混凝沉淀-砂滤)去除有机物的效果最好。预臭氧还可促进生物活性炭去除BDOC。在本试验中,最佳的预臭氧投加量对整个深度工艺去除有机物为1.5 mg/L,砂滤起到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O_3—BAC工艺处理微污染地表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预臭氧—曝气生物活性炭滤池(O_3—BAC)工艺处理低碳源的北运河通州段原水,探讨了该系统的主要工艺参数与各项污染物去除效果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臭氧的投加对提高COD_(Cr)和NH_3—N的去除效果均有促进作用,且在投加量3 mg/L、接触时间30 min时臭氧利用效率最高;在此投加量和接触时间、回流比1:1时,COD_(Cr)和NH_3—N的去除率分别可达42%和94.3%,均高于回流比为0.5:1时,而TN去除率为13.4%,有所降低,投加外碳源和降低好氧单元气水比可使之升高;系统对UV_(254)去除率达到38.8%,其中臭氧接触单元去除率为18.66%,由臭氧氧化特性推断,原水中大分子有机物以芳香族化合物为主。  相似文献   

15.
O3/H2O2预处理难降解制药废水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O3/H2O2联合作用对去除难降解制药废水COD、改善废水可生化性的效果,并考察pH值、臭氧用量、H2O2投加量等因子对预处理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pH值为11左右,臭氧用量为1 20g/L、H2O2投加量为20mmol时,废水COD去除率达到62%,BOD5/COD提高到0 36。如果用SBR进行二级处理,可使最终出水指标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6.
针对活性炭吸附罐处理效果不可控、穿透快,无法完全吸附饱和,再生操作繁琐以及运行费用高的缺点,采用高密度加炭沉淀(Actiflo Carb)工艺取代系统中原活性炭吸附罐,对染料生产废水进行深度处理。在进水COD平均为593mg/L的情况下,粉末活性炭的投加量为0.2~0.25kg COD/kgPAC,出水COD平均为171mg/L。经过近3年的稳定运行,Actiflo Carb深度处理系统的处理效果稳定可控,节省了运营成本。  相似文献   

17.
钎剂工业生产废水含有表面活性剂以及氢氟酸等物质,可生化性较差,传统沉淀+蒸发方式处理钎剂废水效果较差。试验研究粉末活性炭吸附+光催化工艺处理钎剂工业废水,首先通过投加氢氧化钙中和氢氟酸,再经粉末活性炭(PAC)以及光催化吸附降解表面活性剂。结果显示,当氢氧化钙投加摩尔比(Ca~(2+)/F~-)为7~8、PAC与COD质量比为3时,光催化条件为紫外光强容积负荷0.012 W/cm~3、催化剂TiO_2投加量30 mg/L、H_2O_2投加量4.5gH_2O_2/gCOD时,经光催化2.5h后,即可以达到氟化物浓度小于20mg/L及COD小于100mg/L的排放要求。  相似文献   

18.
刘利 《给水排水》2012,(Z2):14-18
采用静态模拟试验,研究了粉末活性炭应急投加技术中存在的碳种优选、最佳投加量和投加点确定等问题。结果表明,投加粉末活性炭作为头部原水水质变化的应急处理手段是完全可行的,能够保证给水厂的供水安全;PICA煤质碳为粉末活性炭应急处理原水的最佳碳种;结合UV254、CODMn和色度三项指标以及给水厂的实际情况得出,吸水井处为粉末活性炭应急投加的最佳点;在水质急剧变化时,粉末活性炭投量为20~30mg/L是适宜的,其中UV254的去除率净增加20%左右,CODMn的去除率净提高10%左右;当水质极端变差时可考虑将粉末活性炭的投加量增加至50mg/L。  相似文献   

19.
南水北调的应急工程是从河北四水库调水进京,四水库水源水质与密云水库水质相差较大.为了保证河北水进京后水厂工艺运行的稳定性,根据水厂现行工艺(混凝-沉淀-煤砂过滤-活性炭过滤)增加预臭氧在河北黄壁庄水库进行适应性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投加臭氧1.5~2.6 mg/L后炭出水基本无味;试验条件为:臭氧浓度0.4 mg/L,接触时间8 min时,预臭氧能够将剑水蚤杀死去除;预臭氧后系统对有机物去除效果较好,且沉后藻类去除率达到80%以上,煤滤池出水藻类低于2万个/L;中试系统煤滤池出水和炭滤池出水溴酸盐浓度均小于5 μg/L,因此臭氧氧化后不存在溴酸盐副产物超标的风险.同时,建议在河北水进京前测定水中MIB浓度,适时调整臭氧投加量,在有必要的情况下考虑增加粉末活性炭预吸附.  相似文献   

20.
吴维  赵新华  刘旭 《给水排水》2012,38(5):133-136
探讨了粉末活性炭对抗生素的去除效果.在对水体中30种常见抗生素污染调研的基础上,选取萘啶酸、土霉素、林可霉素3种代表性抗生素进一步分析所需粉末活性炭的投加量.研究结果表明:当污染物在1 mg/L时,粉末活性炭的投加量分别为115 mg/L(萘啶酸)、75 mg/L(土霉素)、25mg/L(林可霉素),去除率均在99%以上,并根据其他抗生素的吸附难易度,推导出在相同污染程度下粉末活性炭的投加量;当原水中出现小于1 μg/L的持续性污染时,粉末活性炭的投加量应保持在1~35 mg/L,以保证稳定高效的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