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产科疾病按病种付费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以现场调查为基础,测算产科常见疾病医疗费用的平均水平及参考值范围,探索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方法:以沧州市8所医疗机构的300名产妇的医疗费用为研究对象,利用中位数和P25和P75测算出医疗费用的平均水平、参考值范围,利用秩和检验、秩相关和逐步回归分析探索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结果:将各种疾病医疗费用的P75作为费用控制上限;药品费用比重低于国家控制上限;年龄、住院天数、诊断个数、入院时情况等是影响住院费用的关键因素。结论:采取必要的措施降低住院天数和术前住院天数,完善病案的质量管理。  相似文献   

2.
以沧州市10所医疗机构的1697名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测算各种疾病住院患者的医疗费用的平均水平和参考值范围,利用秩和检验、秩相关和逐步回归分析探索了医疗费用的影响因素。认为严格选择试点病种和试点医院;将各种疾病医疗费用的P75作为费用控制上限:在制定收费标准时应考虑医院级别、人院时情况、诊断个数等因素的影响;采取必要的措施降低住院天数和术前住院天数;完善病案书写和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以现场调查为基础,测算两种产科常见疾病——自然分娩和剖宫产的医疗费用平均水平,探索某市产科疾病单病种付费标准。 方法:以某市4所医疗机构的7861名产妇的医疗费用为研究对象,利用均数、最大值、最小值和构成比等指标测算出医疗费用的平均水平。 结果:将两种疾病医疗费用的P50作为费用标准。 结论:采取必要的措施降低住院天数和药品费用,促进单病种付费方式的实施。  相似文献   

4.
常见疾病住院费用标准测算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建立住院费用标准的方法。材料与方法测算沧州市2004年出院的600名患者的医疗费用,制定10种疾病的标准临床路径,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测算医疗费用结算标准。结果.建立了10个病种的医疗费用标准。讨论与结论采用的测算病种住院费用标准的方法是科学的、简便易行的,沧州市现有收费水平稍高于结算标准。  相似文献   

5.
沧州市住院患者医疗费用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索各种疾病医疗费用的影响因素,为沧州市制定单病种费用标准提供政策性依据。材料与方法以沧州市8所医疗机构2004年的520名患者的医疗费用信息为研究对象,采用了秩和检验、秩相关及逐步回归分析方法探索各种疾病医疗费用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付费方式、医院级别、入院时情况、诊断个数、医院感染等因素是影响医疗费用的关键因素。结论与建议在制定单病种费用标准时,应考虑以上因素的影响,同时应加强病案质量管理。  相似文献   

6.
该文分析了与医疗费用上涨有关的因素,提出了各种医保支付方式的费用控制形式及其影响。分析了单病种费用控制与临床路径之间的费用关系,为单病种费用总额的测算提出具体可行的测算方法,建议不同的级别的医院医疗技术水平不同应有不同的结算方式,以及顶层设计兼顾医疗服务定价及实施成本核算,做好支付方式的改革。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老年慢性病患者家庭医疗护理的费用支付情况及其主要影响因素,为广泛开展社区卫生服务提供参考。方法 以老年慢性疾病患者为对象,实施家庭医疗与护理。以同类病人的住院结果为对照,比较分析了两组病人各项费用支出的平均水平和可能的影响因素。结果 社区家庭医疗护理病人的平均医疗费用为312.8元,95%,95%参考范围是25-34335元,日平均费用为5.2元,均低于同类病人住院费用的平均3水平。在各种收费项目中,药品费在总费用中占了86.95%。对社区医疗费用影响较大的是病人的病情和收入情况。结论 社区家庭医疗护理不但可以达到同类病人住院治疗的相同效果,且经济、方便、可以满足多数老年慢性病患者的住院难题。  相似文献   

8.
目的 为合理控制病种费用、制定冠脉内支架术患者住院费用标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根据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医院2004年至2006年行冠脉内支架术患者的住院费用数据,对可能影响费用的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并建立病种费用预测模型,测算病种的医疗保险费用控制上限,据此对2007年1~6月的患者进行费用评价.结果 1 296例冠脉内支架术患者,其手术材料费占住院费用的比例最高,达84.11%;影响冠脉内支架术患者住院费用的因素按其作用强度,依次为支架数量、住院天数、年龄、入院情况及抢救情况.2007年1~6月的患者平均住院费用低于控制中心线,且费用低于上控制线的病例数达到85%以上.结论 医院应从控制支架数量、住院天数及药品费等方面入手,降低病种医疗费用.通过制定病种费用控制标准,可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  相似文献   

9.
《卫生经济研究》2009,(6):54-54
陕西省神木县于2009年3月1日在国内率先实行“全民免费医疗”保障制度,凡拥有神木户口的城乡居民患者(未参加城乡居民合作医疗和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人员除外),在定点医疗机构住院,起付线以上费用全由县财政买单。最引人注目的是,如器官移植等特殊医疗也在报销范围之内,每人每年报销上限为30万元。初步测算,“全民免费医疗”推行后,  相似文献   

10.
循环系统疾病医保患者住院医疗费用因子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影响循环系统疾病医疗保险(医保)患者住院医疗费用的主要支配因子,为控制医疗费用的过度增长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某县内12所医院2004年度循环系统疾病医保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对2004年255名循环系统疾病医保患者住院医疗费用进行分析。结果:在医疗费用的17个因素中存在6种主要支配因子。结论:降低药费和治疗费是控制医疗费用的过度增长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1.
病种病例平均住院日控制标准实证研究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1  
目的:制定较为合理的住院日控制标准。方法:收集3所三级甲等医院2000年1月1日至2002年12月31日154640份病案、407个病种和806个病型,采用SAS6.12,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病种病例分型的住院日呈单峰正态,并求出住院日的上下界控制区间。讨论:中位数作为病种病例平均住院日控制的标准参考值以及P25与P75作为上下界控制值是可行的,并可依此对医疗单位或个人的医疗质量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2.
病种费用控制标准实验研究   总被引:36,自引:5,他引:31  
目的 制定合理的病种费用控制标准,加强病种质量管理和病种费用控制。方法 调查了某医院1999年全年出院病人病案,对667个病种、1518个病型、26668份病案,进行了病例分型可行性试验、正态性分布检验和建立标准的统计方法选择等多层次分析。结果 实验研究表明,由于病人病情差异等因素,同种疾病的平均住院日与医疗费用均呈偏态分布。讨论 通过算术均数和中位数2种方法比较,认为采用中位数作为病种质量费用控制的标准参考值以及上、下界限控制值为妥。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不同医保支付模式下耐碳青霉烯类革兰阴性杆菌(CRO)医院感染患者的直接医疗费用。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择某三甲医院2019年1月—2021年12月CRO医院感染患者为感染组,按条件1 ∶1 配比后筛选出对照组,采用中位数描述两组患者住院日数和住院费用等,采用秩和检验,分析不同支付模式下CRO医院感染的直接医疗费用。结果 共有75例CRO医院感染患者,为感染组;成功配对75例为对照组。感染组患者较对照组住院日数延长24.4 d,住院均次费用高10.4万元,日均住院费用高0.6万元,自费金额高7.1万元,抗菌药物费用高0.5万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支付类型的感染组患者与其对照组的住院均次费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市级城镇职工组因感染较对照组增加的住院均次费用最多,为14.5万元;全自费组因感染较对照组增加住院均次费用12.2万元。城镇居民医保、省级城镇职工医保患者因感染较对照组增加的自付费用分别为5.5万、1.4万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省级城镇职工因感染较对照组增加日均住院费用0.3万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不同医保支付模式下,CRO感染患者的均次住院费用、平均住院日数、日均住院费用、人均自付金额均高于非感染患者,对市级城镇职工、农村合作医疗及全自费患者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住院次均费用控制模式控制医疗费用的效果,找出存在的问题,为贵溪市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发展提供政策建议.方法:比较贵溪市住院次均费用控制模式实施前后两年全省及贵溪市社会经济状况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运行情况相关指标;分析贵溪市5年来参合农民住院次均费用和住院流向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贵溪市实施住院次均费用控制模式后,各级医疗机构的住院次均费用水平得到有效的控制,但仍需进一步加强.结论:住院次均费用控制模式强化了医疗机构在费用控制中的作用及其所承担的风险,增强了各级医疗机构费用控制的主动性,对于住院费用控制有一定的作用,但仍不成熟,还需不断地完善.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血液病患者医院感染所致的直接经济损失。方法采用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调查患者的医疗费用及住院时间,将医院感染患者再分为三组:单部位感染组、多部位感染组、多重耐药菌感染组,分析各组患者医院感染直接经济损失。结果病例组(医院感染患者)平均医疗费用为69 844.70元,对照组为35 077.13元,因医院感染导致患者的医疗费用平均增加34 767.57元,增加的医疗费用主要是药物费、检验费和输血费。不同感染类型患者平均医疗费用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重耐药菌感染组和多部位感染组患者的医疗费用均高于单部位感染组,多重耐药菌感染损失最高(平均医疗费用为121 949.02元)。直接经济损失因病种而异,直接经济损失居前3位的病种分别是伯基特淋巴瘤(BL)、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直接经济损失分别为151 960.09、100 419.29、74 298.47元。病例组平均住院时间中位数为30 d,长于对照组的17 d(P0.05),不同感染类型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20)。与对照组比较,不同血液病病种医院感染患者住院时间平均延长4~30 d。结论医院感染可增加血液病患者的医疗费用及住院时间,直接经济损失因感染类型及病种不同而存在差异,应加强多重耐药菌管理及专病管理,并积极采取有效的医院感染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确定医疗保险费用影响因素,提出医疗保险费用控制对策。方法:通过文献研究和专家咨询,并运用镇江市数据,统计分析医疗保险费用控制影响因素。结果:医疗保险可报费用、药品费用、参保人群的年龄结构以及参保人员就医的医院级别是影响医疗保险费用的主要因素。结论:要有效控制医疗保险费用,需要针对主要影响因素,从完善医疗保险支付制度、控制医疗费用、开展健康宣传和健康教育活动、引导参保人群合理就医等方面采取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