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了解兴安盟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对死亡原因、现状及相关因素分析,找出工作的薄弱环节,明确保健工作重点,提高保健服务质量。为提出和制定改善儿童保健服务的卫生对策提供依据。方法根据《中国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方案》,对2005年-2009年兴安盟5岁以下儿童进行死亡监测,对5岁以下儿童死亡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兴安盟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有逐年下降趋势,5年期间,5岁以下儿童主要死因为:出生窒息、早产低体重、先心病、神经管畸形(其他先天异常)、肺炎等。结论通过5年监测,兴安盟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逐年呈下降趋势。出生窒息、早产低体重为近年来儿童死亡的第一、二位。提示加强围生期保健,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加强对基层妇幼保健人员新生儿窒息复苏适宜技术培训技术,是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5岁以下儿童死亡原因分析,探讨相应对策,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方法:对2003—2006年温岭市辖区16个镇(街道)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资料44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年间,5岁以下儿童前8位死因依次为先天性心脏病、早产或低出生体重儿、其他先天异常、出生窒息、意外窒息、溺水、其他意外、肺炎。结论:要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需积极采取干预措施,首先要加强孕期保健管理,优生优育,降低出生缺陷;加强围产期监护,提高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加强基层ARI标准病案管理;加强1—4岁儿童安全管理。  相似文献   

3.
2004年广州市花都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艳霞 《中国病案》2006,7(8):42-43
本文对2004年度花都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进行了监测。结果显示: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16.79‰;婴儿死亡人数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总人数的73%;儿童死亡原因依次为先天异常、肺炎、早产和低出生体重、溺水。提示加强围生期保健,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是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4.
宁夏2003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的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定期对全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进行监测,及时掌握死亡的主要原因,为制定和调整全区儿童保健工作提供决策依据。方法 按照(中国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方案)中的要求,采取自上而下、广泛收集线索、追踪、查询,逐个填报死亡卡。结果 新生儿、婴儿、5岁以下死亡率:川区为13.80‰、19.55‰、27.79‰,山区为18.93‰、24.31‰、28.39‰,山区均高于川区。5岁以下儿童前3位死因:山区为肺炎、早产或低出生体重、出生窒息,川区为出生窒息、早产或低出生体重、肺炎。婴儿前3位死因:川区为出生窒息、早产或低出生体重、肺炎,山区为肺炎、早产或低出生体重、出生窒息。结论 与1999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结果相比,山区儿童保健服务质量明显改善,川区改善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我区儿童医疗保健水平,降低儿童死亡率,掌握儿童死亡现状、死因结构及变化规律,提出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方法对2007-2012年全区102名5岁以下儿童死亡年龄、性别、死因构成比进行分析.结果5岁以下儿童死亡中,男孩占53.92%,女孩占46.08%;28天以内死亡占83.33%.死因位于前5位的依次为早产及低体重出生、出生窒息、先天性心脏病、先天发育异常、新生儿肺炎和颅内出血.结论加强孕期保健,预防早产;加强婚前医学检查,加强产前健康教育,重视产前诊断,预防先天疾病及发育异常的发生;加强新生儿监护,提高产儿科医疗质量,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严格执行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规范,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死亡率.  相似文献   

6.
2006年至2008年阜新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牟淑双 《中外医疗》2011,30(11):116-116
目的通过分析2006年至2009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为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制定相关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6年至2009年阜新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阜新市婴儿以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呈总体下降趋势;其死因顺位依次为早产低体重、先心病、出生窒息、肺炎和先天异常。结论加强围产保健工作,进一步完善产科、儿科的抢救常规,同时普及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5岁以下儿童死因变化趋势以及死因顺位和构成情况,为提高天津市儿童保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辖区内2001—2017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01—2017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从9.28‰下降至3.62‰,整体呈下降趋势,2003年有所反弹,原因可能为SARS流行。其中新生儿死亡占到总死亡例数的65%。进行死因统计分析得出2001—2017年5岁以下儿童主要死因为早产或低体重、先心病、出生窒息、肺炎、其他先天异常,2001—2008年早产或低体重仍是第一位死因,2009—2017年由先心病、先天异常致死的儿童增多。结论: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关键是降低新生儿死亡率,加强宣教及产前筛查,提高窒息的抢救水平是有效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8.
陈淑芸 《基层医学论坛》2013,(29):3913-3915
目的了解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及主要原因,为制订相关干预措施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方法应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海安县2008年—2011年130例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6.28‰,新生儿死因前3位顺位是早产、低出生体重,出生窒息,新生儿肺炎;婴儿死因前3位顺位是早产、低出生体重,肺炎,先天性心脏病和出生窒息并列第三;5岁以下儿童死因前3位顺位是早产、低出生体重,溺水,肺炎。结论威胁我县5岁下儿童健康的主要死因是早产、低出生体重、溺水和肺炎。  相似文献   

9.
成都市2000年611例新生儿死亡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新生儿死亡的原因及干预措施。方法:对成都市2000年6ll例死亡的新生儿进行分析。结果:成都市2000年新生儿死亡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49.67%,占婴儿死亡的68.58%。新生儿死亡原因顺序:出生窒息、早产低体重、肺炎、先天异常、意外窒息。结论:减少新生儿死亡是降低婴儿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关键。加强图产期保健、提高产科质量,加强肺炎标准病例管理是减少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了进一步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对临洮县5岁以下儿童生命监测,掌握临洮县5岁以下儿童死亡变化趋势及主要死亡原因,探讨一整套切实可行的预防保健措施。方法建立5岁以下儿童生命监测网,对2004~2006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呈下降趋势。主要死因为出生窒息、早产低体重、先天异常、肺炎、意外和中毒。结论要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关键是做好孕期保健工作,提高产科儿科质量,推广窒息复苏技术,普及科学育儿知识,避免致畸因素,提高先天畸形的早期诊断水平,加强安全防范意识。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普兰店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原因及动态变化趋势,探讨相关因素,提出科学有效的十预措施。方法根据《辽宁省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方案》,对普兰店市2011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资料进行死亡率、构成比、死产顺位等相关闲素分析。结果普兰店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死亡年龄越小所占比例越高;5岁以下儿童死冈前5位为:小儿肺炎、先天性心脏病、早产低出生体重、出生窒息、其他先天异常。结论加强围产期保健管理,加强出生缺陷预防,降低婴儿特别是新生儿的死亡率是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郑州市5岁以下儿童死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掌握郑州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现状,探索有效干预措施。方法:对2000年至2003年郑州市各级医疗保健机构中5岁以下儿童死亡病例报告卡进行汇总、整理并输入计算机,运用SPSS11.5版软件进行统计处理。结果:5岁以下儿童死亡3598例,死亡率为1.667%;其中新生儿死亡2393人,死亡率为1.109%;婴儿死亡3099例,死亡率1.436%。新生儿死亡占婴儿死亡的77.23%,婴儿死亡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86.14%。2003年较2000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下降了22.82%。5岁以下儿童主要死因顺位依次为:出生窒息、早产和低出生体重、肺炎、意外窒息和先天性心脏病。结论:控制5岁以下儿童死亡主要在于控制新生儿死亡,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是提高产科和儿科诊疗能力,预防出生窒息、肺炎等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董丽萍 《河北医学》2008,14(7):851-853
目的:了解大同市城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原因及动态变化趋势,探讨相关因素,提出科学有效的干预措施。方法:根据《中国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方案》对2001~2007年大同市城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资料进行死亡率、构成比、死亡顺位等相关因素分析。结果:大同市城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死亡年龄越小所占比例越高;5岁以下儿童死因前四位为:出生窒息、出生缺陷、早产低出生体重儿、肺炎。结论:加强围产期保健管理,加强出生缺陷预防,降低婴儿特别是新生儿的死亡率,是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湖南省2013年5岁以下儿童主要死亡原因及其死亡的基本特征,为减少儿童死亡、保护儿童健康,制定儿童生存、发展、保护战略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湖南省各市州2013年5 747例5岁以下儿童死亡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描述性统计的方法分析湖南省5岁以下儿童的死因构成及死亡的特征,应用卡方检验分析湖南省各市州2013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的差异。结果:1)2013年湖南省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under-5 mortality rate,U5MR)为7.00‰;2)线性趋势卡方检验表明2002至2013年近10年内湖南省U5MR均呈下降趋势(均P<0.05);3)2013年湖南省5岁以下儿童死亡原因中溺水所占比重最大,为13.35%,其次是先天性心脏病、早产或低出生体质量、肺炎及意外窒息,所占比重依次为12.65%,11.66%,10.82%和8.13%;4)卡方检验表明:2013年湖南省各市州U5MR存在差异(χ2=163.185,P<0.05)。结论:2013年湖南省U5MR较之前明显下降;2013年各市州U5MR存在差异;2013年湖南省城市与农村的U5MR也存在差异;2013年湖南省5岁以下儿童死亡原因中溺水所占比重最大,肺炎所占比重是第4位。  相似文献   

15.
目的:回顾5年间连云港市连云区5岁以内死亡患儿,分析其死亡原因,探索有效的干预措施。方法:对2007-2013年有记录的死亡儿童进行总结。结果:69例死亡儿童中,新生儿45例、占65.2%,男性婴幼儿死亡率高;先天性疾病及早产儿是死亡的主要原因,并且意外伤害逐年增加,2013年因意外死亡的患儿4例,占总意外死亡例数的30.8%。结论:先天性疾病、早产及意外伤害应该引起家庭、社会、医务人员的足够重视,以期减少儿童死亡发生。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析了洛阳市 1 986~ 1 995年间 0~ 4岁儿童死因监测资料。结果显示 :1 0年来婴儿死亡率平均为 1 548.86/ 1 0万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 2 1 2 1 .39/ 1 0万。 1 0年间该人群死因顺位几乎没有变化 ,<1岁组前 3位是 :肺炎、先天畸形、产伤、窒息。 1~ 4岁组为意外死亡、肺炎、传染病、寄生虫病。主要死因城市与农村相比 ,除先天畸形死亡率城市高于农村外 ,其他各死因死亡率均是农村高于城市。提示降低该人群死亡率重点应放在农村。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蜀山区2008至2012年5岁以下儿童的死亡率和死亡原因分析,掌握5岁以下儿童主要死因及变化趋势,为降低儿童死亡率提供科学根据。方法按照《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实施方案》要求,对2008至2012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2年新生儿死亡率4.18‰,婴儿死亡率5.57‰,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6.79‰,与2008年相比较新生儿死亡率下降(4.96‰),婴儿死亡率下降(5.76‰),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下降(5.27‰);新生儿死亡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56.47%,占婴儿死亡的69.06%,婴儿死亡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81.76%,1~4岁儿童死亡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18.24%;前5位死因为早产或低出生体质量、先天性心脏病、出生窒息、肺炎和其他先天异常。结论5岁以下儿童各年龄组儿童死亡率均呈下降趋势,不同年龄组儿童死亡原因不同,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主要是降低新生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莒南县2010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原因、死亡率及动态变化状况,为制定干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莒南县2010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资料进行汇总、整理和分析.结果 莒南县2010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9.89%.前5位死因是早产、畸形、窒息、肺炎、意外死亡;年龄构成显示新生儿死亡占66.39%,婴儿死亡占84.71%,1~4岁儿童死亡占15.29%.结论 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重点是强化孕期健康教育,提高妇幼保健服务质量,尤其是要降低新生儿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河南省三门峡市2004~2013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原因及发展趋势,提出干预措施。方法对2004~2013年死亡的1295例5岁以下儿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从2004年的11.81‰下降到2013年5.26‰,各年度儿童死亡率呈下降趋势。2004~2013年新生儿死亡数占婴儿死亡数的78.65%~65.96%,婴儿死亡数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数的90.82%~78.43%,1~4岁儿童死亡数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数的9.20%~21.67%。结论早产或低出生体质量、出生窒息和肺炎是导致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巩固健全妇幼保健三级网络、加强围产期保健、提高产科技术水平、提高危重患者急救能力、普及妇幼保健知识等是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刘亦芳  孙勃  王美贞 《安徽医学》2004,25(2):127-128
目的 为了掌握合肥市 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 ,以制定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方法 根据《中国五岁以下儿童监测实施方案》对合肥市 1999~ 2 0 0 0年 44 1例 5岁以下儿童死亡原因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死亡原因前 6位为早产儿、新生儿窒息、肺炎、先天性心脏病、溺水、意外窒息。结论 降低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关键在于做好孕期保健及提高产科质量 ,防止意外事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