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术后未行放疗的Ⅰb~Ⅱb期宫颈癌区域复发的相关因素,寻找预防和降低Ⅰb~Ⅱb期宫颈癌区域复发的有效措施。方法对46例手术后未行放疗的Ⅰb~Ⅱb期宫颈癌患者区域复发的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6例Ⅰb~Ⅱb期宫颈癌术后局部复发多见,复发率为73.9%(34/46),2年内局部复发占87.1%(40/46);随着临床分期的升高,复发明显增加,手术不规范、未进行规范综合治疗、尤其是放疗是降低局部复发和区域淋巴结转移的主要因素。结论严格规范的手术及术后规范的综合治疗是预防Ⅰb~Ⅱb期宫颈癌术后区域复发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
分析乳腺癌根治术及改良根治术后复发病例141例。其中,术后未行放疗复发者57例(术后未放疗组),术后行区域淋巴结预防照射后复发者84例(术后放疗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术后放疗组优于术后未放疗组。两组1年内复发率及腋窝淋巴结复发率比较均P<0.01。作者认为:腋窝淋巴结转移为术后复发的主要因素,复发者以腋窝及多部位复发为主。术后放疗能推迟复发时间,降低区域淋巴结复发率。同时,应视病情行胸壁照射,以降低局部复发率  相似文献   

3.
166例乳腺癌术后辅助治疗远期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乳腺癌根治术后辅助治疗的远期疗效。方法:166例乳腺癌病人(Ⅱ期90例,Ⅲ期76例)均行根治性手术治疗,术后分别采用单纯放疗、单纯化疗及化疗加放疗等辅助治疗。结果:Ⅱ期和Ⅲ期乳腺癌患者10年生存率分别为51.1%(46/90)、22.4%(17/76)。术后放疗组、术后放疗加化疗局部复发率(局部及区域淋巴结复发)均低于术后单纯化疗组(P<0.05);术后化疗组及术后放疗加化疗组远处转移率均低于术后单纯放疗组(P<0.05);术后放疗加化疗组10年生存率较术后单纯化疗及单纯放疗组明显提高(P<0.05)。结论:Ⅱ、Ⅲ期乳腺癌术后辅助放疗可以减少局部复发率,术后化疗可以减少远处转移率,术后放疗加化疗可以明显提高10年生存率。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Ⅱ期乳腺癌根治术后行放射治疗的199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乳腺癌术后行放射治疗者,其5、10年生存率分别为62.3%(124/199)和37.3%(22/59),生存率随原发肿块分期的升级和淋巴结转移数目的增加而下降,全组总复发率为12.6%。照射区复发情况:胸壁复发率为3.6%(1/28)(未照射胸壁的复发率为10.5%,P<0.005);内乳区复发率为零(0/199);锁骨上下区复发率为3.0%(6/199);腋下区复发率为1.6%(2/125)。许多作者报告Ⅱ期乳腺癌术后未放疗的复发率高至39%,说明术后放疗在控制局部和区域淋巴结复发有很大价值。  相似文献   

5.
分析T2N1(ⅡB)期乳腺癌根治术或改良根治术后放射治疗177例。其中,仅行区域淋巴结放疗者143例(淋巴结放疗组),行区域淋巴结及胸壁放疗者34例(胸壁放疗组)。结果:胸壁放疗组优于淋巴结放疗组,两组5年生存率,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73.5%(25/34)、64.7%(22/34)及48.3%(69/143)、39.%(56/143),比较均P<0.01。胸壁复发率前者低于后者(P>0.05)。笔者认为乳腺癌术后,行区域淋巴结及胸壁放疗能降低局部和区域淋巴结复发率,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6.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乳腺癌根治术后约10%-30%的患者发生胸壁复发及区域淋巴结转移[1],影响患者的生存率。本组对67例胸壁复发及区域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分别予以单纯放疗及放疗加化疗、内分泌综合治疗,并进行对照分析,临床资料一、收集1990-1995年女性乳腺癌术后胸壁复发及区域淋巴结转移病例67冽,并作3年以上随访根据国际抗癌联盟(CECC)临床分期标准进行分期:Ⅰ期6例,Ⅱ期47例,Ⅲ期14例一年龄26、65岁,平均45.5岁。病理分类:单纯癌引例,浸润性导管…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胸壁局部复发的影响因素及预后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85例乳腺癌患者术后胸壁局部复发的原因。结果本组患者占同期全部乳腺癌病例的3.59%,其中55例(64.7%)复发发生在手术后2年内,复发后39例(45.9%)2年内死亡。结论临床分期晚、腋下淋巴结转移数多、原发灶见脉管癌栓患者术后胸壁复发率高;原发灶雌激素受体(ER)及孕激素受体(PR)阴性患者,复发多出现在术后第一二年内对乳腺癌术后易复发的高危人群除应规范化治疗,还应实施适时胸壁放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乳腺癌手术加放疗后复发的原因及影响因素。方法 对133例乳腺癌患者术后行^60Co照射内乳区及锁骨上淋巴结,部分病例加用化疗(CAF、CMF),或三苯氧胺治疗。结果 术后放疗有51例复发,其中单个部位复发34例,多个部分复发17例,复发部位以胸壁最多见,共33例,治疗后2年内复发36例(复发率为70.6%)。33例行根治术,术后复发25例,12例行改良根治术,术后复发6例,结论 结果提示复发原因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病灶大小及辅助化疗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乳腺癌根治术后局部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94年1月~2005年6月期间行根治性手术的360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60例患者中,术后局部复发45例,局部复发率为12.5%(45/360),其中3年内复发38例,占84.4%(38/45)。单因素分析显示:原发灶为T3~4者的局部复发率比T1~2者显著增高(P<0.01),淋巴结转移数目≥4枚者比≤3枚者显著增高(P<0.01),TNM分期为Ⅲ期者比0~Ⅱ者显著增高(P<0.05),未完成辅助放化疗者比完成放化疗者显著增高(P<0.01),而在不同的年龄组、病理类型和手术方式之间的比较无显著差别(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数目与术后局部复发呈正相关(B为1.061,Sig为0.004),转移数目越多局部复发率越高;是否完成辅助放化疗与术后局部复发呈负相关(B为-0.756,Sig为0.036),未完成辅助放化疗者局部复发率高。结论乳腺癌根治术后局部复发与原发灶大小、腋窝淋巴结转移数目、TNM分期和是否完成辅助放化疗有密切关系。其高危因素是淋巴结转移数目≥4枚和术后未完成辅助放化疗。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术后予辅助放化疗,可降低乳腺癌根治术后的局部复发率。  相似文献   

10.
张莉  王晋川  敖睿  胡洪林 《四川医学》2004,25(9):956-958
目的 分析乳腺癌根治术后影响局部复发、远处转移及生存的预后因素,探讨乳腺癌综合治疗方式的选择。方法 收集临床资料完整的乳腺癌根治术后病例74例,其中Ⅱa期31例、Ⅱb期25例、Ⅲa期9例、Ⅲb期5例、Ⅳ期4例。全部病例术后均接受锁骨上、腋窝及内乳区域淋巴结放疗,Dr40~53Gy/4.0~5.5周。其中36例合并胸壁放疗,Dr35~52Gy/3.5~5.3周。应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局部复发、远处转移的多个因素Spearman相关分析及生存率影响的Cox回归分析。结果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结果:局部复发(包括胸壁复发和区域淋巴结复发)及远处转移发生与T、N分期、临床分期、腋窝淋巴结转移数目呈正相关,胸壁复发与放疗后合并化疗呈负相关。Cox回归单因素分析结果:T、N分期、临床分期、腋窝淋巴结转移数目是影响生存的危险因素,放疗前合并化疗是影响生存的保护因素。Cox回归多因素分析结果:腋窝淋巴结转移数目和放疗前合并化疗两个协变量最终保留在模型中,前者是影响生存的高危险因素(OR值=7.572),后者是影响生存的强保护因素(OR值=0.173)。结论肿瘤大小、腋窝淋巴结转移数目以及是否合并化疗是影响乳腺癌根治术后局部复发、远处转移及生存的重要预后指标。预后指标对正确选择适宜的综合治疗有帮助。  相似文献   

11.
<正> 目前乳腺癌(中晚期)术后局部复发较多见,国内统计局部复发率为20%,约半数发生在胸壁。日本和田岗雄氏报告根治术后复发率为26%,而胸壁复发占19.4%。Bedwi-nek 氏报道的129例乳腺癌行根治或仿根治术后复发病例中胸壁就有60例,占46%,并认为胸壁复发可导致远地转移。对乳腺癌术后放疗的价值,意见尚有分歧。本文75例均系由我院或外院进行手术并得到病理确诊的乳腺癌患者,采用千伏X 线放疗对其术后胸壁复发的意义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新辅助化疗对Ⅲ期乳腺癌术后局部复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NACT)对Ⅲ期可手术乳腺癌的临床疗效及术后局部复发的影响.方法:收集手术后的96例Ⅲ期乳腺癌病例,分为A组(50例),B组(46例).A组为术前采用CAF(CTX/ADM/5-FU)方案化疗3周期,随后手术,术后辅助放疗、化疗及内分泌治疗.B组除不行NACT外,手术和术后治疗与A组相同.结果:A组总有效率为84.0%(42/50),术后3年局部复发3例(6.0%);B组术后3年局部复发9例(19.6%).结论:NACT可使原发灶及转移淋巴结缩小(降期),是减少Ⅲ期乳腺癌术后局部复发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80例乳腺癌治疗后复发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乳腺癌治疗后复发因素及其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 80例乳腺癌治疗后的复发情况。结果  2年内复发占 70 % ( 5 6 /80 )。局部胸壁复发占 16 .2 % ( 13/80 )。腋淋巴结转移占 31.3 % ( 2 5 /80 )。锁骨上淋巴结转移占 2 1.2 % ( 17/80 )。远处转移占 31.3 % ( 2 5 /80 )。单纯手术后复发最高 ,占 42 .4% ( 34/80 )。分期中以Ⅱ、Ⅲ期居多 ,分别占 5 5 % ( 4 4/80 )、2 7.5 % ( 2 2 /80 )。结论 乳腺癌手术宜规范化 ,以综合治疗为主 ,高危人群实施术后放、化疗。  相似文献   

14.
乳腺癌根治术后局部区域复发的再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乳腺癌根治术后局部区域复发再治疗的效果。方法 36例根治术后局部区域复发的乳腺癌患者,分为3组:Ⅰ组,单纯放疗;Ⅱ组,手术加化疗加放疗加内分泌治疗;Ⅲ组,化疗加放疗加内分泌治疗。结果 Ⅰ,Ⅱ,Ⅲ组3年生存率分别为18%,81%,53%。Ⅱ组3年生存率明显高于Ⅰ组(P<0.05)。结论 乳腺癌根治术后胸壁或区域巴结复发与初次手术的病期、手术方式及操作技术有关,术后要重视随访,早发现早治疗,治疗上应以综合治疗为主,要积极、足量、全程完成治疗计划。  相似文献   

15.
目前对乳腺癌患者保乳切除(CS)术后淋巴结放疗的研究数据非常少,最近一项研究在T1~T2期伴有1~3个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患者中分析需要接受局部放疗(RT)的适应证,发现放疗术后总复发率较低,局部、淋巴结和远处复发的机制多样。  相似文献   

16.
邓江华 《基层医学论坛》2014,(31):4211-4212
目的:探讨术后放疗对T1-T2期伴1-3枚淋巴结转移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07年1月-2010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120例腋窝淋巴结1-3个转移的早期患者,所有患者均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将120例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研究组患者行术后放疗,对照组未行术后放疗,术后4年后随访,观察术后放疗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研究组60例患者中4年后局部复发的3例,占5%,远处转移的有8例,占13.33%,4年生存率为93.33%;对照组60例患者中4年后局部复发的有7例,占11.67%,远处转移的有9例,占15%,4年生存率为91.67%。研究组患者行术后放疗与对照组相比会减少局部复发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4年生存率和远处转移方面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后放疗能够有效降低局部复发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乳腺癌术后复发转移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乳腺癌术后复发转移的相关因素 ,比较不同疗法的疗效。方法 对 4 84例乳腺癌术后复发转移的病例作回顾性分析 ,应用卡方检验比较病期、原发灶大小、淋巴结转移、手术方式、综合治疗等因素对复发转移的影响。结果 复发转移发生于术后 3年内占 85 .5 5 % ,3年后占 14 .5 %。病期越晚复发转移率越高 ,Ⅰ期6 0 .0 % ,Ⅱ期 82 .9% ,Ⅲ期 92 .6 % ,Ⅳ期 10 0 %。病灶 >5cm(96 .6 % )复发转移率明显高于 <2cm(6 9.9% ) ;淋巴结转移 (80 .4 % - 10 0 % )明显高于淋巴结无转移者 (48.1% ) ;单纯手术治疗 (98.5 % )明显高于手术 +放疗 +化疗组(77.7% )。结论 乳腺癌术后的复发转移多发生于术后 3年内。术后定期随访 ,对复发转移者也应做到“三早” ,进行综合治疗 ,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强调乳腺癌患者术后进行合理辅助治疗的重要性。方法:依据中国常见恶性肿瘤诊治规范乳腺癌分册以及有关文献,通过对76例乳腺癌术后2年内复发及转移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预防对策。结果:要防止乳腺癌术后短期复发和转移,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局部切除需彻底,要严格掌握乳腺癌肿块切除术、乳腺单切术的适应证;(2)对Ⅲ期病例术前应进行必要的化疗或放疗;(3)对绝经前腋淋巴结有转移的患者,术后应尽早进行有效的、足量的全身化学药物治疗,以减少远处转移;(4)根据淋巴结转移情况、病变部位加用放射治疗,以减少局部复发。结论:乳腺癌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只有遵照诊治规范进行综合治疗,才有望减少复发,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19.
邱超学  范平  张琴琴  邓水柱 《广西医学》2007,29(9):1338-1339
目的 探讨乳腺癌术后局部复发的相关因素,寻找降低复发率的有效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416例乳腺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患者术后局部复发35例,复发率8.4%,其中3年内复发27例,复发率6.5%,占复发病例的77.1%.肿瘤自身因素中患者是否绝经、原发灶大小及腋窝淋巴结转移数目、病理类型、激素受体情况是影响术后局部复发的主要因素,有无肿瘤家族史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因素中术后放疗可明显降低局部复发率(P<0.05),而根治术与改良根治术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原发灶分期晚,腋淋巴结转移数目多,是乳腺癌术后局部复发的主要原因.早期诊断,规范化的综合治疗,是降低乳腺癌局部复发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Ⅲ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复发转移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Ⅲ期乳腺癌患者192例的相关临床病理资料,就其与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率的关系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192例患者的3年复发转移率为21.88%,单因素分析显示,3年复发转移率与年龄、术后放疗、术后规范化疗、病理类型、阳性淋巴结个数、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及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R2)有关(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后放疗、术后规范化疗、病理类型、阳性淋巴结个数及ER、PR、HER2的表达是Ⅲ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发生复发转移的高危因素(P〈0.05)。结论:术后放疗、术后规范化疗、病理类型、阳性淋巴结个数及ER、PR、HER2的表达是Ⅲ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发生复发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