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9 毫秒
1.
目的 分析常规血筛中核酸单检系统联检结果反应性而初次鉴别结果非反应(NRR)献血者标本中HBV的感染情况,以期为NRR标本后续相关研究提供建议及数据支持。方法 对60份常规血筛中酶免结果阴性,核酸单检系统检测结果为NRR的献血者血浆标本进行HCV RNA和HIV RNA重复鉴别检测、HBV DNA病毒载量检测、HBV pgRNA病毒拷贝量检测,并对HBV DNA病毒载量和HBV pgRNA病毒拷贝量检测结果为阳性的NRR标本进行HBsAg、HBsAb、HBcAb、HBeAg、HBeAb的血清学检测,分析其中血清学感染状态和隐匿性乙型肝炎(OBI)的感染情况。结果 60份NRR标本HCV RNA及HIV RNA重复鉴别结果均为阴性。60份NRR标本中HBV DNA定量检测结果为阳性的有9份(15%),HBV DNA浓度均<10 IU/mL;HBV pgRNA定量检测结果为阳性的有9份(15%),其病毒拷贝量■为289±58.25(copies/mL);HBV DNA阳性且HBV pgRNA阳性NRR标本有2份(3.33%)。9份HBV DNA阳性标本中HBcAb阳性率最高为66.6...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CR)与COBAS Amplicor PCR-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定量检测血清标本中乙型肝炎病毒(HBV)DNA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与COBAS AmplicorPCR-ELISA平行检测110例HBV携带者和40名健康体检者的血清标本,比较2种方法检测结果的相关性和差异程度。结果实时荧光PCR与COBAS Amplicor PCR-ELISA定量检测血清HBV DNA相关性较好,相关系数为0.944,对高浓度标本检测结果的差异性更小。结论我们采用的实时荧光PCR检测血清标本HBV DNA与COBAS Amplicor PCR-ELISA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可以为临床提供可靠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CR)与COBAS Amplicor PCR-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定量检测血清标本中乙型肝炎病毒(HBV)DNA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与COBAS AmplicorPCR-ELISA平行检测110例HBV携带者和40名健康体检者的血清标本,比较2种方法检测结果的相关性和差异程度。结果实时荧光PCR与COBAS Amplicor PCR-ELISA定量检测血清HBV DNA相关性较好,相关系数为0.944,对高浓度标本检测结果的差异性更小。结论我们采用的实时荧光PCR检测血清标本HBV DNA与COBAS Amplicor PCR-ELISA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可以为临床提供可靠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清胆红素水平对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 DNA)定量检测的影响及其去除胆红素影响的方法。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含不同水平胆红素标本中HBV DNA病毒载量,再采用倍比稀释法比较用生理盐水和正常血清作为稀释介质对HBV DNA定量检测的影响。结果血清胆红素水平对HBV DNA定量检测结果有明显影响,但其影响与血清胆红素水平及HBV DNA载量有关。当HBV DNA载量≥1×106 U/mL时,血清胆红素对HBV DNA定量检测结果无影响;当HBV DNA载量1×106U/mL时,其检测结果与胆红素水平相关。当胆红素水平≥250μmol/L时,对HBV DNA定量检测结果有影响;当胆红素水平250μmol/L时,对HBV DNA检测结果无影响。采用倍比稀释法可去除胆红素对HBV DNA定量检测结果的影响,且生理盐水介质明显优于正常血清介质。结论血清胆红素对HBV DNA定量检测结果的影响与胆红素水平和HBV DNA载量相关,采用倍比稀释法可去除胆红素对HBV DNA定量检测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HBV DNA与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HBV-M)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将400例血清标本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FQ-PCR)检测HBV DNA,并同时采用ELISA法检测HBV-M,按照不同的HBV-M模式分组进行分析。结果 131例HBeAg阳性标本中HBV DNA阳性率为100.0%,与HBeAg阴性标本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BsAg阳性标本和HBsAg阴性标本比较,HBV DNA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HBV DNA检测在各种模式的HBV-M阳性血清中检出率相差较大,HBeAg和HBsAg阳性者HBV DNA阳性率较高。说明仅仅依靠HBV-M进行早期诊断以及判断患者是否具有传染性是不够的,同时检测HBV DNA和HBV-M有助于乙型肝炎的早期诊断、疗效观察和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试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定量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核酸(HBV DNA),求出其线性范围与最低检出限,从而对本实验室检测HBV DNA的主要性能进行验证。方法 参照相关的文件,通过系列稀释高浓度标本得到超过厂家申明线性范围的系列浓度标本,进行线性范围的验证;通过系列稀释低浓度标本得到超过厂家申明最低检出限的系列浓度标本,进行最低检出限的验证。结果 HBV DNA检测的线性范围为8.58×102~8.41×107 IU/mL,最低检出限为4.07×102 IU/mL。结论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HBV DNA的线性范围与最低检出限达到预期要求,检测方法和验证方案简便、可行。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内镜检查的安全性和预防医院感染.评估人群HBV血清标志物及ELBV DNA的感染率.方法:采用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荧光定量(PCR)技术分别检测需要做内镜检查才能确诊的患者和初筛合格征兵对象的标本进行HBV血清标志物及HBV DNA的检测.结果:经ELISA法检测,346例患者中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阴性62份,其中呈HBV DNA阳性1例(1.6%);在300份初筛合格的征兵对象标本中,6例呈HBV DNA阳性(2%).其中222份ELISA法全阴性的标本检出HBV DNA阳性2例(0.9%).结论:所检测标本中有HBsAg阴性的HBV感染;可见人群中存在HBsAg阴性的HBV感染,乙型肝炎病毒DNA和血清标志物的联合检测,对预防内镜检查感染和提高征兵对象的身体素质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乙型肝炎病毒(HBV)DNA定量能客观反映HBV感染复制情况,在临床用药、治疗监测及预后判断方面具有较高的临床参考价值[1]。目前国内用于HBV DNA定量检测的方法基本上是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该方法具有实时测定,操作简便,定量范围宽,结果重复性好,且不易引起污染等优点[2]。标本处理(包括标本采集,存放,DNA提取等)过程是整个实验中最费时的环节,为了解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干扰因素,我们就标本溶血、抗凝剂的选用、标本保存、裂解温度4个方面对HBV DNA定量的影响作一些探讨,旨在为提高HBV DNA定量准确性提供参考依据。一、材…  相似文献   

9.
刘强 《中国输血杂志》2012,(10):1015-1016
目的 通过对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进行核酸检测,再对核酸检测阳性标本进行HBV DNA定量和“两对半”检测,提高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的检出率,缩短窗口期,保障血液检测质量.方法 采用ELISA检测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并使用核酸检测ROCHE COBAS S201血液核酸筛查系统,对核酸检测阳性标本进行HBV DNA定量检测,同时进行乙型肝炎“两对半”检测.结果 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22467份,经两遍ELISA检测HBsAg阳性标本94人份,再对于22273份ELISA阴性标本再进行核酸检测,结果 有39人份检出为HBV DNA.结论 核酸检测阳性39人份中HBsAg阳性标本8人份,其中有两例拷贝数较高,并且为HbsAg、HBeAb、HBcAb阳性.核酸检测在采供血机构血液筛查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 HBV DNA 检出情况及其与血清病毒标志物及肝功能在临床应用的意义.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296例不同血清学类型的 HBV 感染者血清中的 HBV DNA ,同时检测 HBV 血清标志物与肝功能.结果99例 HBeAg (+)标本中 HBV DNA 阳性率为100%,平均 HBV DNA 含量为1.21×107 copy/mL ,其 HBV DNA 检出率和含量与 HBeAg(-)模式的检出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BsAg (+)与 HBsAg (-)模式比较,HBV DNA 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肝功能正常组与肝功能异常组 HBV DNA 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8例 HBsAg (-)且肝功能又正常的标本中检出了4例 HBV DNA 阳性.结论实时 FQ‐PCR 定量检测 HBV DNA 与 HBV 血清标记物及肝功能指标联合应用可使诊断更准确,治疗更合理.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在PCR定量检测HBV DNA过程中,加入提取液后的振荡混匀时间对检测结果 的影响,以选择适当的混匀时间.方法 选择10份HBV DNA阳性标本,分为4组,在加入提取液后,每组标本分别混匀0 s(不混匀)及10、60、180 s,其他步骤完全按说明书操作,对不同混匀时间组HBV DNA定量结果 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加入提取液后,分别混匀10、60、180 s,其HBV DNA检测结果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加提取液后不混匀组检测结果 最低,与其他各组检测结果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HBV DNA定量检测中,加入提取液后必须振荡混匀,混匀时间在10 s左右即可,不必将沉淀完全混匀.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不同核酸提取方法对母乳乙型肝炎病毒(HBV)DNA定量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采用聚乙二醇(PEG)病毒沉淀浓缩法(PEG法)和碱液直接裂解法提取HBV DNA阳性产妇乳汁HBV DNA,并进行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以酚-氯仿提纯法作为核酸提取对照方法。结果当母乳HBV DNA≥104 copy/mL时,PEG法、碱性直接裂解法提取标本的检测阳性率均为100.00%(21/21);当母乳HBV DNA水平为103~<104 cop-y/mL时,PEG法提取标本检测阳性率为93.75%(30/32),高于碱液直接裂解法提取标本的检测阳性率71.88%(23/32)(P<0.05)。结论 PEG法提取母乳HBV DNA能提高母乳HBV DNA检测阳性率,能够为科学、安全的母乳喂养提供可靠的实验室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前临床上对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检测主要有两类,血清标志物检测和病毒核酸的检测。由于HBV—DNA能直接反映HBV复制及传染性,故HBV—DNA定量检测已越来越受到临床重视。作者采用荧光定量PCR对866例临床血清标本进行血清HBV—DNA及血清免疫学指标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摘要:目的:探讨血清HBV DNA定量检测结果高于检测上限时,能否直接延伸标准曲线,用于HBV DNA定量分析。 方法:以上海申友生物公司HBV DNA荧光定量检测试剂盒为例,选择HBV DNA>3×107 IU/mL的血清标本30例。每例血清在3个不同时间点提取DNA,或将血清以10、100和1 000倍稀释后提取DNA,或将未稀释血清提取的DNA以10、100和1 000倍稀释后进行HBV DNA定量检测,检测结果以10为底数进行对数转换后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经对数转换,3个不同时间点HBV DNA定量检测结果的组间相关系数为0.356(F=2.66,P<0.01);36.7%(11/30)的标本最大差值<0.5,60.0%(18/30)介于0.5~1.0,3.3%(1/30)达1.01;血清稀释后定量检测HBV DNA,96.7%(29/30)的标本最大差值为0.02~0.45,均<0.5,3.3%(1/30)为0.53,介于0.5~1.0;组内相关系数为0.960(F=72.57,P<0.01)。稀释DNA定量检测HBV DNA,最大差值为0.02~0.44,均<0.5;组内相关系数达0.973(F=107.66,P<0.01)。3组均数经方差分析,F=1.66,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43.3%(13/30)的标本的最大差值为0.15~0.48,均<0.5;56.7%(17/30)为0.5~0.85,均介于0.5~1.0。 结论:定量检测HBV DNA水平超过检测上限时,直接延伸标准曲线可获得较准确的HBV DNA定量结果;但若需准确定量,最好用原倍血清提取DNA经100倍稀释后检测。  相似文献   

15.
王全慧  樊晶 《中国输血杂志》2023,(12):1110-1114
目的 了解天津地区无偿献血者应用PANTHER单人份核酸检测(ID-NAT)后,联检反应性,鉴别试验阴性(NAT可疑)标本HBV感染情况。方法 本中心2021年1—8月69 362份无偿献血者标本经常规检测和ID-NAT检测后,共检出HBsAg-PANTHER核酸检测联检反应性而鉴别非反应性献血者标本(以下简称NAT可疑标本)66份。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方法选取23份应用超高速离心富集病毒后,采用超敏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HBV DNA,ID-NAT复测鉴别实验,补充电化学发光法乙肝两对半检测。结果 23份NAT可疑标本中经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检测共确认HBV DNA阳性14份,HBV感染者抗-HBc阳性率为92.8%。感染者中92.8%(13/14)为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OBI)。超敏荧光定量PCR检测共有10份标本获得病毒载量,5份可定量,病毒载量定量(11~464)IU/mL,中位数为15.4 IU/mL。结论 NAT可疑标本中仍能检出60%标本为HBV DNA阳性。抗-HBc检测能排除大多数NAT无法检测到的OBI,应提高目前NAT检测灵敏度,确保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沈阳地区献血者中乙肝病毒感染状况,探讨采用核酸扩增检测(NAT)对血液进行筛查的可行性。方法应用酶联免疫法(EIA)结合实时荧光定量PCR-NAT方法对50190人份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进行筛查,以确定血液标本中是否含HBV DNA。结果在50190人份血液标本中发现HBsAgEIA阴性但HBV DNA NAT检测阳性的标本5份,经追踪检测证实其中1例为HBV血清转换窗口期感染。结论核酸检测(NAT)能够显著提高HBV的检测灵敏度,在献血者大规模筛查中发现HBV低水平窗口期感染的标本。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试用实时荧光定量 PCR 定量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核酸(HBV DNA),求出其线性范围与最低检出限,从而对本实验室检测 HBV DNA 的主要性能进行验证。方法参照相关的文件,通过系列稀释高浓度标本得到超过厂家申明线性范围的系列浓度标本,进行线性范围的验证;通过系列稀释低浓度标本得到超过厂家申明最低检出限的系列浓度标本,进行最低检出限的验证。结果 HBV DNA 检测的线性范围为8.58&#215;102~8.41&#215;107 IU/mL,最低检出限为4.07&#215;102 IU/mL。结论实时荧光定量 PCR 检测 HBV DNA 的线性范围与最低检出限达到预期要求,检测方法和验证方案简便、可行。  相似文献   

18.
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HBV-DNA具有适时,闭管,全自动,防污染的优点,我们就溶血、脂血标本,枸橼酸钠、肝素抗凝标本;用浓缩裂解法和直接裂解法两种核酸提取方法,对HBV—DNA含量(拷贝数),用ABI-7000PCR检测HBV—DNA结果影响做一些探讨。1材料与方法1.1标本阳性标本为一例临床已确诊乙肝且HBV—DNA含量为106拷贝/ml以上无高血脂病人;阴性标本为一例无乙肝病史且HBV—DNA阴性的健康体检者和一例无乙肝病史且HBV-DNA阴性的高血脂体检者。1.2试剂HBV—DNA荧光定量PCR试剂为上海申友生物技术公司产品。1.3仪器A…  相似文献   

19.
目的针对不同HBV分型,比较某国产实时荧光定量PCR试剂与Roche公司COBAS AmpliPrep/COBAS TaqMan v 2.0试剂检测HBV DNA的结果。方法根据HBV分型结果,抽取72份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标本,用Roche公司COBAS AmpliPrep/COBAS TaqMan v 2.0(试剂A)和某国产实时荧光定量PCR(试剂B)对72份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标本进行HBV DNA定量检测,以分析针对不同HBV分型样本,国产试剂与试剂A的相关性。结果试剂A和B测得的HBV DNA结果 (IU/mL)以10为底数取对数分别为5.67±1.67和5.72±1.75,两者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共检测72份样本,其中63例A、B两种试剂检测结果有数值。此63例总相关系数(r)为0.94(P0.01),试剂A与试剂B对63例样本中HBV基因型B型、C型和B/C混合型样本检测结果 r分别为0.94、0.95和0.92(P0.05)。对于HBV DNA定量结果 104IU/mL标本,试剂B与试剂A相关性较低(r=0.31,P=0.35)。结论对于不同的HBV基因型,试剂B与试剂A在检测HBV DNA方面有较好相关性,适用于HBV DNA的临床检测,但在低HBV载量时试剂B与试剂A相关性较低。建议结合临床诊治进程和检测的效率及检测费用等因素,选择适当的检测试剂。  相似文献   

20.
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与HBV DNA含量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DNA检测结果与血清标志物检测结果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和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同步检测125份血清标本HBV DNA含量和HBV标志物.结果 125份血清标本中,47例HBsAg( )、HBeAg( )、抗-HBc( )患者血清HBV DNA检测阳性率为95.7%;35例HBsAg( )、抗-HBe( )、抗-HBc( )患者血清中HBV DNA检测阳性率为65.7%,血清HBeAg阳性组HBV DNA检测含量明显高于HBeAg阴性组.结论 结论 FQ-PCR法检测HBV DNA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灵敏度,为临床了解病毒的复制情况,选择制定治疗方案的和疗效观察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