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目的 了解佛山市居民对分级诊疗制度认知及支持的影响因素分析,为制度实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通过多阶段随机抽样的形式,采用单因素及Logistic回归分析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被调查的372名居民中,84人表示知道分级诊疗制度,85人表示略有了解,知晓率偏低,仅为45.43%;分级诊疗制度支持人数为260人,支持率为...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山西省医护人员对于分级诊疗的认知、态度及影响因素,为有力推进分级诊疗提供科学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对太原市六城区共340名医护人员(其中基层医疗机构128人,市级及以上医疗机构212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对于国家及山西省分级诊疗相关制度的认知调查中,了解的医务人员占79.70%。基层医疗机构医护人员和市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医护人员对分级诊疗的支持率分别为61.31%和49.53%,logistic多因素回归结果显示:工作能力、工作环境以及工作负荷是影响医务人员对分级诊疗态度的重要因素。[结论]医护人员对于分级诊疗相关制度的关注及认同度需要得到进一步加强,通过宣传培训,创新机制,积极推进医联体模式,加深不同级别医疗机构之间的合作才能不断推进分级诊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分级诊疗制度下“医联体”模式实施情况,并对其效果和优化措施予以研究.方法:选择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X市X区医联体医院医务工作者49名,另选取同期X市X区居民483名,分别对上述人员实施约访和问卷调查,对当前各人群对分级制度下“医联体”模式了解程度、认同情况及制约其效果的相关因素予以分析.结果:不同性别、年龄、学历、工作岗位医务工作者对分级诊疗作用发挥认知情况无差异,认同医联体分级诊疗、认为双向转诊不到位的医务工作者对医联体模式分级诊疗作用发挥认同水平比例较高,组间具有明显差异.距离因素、医疗技术因素、医疗费用因素对居民选择首诊医疗机构造成重要影响.不同性别、年龄、学历、个人年收入居民对医联体模式分级诊疗认知情况无差异,有医疗保险、去过社区医疗机构、了解双向转诊、有双向转诊经历的居民对医联体模式分级诊疗认知比例较高,两者差异明显.结论:分级诊疗制度下“医联体”模式在实施中,基层首诊及双向转诊现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在实施期间仍存在部分问题,对此,应加强政府宏观支持与帮助、明确医疗机构的功能定位、提升医疗机构的认知水平,从而推动医联体制供给侧改革成效,完善医联体模式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不同级别医疗机构门诊患者对分级诊疗的认知差异,为构建分级诊疗制度和完善医疗服务体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自行设计"患者分级诊疗认知情况调查表",对自贡市一级、二级和三级医疗机构的300名门诊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受调查患者对分级诊疗的知晓率为46.67%,赞成率为59.00%,有40.33%的患者接受过分级诊疗的宣传。不同级别医院的患者对分级诊疗的知晓率、赞成率、可行度、双向转诊经历和常见病、多发病的首选医院等问题的认知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各级医疗机构均应加大对分级诊疗制度的宣传力度,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疗水平和服务能力,进一步完善双向转诊、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机制,促进分级诊疗制度的深入推进。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安徽省某三级综合医院多学科综合诊疗模式(MDT)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系统分析影响因素,并探讨相应的对策。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分别抽取150名医护人员和200例患者进行MDT知晓度情况调查。患者调查有效问卷192份,调查的主要内容为否参与过MDT、对于MDT的知晓;医护人员调查有效问卷135份,调查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是否参与过MDT、对于MDT的知晓、认为影响MDT实施的因素等。结果参与过MDT的医护人员对多学科综合诊疗的总知晓率为76.92%,未参与MDT的医护人员总知晓率为66.9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70,P=0.325);参与过MDT的患者对多学科综合诊疗的总知晓率为33.33%,高于未参与MDT的患者(5.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56,P0.001);医护人员对于多学科综合诊疗的知晓率均高于患者,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4.07,P0.001)。多学科综合诊疗模式的实施主要受到参与MDT影响正常工作、存在科室间利益纠纷、缺少考评制度等内部因素的影响,主要的外部影响因素有患者对MDT不了解、传统诊疗模式影响、无MDT具体流程和标准等。结论多学科综合诊疗模式知晓率不高,实施MDT影响因素多,医院应建立健全相关配套性制度、提高医护人员参与积极性,同时利用多种形式加大MDT宣传力度,为患者提供更全面及时高质量的诊疗服务。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分级诊疗制度实施后对试点地区各级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的影响,以及医务人员对分级诊疗的认知状况和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对15个试点地区各级医疗机构的435名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制度实施后,不同级别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在月总收入、绩效工资占比、工作负担和医患关系方面存在差异;各级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对分级诊疗的总体认知率达81.4%,其中三级医院依次高于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二级医院;不同科室类别、职称级别、绩效工资占比和薪酬变化的医务人员对分级诊疗认知状况有差异。结论:要进一步发挥医务人员对分级诊疗的关键作用,提升基层服务能力的同时,加大对二级医院的关注,改革薪酬制度,调动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积极性,促进分级诊疗制度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分级诊疗制度及其医联体模式在徐州市老年患者中的实施情况,并对实施中遇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及建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徐州市三甲医院就诊的300名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描述性统计和卡方检验等方法对分级诊疗制度和社区首诊的了解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参与调查问卷的人群中,不了解分级诊疗制度的老年患者占比54.6%.不同性别和文化程度是影响老年患者对分级诊疗满意程度的重要因素,而年龄和职业类型对分级诊疗满意度无影响.年均个人医疗费用较低、月收入较低、距离基层医疗机构较近及患有慢性病的老年患者选择基层首诊的比例较高.结论:分级诊疗制度在徐州市老年群体中的实施初具成效,但还需要加强分级诊疗的宣传力度,今后通过完善健康管理服务体系,增强老年患者与基层医疗服务机构的紧密性,从而更好地推进分级诊疗制度的落实.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昆山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对分级诊疗现状的认知,为进一步完善分级诊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昆山市二级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护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在分级诊疗认知程度、分级诊疗赞同情况、分级诊疗可行情况、分级诊疗解决就医难、转诊人数及转诊便利性等分级诊疗基本认知方面,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员的认知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而在分级诊疗实施对诸如医院提供预约专家、专家下社区指导、开展业务讲座、社区人员收入降低、人才流失等,社区机构与医院调查对象认知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医院和社区机构对分级诊疗总体认知基本一致,而在一些涉及人员因素的具体指标中,医院与社区调查对象存在明显差异。因此,要进一步夯实分级诊疗落地的具体措施,以便协调平衡推进分级诊疗实施。  相似文献   

9.
文章概述了我国分级诊疗的发展历史和目前分级诊疗的几种模式;总结了新医改后我国分级诊疗制度实施对促进双向转诊、降低医疗费用和提高基层医疗机构服务的效果。分析了目前分级诊疗制度实施中仍存在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不足、病人流向并未发生根本性转变、居民对分级诊疗认知程度低,医保配套措施不完善等问题,提出应通过提高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加强不同级别医疗机构间的分工协调、疏通双向转诊,加强宣传,提高居民对分级诊疗和基层首诊知晓率,完善医保配套政策措施等建议,以推动分级诊疗的实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徐州市居民分级诊疗制度知晓情况及影响因素,为提高居民的知晓率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徐州市1 550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有效回收1 473份。结果 43.5%的居民知晓分级诊疗制度,46.3%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了解该制度;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OR=0.739,P=0.010)、城市居民(OR=1.448,P=0.006)、文化程度高、企事业单位职工(OR=1.627,P=0.037)、健康体检(OR=1.690,P0.001)、基层就医(OR=2.559,P0.001)、转诊经历(OR=1.702,P0.001)的居民分级诊疗制度知晓率高。结论徐州市居民分级诊疗制度知晓率有待提高,各级相关机构应加大宣传力度,推动居民了解分级诊疗制度,促进该制度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