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利用无创闪光视觉诱发电位(FVEP)和腰椎穿刺监测颅内压的一致性,探讨FVEP作为颅内压监测手段的可行性。方法对40例颅内高压患者进行有创颅内压监测并同时进行无创FVEP监测。结果无创FVEP颅内压监测值与有创颅内压监测值呈线性相关(r=0.92),配对t检验显示,差异无显著性(t=1.71)。结论利用无创FVEP颅内压监测测得的颅内压和有创颅内压监测值有高度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2.
吕波  曾红科  张秀浓  孙诚 《中国热带医学》2012,12(5):621-622,632
目的确定闪光视觉诱发电位无创颅内压检测临床正常参考值范围,并与有创颅内压检测比较测量结果的等效性,评价其指导临床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对96例健康人和80颅内压增高的脑卒中患者应用无创颅内压检测,并对15例脑卒中患者行脑室穿刺引流术,比较应用甘露醇治疗前和治疗后30min,60min,120min,180min,240min有创颅内压和无创颅内压变化。结果 96例健康成人无创颅内压平均值为134.6±48.7mmH20,95%可信区间范围为74.8~193.6 mmH20。颅内压增高脑卒中患者无创颅内压平均值为245.7±61.8mmH20,与健康成人检测结果相比,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15例行脑室穿刺引流术的脑出血患者应用甘露醇125ml治疗前和治疗后无创颅内压和有创颅内压变化趋势一致,二种测量方法测量结果经过等效检验显示等效(P〈0.01)。结论闪光视觉诱发电位无创颅内压检测与有创颅内压检测结果无明显差别,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无创颅内压监测仪用于颅脑损伤的临床价值。方法:用无创颅内压监测仪对60例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无创颅内压监测。对于伤后3天的患者进行重点监测,监测完后进行头颅 CT 检查,对检测结果进行打分,结合无创颅内压值对照表分析 CT 演变过程。结果:由同期头颅 CT 计分结果和患者的无创颅内压值,中型患者要低于重型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头颅 CT 计分和无创颅内压值呈显著相关(r =0.92,P <0.05)。有头颅 CT 证实的20例迟发创伤性颅内血肿,以及监测的入院24小时内的无创颅内压值,发现,颅内压力差会随着颅内血肿的增大或颅内一侧的脑挫伤加重而增大。结论:无创颅内压监测仪可以简单、无创以及较准确的反应出无创颅内压值,对早期判断病情有很大的帮助。对临床的研究、治疗以及评估有很大价值。  相似文献   

4.
狄美琪  孔亮  邢福英 《重庆医学》2012,41(5):495-496,506
目的探讨视觉闪光诱发电位(fVEP)无创颅内压检测在颅内感染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33例颅内感染患者入院后即分别给予fVEP与腰椎穿刺法检测颅内压,腰椎穿刺检测均于fVEP无创检测完成后立即进行。结果 fVEP无创颅内压测量值与腰椎穿刺测量值比较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VEP无创颅内压测量值与腰椎穿刺测量值结果存在显著的相关性(r=0.806,P<0.05)。结论 fVEP无创检测颅内压结果准确可靠,操作安全便捷,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颅内压的变化能够及时、准确地提示颅内生理病理变化情况,科学合理的颅内压监测能够为预防和治疗颅脑疾病提供有效的依据.现有的颅内压监测方法主要分为有创的颅内压监测和无创的颅内压监测2种.有创的颅内压监测方法因其高精确度一直被视为金标准,但同时也因其费用高、并发症多而限制了其适用范围.为追求一种廉价、可靠、适用范围广且并发症少的颅内压监测方法,近年来不断有科研工作者及临床工作者对各种无创的颅内压监测方法进行研究和探索.本文对近年来多种无创颅内压监测的方法、原理、现状、相关产品的优缺点及研究新动向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6.
钟向球 《微创医学》2014,(5):663-664
目的探讨无创颅内压监测在老年性颅脑外伤中的预判应用。方法用闪光视觉诱发电位无创颅内压监测仪对200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颅内压监测,动态观察颅内压值,同时动态CT复查。结果颅内压有增高趋势的,或者持续增高者,其颅内血肿、脑挫裂伤、脑水肿范围均有不同程度扩大。结论闪光视觉诱发电位无创颅内压监测安全、简便、可靠,能够早期判断病情的变化,对下一步的治疗起到指导性作用。  相似文献   

7.
颅内压增高是神经内外科常见的危急重症。及时、有效的采取多种措施控制监测颅内压,降低颅内压,即可有效地改善病情及预后。有创颅内压监测是通过开颅手术安置监测探头于颅内从而达到直接监测颅内压力,因其操作复杂和需要颅骨钻孔安置颅内压监护仪探头,增加创伤和颅内感染机会等缺点而使其应用范围受限。FVEP可以减少上述这些弊端,而且操作简单,安全可靠,能实现颅内压的连续动态监测,闪光视觉诱发电位(FVEP)技术是无创颅内压监测的研究方向之一。很多学者的大量研究证明,闪光视觉诱发电位测得的颅内压值和腰穿测得的颅内压值比较,二者之间无差异,FVEP值和颅内压变化成正相关。FVEP无创颅内压监测可以作为临床诊断和治疗的辅助工具。本文旨在探讨FVEP无创颅内压监测临床应用现状及展望。  相似文献   

8.
颅内压增高是神经内外科常见的危急重症。及时、有效的采取多种措施控制监测颅内压,降低颅内压,即可有效地改善病情及预后。有创颅内压监测是通过开颅手术安置监测探头于颅内从而达到直接监测颅内压力,因其操作复杂和需要颅骨钻孔安置颅内压监护仪探头,增加创伤和颅内感染机会等缺点而使其应用范围受限。FVEP可以减少上述这些弊端,而且操作简单,安全可靠,能实现颅内压的连续动态监测,闪光视觉诱发电位(FVEP)技术是无创颅内压监测的研究方向之一。很多学者的大量研究证明,闪光视觉诱发电位测得的颅内压值和腰穿测得的颅内压值比较,二者之间无差异,FVEP值和颅内压变化成正相关。FVEP无创颅内压监测可以作为临床诊断和治疗的辅助工具。本文旨在探讨FVEP无创颅内压监测临床应用现状及展望。  相似文献   

9.
王志利  侯林生 《吉林医学》2012,33(14):3009-3010
目的:探讨闪光视觉诱发电位无创颅内压检测技术在神经外科临床的应用。方法:随机选取住院不伴有视通道损伤的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8例为治疗组,行无创颅内压监护;另将同期收治的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20例为对照组,行脑室外引流术并行传统的颅内压监护。结果:无创颅内压检测组患者入院时颅内压80~180 mm H2O(1 mm H2O=0.098 kPa)4例,180~350 mm H2 O 12例,>350 mm H2 O 2例,颅内压有增高趋势的,复查头颅CT颅内病变均有不同程度的加重;行传统的颅内压监护的患者入院时颅内压80~180 mm H2O 5例,180~350 mm H2O 14例,>350 mm H2O 1例,颅内压过高的复查头颅CT颅内病变亦有不同程度的加重,两组监测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闪光视觉诱发电位无创颅内压检测技术具有无创、安全、简便、有效、可在床边监测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苗雨露 《海南医学》2014,(19):2882-2884
颅内压(Intracranial pressure,ICP)监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颅内压监测分为有创监测和无创监测,其各具优缺点。超声检查视神经鞘直径(Optic nerve sheath diameter,ONSD)判断颅内压升高是一种无创、简便、准确、快捷、方便、易行的方法。本文就国内外超声检查视神经鞘直径判断颅高压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总结闪光视觉诱发电位无创颅内压监测在脑血管病患者中的应用经验.方法 用无创颅内压监测仪对60例脑血管病患者进行颅内压监测,观察N2波潜伏期的延迟时间,取值点在尖头波的波峰,若是平头波或马鞍型波则取值点在中间部分,同时动态CT复查.结果 颅内压有增高趋势的,其颅内血肿、脑水肿范围均有扩大.持续增高难于控制者,预后不佳.本组死亡的8例颅内压均在400mmH2O以上.结论 闪光视觉诱发电位无创颅内压监测安全、简便、可靠,能够早期判断病情的进展,指导脱水剂的正确使用,还可以根据两侧的压力差预警脑疝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经颅多普勒无创性监测颅内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红伟  王群 《医学综述》2013,(20):3766-3768
颅内高压是神经科最常见的急危重症,颅内压监测对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价值.目前,颅内压监测趋向无创化发展,且报道最多的是经颅多普勒(TCD).TCD在监测颅内压方面具有安全无创、简便易行、费用低廉、可床旁检测等诸多优点,是一种较理想的无创性颅内压监测方法.该文综述TCD监测颅内压的优点与局限性,TCD在颅内压增高时其血流频谱、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变化规律及导致其改变的病理生理学基础,并总结近年来TCD对颅内高压患者颅内压的无创预测方面的研究进展及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3.
颅内压变化能够准确提示颅内生理病理变化情况,科学合理的颅内压监测能够为预防和治疗颅脑疾病提供有效依据。颅内压监测主要分为有创监测和无创监测两种,近年来对颅内压监测的研究不断增多,本文对颅内压监测的最新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能为颅脑疾病治疗提供有效的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14.
重型颅脑损伤临床十分常见,颅内压增高是影响其预后主要因素之一,早期发现并及时处理高颅压是使患者转归良好的关键因素之一。故寻求方便、快捷的颅内压监测方法一直是重型颅脑损伤的重要内容。闪光视觉诱发电位无创颅内压监测技术(flash visual evoked potentials-non-invasive intracranial pressure monitoring,FVEP-NIICPM)是应用较为成熟的无创颅内压监测方法,具有方便、快捷,无创等优点,已引起临床广泛重视[1-2],但其在重型颅脑损伤中价值仍值得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无创颅内压监测仪在重症颅脑损伤治疗中的预警作用.方法 采用无创颅内压监测仪对56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颅内压监测,主要观察N2波潜伏期的延迟时间,取值点在尖头波的波峰,若是平头波或马鞍型波则取值点在中间部分,同时动态CT复查.结果 颅内压呈进行性增高趋势,其颅内血肿、脑挫裂伤、脑水肿范围均有扩大.持续增高难于控制者,预后不佳.本研究死亡的7例颅内压均在400 mm H2O(1mm H2O=0.0098 kPa)以上.结论 无创颅内压监测安全、可靠、方便,能够及早判断病情的进展,对临床脱水剂的使用有指导作用,还可以根据压力差有效预警脑疝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颅内压(ICP)增高是指在病理状态下,颅内压力超过200 mmH2O,其急性升高可能引发脑疝等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因此,临床上必须对颅内压增高患者进行颅内压监测,以便及时发现及采取有效措施。有创颅内压监测已临床应用多年,因其需要手术开颅、及监测设备置入而大大增加了患者颅内感染的风险。近些年来,闪光视觉诱发电位(FVEP)因其无创、易行、安全可靠而备受临床工作者重视,且其相对花费较少,偏远地区亦更加适用。本文现就偏远地区FVEP无创颅内压监测的应用进行综述并展望。  相似文献   

17.
fVEP无创颅内压(ICP)监测可较准确反应颅内压值,在指导颅高压的神经外科治疗中有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有创性颅内压监测的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重型颅脑损伤,行有创颅内压监测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评价有创性颅内压监测的安全性.结果 穿刺失败5例(8.3%),穿刺路径出血3例(5.0%),感染1例(1.7%),引流管堵塞的5例(8.3%).引流时间3~10d,平均(7±2)d.无死亡的病例.结论 有创性颅内压监测是安全的,并发症发生率低,适合在各级医院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无创颅内压监测在神经外科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与护理。方法 2013年3月至2013年11月对50例颅脑外伤的患者进行闪光视觉诱发电位(FVEP)无创颅内压(ICP)监测,回顾性分析应用方法及护理。结果本组ICP监测有40例颅内压200mmH_2O,颅内高压者发生率为80%,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后共有45例恢复良好并出院,占患者总数的90%。结论对于颅脑损伤患者进行无创颅内压监测是非常有效的方法,可及时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同时配合有效的护理措施可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减少死亡人数。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对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颅内压的影响.方法:将98例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除一般常规治疗外,治疗组加用地塞米松治疗,对照组未应用地塞米松治疗,利用无创颅内压监测仪监测颅内压变化.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颅内压改变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地塞米松对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颅内压可能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