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对急性肾小管坏死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大鼠急性肾衰竭模型,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治疗组,检测血肌酐、血尿素氮、尿渗量、尿NAG、尿β2-MG,并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治疗组血尿素氮、血肌酐、尿NAG、尿β2-MG较模型组明显下降,而尿渗透压升高,肾脏病理改变好转。结论:促红细胞生成素对急性肾小管坏死大鼠肾脏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对大鼠急性肾小管坏死的防治作用.方法 按10 mL·kg-1肌肉注射甘油建立大鼠急性肾小管坏死模型.30只Wistar大鼠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治疗组.治疗组予促红细胞生成素(1000 IU·kg-1)尾静脉注射,实验结束时检测各组大鼠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尿渗量、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尿β2微球蛋白(β2-MG),肾组织匀浆丙二醇(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并进行肾脏组织学观察.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大鼠Bun、Scr、尿NAG、尿β2-MG、肾组织匀浆MDA明显下降,而尿渗量、肾组织匀浆SOD升高,肾脏病理改变好转.结论 促红细胞生成素可能通过抗氧自由基损伤,提高内源性抗氧化能力达到对急性肾小管坏死大鼠肾脏的部分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肾络康冲剂对实验性IgA肾病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运用牛血清白蛋白+四氯化碳+脂多糖方法建立IgA肾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肾络康冲剂组、贝那普利组,并同时设立空白组.实验共14周,药物干预后常规检测尿红细胞计数、尿蛋白定量、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血肌酐、血尿素氮.用免疫荧光、免疫组化的方法分别检测肾组织病理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水平.结果:肾络康冲剂组可显著减少尿红细胞计数、尿NAG、血肌酐、血尿素氮(P<0.05),显著降低TGF-β1在肾脏肾小管间质的表达.肾络康冲剂组与贝那普利组均可显著降低24 h尿蛋白(P<0.01),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肾络康冲剂可明显减少IgA肾病大鼠免疫复合物的沉积,减轻系膜增生,下调TGF-β1的表达.改善肾功能,延缓肾纤维化和肾衰.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超短波对庆大霉素造成的大鼠急性肾功能损害的治疗作用。方法:将18只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造模组和治疗组,每组6只。治疗组应用超短波治疗,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观察大鼠肾组织病理变化,检测大鼠尿液中N-乙酰-β-D-氨基葡萄苷酶(NAG)、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α1-微球蛋白(α1-MG)、β2-微球蛋(β2-MG)含量,以及血肌酐(SCr)和血尿素氮(BUN)含量。结果:治疗组大鼠肾组织病理损害轻微,仅见肾小管上皮轻度浊肿;大鼠尿NAG、RBP、α1-MG和β2-MG以及血SCr和BUN含量均较造模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组比较,除尿RBP和血SCr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短波治疗对庆大霉素造成的大鼠急性肾功能损害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5.
陶凯 《实用医学杂志》2012,28(20):3354-3356
目的:观察氯沙坦对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大鼠肾脏病变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链脲佐菌素诱导的DM大鼠分为模型组(DM组)和氯沙坦治疗组(LOS组),另设正常对照组(NC组).氯沙坦治疗组予腹腔注射氯沙坦30 mg/(kg·d),NC组和DM组则予同体积的生理盐水.12周后收集尿样并取血,检测血糖(BG)、血肌酐、尿素氮,尿β2-微球蛋白(β2-MG)和24 h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测尿和血中TNF-o和TGF-β1浓度,计算肾脏肥大指数,观察肾小球病理变化.结果:DM组尿素氮、血肌酐、UAER、血糖、β2-MG、肾重/体重明显增高(P<0.01或P<0.05),血、尿中TNF-α和TGF-β1浓度显著增高(P<0.01或P< 0.05).氯沙坦治疗组上述指标显著低于DM模型组(P<0.01或P<0.05),肾脏病理明显改善.结论:氯沙坦可降低血和尿中TNF-α、TGF-β1浓度,减少尿蛋白排泄,有助于保护肾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缺血预处理(ischemic preconditioning)对大鼠硝普钠控制性降压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雄性Wa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组)、控制性降压组(C组)、缺血预处理组(I组)。腹腔麻醉后,C组大鼠经股静脉泵注硝普钠,使平均动脉压降至50mmHg并维持120min。S组大鼠只做手术操作,泵注生理盐水。I组大鼠降压前用动脉夹阻断左肾动脉3次,每次5min,间隔5min再灌注。分别于降压前、降压60min、降压后120min检测血尿素氮(BUN)、肌酐(Cr)、β2-微球蛋白(β2-MG)和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并观察肾组织的显微结构变化。结果:C组大鼠经控制性降压60min后血BUN、Cr和尿NAG高于S组同时点值(P﹤0.05),降压120min后血BUN、Cr、β2-MG和尿NAG进一步升高,与S组同时点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I组大鼠降压60min后血BUN、Cr和尿NAG低于C组同时点值(P﹤0.05),降压120min后血BUN、Cr、β2-MG和尿NAG均低于C组同时点值,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缺血预处理对大鼠控制性降压肾功能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旨在评估低分子尿蛋白诊断多发性骨髓瘤(MM)早期肾脏损害的临床诊断意义。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2年5月初诊的278例MM患者临床资料,按肾脏损害分为3组:肾小球损害组(血肌酐Scr≥2mg/dl)143例;肾小管损害组(Scr<2 mg/dl,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etinol-binding protein,RBP)≥0.5 mg/L,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胺酶(N-acetyl-β-D-aminoglucoamidase,NAG)≥17.8 U/g.cr)114例;无肾小球和肾小管损害的正常组21例。对3组间性别、年龄、分型、分期、血红蛋白(Hb)、血清白蛋白(Alb)、尿RBP及尿NAG等临床和实验室指标的差异进行比较,进一步分析所有患者尿RBP、尿NAG与血尿素氮(BUN)、血Scr、血胱抑素-C(Cys-C)、内生肌酐清除率(Ccr)、24 h尿蛋白、24 h尿轻链的相关性;并分析61例行肾脏活检患者的肾小管间质病变评分与低分子尿蛋白的相关性,使用ROC曲线比较尿RBP和尿NAG对MM早期肾脏损害的诊断效果。结果表明,肾小球损害组尿RBP显著高于肾小管损害组,而尿NAG显著低于肾小管损害组,两组尿RBP和尿NAG显著高于正常组;尿RBP与血Scr、血BUN、血Cys-C、24 h尿蛋白呈正相关,与Ccr呈负相关,而尿NAG与24 h尿蛋白、Ccr呈正相关,与血Cys-C呈负相关;肾小管间质病变与尿RBP显著相关,与尿NAG相关性较弱。结论:尿RBP与肾小管损害有明显的相关性,与尿NAG相比能更好地反映肾损伤的程度,并且特异性更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在脓毒症患者并发早期肾功能损害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医院收治的脓毒症患者124例,住院后即刻测定尿NAG、血清肌酐(SCr)、尿素氮、血β2-微球蛋白(β2-MG)、尿β2-MG;住院第3天复查上述指标,根据第3天SCr和(或)尿素氮分为肾功能损害组(n=44)和肾功能正常组(n=80).结果 入院时两组患者尿NA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Cr、尿素氮和血、尿β2-MG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第3天两组患者尿NAG、SCr、尿素氮和血、尿β2-MG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肾功能损害组和肾功能正常组尿NAG、SCr、尿素氮和血、尿β2-MG,分别为(20.41±11.57) U/L vs (12.90±6.33) U/L、(142.14±26.32) μmol/L vs (103.00±11.53) μmol/L、(6.37±3.41) mmol/L vs (5.21±1.68) mmol/L、(6.11±2.59) μg/L vs (5.02±1.87) μg/L、(263.74±142.87)μg/L vs (182.42±91.27) μg/L;尿NAG水平与SCr水平呈正相关(r=0.201,P<0.05).结论 尿NAG水平对诊断脓毒症患者并发早期肾功能损害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检测糖尿病前期合并高血压患者早期肾损伤的敏感检测指标。方法选取健康对照(NGT)组、高血压合并糖耐量减低(IGT)组、高血压合并空腹血糖受损且糖耐量减低(IFG/IGT)组,每组各检测100例。测定各受试者尿液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β-D半乳糖苷酶(GAL)活性,测定尿β2-微球蛋白(β2-MG)、尿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tatin C)、尿微量清蛋白(mALB)浓度、血清尿素氮、肌酐浓度,并镜检尿红细胞数量。结果高血压合并IGT组、高血压合并IFG/IGT组的尿NAG、GAL活性、尿β2-MG浓度、尿Cystatin C浓度均高于NGT组(P值均小于0.05)。并比较IGT组、IFG/IGT组的阳性(异常例数)检出率,发现尿NAG、GAL、β2-MG、尿Cystatin C的阳性检出率均显著大于尿微量清蛋白、尿红细胞、血清尿素氮、肌酐的阳性检出率(P值均小于0.05)。结论联合检测尿NAG、GAL、β2-MG、Cystatin C是发现糖尿病前期合并高血压患者早期肾损伤的敏感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10.
陈文思  吴小林  李朝霞  李刚 《新医学》2008,39(12):778-780
目的:观察原位肝移植术对终末期肝病患者围手术期肾功能的影响.方法:52例行原位肝移植术的终末期肝病患者,按原发病分为重型病毒性肝炎(重型肝炎)组(24例)和肝癌肝硬化组(28例),分别于围手术期不同时段测定血β2-微球蛋白(β-microglobulin,β2-MG)、尿β2-MG、N-乙酰-β-D-葡萄糖苷酶(N-acetyl-β-D-glucosaminidase,NAG)的异常率及含量,以及血清肌酐、血尿素氮、总胆红素的含量.比较2组上述指标的差异.结果:重型肝炎组术前尿β2-MG及各时间点的NAG异常率均明显高于肝癌肝硬化组(均为P<0.05).重型肝炎组无肝前、无肝30 min、新肝60 min的血β2-MG均明显高于肝癌肝硬化组(均为P<0.05).2组新肝60 min及术后30 min尿β2-MG和NAG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重型肝炎组术后血清肌酐和血尿素氮含量均明显高于肝癌组(均为P<0.05).重型肝炎组各时间点总胆红素含量均明显高于肝癌组(P<0.05).结论:肝移植术对重型肝炎及肝癌肝硬化患者围手术期肾功能均有影响,重型肝炎患者的肾功能损伤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