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目的 对手术患者开展整体护理,确保护理的连续性、完整性和系统性,使患者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接受手术治疗.方法 对手术病人实施整体护理,并将健康教育纳入了手术室护士的日常工作.结果 整体护理的实施,减轻患者围手术期生理、心理应激反应,减轻病人的焦虑,提高满意度、心理舒适度和康复信心.结论 整体护理将在手术过程中继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整体护理在手术室全程护理中的应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整体护理是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框架,根据患者身心需要,提供适合于个人的最佳护理[1].以往手术室护士只在手术间内以配合手术为主,忽视了患者的整体护理.手术患者大多对手术有应激反应,若反应过于强烈,不仅对神经、内分泌及循环系统产生影响,而且会干扰手术和麻醉的顺利实施,影响患者的治疗方案.为了提高手术成功率,减轻对手术的担忧和恐惧感,建立配合手术治疗,促进康复的信心,手术室开展整体护理,使患者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接受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3.
人性化护理理念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以患者为中心人性化护理"理念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的价值.方法 护理方法从单纯的手术室内工作扩展至术前访视、术中护理、术后随访3个方面.结果 手术室护士走进病房与手术患者面对面交流,建立人性化、友好、信赖的关系,缩小医患之间的心理距离,减少患者心理生理应激反应,使患者以最佳的心理生理状态接受配合手术.结论 "以患者为中心、人性化护理"理念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使手术室护理与病房的整体护理得以贯通延续,这是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护理的需要,是护理人员专业知识、技术水平和关爱之心相结合的体现,也是手术室护理理念更新与提高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方案在宫腔镜手术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30例宫腔镜下手术病人,随机分为整体护理实验组和对照组,通过术前、术中、术后3个阶段的整体护理实施,评估传统护理与整体护理效果的差异。结果实施整体护理能有效降低手术病人的应激反应,缓解心理焦虑,增强病人对疼痛的耐受性,提高病人对手术的主动配合。结论整体护理措施,可以让病人从生理和心理上,以良好的状态接受手术,从而为手术顺利进行创造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5.
<正>手术对于病人来说是一种不同程度的心理应激,这种应激反应过于强烈会直接干扰手术和麻醉的顺利实施,影响治疗效果。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以病人为中心,全面了解病人的生理、心理、社会需求的新护理模式应运而生,减轻病人的思想顾虑和恐惧、焦虑心理,缩短护患关系,减少医患纠纷,提高患者手术安全度,手术访视已经成为手术室整体护理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方案在宫腔镜手术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30例宫腔镜下手术病人,随机分为整体护理实验组和对照组,通过术前、术中、术后3个阶段的整体护理实施,评估传统护理与整体护理效果的差异。结果实施整体护理能有效降低手术病人的应激反应,缓解心理焦虑,增强病人对疼痛的耐受性,提高病人对手术的主动配合。结论整体护理措施,可以让病人从生理和心理上,以良好的状态接受手术,从而为手术顺利进行创造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7.
随着工业、交通等事业的发展,损伤有日益增多的趋势,骨折是一种较常见的损伤.手术对病人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应激反应,这种应激反应如果过于强烈,会直接干扰手术和麻醉的顺利实施,影响治疗效果[1].手术室护理是围绕手术这一特定时期,针对手术和麻醉对病人造成的心理、生理功能紊乱而采取的各种护理措施[2].随着现代护理学科的发展,要求手术室护理工作不能仅限于配合手术等单纯的技术操作,笔者根据以人为本理念,注重"以病人为中心",在手术全过程护理(整体护理)中[2],对手术病人施行术前访视、术中护理、术后随访,以适应和满足病人的需求,确保整体护理的连续性、完整性和系统性,满意疗效,现以胫腓骨骨折手术为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医护水平的日益提高,整体护理模式的普及与深化,手术室护士陆续开展了术前访视与术后回访工作.手术室护士走进病房与手术患者面对面交流,建立人性化、友好、信赖的关系,缩小医患之间的心理距离,减少患者心理生理应激反应,使患者以最佳的心理生理状态接受配合手术.  相似文献   

9.
手术室整体护理临床10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敬丽 《当代医学》2009,15(28):109-109
手术室护理是围绕手术这一特定时期,针对不同手术病人围手术期造成的心理、生理功能的不同改变而采取的各种不同护理措施。随着现代护理学的发展,护理内涵不断丰富,要求手术室护理工作不仅局限于配合手术等单纯的技术操作,更应注重“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操作过程。手术可以引起病人心理和生理上的应激反应,特别是在非全麻手术下的病人,  相似文献   

10.
张冬珍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27):3602-3603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缓解乳腺肿瘤患者术前应激反应的效果。方法对126例接受手术治疗的乳腺肿瘤患者进行不同时段(术前访视时、患者进入手术室以后、冰冻结果为恶性需要全麻切除乳腺之前)的心理护理,并进行术后满意度调查,观察患者对手术的接受程度和术后的心理反应。结果通过手术室护士施以正确的心理疏导和适当的护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患者的心理压力,降低了手术给患者带来的思想顾虑和恐惧心理,使其对手术充满信心,对医护人员充满信任感,情绪稳定,精神放松,能够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手术。结论手术室护士术前对乳腺肿瘤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可以有效缓解患者术前的应激反应,对保障手术顺利进行、促进患者身心康复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心理护理对手术病人心理应激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红 《当代医学》2009,15(16):110-110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减轻手术病人应激反应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妇产科的择期手术病人120例,随机分成2组,试验组(心理护理组)60例,除做普通的术前准备和治疗外,护理人员进行心理护理;对照组(常规护理组)60例,只做普通的术前准备和治疗,没有进行心理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手术病人焦虑、抑郁、疼痛等心理应激反应。结果手术前和手术后试验组的应激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心理护理可以降低围手术期病人应激反应,提高麻醉和手术的安全性,促进手术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2.
泌尿微创手术护理是围绕微创手术这一特定时期,针对手术和麻醉对患者造成的心理、生理功能紊乱而采取的各种护理措施。按照现代应激学之父汉斯·塞利的应激原理,手术事件、手术室的陌生环境、孤独都会成为一种应激源,常可导致手术患者产生比较强烈的生理与心理应激反应,这些反应如果过于强烈,不仅对神经、内分泌系统产生影响,而且会干扰手术和麻醉的顺利实施,影响患者的治疗方案。身心护理是一种整体的、个性化的、创造性的、有效的护理模式,其目的是使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灵魂上达到最佳状态,或缩短、降低不愉快程度。为使手术室的工作适应新的护理模式,进一步提高手术成功率,本科室2008年1月以来,将“术前访视,术中护理,术后随访”的整体护理融入了身心护理的研究,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手术作为一种应激源,能使手术患者产生不同程度的生理应激反应(如多汗、脉搏、心率加快、血压升高、血糖升高、睡眠障碍)和心理应激反应(焦虑、恐惧),严重时可影响神经、内分泌及循环系统、干扰手术麻醉顺利实施[1].术前访视是手术室护士将医学知识、生理学知识和社会学知识结合起来运用于手术患者的护理实践过程,主要是为调节患者的生理、心理、社会状态,让患者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接受和配合手术治疗,早日恢复身体健康[2].  相似文献   

14.
岑善学 《右江医学》2013,(6):931-933
术前访视是手术室护理实践基础的第一阶段,其作为手术室实施整体护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已成为不可缺少的部分[1].有研究显示术前访视能减轻择期手术患者的心理、生理应激反应,而患者的心理状态是手术成功与否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2].为探讨手术患者对术前访视的需求,自2013年1月起,我院手术室对择期手术患者进行术前访视需求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手术室是医院的一个特殊治疗科室,手术对病人又是一个很强的刺激源,使病人生理和心理都产生极强的应激反应,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紧张、恐惧、焦虑、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等,影响手术顺利实施,因此,提倡“以病人为中心”,采取术前访视,术中人性化护理,有效减轻病人术前紧张,恐惧等心理压力,使病人身心处于接受手术治疗的最佳状态,保证手术安全顺利完成。随着现代医学的进步与发展,在手术室整体护理与专业技能中,做好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是手术室护理工作的重要环节。手术患者沟通方法包括术前沟通,术中沟通,术后沟通3个方面,具体沟通过程如下。  相似文献   

16.
手术病人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及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传统的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已被整体护理模式所替代.而心理护理是其中不容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手术作为一种应激源,常可导致手术病人产生强烈的生理与心理应激反应.在心理方面主要表现为趋避冲突下的严重焦虑、恐惧和紧张。这种心理状态不仅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影响机体免疫机能,而且会干扰手术和麻醉的顺利实施,影响治疗效果。为探讨有效的系统化护理模式,我们对  相似文献   

17.
吴静  袁丽红 《中外医疗》2010,29(7):173-174
目的针对无痛手术的特点以医学心理为特点设计并制定相关护理对策。方法随机选择60例妇科宫腔镜术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观察在护理策略的介入下,病人对手术的应激反应。结果手术时观察组血压、心率的波动较对照组小(P〈0.05)结论良好的护理措施可以明显降低患者手术时的应激反应,减少使用心血管活性药物的机会,为手术和麻醉的安全提供更多的保障。  相似文献   

18.
手术作为一种应激性生活事件作用于个体,常可导致个体出现强烈的应激反应,诱发循环、内分泌和代谢功能紊乱及产生以焦虑为典型表现的心理反应[1].由于个体在遭遇应激时所产生的情绪反应及应对方式可能因病情的轻重有所不同,但不会因病种的不同而出现本质的差异[2],因此患者通常处于较高的焦虑水平,使心理、生理、生化、行为等方面发生改变,从而干扰麻醉和手术的顺利实施,甚至影响术后康复和预期效果.因此,寻求简单、经济、方便的方法来缓解手术的心理应激反应是亟待护理人员解决的重要问题.人们很早就开始应用分散注意力的方法来干预手术的应激反应,近年来,许多学者使用现代科学的验证手段对它的作用机理和效果进行了研究,本文就分散注意力这一方法缓解手术心理应激反应及其研究情况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围手术期患者行心理护理,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围手术期对患者不同的心理状态给予情绪疏导。术前访视,了解患者的心理需要和存在的心理问题;术中给患者充分的人文关怀,使其保持良好的心态;术后加强病情观察,评估手术中的护理效果。结果:通过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有效预防、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减轻患者围手术期的应激反应和心理负担。结论:实施合理的心理护理,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有利于手术的进行和疾病的康复。  相似文献   

20.
杜肖黎 《内蒙古医学杂志》2006,38(12):1217-1218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心理护理的重要意义。方法:运用医学心理学知识和技能,对乳腺癌患者给予情绪疏导、心理干预及人文关怀。结果:通过积极正确的心理护理,有效的预防和减少了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心理应激反应的发生。结论:科学规范的心理护理措施,可以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稳定情绪,为麻醉、手术的顺利实施及手术后康复提供了正面的心理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