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HPV和VEGF在子宫颈癌及癌前病变中的表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HPV和VEGF在慢性宫颈炎、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浸润性宫颈癌(ICC)中的表达,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旨在提高宫颈上皮内瘤变及浸润性宫颈癌的诊断率。方法采用原位杂交(HCⅡ)方法检测40例慢性宫颈炎、30例CINⅠ~CINⅡ、25例CINⅢ以及30例ICC患者中高危HPV的表达,并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上述病例中VEGF表达。结果高危HPV感染与CIN及ICC关系密切,慢性宫颈炎、CINⅠ~CINⅡ组织几乎不表达HPV,显著低于CINⅢ级和ICC,差异有显著性(P<0.05);慢性宫颈炎组织、CINⅠ~CINⅡ组织中很少表达VEGF,但是在CINⅢ及ICC组织中呈高表达,二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VEGF与高危HPV的表达存在相关性。结论检测高危HPV是早期诊断CINⅢ及ICC的一个重要辅助方法;VEGF在CINⅢ及ICC中有明显的表达,是监测CIN及ICC的一个重要的指标;联合检测HPV及VEGF,有助于探讨CIN及ICC的发病机制及提高诊断率。  相似文献   

2.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性激素依赖性疾病。性激素通过相应受体起作用。异位子宫内膜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含量均低于在位子宫内膜,而且缺乏周期性变化。表明异位子宫内膜在许多方面不同于在位子宫内膜。  相似文献   

3.
妇科透明细胞癌(CCA)虽较少见,但因具有易耐药、早期复发、预后差的特点,引起妇科肿瘤研究者的关注。近年研究表明,妇科CCA的发生与雌、孕激素的作用有一定关系,无孕激素拮抗的雌激素的作用可增加妇科CCA的发生;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可促进内膜CCA的发生;内膜及卵巢CCA中甾体激素受体表达的特点是雌激素受体α(ERα)的阴性表达和孕激素受体(PR)的低表达。  相似文献   

4.
甾体激素与子宫内膜出血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王桂敏 《生殖与避孕》1996,16(4):248-253
甾体激素与子宫内膜出血王桂敏综述郑淑蓉审校(北京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北京,100034〕引起子宫内膜出血的因素很多,如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炎、子宫肌瘤等均可致出血,但突破性出血(BTB)和点滴状出血是激素避孕常见的副作用,也是影响这一方法可接受性的主...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患者年龄分布与高度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的关系。方法 2008年7月至2009年4月在中日友好医院同时采用液基薄层细胞学(LCT)和HPV检测行宫颈癌筛查的妇女948例,对LCT≥ASC-US和/或HR-HPV阳性的367例患者进行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结果 〈50岁年龄组妇女的HR-HPV感染率(34.27%)与≥50岁年龄组妇女(18.98%)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0岁、30~49岁和≥50岁3个年龄组HR-HPV阳性者中,≥CIN2患者的例数分别为18例(39.13%)、81例(43.78%)和17例(32.6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各个年龄段感染HR-HPV的妇女发生≥CIN2的机会无明显差异,均应加强随访。  相似文献   

6.
乳腺癌为甾体激素依赖性肿瘤,内分泌治疗是临床有效的辅助治疗手段之一,而乳腺癌的预后与复发及转移密切相关,细胞外基质蛋白酶降解细胞外基质是乳腺癌复发与转移的关键。研究甾体激素对乳腺癌细胞外基质蛋白酶的调节有利于更好的指导临床治疗和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7.
甾体激素避孕药药代动力学与安全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从Pincus于 195 6年首次报道女用甾体激素避孕药的临床试验结果以来 ,对甾体类激素的药理作用、药代动力学、临床有效性及长期使用安全性进行了极为广泛深入的研究。国内各种类型的甾体避孕药中应用最广、接受性最高的仍是口服复方甾体避孕药。国内外的研究均致力于降低雌激素及孕激素的含量。同时 ,继第 1、第 2代孕激素之后 ,更为安全的第 3代孕激素也上市应用。1 甾体激素的基本化学结构天然甾体激素均具有环戊烷多氢菲核的基本结构 ,由3个 6元环和 1个 5元环组成 ,共 17个碳原子。根据其C10 、C13上有无甲基及C17位上有无侧…  相似文献   

8.
乳腺癌为甾体激素依赖性肿瘤,内分泌治疗是临床有效的辅助治疗手段之一,而乳腺癌的预后与复发及转移密切相关,细胞外基质蛋白酶降解细胞外基质是乳腺癌复发与转移的关键.研究甾体激素对乳腺癌细胞外基质蛋白酶的调节有利于更好的指导临床治疗和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9.
对48例子宫内膜增生,24例子宫内膜癌进行了血甾体激素放免分析及组织雌、孕激素受体生化定量检测,对38例子宫内膜增生及22例子宫内膜癌进行了受体免疫组化定性检测,对6例子宫内膜增生及12例子宫内膜癌进行了扫描电镜及透射电镜观察。结果表明,子宫内膜增生与内膜癌之间血甾体激素水平无明显差别。但绝经后的子宫内膜增生及内膜癌患者的雌激素水平高于正常绝经后的妇女;从子宫内膜增生,腺囊样增生,腺瘤样增生到内膜癌,其雌、孕激素受体含量逐渐降低;受体含量与临床分期、细胞分化程度、宫颈浸润、肌层浸润及复发情况相关。经对雌、孕激素受体的定性分析,子宫内膜增生阳性率近100%,非典型增生及原位癌为83.33%,内膜癌为75%及81.25%。电镜观察子宫内膜增生的雌激素依赖性结构明显增加,而内膜癌的雌激素依赖性结构减少,细胞器形态排列异常伴有核异型性及核小体,并出现假包涵体。  相似文献   

10.
妇科透明细胞癌(CCA)虽较少见,但因具有易耐药、早期复发、预后差的特点,引起妇科肿瘤研究者的关注.近年研究表明,妇科CCA的发生与雌、孕激素的作用有一定关系,无孕激素拮抗的雌激素的作用可增加妇科CCA的发生;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可促进内膜CCA的发生;内膜及卵巢CCA中甾体激素受体表达的特点是雌激素受体α(ERα)的阴性表达和孕激素受体(PR)的低表达.  相似文献   

11.
甾体激素避孕药的研制新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自上世纪 6 0年代口服甾体激素避孕药问世以来 ,现今不仅是药物的剂量和配方有改进 ,用药途径也由单纯口服变为多种方式 ,同时对药物的安全性也作了大量研究。现仅从避孕药物研制的角度将近年来的新进展作一综述。1 口服避孕药 (oralcontraceptive ,OC)1 1 雌激素含量 通过降低雌激素含量减少不良反应一直是避孕药配方研究的重要方面。从过去用炔雌醇 5 0 μg以上 ,降低到 35 μg或 30 μg的基础上 ,现又降低到 2 0 μg。从2 0多年来不断探索的许多 2 0 μg的报道 ,总结出 2 0 μgOC具有安全、高效和耐受性好的优点及非避孕的益处 ,降…  相似文献   

12.
13.
人乳头瘤病毒(HPV)在女性人群中感染率较高,与子宫颈癌及癌前病变关系密切。目前公认HPV是引起上述病变的主要致病因素。子宫颈癌是一种常见妇科恶性肿瘤,其发病率逐年上升,全世界每年约有四十七万新发病例,并导致23万人死亡。随着分子生物学与流行病学的发展,对HPV的检测和治疗成为预防子宫颈癌的重要手段。HPV疫苗研究及临床应用也进入崭新的时代。对HPV与子宫颈癌相关性的研究进展综述。  相似文献   

14.
甾体激素对人卵巢癌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及其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卵巢是分泌雌激素、孕激素、雄激素等许多甾体激素的主要器官,而甾体激素在机体组织细胞生长、分化、发育、免疫等几乎所有生理过程中都有重要作用。同时大量的实验证实;卵巢癌标本中含有糖皮质激素、雌激素、雄激素等甾体激素受体。本文扼要介绍甾体激素对卵巢癌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及其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宫颈癌中端粒酶的活化与HPV16、18感染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2例CIN和69例宫颈癌中端粒酶催化亚单位(hTERT)的表达,以原位杂交法检测HPV16、18的表达,并以18例正常宫颈组织为对照.结果正常宫颈组织中hTERT无表达,HPV16、18阳性率5.6%(1/18);CIN中hTERT阳性率50%(26/52),HPV16、18阳性率51.9%(27/52),CIN组与对照组比,两者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0.01);宫颈癌组hTERT阳性率87.0%(60/69),HPV阳性率84.1%(58/69),宫颈癌组与CIN和对照组比,两者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0.01).hTERT与宫颈癌分期、组织来源、细胞分化及有无淋巴转移等均无关.无论是CIN还是宫颈癌,hTERT阳性者HPV16、18感染率均明显高于hTERT阴性者,相比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端粒酶的活化与宫颈癌的发生有关,不论是CIN还是宫颈癌阶段端粒酶表达率的高低均与HPV感染率高低呈正相关关系,HPV16、18可能是端粒酶活化的始动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女性HPV感染率和基因亚型分布,分析其与宫颈病变的关系.方法:收集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2011年9月至2012年8月妇科就诊29832例女性患者的宫颈脱落细胞进行HPV基因分型检测.对2398例同时具有宫颈活检组织病理诊断结果的患者进行分组,包括慢性宫颈炎症组599例;CIN Ⅰ组437例;CINⅡ/Ⅲ组906例(CINⅡ338例,CINⅢ568例);宫颈癌组456例.结果:HPV感染率为25.20%(7518/29832),其中高危型HPV、低危型HPV、HPV多重感染率分别为21.03%(6275/29832)、4.17%(1243/29832)、5.94%(1772/29832).常见的高危型HPV为HPV16、58、33、52、18.随着年龄增加,HPV感染率呈现增高趋势.随着宫颈病变的严重程度增加,HPV感染率增高.所有宫颈病变中,常见的高危型HPV由高至低依次为HPV16、58、33、18、52;在宫颈癌组中为HPV16、18、58、33、52;在CINⅡ/Ⅲ组为16、58、33、52、18.在HPV阳性的不同程度宫颈病变中均以单一感染为主,除慢性宫颈炎组外,单一感染的比例随宫颈病变程度增加而增加.结论:本研究最常见的高危型HPV为16、58、33、52、18,与其他地区相比存在一定的地区差异.HPV感染率随年龄增加呈现增高趋势.在不同宫颈病变中,HPV的型别分布有所不同,单一感染可能更易导致宫颈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催乳素及多巴胺对大鼠卵巢颗粒细胞产生甾体激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使用含有FSH和雄烯二酮的DME-F 12培养液培养未成熟大鼠的卵巢颗粒细胞,观察了不同剂量的催乳素和多巴胺对颗粒细胞合成孕酮和雌二醇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的催乳素(0.5 μg/ml)促进孕酮产生,高浓度时(5 μg/ml)抑制孕酮产生。催乳素能抑制雌二醇产生。低浓度的多巴胺(0.5 μg/ml)不影响这两种甾体激素的产生。当浓度为5μg/ml时能明显抑制这两种激素的产生。但是,多巴胺对颗粒细胞发挥作用的机制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阴道微生态在女性生殖道的健康与疾病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高危型HPV的持续感染可导致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的发生,近来研究表明,阴道微生态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阴道微生态环境中菌群多样性的增加和乳杆菌属数量的减少与HPV的持续感染及进一步发展为宫颈上皮内瘤变、宫颈癌有关,这为宫颈病变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宫颈癌和宫颈癌前病变(宫颈上皮内瘤变Ⅱ、Ⅲ)中高危人乳头瘤病毒(HPV)型别分布特征和差异。方法:采用导流杂交技术,对432例宫颈癌和629例癌前病变进行15种高危HPV分型检测。结果:宫颈癌与癌前病变比较,HPV16型(52.08%vs 31.96%)、18型(13.66%vs6.04%)、58型(6.71%vs 16.53%)、52型(6.25%vs 13.35%)、33型(2.55%vs 5.72%)、39型(0.23%vs 1.4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鳞癌和腺癌间比较,HPV16型(59.55%vs17.11%)、18型(10.39%vs 28.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癌和癌前病变均呈现高HPV16、18、58、52型的感染率;宫颈癌中HPV 16、18型构成比高于癌前病变,而癌前病变的HPV58、52型要高于宫颈癌;鳞癌以16型较多,腺癌则18型居多。  相似文献   

20.
人宫颈癌脱落细胞端粒酶活性检测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 )和宫颈癌脱落细胞端粒酶激活的意义。方法 采用端粒酶PCR-ELISA法检测13例CIN和17例宫颈癌脱落细胞端粒酶活性,并与相应的组织标本中端粒酶活性相比较,11例正常宫颈脱落细胞作为对照。结果8例(61.54%)CIN、14例(82.35%)宫颈癌脱落细胞表达端粒酶活性,正常宫颈无端粒酶活性,CIN、宫颈癌及正常宫颈脱落细胞端粒酶活性平均值分别为0.328±0.192、1.329±0.259和0.039±0.084,三组间端粒酶表达率和量存在显著差异。CINⅠ、Ⅱ、Ⅲ级之间端粒酶活性无明显差异。CIN及宫颈癌组织中端粒酶活性和相应脱落细胞一致。结论 端粒酶的激活是宫颈癌的早期改变,在宫颈癌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宫颈脱落细胞和组织中端粒酶活性可能成为宫颈癌早期诊断、预后判断和肿瘤浸润的标记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