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分析中医病房患者服用中药汤剂依从性的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中医药患者服用中药依从性提供策略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5年5月小橄人民医院中医科住院患者服用中药汤剂依从性进行调查问卷,结果在616例中医病房患者中,有365例依从性好,251例不依从,患者依从的原因是中药汤剂疗效佳,毒性小,患者的病情用中药汤剂治疗疗效更好,不依从的原因为中药汤剂服用之前太浪费时间,味道太苦。此外年龄、病程对服用中药汤剂也有一定的关联性。结论中医病房患者服用中药汤剂依从性需要引起重视,正确的服用方式,有针对性的对患者进行依从性的干预可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提高中医药的服务质量和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提高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服药依从性的有效方法。方法:45例首次服用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由门诊护士指导下载服药提醒APP,并根据其生活习惯,设置服药时间、抗病毒药物名称、剂量、闹铃音乐。对照组45例按照常规治疗护理方法。观察两组患者6个月后的服药依从性,比较两组服药依从性得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服药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利用服药提醒APP提醒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服药时间,能有效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影响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采用自编调查表对453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有关临床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在接受调查的453例患者中,服药完全依从的325例,占71.7%,部分依从78例,占17.2%,不依从的50例,占11.1%。典型和非典型抗精神病药使用以及单一和联合用药在部分依从、不依从与完全依从三组中比较有明显差异,且拒服药物原因较多。结论:改善医患关系、加强健康教育、选用单一、副反应少、服用简便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都是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口服药服药依从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组织,以提高糖尿病患者服药依从性为活动主题,选择我社区正在服用降血糖药物的131例2型糖尿病患者,对其服药依从性进行调查,找出其服药依从性低的原因,运用品管圈程序,实施质量改进,比较实施前后老年患者服药依从性。结果品管圈活动实施前,服药依从性为80.15%,实施后为96.95%,实施后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实施后均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实施前(P <0.05)。结论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中开展品管圈活动,可以提高其服药依从性,有利于血糖控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减轻中药汤剂的苦味进行一般探讨。方法查阅文献并结合实际工作经验从六个方面进行介绍。结果掌握适当的服药时间、服药温度、服药速度以及服药者的自我心理调试等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缓解中药汤剂的苦味。结论减轻中药汤剂的苦味有一定的技巧可寻,供同仁指导患者服用汤剂时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服药依从性差的原因,并根据这些原因进行针对性的社区护理干预,以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服药依从性的作用。方法将29例2型糖尿病患者对服药低依从性者服药依从性差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制定个体化的社区护理干预措施进行干预。干预3个月后,对干预前后患者服药高依从性的构成比进行比较。结果干预3个月后,患者的服药高依从性者为17例,占58.6%。与干预前服药高依从性者8例,占27.6%相比有显著的差异(P<0.05)。结论社区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的服药依从性,从而促进糖尿病患者的康复,对于改善其生活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武谦虎  凌美 《医药导报》2010,29(3):388-390
[摘要]目的了解门诊患者服用中药煎剂依从性情况及影响因素,为提高门诊患者服用中药煎剂依从性提供决策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1周来医院门诊就诊的200例患者的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例患者中,有111例依从性好,89例不依从。患者服药依从的原因是:认为中药煎剂有独特的疗效,自己的病情适合中药煎剂治疗,中药煎剂毒副作用较小。患者不依从的原因是:认为中药煎剂煎煮太费事,中药煎剂太难喝。此外,年龄、职业及病情急慢程度等对服用中药煎剂依从性也有一定的影响。结论门诊患者服用中药煎剂不依从须引起重视,方便的煎剂制作方法、良好的服用方法及有效的健康教育与促进等干预措施,可显著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服药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方法选择我社区服务站所辖区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对本组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是否有忘记服药情况及原因;当自觉症状改善后,是否自行减量服药或者停药及相关原因;自认为服药后效果较差时,是否自行更换药物种类及相关原因;是否在非医护人员游说下而自行更换药物及原因;是否存在无定期测量血糖及其原因。评定本组患者服药依从性情况及依从性差相关原因。结果服药依从性良好患者共39例,依从性良好占39%;其余61例患者依从性差,占61.0%。没有定期测定血糖、患者行减量或停药、患者忘记服药、自行更换药物、非医护人员劝说更换药物是导致服药依从性差的主要行为。结论了解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服药依从性差行为和相关原因,有助于针对性对患者开展健康教育和对医护人员培训,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和分析精神病患者拒绝服药的心理及外部原因,为医护人员制定有效的护理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6月时间段内88例精神病患者为临床研究对象,通过了解和观察患者的服药行为,分析其拒绝服药的心理及外部因素,根据患者的不同病情和心理,制定合理科学的护理方案,以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结果:经观察发现,88例患者均存在拒绝服药行为,服药依从性差,分析其主要原因有:否认自己患病;怀疑是毒药;服药引起身体不适。通过制定科学的心理和语言沟通护理,提高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结论:药物治疗对精神病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通过分析患者拒绝服药的心理原因,制定科学的护理对策,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10.
黄宁生 《北方药学》2012,9(9):21-21
目的:观察优甲乐在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中的优势,探讨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最佳药物选择。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1年12月在本院确诊为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患者60例,无服用本类药物的禁忌症,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应用左甲状腺素钠(优甲乐)进行治疗;对照组应用干甲状腺素片进行治疗。两组均治疗8个月,然后对治疗效果及患者服药后出现的一过性不适感及依从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效果与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但实验组患者服药后出现的一过性不适感明显低于对照组,依从性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优甲乐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疗效果不亚于干甲状腺素片,且患者服药后的一过性不适感少,依从性好,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老年慢性病患者服药依从性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病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及对策。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老年慢性病患者服药依从性调查问卷对64例老年慢性病患者进行一对一调查。结果发现住院2次以上的老年慢性病患者,家居服药依从性明显提高,影响依从性与自认病情好转、经济负担、缺少亲人支持和疾病相关知识、药物不良反应等有关。结论针对导致老年慢性病患者服药依从性差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提高了患者的用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是否能提高肺结核患者服药依从性。方法:将120例肺结核患者按住院顺序单双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取一系列护理干预并进行全程用药督导,而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于疗程结束时进行服药依从性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服药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提高了肺结核患者的服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影响泌乳素型垂体腺瘤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提高服药依从性。方法调查分析97例口服溴隐亭治疗泌乳素型垂体腺瘤患者服药依从性下降的原因。结果97位患者服药依从性良好42例,下降55例。依从性下降的原因包括相关知识缺乏、错误21例(38.2%)、药物副作用15例(27.3%)、经济原因13例(23.6%)、溴隐亭抵抗6例(10.9%)。结论口服溴隐亭治疗泌乳素型垂体腺瘤患者服药依从性下降的原因较多:针对性的对策可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服药流程改进在提高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服药依从性中的作用.方法:摘取2015年1~6月在我院心血管内科病区住院的180例患者进行观察,改进服药流程,对患者实行用药管理,比较患者对口服药物的知晓率和服药依从性.结果:通过改进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的服药流程,患者对口服药物知识的知晓率从改进前的84.44%提高到改进后的95.97%,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的服药依从性从改进前的86.11%提高到改进后的98.33%,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过改进服药流程,除了能提升患者对于各种用药知识整体知晓度,还能提升依从性,提升药物应用效果,有利于病情的康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420例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分析影响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因素,探讨提高其服药依从性的护理对策.方法:分析420例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服药情况,调查其相关影响因素对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结果:205例患者服药依从性较高,215例患者服药依从性较差,患者服药依从率48.81%.患者性别、年龄、家庭经济、教育程度、药物不良反应、高血压常识以及家族病史等因素影响患者的服药依从性.结论:影响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因素众多,选择积极的护理策略以及采用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是提高服药依从性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提高中药煎剂的药学服务水平,保障老年患者的用药安全。方法将100例在医院门诊就诊并需回家煎药的老年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传统口头用药指导)和研究组(象形图+用药指导),各50例。取药后的第4~5日通过随访评估服药依从性,并对依从性结果进行意向性(ITT)分析和符合方案集(PP)分析。结果 PP分析,研究组服药依从性为83. 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 67%(P <0. 05);ITT分析,研究组服药依从性为80. 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8. 00%(P <0. 05)。结论象形图标签能有效提高老年患者中药煎剂的服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17.
健康教育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个体化健康教育对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作用。方法将10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研究组患者进行了个体化健康教育,观察研究组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情况。结果进行个体化健康教育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维持服药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个体化健康教育明显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个体化健康教育对提高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作用。方法将212例分裂症患者随机分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研究组患者进行了个体化健康教育,观察研究组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情况。结果进行个体化健康教育的分裂症患者维持服药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个体化健康教育明显提高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19.
陈群 《中国药业》2005,14(9):76-76
目的:促进门诊抑郁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提高.方法:调查统计了81例门诊抑郁症复发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情况.结果:81例患者中用药完全依从37例(46.68%),部分依从18例(22.22%),不依从26例(32.00%).不依从的原因主要有,对疾病认识不足、不能耐受不良反应、自觉疗效不好、自认病情好转不需用药、经济负担重等.结论:应争取患者及家属配合,采取灵活多样的措施进行宣传,提高服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社区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差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选择本院2008年6月~2012年2月收治入院的高血压患者200例,采用访谈方式,对20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调查,分析服药依从性差造成血压控制不理想的主要原因。结果 120例服药依从性差,知识缺乏,存在药物不良反应,服药种类多、时间长,经济状况原因是服药依从性差的主要原因;服药依从性良好者(坚持服药)从干预前的40.0%提高到81.0%,间断服药者及未服药者的比例明显降低,而药片计数法也显示患者的服药依从性良好者从干预前的43.0%提高到干预后的90.0%。结论加强健康教育,预防药物不良反应,按阶梯合理用药,建立社区、家庭支持系统是提高服药依从性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