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目的探讨老年期痴呆患者的行为和精神症状及护理措施。方法对收治的56例老年期痴呆患者进行了行为和精神症状的调查与分析,并针对其症状采取适合的护理措施。结果痴呆的行为和精神症状(BPSD)发生率达94.64%,针对行为和精神症状采取了饮食和心理护理,加强对症护理并预防和治疗躯体疾病。结论加强老年痴呆的护理质量对于提高痴呆患者的生存质量,减轻照顾者负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正>当今社会老年人群日益庞大,老年相关的疾病也逐渐增加。老年期痴呆作为老年期的常见疾病逐渐引起重视。此类患者认知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逐渐减退,晚期患者因功能严重受损,需要消耗大量的社会卫生资源进行医疗及护理。而老年期痴呆患者常伴有明显的精神行为症状,如幻觉、妄想、情感症状和激越攻击等,因此造成护理难度的明显增加[1]。1痴呆的精神行为症状1.1概念痴呆的行为和精神症状(BPSD)也被称为  相似文献   

3.
老年期痴呆是一种慢性、进行性及不可逆性的疾病,以认知功能普遍下降为特征,患者记忆力、注意力、思维理解力及日常生活能力等呈进行性下降,同时会伴有精神症状和异常行为,需要长期的治疗与照顾.由于我国长期护理机构、医疗保险制度等的不完善及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家庭照顾仍是痴呆患者护理的主要形式[1-2].在患者疾病过程中照顾者的负担持续存在,并随着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的增加而加重[3-4].照顾者生理、心理、社会功能及经济等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同时照顾者的压力过大反过来又会影响其照顾能力,使照顾质量降低,为此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老年期痴呆患者的照顾者压力.现对老年期痴呆患者照顾者压力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上海老年期痴呆患者行为和精神症状的发生情况及严重程度。方法在前期老年期痴呆现况调查的基础上,采用神经精神量表(NPI)对1271例确诊的老年期痴呆患者的行为和精神症状(BPSD)进行测评。结果50.95%的患者近1个月内出现过不同程度的行为和精神症状,32.17%为临床显著性症状(CSD)。对照顾者影响最大的症状是妄想(2.32±1.48),其次是异常的运动行为(2.30±1.31)和幻觉(2.16±1.25)。严重程度的分级为Ⅰ级(轻度)620例、Ⅱ级(中度)238例和Ⅲ级(重度)406例。结论上海老年期痴呆患者BPSD发生率较高,老年期痴呆严重程度的分级标准需结合研究目的进行确定。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不断发展,老年人群日益庞大,老年相关的疾病也逐渐增加。老年期痴呆作为老年期的常见疾病逐渐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由于老年期痴呆患者的认知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逐渐减退,晚期痴呆病人由于功能的严重受损,因此需要消耗大量的社会卫生资源进行医疗及护理。而老年痴呆病人常伴有明显的精神行为症状,如幻觉、妄想,情感症状,激越攻击等,因此造成护理难度的明显增加[1]。  相似文献   

6.
老年期痴呆患者实行小组活动套餐项目的 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对老年期痴呆患者实行小组活动套餐项目的 应用体会.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老年期痴呆患者小组活动套餐项目,以运动锻炼为基础,辅以认知功能训练、娱乐活动,并注意加强患者之间、训练者与患者的沟通交流与情感调节,形成小组活动中的互助氛围,激发患者的自我价值感,为老年期痴呆患者重构一个丰富的活动氛围.丰富多彩的小组活动套餐项目,可提高老年期痴呆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其心境状况,并在维护其认知功能方面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老年痴呆患者生活质量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通过阐述老年痴呆患者逐年增多,随认知功能减退,自理能力下降,影响痴呆患者的生活质量,已成为家庭和社会的负担这个现状,归纳了日常生活功能、经济状况、认知功能、精神行为症状、照顾者知识技能等是影响老年痴呆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采取全程护理,实施家庭环境管理,对照顾者技术知识健康教育,行为干预训练,建立、完善社区老年服务网络等护理干预措施来提高痴呆老人生活质量,指出如何进一步提高痴呆患者的生活质量是今后研究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8.
针对不同护理模式对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干预的研究进行综述,阐述了3R护理模式、自我管理模式、基于蒙台梭利原则的护理模式、同理心护理模式和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5种护理模式干预方式、干预效果及应用情况,并提出后续研究的方向,为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的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106例老年期痴呆病人临床资料分析及其护理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陈爱华 《护理研究》2003,17(3):131-133
目的 :探讨老年期痴呆病人存在的主要护理问题 ,寻求适合老年期痴呆病人最佳护理对策。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老年期痴呆病人一般状况、精神症状、院内感染、并发症及死亡情况进行调查 ,随机抽取同期住院老年精神病人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老年期痴呆病人记忆、定向、智能、沟通能力、生活自理能力均较差 ,院内感染、褥疮、并发症及病死率高 ,与老年精神病人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 5 )。结论 :重视老年痴呆病人的护理 ,预防感染及并发症 ,可提高老年痴呆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养老机构护理员对老年期痴呆护理的知信行情况,为进一步促进职业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西安市8所社会养老机构的248位护理员进行痴呆护理的知信行调查.结果 护理员对护理痴呆老人具有较为积极正确的信念和态度;但对老年期痴呆护理知识、技能掌握程度不高,其中安全护理方面正确率最高,其次是疾病知识的护理、生活护理,心理护理方面正确率最低.结论 加强养老机构护理员职业健康教育,对提高社区老年期痴呆患者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利培酮治疗老年期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疗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利培酮治疗老年期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32例伴有精神行为症状的老年期痴呆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用利培酮治疗,观察8周。于治疗前后采用老年临床评定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人组患者治疗后老年临床评定量表总分及情绪抑郁、意识模糊、警觉性、始动性、易激惹、敌对性、干扰他人、不关心环境、疲乏、不合作、情绪不稳、食欲、头昏、焦虑、总体印象因子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1);治疗8周末显效率为21.88%,总有效率为84.36%;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且程度较轻微。结论利培酮治疗老年期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疗效显著,安全性高,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12.
朱雪梅 《护理研究》2008,22(30):2729-2730
我国老年性痴呆发病率的逐年增加,严重地危害了人民的身体健康,对此,作者对老年性痴呆病人的影响因素、护理现状、护理干预进展进行了综述,指出通过对老年性痴呆病人的3R护理、家居安全护理、心理护理,可延缓老年性痴呆的进程,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张雅静  凌丽  张晓燕  田成林 《护理研究》2007,21(11):959-961
[目的]调查轻度、中度住院老年痴呆病人睡眠行为障碍的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为提出有效护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2003年1月—2006年8月采用国际通用的神经精神科问卷,调查住院老年痴呆病人睡眠行为障碍,包括是否存在睡眠障碍、频度和严重程度。同时采用自制影响睡眠因素调查表了解其影响因素。[结果]74.60%住院老年痴呆病人有睡眠行为障碍,影响睡眠主要因素为陌生环境、不良心理、日间活动及光照减少等。[结论]住院老年痴呆病人睡眠质量差,应从心理护理、改善环境、增加光照及运动等方面采取积极合理的护理措施来改善睡眠质量,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延缓痴呆进展。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232例老年痴呆病人家属进行痴呆病人家庭护理知识教育,包括根据痴呆病人的疾病特点制订教育内容,重视对家属及病人进行基本的生活照顾、饮食护理、家庭安全护理、心理护理、生活能力训练等知识的教育.结果明显改善了老年痴呆病人出院后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奥氮平治疗老年痴呆患者的疗效。方法将98例老年痴呆症患者分为两组,研究组50例给予奥氮平治疗,对照组48例给予利培酮治疗。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4.0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75%,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3%,研究组研究组总有效率较高,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治疗后PANSS量表评分下降更明显,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氮平治疗老年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可取得较好的疗效,PANSS量表评分下降明显。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积极的护理干预对老年痴呆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对33例老年痴呆患者采取日常生活的护理、自我照顾能力的训练、认知训练及安全管理、心理护理。6个月后采用Χ^2检验评估护理干预效果。结果33例老年痴呆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较护理干预实施前有显著改变。结论积极的护理干预对老年痴呆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有显著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积极的护理干预对老年痴呆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对33例老年痴呆患者采取日常生活的护理、自我照顾能力的训练、认知训练及安全管理、心理护理.6个月后采用χ2检验评估护理干预效果.结果 33例老年痴呆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较护理干预实施前有显著改变.结论 积极的护理干预对老年痴呆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有显著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改良的3R护理(reminisceneet往事回忆、realityorientations实物定位、Remotivation记忆再激发)对老年性痴呆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生活质量及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将54例轻中度痴呆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各27例,实验组施行改良的3R护理法护理患者(在施行3R护理同时,加强病房环境管理、心理疏导,并结合图片、实物、多媒体演示等方法指导患者行功能强化训练,帮助患者恢复及强化记忆,促进机体康复),对照组采用骨科手术患者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实施护理前、护理训练计划完成后分别测定与记忆、智能有关的4种量表:IADL—FAQ、FIM(14-18)、WAIS—RC(简式)、RBMT—R。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测定的4种量表相比,在护理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护理计划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患者实施护理计划干预后遵护嘱行为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改善。结论改良3R护理能有效改善老年痴呆骨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