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中国根霉12菌株抗生物质的分离提纯及分子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根霉12(R.chinesis12)菌株产生的抗生物质存在于发酵液中,首先经过饱和度为70%硫酸铵盐析处理,再经半透膜透析去离子后,通过Sephadex-G75凝胶柱层析,浓缩含有活性组分的层析洗脱液,得到抗生物质粗制品。经HPLC和薄板层析法证明为一纯组分。而且用Sephadex-G75凝胶柱层析法测得抗生物质的分子量为48000道尔顿  相似文献   

2.
里氏木霉固体发酵生产纤维素酶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以里氏木霉突变株RM-27为纤维素酶生产菌,采用固体发酵法,29℃发酵144小时,其滤纸酶活和β-葡萄糖苷酶活分别为600mg和115mg葡萄糖/gDMh。并系统研究了各种营养成份和培养条件对RM-27菌株产纤维素酶的影响。最适发酵培养基为稻草杆或小麦杆70g、麸皮30g、硫酸铵3.0g、玉米浆2.0g,水200ml,自然pH。酶反应最适温度60 ̄65℃,最适pH为5.0。酶pH稳定性较好,在pH  相似文献   

3.
从富含蛋白质的土壤中筛选出的碱性蛋白酶产生菌,命名为Bacillus sp.8(简称为No.8)。No.8菌能在pH6 ̄12且含有较高浓度钙离子条件下生长并产酶,与目前的碱性蛋白酶生产菌如地衣芽孢杆菌2709相比,它具有较强的耐碱性和耐钙离子性。培养基起始pH值为7.5,接种菌龄为18h种子液2%,在35 ̄37℃,培养48 ̄60h的条件下,No菌产生的蛋白酶活力可稳定在1700 ̄1800u/ml,  相似文献   

4.
我国利用根霉制曲酿酒虽有悠久的历史,但所应用菌种是从自然界中分离选择的优良菌株。通过原生质体培养选育根霉优良菌株是否可行,本文报道了这一研究获得根霉Q303原生质体及再生菌株。把在YPG液体培养基中震荡培养(100r/m)4~6h的根霉孢子放入酶液(蜗牛酶25mg/ml 溶菌酶20mg/ml Novozym—2345mg/ml)内,在30℃下震荡(100r/m)酶解3~4h,原生质体形成率为53.6%,经过滤离心纯化,原生质体的获得率为35%,以荧光增白剂染色,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未见蓝色荧光,而未脱壁的孢子…  相似文献   

5.
里氏木霉 Rut C-30 液态发酵法生产纤维素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探讨了增强里氏木霉RutC-30产纤维素酶的方法,添加葡糖糖于培养基中,可促进菌体生长,但不能提高产酶;采用Avicel与麸皮复合碳源,以及使用KH2PO4-K2HPO4缓冲系统控制发酵液pH,在摇瓶发酵条件下,可获得很高活力的纤维素酶,培养6d,酶活可达到CMCase1667~2084nmol·s-1·ml-1,FPA150~200nmol·s-1·ml-1.采用2.5L发酵罐培养,通过控制pH和溶氧,纤维素酶活力为CMCase2223.8nmol·s-1·ml-1,FPA194.5nmol·s-1·ml-1.  相似文献   

6.
以黑曲糖化霉sy89-1为出发菌株,采用亚硝基胍(NTG)处理,获得适合於浓醪发酵的变异株sy89-2,在玉米面,淀粉总浓度为26%培养基中,5吨罐发酵140小时糖化酶活力达到24000u/ml左右。  相似文献   

7.
中性乳糖酶高产菌的选育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本文对产中性乳糖的乳酸酵母2127菌(9.32u/ml)采用紫外线、亚硝基胍等诱变因子进行诱变处理,从突变菌株中筛选获得一株高产菌2127-UN,其活力为17.12u/ml.比2127菌活力提高了1.8倍。对2127-UN的发酵培养基及发酵工艺条件进行了试验,确定了优化发酵培养基中的碳源、有机及无机氮源、微量元素的组成及波度。优化后的培养条件为:pH7.0,250ml三角瓶中装液量为30ml,温度30℃,时间72h。优后2127-UN菌株活力为24.63u/ml,比未优化前提高了40%。  相似文献   

8.
白冬梅  赵学明 《食品科学》2000,21(11):41-44
提出了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米根霉乳酸发酵液中的有机酸和葡萄糖。用Wakosi-Ⅱ5C18RS(4.6mm*150mm,5μm)色谱柱,以0.01mol/L磷酸水溶液(PH2.5)为流动相,流速1ml/min,利用有机酸及葡萄糖对紫外光吸收强弱的差异,采用双检测器系统,以示差折光检测器检测葡萄糖,以可变波长检测器检测有机酸,一次进样可同时定性及定量分析待测样中的有机酸及葡萄糖,每个样品的分析过程  相似文献   

9.
里氏木霉液体发酵法生产纤维素酶   总被引:29,自引:4,他引:29  
通过比较几株霉菌产纤维素酶活力,发现里氏木霉RutC-30活力最高;采用Avicel与麸皮复合碳源,以及使用KH2PO4-K2HPO4缓冲系统控制发酵液pH,28℃摇瓶发酵6d,最高酶活达到CMCase100-125U/ml,FPA9-12U/ml。采用2.5升发酵罐培养,通过控制pH和溶氧,纤维素酶活力为CMCase133.4U/ml,FPA11.67U/ml。用硫铵盐析法提取制得纤维素酶干粉,其活力为CMCase3074.9U/g,FPA166.7U/g。  相似文献   

10.
里氏木霉利用麦糟生产纤维素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里氏木霉(Trichodermaresei),以啤酒厂的废糟为原料,添加适量麸皮和稻草粉为培养基进行固态发酵,采用固体种曲混合接种,在48h翻曲,经144h发酵后FPA酶活达到357U/g。以补加3%麸皮的酒糟水为培养基,调起始pH6.5培养92h的液体种子接种,FPA酶活为178U/g。  相似文献   

11.
王艳艳  邓启华 《中国酿造》2013,32(12):83-87
通过正交试验和响应面分析法对纳豆激酶液体发酵条件进行了系统研究。由纳豆芽孢杆菌的生长曲线确定出18h~20h为适宜的种龄。采用正交试验法对发酵培养基的组成进行优化,确定出发酵培养基的最佳配方:玉米淀粉2%,动物蛋白胨4%,MgSO4·7H2O 0.05%,CaCl2 0.01%,K2HPO4 /KH2PO4 0.3%/0.1%。通过响应面分析法对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确定出液体发酵最佳条件:初始pH值为6.8,装液量50mL/500mL锥形瓶,接种量3.1%,发酵温度36℃。经过优化,发酵48h后的纳豆激酶酶活从12.47kU/mL提高为32.73kU/mL。  相似文献   

12.
以固体豆粕为氮源,通过单因素、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和正交试验,从无机氮源、胰蛋白胨、初始pH值、接种量和发酵周期方面优化了中华根霉12#产纤溶酶的液体发酵条件.试验结果表明,该菌株液体发酵产纤溶酶的适宜培养基组成为:麸皮水5%,豆粕粉6%,NaNO30.2%,NH4Cl 0.1%,胰蛋白胨2.5%,初始pH4.3;适宜的培养条件是:接种量20%,发酵周期60h,纤溶酶酶活力为182.00U/mL.  相似文献   

13.
该研究对制备苹果酒菌剂的培养基配方、培养条件以及冷冻保护剂配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适的培养基组成为在YPD基础培养基上,加入葡萄糖2.5%,KNO3 1.5%,MgSO4 0.1%。菌剂最适培养条件为:发酵温度20 ℃,接种量1.0%,培养时间为14 h,pH5.0。保护剂为脱脂奶粉12%,甘油2%,谷氨酸钠1%,吐温80为0.5%。在此最佳条件下,冷冻干燥后菌剂的活菌数能达到6.12×1011 CFU/g。  相似文献   

14.
对黄曲霉毒素B1(AFB1)降解菌株NMO-3 进行发酵培养基和培养条件优化,以期提高AFB1 降解率。方法:研究不同碳源、氮源、金属离子对AFB1 降解率的影响,最后选出最佳碳源、氮源和金属离子,通过正交回归试验,最后得出三者配方比。培养条件研究主要包括:初始pH 值、接种量、温度、种龄和降解时间等因素。结果:最终确定优化发酵培养基配方:果糖1.0%、胰蛋白胨1.0%、MgCl2 0.05mmol/L、其他发酵条件:起始pH 值为7.5、装液量25ml/300ml、接种量5%(V/V)、种子液培养时间为12h、控制降解温度为35℃、摇床转速140r/min、降解时间为72h。结论:经培养基成分和发酵参数的优化,AFB1 的降解率达到94.29%。  相似文献   

15.
对从海泥中筛选到的1株海洋真菌Fy-04的生长特性及产抑菌物质的培养条件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海洋真菌Fy-04耐盐度2g/100mL,培养基初始pH值6.0~7.0,在基础发酵培养基中生长达到生长高峰时间72h~96h,产抑菌物质高峰时间72h.在优化条件下,菌株Fy-04产抑菌物质抑菌效果,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圈直径34.1mm,对大肠埃希氏菌抑菌圈直径23.7mm.  相似文献   

16.
赵谋明  邹颖  林恋竹  吴见 《食品科学》2019,40(4):178-185
对纳豆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natto)液态发酵荞麦产纳豆激酶揺瓶、2.5 L发酵罐条件进行优化。对比自制大豆分离蛋白酶解物与商业大豆蛋白胨作为补充氮源时菌体生长规律以及代谢物质(酶、可溶性蛋白、还原糖、多酚及抗氧化物质)变化规律。纳豆菌液态发酵荞麦产纳豆激酶2.5?L发酵罐最优条件为荞麦浸泡6?h后,按料液比1∶10(g/mL)加水打浆,加入0.4%?α-淀粉酶,90?℃加热40?min,补充NS37071酶解12?h时所得酶解物,调节发酵培养基pH?7.0,接种量3%,通气量3.5?L/min,转速300?r/min,装液量1.2?L,发酵36?h。与商业大豆蛋白胨相比,补充大豆分离蛋白酶解物时,纳豆菌生长对数期较长,可溶性蛋白与还原糖的消耗量较大,在36?h趋于平稳,纳豆激酶活力持续上升至36?h达到最大值,酚类物质比溶出速率在12?h达到最大值,抗氧化物质比生成速率在6?h达到最大值。以荞麦为原料,补充自制大豆分离蛋白酶解物,通过优化纳豆菌液态发酵条件,可制备具有高纳豆激酶活力(152.5?FU/mL)、富含谷物多酚(0.109?mg/mL)且具有强抗氧化活性(27.43?μmol/mL)的发酵产物。  相似文献   

17.
以马铃薯淀粉为底物,葡萄糖含量为评价指标,通过响应面法优化淀粉酶解工艺,将水解液用于发酵生产微生物油脂。最佳酶解条件为马铃薯淀粉质量浓度20 mg/mL,加酶量为干淀粉质量3.2%,α-淀粉酶、葡萄糖淀粉酶的质量比2.2∶1,pH 4.1,酶解时间4.1 h,得到最高葡萄糖含量为15.06 mg/mL。向此水解液中添加一定氮源和无机盐用于油脂酵母菌株Y004-2培养,在250 mL三角瓶中其生物量为14.43 g/L,油脂产量5.16 g/L,在5.0 L发酵罐中生物量为14.27 g/L,油脂产量5.10 g/L,其生物量和油脂产量均略高于以葡萄糖为碳源;且菌株Y004-2在以马铃薯淀粉水解液为碳源的培养基中所得油脂的组成与以葡萄糖为碳源的培养基中所得油脂的脂肪酸组成相同。  相似文献   

18.
采用摇瓶培养法对牛舌菌液体发酵的条件进行了研究。通过L9(34)正交试验确定的牛舌菌液体发酵的最适培养基组成为:玉米粉30.0g,黄豆粉7.0g,KH2PO42.0g,MgSO4·7H2O1.0g,VB10.01g;该菌株液体发酵的优化条件为:初始pH4.6~5.4,培养温度28℃,装液量60%,振荡速度210r/min,发酵时间6d,菌丝体生物量达14.7241g/50ml。  相似文献   

19.
枯草芽孢杆菌对单增李斯特菌有强烈抑制作用,该文对其增菌培养基和培养条件进行优化,为今后将其应用于食品和饲料奠定基础。在对培养基成分和培养条件进行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设计5因素4水平正交试验对培养基成分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培养基成分优化为葡萄糖1.0%,酵母浸粉1.0%,NaCl 0.5%,KH2PO4 0.2%,MgSO4·7H2O 0.2%,培养条件优化为pH5.4,装液量50 mL/250 mL,接种量3%,温度37 ℃,150 r/min培养14 h,在此条件下,活菌数可达到7.1×1010 CFU/mL,比优化前提高了7.89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