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电子束矩形照射野输出因子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晶  曲强 《医疗设备信息》2005,20(8):66-66,63
目的对临床常用的电子束特定矩形照射野输出因子进行实测对比研究。面积周长比法偏差大,建议不予采用,方根式和一维式偏差相对较小,临床应用可提高剂量计算精度。照射野的输出因子测量方法、变化规律,人们已有较多的认识,因此更适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测量深度及面积不同,将导致楔形因子及PDD、Scp发生改变,继而使楔形照射野下的剂量计算发生偏差。方法:在6MeV条件下,利用德国WELLHOFER公司DOSE-1剂量仪和FC65-G指型电离室及瑞典的ScanditronixRFA-300三维水箱扫描系统在水模中测量6MeV条件下平野和楔形野的各种参数。结果:实测数据显示PDD和Scp在平野和楔形野情况下有差异,楔形因子随测量深度而改变,与实测比较,用传统方法计算楔形野剂量的结果存在误差,误差大小与照射野面积和深度有关。结论:由于忽略了对PDD和Scp等物理参数在楔形野条件下的变化,用传统方法计算楔形野剂量存在误差,为保证临床剂量计算的准确,消除计算误差,应对这些参数进行修正,以达到放射治疗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规定的标准。  相似文献   

3.
楔形因子对照射野大小和射线深度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照射野大小和测量深度不同,将导致楔形因子发生改变,继而使楔形照射野下的剂量计算发生偏差。方法利用德国WELLHOFER公司DOSE-1剂量仪和FC65-G指型电离室、水模(40 cm×40 cm×30 cm)分别测量6MV条件下不同深度、不同面积的平野和楔形野的剂量率,计算其楔形因子。结果深度对楔形因子的影响较明显,随着测量深度的增加楔形因子也增加,楔形板角度越大,深度对楔形因子的影响越明显,从1.5cm到10cm时楔形因子最大有2.5%的偏差。照射野大小对楔形因子也有一定的影响,随着照射野的增加,楔形因子也增加,只是程度有所不同。射野较小而深度较浅时,实测的楔形因子比标准值要小,射野较大且深度较深时,实测的楔形因子比标准值要大。结论用传统方法计算楔形野剂量存在误差,根据质量控制要求,楔形因子的精确度不能超过2%,为保证剂量计算的准确,消除计算误差,应测量并使用不同楔形野的楔形因子,同时对楔形因子做深度修正,采用相对深度的楔形因子,以达到放射治疗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规定的标准。  相似文献   

4.
目的 介绍提高肿瘤放射治疗照射野准确性的方法。方法 分析肿瘤放射治疗存在问题的各个环节,提出改进方法。结果 改进后的方法可提高放疗照射野的准确性。结论 随着肿瘤放射治疗照射野准确性的提高,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5.
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放射治疗时.射线的照射野是不可见的,用可见光野的区域表示治疗病变的范围.而可见光野的十字线为照射野的中心点。更换光野灯泡后.十字线和光野范围都会出现不同方向的偏移.造成照射野与光野不重合.导致治疗位置偏差.被治疗病变的边缘出现漏照射.病变周围的重要器官和正常组织受到不应该的放射性损伤.所以十字线和可见光野都是一个重要的指示标志。光野与照射野的重合性和十字线的调整是一项复杂、耗时的工作.而大多数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用户使用说明都无详细的调整解说。下面以BJ-6B加速器为例.详细叙述在更光野灯泡后.光野与照射野的重合性和十字线的系统调整方法.  相似文献   

6.
放射治疗中规定50%等剂量线确定的区域为照射野,照射野在面积上和光野大小基本相等,所以临床上常用光野的大小去表示照射野,考虑到照射野内存在一定的低剂量区域(50%.95%)可能导致肿瘤剂量的不足和照射野外存在一定的剂量可能导致野外的重要器官受到放射损伤,作者提出了有效射野边长和安全射野边长的概念并对常见的方形射野进行了测量供临床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7.
放射治疗照射野的验证对于肿瘤治疗至关重要.错误的照射野形状和照射位置可能使肿瘤漏照射以及正常器官的误照.作者根据本单位的具体情况,比较5种验证放射治疗照射野的方法,总结各个方法的优缺点,以供临床应用时选择最优化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放射治疗射野照相用基准标尺板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放射治疗中作射野位置验证时,目前多是利用射野照相底片中,以照射野内及周围的组织结构作为参照,用肉眼与放射治疗计划的照射野作比对,故存在着较大的误差。笔者研制了一种具有“度量”功能的基准标尺板,能有效地减小这种比对误差。本文介绍了这种标尺板的制作与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提出楔形旋转照射野的概念。方法:将人体体模的CT图像输入至Cadplan(6.4.7版)中,假定体部一侧有靶区,用传统的旋转照射野设计治疗计划和用楔形旋转照射野设计治疗计划,分别比较它们的剂量分布、剂量体积直方图等指标。结果:楔形旋转照射野计划的靶区剂量分布更均匀。结论:楔形板可以修正旋转照射野的剂量分布。  相似文献   

10.
目的:消除鼻咽癌的面颈联合野和颈切线野衔接出现的剂量遗漏或重叠,消除射线的几何半影,改善相邻野衔接之间的剂量“冷点”和“热点”。方法:采用相邻野非共面半束衔接照射,模拟机等中心定位,TPS计算剂量。结果:有效解决鼻咽癌非共面照射野衔接处剂量遗漏及重叠,剂量分布合理, 减轻后遗症及并发症。结论:具有不对称光栏的照射设备的单位,推广非共面半束照射技术有助于提高鼻咽癌治疗质量。  相似文献   

11.
BJ—6B直线加速器具有自动楔形系统,它的60度楔形板在所给信号的控制下,自动进入或退出照射野。根据WEDGE野和OPEN野照射剂量的不同比例分配,可以合成60—0度之间的任何楔形板。OPEN野时60度楔形板在照射野之上,WEDGE野时60度楔形板进入照射野之内。楔形板的进出是由电机带动丝杆正向或反向旋转,再由丝杆带动楔形板进入或退出照射野。在楔形板运动的轨道上有四个触点,靠近中间的两个为位置触点,靠近外侧的为电机停止触点。当楔形板进入或退出照射野时,首先碰到位置触点Sd15或Sd16(常开),向控制台发出位置信号,然后…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一种复合放射线遮挡材料,用于术中放射治疗照射野内重要组织器官的保护。  相似文献   

13.
目的:消除下颈锁上野与胸部(胸壁或纵膈)野衔接出现的剂量遗漏或重叠。方法:采用相邻野半束同中点照射,胸壁切线野采用双半束照射,模拟机定位,TPS计算剂量。结果:术方法可有效解决衔接野间剂量遗漏及重叠,最大限度减轻脊髓、肺照射剂量,减轻后遗症及并发症,较大野低熔点遮挡设野操作方便,剂量分布合理。结论:在具有不对称光拦的照射设备的单位,推广半束照射技术有助于提高治疗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比较不同照射野数治疗计划的计划靶区、肿瘤周围的正常组织及危及器官的剂量学特点、治疗时间及治疗费用方面的因素,探讨直肠癌术后调强放疗理想的治疗计划模式。方法 统一规定直肠癌术后调强放疗的临床靶区,设定计划靶区为临床靶区的外扩边界在X、Y和Z三个方分别为5、4、3 mm。应用治疗计划系统对不同照射野数5、7、9个照射野治疗计划的靶区剂量分布特点,机器跳数以及小肠、膀胱、双侧股骨头受照射体积、剂量进行比较。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7、9个照射野治疗计划皆能满足临床剂量求。三种治疗计划中7个野、9个野在计划靶区剂量分布、剂量均匀性和适形度方面优于5个野,但从治疗时间实施治疗效率上看,5个野最短,7个野优于9个野。在对小肠保护方面,7个野、9个野优于5个野;膀胱保护方面,9个野优于7个野和5个野;在股骨头方面,5个野优于7个和9个照射野。结论 综合计划靶区剂量分布、肿瘤周围正常组织的保护、治疗时间及治疗费用四方面因素,建议在直肠癌术后调强放疗临床工作中,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与侧重点,选择合适的照射野数。  相似文献   

15.
放射治疗自动计划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概述1.1治疗计划放射治疗计划一般由医生、物理师在计算机计划工作站上完成。治疗计划实际上就是照射野的空间公布。在使用等中心旋转照射(例如X刀犤1,2,4犦治疗)时,一般使用照射弧代替照射野。在剂量计算模型中,一个照射弧也可用多个照射野近似。1.2射束视野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采用平板型电离室和热释光剂量计(TLD)胶囊进行放射治疗临床剂量学验证.方法 随机抽取江苏省5家开展肿瘤放射治疗医院的5台医用加速器,设置不同照射野和源皮距(SSD),加速器电子线标准照射剂量为2.000 Gy,分别采用平板型电离室和TLD方法验证电子线水下最大剂量点的吸收剂量.结果 平板型电离室与TLD验证方法的实测剂量(分别为Dchamber、DTLD)、实测剂量与标准照射剂量的相对偏差及其在±5.00%以外的发生率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TLD与Dchamb.的相对偏差为-2.23%~3.72%.照射野为10 cm×10 cm条件下,SSD分别为100、105、110 cm时,Dchamber与DTLD均随SSD增加呈下降趋势;SSD=110 cm时,Dchamber高于DTL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作为电子线剂量验证方法的补充,TLD验证方法准确可靠.但仍需要对不同SSD条件下的剂量特性作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检测与评价某医院γ射线头部立体定向外科治疗(γ-刀)的放射卫生防护情况,保证其剂量学参数和防护安全性能符合有关标准和要求.方法 依据X、γ射线头部立体定向外科治疗放射卫生防护标准(GBZ 168-2005)对γ-刀进行检测与评价.结果 γ-刀剂量学参数:焦点剂量率为2.39 Gy/min,焦点计划剂量与实测剂量的相对偏差为2.3%,机械中心与照射野中心的距离为0.19~0.41 mm,照射野尺寸与标称值偏差为0.11~1.12 mm,照射野半影宽度为2.86~4.12 mm;防护安全性能:治疗室周围辐射水平为0.06~0.20 μGy/h,安全连锁及通风装置工作正常.结论 γ-刀剂量学参数和防护安全性能符合有关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对比离线分析的EBT3胶片和在线实时分析的辐射荧光屏对医用质子重离子加速器照射野剂量分布的质控测量差异,选择更适合的设备质控测量的探测器系统。方法 针对主动式点扫描医用质子重离子加速器,在布喇格峰展宽为3 cm,射程分别为7、16、29 cm条件下,通过放疗计划系统规划100 mm×100 mm的质子和碳离子照射野,分别利用EBT3胶片和辐射荧光屏探测器测量各种条件下的照射野大小,EBT3胶片图像获取在照射24小时后通过平板扫描仪获取,辐射荧光屏图像在束流照射过程中由相机实时拍照获取,通过照射野剂量分布曲线的半高宽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三种质子和碳离子射程条件下,通过对比分析,不论物理意义方面还是统计学方面,两种探测器测量质子重离子照射野剂量分布,结果一致性好,精度相当,辐射荧光屏探测器在结果处理时间上更有效率。结论 两种探测器都满足质子重离子照射野剂量学参数测量要求,在照射野剂量分布的指标测量方面,能够在线实时测量分析的辐射荧光屏探测器比EBT3胶片更符合放疗质控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分析照射野特性相关参数的日检数据的变化趋势.探讨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照射野的日常质量保证方法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方法每天放射治疗前.用二维电离室矩阵Daily QA3测量加速器照射野特性相关参数与预设标定值的偏差.辅以IBA公司的剂量仪DOSl进行绝对剂量验证和用慢感光胶片进行光野一致性的二次验证.并对以上各项日常检测数据(2009年11月28日-2011年4月8日)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X线和电子线输出剂量均随着时间的增加逐渐增大.光野一致性、射野平坦度及对称性基本保持不变。结论一年多的实践表明.本文论述的照射野日常质量保证方法是有效和可行的.它在保证每日放疗精确执行的同时,也为加速器的长期校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根据作者多年的工作实践,详细说明了楔形照射野应用中应特别注意的几个问题.确保楔形照射野剂量计算精度达到WHO有关放射治疗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