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636 形体肥胖 :2 5多寐 =15 ;2 17痰厥 =10 ;5 4 3消渴 =10 ;6 3肝癖 =16 ;6 14胆胀 =12 ;6 15胆石 =12 ;9 6瘿劳 =12 ;14 11奶癣 =12 ;18 35肥胖病 =30 ;6 38 身材矮小 :14 2 7呆小病 =2 5 ;6 39 下肢微肿 :3 1心痹 =15 ;5 10胃胀 =15 ;6 4 0 久有水肿 :3 2心衰 =2  相似文献   

2.
13 神志体征486 神识恍惚 :2 2癫病 =13;2 4癫狂病 =2 0 ;2 10百合病 =2 2 ;2 14风厥 =15 ;2 15气厥 =15 ;2 19酒厥 =2 2 :12 2 7梦交 =10 ;18 37 3脚气冲心 =12 ;19 6 1暑脱 =12 ;487 神昏 :1 3春温 =2 0 ;1 4暑温 =2 0 ;1 13肝瘟 =12 ;1 14 2疫毒痢 =14;1 17温毒发  相似文献   

3.
丁丽玲  管遵惠  郭翠萍 《河北中医》2001,23(11):848-849
1999~ 2 0 0 0年 ,我们运用蜂毒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痹证 6 1例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1.1 一般情况 本组 6 1例中 ,男 2 6例 ,女 35例 ;年龄 2 1~ 30岁 2例 ,30~ 4 0岁 11例 ,4 0~ 5 0岁 14例 ,5 0~ 6 0岁 2 1例 ,6 0~ 72岁 13例 ;病程 1周~ 1年 18例 ,1~ 5年 18例 ,5~ 10例 16例 ,10~ 2 0年 6例 ,2 0~ 30年 3例 ;类风湿性关节炎 18例 ,风湿性关节炎 16例 ,退行性骨关节病 8例 ,背肌筋膜炎 6例 ,强直性脊柱炎 4例 ,肩关节周围炎 4例 ,梨状肌综合征 5例。按中医辨证 ,归属风湿痹、骨痹、肌痹等痹证范畴。1.2 诊断…  相似文献   

4.
类风湿性关节炎 (RA)是以慢性、对称性多滑膜关节炎和关节外病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尚无特异性诊断指标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对人体健康危害很大 ,目前在国内外仍属病因未明的难治之症。近年来 ,我们运用自拟除痹汤外用熏洗、外敷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2 8例 ,并设对照组 2 0例对比观察疗效及止痛效果 ,兹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48例中 ,男 12例 ,女 36例 ;年龄 2 0岁~5 6岁 ,平均 40 8岁 ;病程 6个月~ 2 2浕 ;风寒湿痹型 30例 ,风湿热痹型 18例。采用随机对照分组 ,治疗组 2 8例 ,对照组 2 0例。1 2 诊断标准 参照美…  相似文献   

5.
刘华 《江西中医药》2000,31(5):27-27
痛风性关节炎属中医痹症范畴。急性期临床表现为单个或多个关节红肿热痛 ,活动受限 ,多属湿热痹。慢性期以关节肿大、僵硬或畸形为主症 ,多属痹。从1982年 1月至 1999年 7月 ,笔者在门诊及病房用宣痹汤加减治疗本病 6 5例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6 5例患者中男 59例 ,女 6例 ;2 8~ 4 0岁 2 9例 ,4 1~ 6 0岁 2 1例 ,6 1岁以上 15例 ;病程在 0 .5a以内 32例 ,0 .5~ 1a13例 ,1~ 5a11例 ,5a以上 9例 ;合并肾结石 15例 ,伴糖尿病 9例 ,伴冠心病 7例 ,伴高血压 16例 ;初诊血尿酸为 4 2 0~ 50 0 μmol/ L 11例 ,50 0~ 6 0 0μ…  相似文献   

6.
笔者自 1998年以来 ,应用自拟方益肾蠲痹汤治疗骨质增生症 6 2例 ,获得较满意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6 2例患者中 ,4 6例为门诊病人 ,16例为住院病人 ;男性 2 8例 ,女性 34例 ;年龄最小 38岁 ,最大 76岁。其中 38~ 4 5岁 9例 ,4 6~ 5 5岁 18例 ,5 6~ 6 5岁 2 2例 ,6 5岁以上者 13例 ;病程最短的 3个月 ,最长为 2 8年 ,平均为 6± 2年 ;发病部位 :膝关节 15例 ,颈椎关节2 6例 ,腰椎关节 2 1例。全部病例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1994年制定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的骨痹诊断标准。2 治疗方法自拟益肾蠲痹汤由鹿角霜 15…  相似文献   

7.
上肢痿痹 ,首选颈臂 该穴的取法是 :锁骨内 1 / 3与外 2 / 3直上 2 cm许 ,当胸锁乳突肌锁骨头后缘与颈外静脉之间取穴 ,用 2 5 mm毫针直刺 0 .5寸左右 ,针感为触电样放射至拇食指。凡上肢痿痹诸证 ,如肩周炎、颈肩综合征、尺神经麻痹、中风上肢不遂等主取该穴下肢痿痹 ,腰眼必  相似文献   

8.
78 6 中性粒细胞低 :14 2 0奶麻 =13;787 嗜酸粒细胞低 :1 6时行感冒 =2 2 ;1 15湿温 =12 ;1 17温毒发斑 =10 ;6 17蛔厥 =14;788 嗜酸粒细胞多 :1 2 7肺虫病 =12 ;1 2 9囊虫病 =12 ;1 32黄胖病 =12 ;1 31丝虫病 =12 ;1 33蛔虫病 =12 ;1 35鞭虫病 =12 ;1 36肝虫病 =12 ;1 37 1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痹康饮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将6 0例R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口服痹康饮;对照组口服甲氨蝶呤、柳氮磺胺吡啶。3个月为1疗程。并检测治疗前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另设2 0例健康对照组)。结果:1.两组综合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93.3% (95 % CI=77.9%~99.2 % ) ;对照组总有效率6 6 .7% (95 % CI=4 2 .2 %~82 .7% ) ;两组综合疗效比较有差异(u =3.815 6 ,P =0 .0 0 0 2 )。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变化:两组治疗后CD4 、CD4 /CD8值均有显著降低,CD8显著升高(P <0 .0 1) ;治疗组治疗后CD4 、CD4 /CD8较对照组有显著降低(P <0 .0 1) ,且接近健康人群。结论:RA患者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细胞免疫功能紊乱。痹康饮能有效地改善临床症状(OR=0 .14 ,NNT=4 ) ,在一定程度上纠正免疫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10.
我们从 1998年起采用中药熏浴治疗痹证 ,取得满意疗效 ,现将资料完整的 6 9例总结如下。1 一般资料治疗组 6 9例 ,男 2 6例 ,女 43例 ;年龄最大 71岁 ,最小18岁 ;病程最长 13个月 ,最短 11个月 ;其中风湿痹 2 5例 ,旭王 痹 33例 ,骨痹 11例 ;中医辨证属风寒湿阻 2 8例 ,风湿热郁 8例 ,痰瘀互阻 17例 ,肝肾亏虚 16例。对照组 30例 ,风湿痹 11例 ,旭王 痹 13例 ,骨痹 6例 ;证属风寒湿阻 13例 ,风湿热郁 4例 ,痰瘀互阻 7例 ,肝肾亏虚 6例。全部病例均符合《中医病证诊断标准》。2 治疗方法2 1 治疗组2 1 1 药物制备 取麻黄 6 g ,桂枝 1…  相似文献   

11.
王建文 《吉林中医药》2003,23(12):26-26
自 1998年 12月~ 2 0 0 3年 2月 ,笔者用自拟蠲痹汤加减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6 0例 ,并与消炎痛肠溶片治疗 6 0例作对照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2 0例均为门诊病例 ,均符合美国风湿病协会1987年颁布的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修定标准。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6 0例 ,男 18例 ,女 4 2例 ,年龄 2 3~6 2岁 ,平均 4 3岁 ,病程 6个月~ 16年 ,平均 10年 ;对照组 6 0例 ,男 19例 ,女 4 1例 ,年龄 2 1~ 6 5岁 ,平均4 5岁 ,病程 7个月~ 19年 ,平均 12年。两组具可性。2 治疗方法治疗组 :蠲痹汤基本方 :威灵仙 8~ 12g ,桂枝10g ,防风 10g ,防己 10g …  相似文献   

12.
笔者于 1988~ 1999年间以古方食噎散化裁 ,研制成化瘤饮 ,治疗消化道癌肿 ,疗效较好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5 6例中 ,男 43例 ,女 13例 ;年龄 :3 1~ 40岁 5例 ,41~ 5 0岁 2 3例 ,5 1~ 70岁 2 8例 ;病程 :5~ 12个月3 6例 ,1~ 2年 13例 ,3年以上 7例 ;病种 :食道癌 2 6例 ,胃癌 12例 ,原发性肝癌 18例。2 治疗方法口服化瘤饮 ,主要由香根、延胡索、三棱、桐叶各等分组成。为液体剂型 ,每次服 2 0 m l,每日 3次。服药最短13个月 ,最长 8年。3 治疗结果2 6例食道癌平均存活 6年 ;12例胃癌平均存活 5年 ;18例原发性肝癌平均存活 …  相似文献   

13.
孙建明 《辽宁中医杂志》2005,32(11):1153-1153
采用起痿1号方33例(对照组)、起痿1号方合PGE1阴茎海绵体注射治疗22例(治疗组)治疗阳痿。结果: 对照组近期治愈9例,显效6例,有效5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60.6%;治疗组近期治愈11例,显效7例,有效3例,无 效1例,总有效率95.5%;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X2=8.69,P<0.05。  相似文献   

14.
外敷自拟威灵桃红散治疗风寒湿痹12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风寒湿痹是临床上常见的病证之一 ,笔者于 1997年~ 2 0 0 0年临床诊治 12 0例风寒湿痹 ,采用自拟威灵桃红散外敷 ,效果满意 ,现总结如下。1 一般资料12 0例中 ,男 6 5例 ,女 5 5例 ;年龄最小 18岁 ,最大 83岁 ;病程最短 3个月 ,最长 2 1浕 ;行痹 18例 ,着痹 5 2例 ,痛痹 5 0例。所有病例均符合高等医药院校五版教材《中医内科学》的诊断标准。2 治疗方法2 1 方药组成 威灵仙、桃仁、乳香、没药、木瓜、五加皮、大黄、元胡各 15 g ,生川乌、生草乌、川芎、赤芍各 2 0 g ,红花、全蝎各10 g ,共研末备用 ,陈醋、6 0°白酒各 10 0ml…  相似文献   

15.
笔者自 1997年 6月至 2 0 0 1年 12月 ,以清泄少阳、宣痹通络、健脾益肾法为主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RA) 6 5例 ,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 ,现将有关资料总结报道如下。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 总共 12 2例均为门诊患者 ,全部符合1987年美国风湿病协会制定的RA诊断标准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 2组。其中治疗组 6 5例 ,男 2 9例 ,女 36例 ;年龄 15~ 6 6岁 ,平均 39 7岁 ;病程 6个月~ 13年 ,平均5 2年 ;类风湿因子 (RF)阳性 4 3例 ,X线摄片关节有病损者 35例。对照组 5 7例 ,男 2 5例 ,女 32例 ;年龄 14~ 6 8岁 ,平均 4 1 6岁 ;病程 8个月~…  相似文献   

16.
自 1990年以来 ,我以许鸿照教授苏木煎加减配合手法治疗创伤性关节僵硬的经验 ,治疗 6 2例 ,收到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6 2例中 ,男 34例 ,女 2 8例 ;18岁以下 2 1例 ,18~ 6 8岁41例 ;骨折后关节僵硬 34例 (远离关节部位 8例 ,近关节部位 2 6例 ) ,脱位后关节僵硬 12例 ,骨折并脱位者 10例 ,软组织损伤后关节僵硬 6例 ;肩关节 18例 ,肘关节 14例 ,腕关节11例 ,膝关节 16例 ,踝关节 3例 ;病程 1~ 4个月。2 治疗方法2 .1 中药熏洗 以苏木煎为基本方 (苏木 30 g,陈艾 15 g,伸筋草 15 g,透骨草 15 g,海桐皮 15 g,五加皮 15 g,…  相似文献   

17.
多发性肌炎皮肌炎的中医湿毒辨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痹痿证 多发性肌炎、皮肌炎在祖国医学中没有相应的病名,根据其临床表现及病机,其早期类似痹症,后期类似痿症.<素问·痹论>云:"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以至阴遇此者为肌痹."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医理筋正骨手法在慢性踝关节损伤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53例单侧慢性踝关节损伤患者随机分为2组,26例采用物理因子疗法联合Kaltenborn关节松动术和功能锻炼治疗(常规康复组),27例在此基础上增加中医理筋正骨手法治疗(联合组)。物理因子疗法隔天1次,连续治疗1个月; Kaltenborn关节松动术隔天1次,每次约20 min,连续治疗1个月;功能锻炼每天1~2次,连续1个月;中医理筋正骨手法隔天1次,每次约10 min,连续治疗1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比较2组患者踝关节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美国足与踝关节协会(American Orthop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踝关节肿胀值以及踝关节主被动背伸、跖屈、内翻、外翻活动度,并于治疗结束后比较2组患者的综合疗效。结果:①踝关节疼痛VAS评分。治疗前2组患者踝关节疼痛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 154,P=0. 801);治疗结束后,2组患者踝关节疼痛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联合组:(4. 20±0. 72)分,(1. 01±0. 31)分,t=5. 087,P=0. 001;常规康复组:(4. 32±0. 55)分,(1. 76±1. 27)分,t=4. 162,P=0. 001],联合组踝关节疼痛VAS评分低于常规康复组(t=10. 051,P=0. 001)。②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治疗前2组患者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 621,P=0. 418);治疗结束后,2组患者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均高于治疗前[联合组:(49. 56±12. 11)分,(77. 25±5. 44)分,t=8. 141,P=0. 001;常规康复组:(48. 97±13. 22)分,(63. 65±6. 26)分,t=7. 924,P=0. 001],联合组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高于常规康复组(t=14. 632,P=0. 001)。③踝关节肿胀值。治疗前2组患者踝关节肿胀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 073,P=0. 946);治疗结束后,2组患者踝关节肿胀值均小于治疗前[联合组:(1. 12±1. 88) cm,(0. 47±0. 26) cm,t=3. 412,P=0. 001;常规康复组:(1. 16±2. 01) cm,(0. 60±0. 12) cm,t=3. 071,P=0. 001],联合组踝关节肿胀值小于常规康复组(t=0. 031,P=0. 985)。④踝关节活动度。治疗前2组患者踝关节主被动背伸、跖屈、内翻、外翻活动度比较,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踝关节主动活动度:9. 60°±4. 26°,9. 56°±4. 37°,t=-0. 112,P=0. 898; 14. 21°±5. 37°,14. 16°±5. 33°,t=-0. 018,P=0. 988;15. 77°±4. 32°,15. 83°±4. 10°,t=0. 016,P=0. 989; 8. 01°±4. 32°,8. 11°±3. 31°,t=0. 019,P=0. 987。踝关节被动活动度:14. 01°±6. 22°,13. 64°±6. 17°,t=-0. 632,P=0. 528; 25. 12°±10. 12°,25. 43°±10. 02°,t=0. 197,P=0. 846; 18. 07°±7. 25°,19. 10°±7. 38°,t=0. 392,P=0. 695; 11. 57°±6. 13°,11. 25°±6. 09°,t=-0. 200,P=0. 842)。治疗结束后,联合组踝关节主被动背伸、跖屈、内翻、外翻活动度均大于常规康复组(踝关节主动活动度:16. 20°±4. 88°,12. 95°±4. 02°,t=-3. 057,P=0. 003;28. 61°±9. 63°,20. 21°±8. 76°,t=-5. 932,P=0. 001; 21. 51°±7. 50°,18. 51°±6. 22°,t=2. 097,P=0. 035; 11. 45°±5. 41°,9. 01°±5. 17°,t=-2. 640,P=0. 011。踝关节被动活动度:18. 50°±6. 71°,16. 44°±5. 96°,t=-2. 104,P=0. 034; 38. 72°±12. 82°,32. 27°±10. 80°,t=-4. 527,P=0. 001; 23. 43°±8. 11°,20. 43°±6. 78°,t=2. 920,P=0. 005; 14. 55°±7. 01°,12. 77°±8. 13°,t=-2. 640,P=0. 001)。⑤综合疗效。治疗结束后,联合组治愈13例、显效6例、有效6例、无效2例,常规康复组治愈10例、显效5例、有效7例、无效4例; 2组患者综合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 221,P=0. 748)。结论:采用中医理筋正骨手法治疗慢性踝关节损伤,有助于缓解踝关节肿胀和疼痛,改善踝关节活动度,促进踝关节功能恢复,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骨痹汤"对膝骨关节炎(OA)滑液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3(Matrix Metalloproteinase-13,MMP-13)、白介素-1(Interleukin-1,IL-1)、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组织型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1,TIMP-1)水平的影响,探讨"骨痹汤"分子药理机制与临床疗效水平。方法:9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119膝)随机分为骨痹汤治疗组、仙灵骨葆治疗组和对照组(口服硫酸氨基葡萄糖),于治疗前和治疗后8周抽取关节液标本,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MMP-13、IL-1、TNF-α、TIMP-1水平。结果:与治疗前比较,各组患者治疗8周后关节液中MMP-13、IL-1、TNF-α均明显降低(P<0.05);TIMP-1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骨痹汤治疗组关节液中MMP-13、IL-1、TNF-α下降幅度较其余2组大(P<0.05),TIMP-1水平升高显著高于仙灵骨葆治疗组和对照组(P<0.05)。结论:骨痹汤可能通过降低关节炎液中MMP-13、IL-1、TNF-α水平,提高TIMP-1水平起到保护关节软骨的作用。骨痹汤治疗骨关节炎短期疗效较仙灵骨葆和硫酸氨基葡萄糖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痹愈汤联合温针灸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免疫功能及疼痛症状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3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150)和观察组(n=150),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痹愈汤联合温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关节疼痛、肿胀、压痛和活动受限)、免疫功能指标(CD4+、CD8+、CD4+/CD8+)、炎性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白细胞介素-6 (IL-6)],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关节疼痛、关节肿胀、关节压痛和关节活动受限积分依次为(1. 25±0. 12)分、(1. 27±0. 14)分、(1. 31±0. 15)分和(1. 28±0. 14)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 60±0. 18)分、(1. 58±0. 22)分、(1. 54±0. 23)分和(1. 51±0. 26)分(P0. 05);治疗后,观察组CD4+、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P0. 05),CD8+水平低于对照组(P0. 05);治疗后,观察组hs-CRP和IL-6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 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6. 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 67%(P0. 05)。结论:痹愈汤联合温针灸可以提高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免疫功能,减轻其疼痛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