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并发胸胃穿孔的病因、诊断、治疗及预防。方法:以本院自2005年5月-2013年6月收治的3例食管癌术后并发胸胃穿孔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术后并发胸胃穿孔可能原因,并对食管癌术后并发胸胃穿孔的诊断和治疗做进一步研究。结果:3例患者中1例因全身多脏器衰竭死亡,2例痊愈,随访3年均未见复发。结论:食管癌术后胸胃穿孔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术中积极预防以及早期诊断和手术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性腹膜炎手术后的常见并发症,对出现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8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60例急性腹膜炎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急性腹膜炎的发病原因以及手术后并发症和处理方法进行综合研究。结果:腹腔内脏器官的内源性感染和其他细菌感染是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的主要原因;要在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预防感染,包括无菌操作、保护切口、腹内脓液或内容物引流、充分冲洗等,并合理使用抗生素,以减少并发症的产生。本次研究60例患者其中,53例局部性并发症(切口感染、不全肠梗阻者、腹腔脓肿和切口裂开)患者均得到成功救治;7例全身性并发症患者中3例因病势较重死亡。经过治疗,56例患者成功救治,治愈率为93.3%。结论:急性腹膜炎患者术后并发症主要是感染所致,因此在救治过程中需谨慎操作,最大限度的防治感染,预防并发症的出现。  相似文献   

3.
急性脑血管病并发肺部感染10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正> 肺部感染是急性脑血管病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为探讨其临床特点及发生机理,提高救治水平,现对我院2000~2001年收治的108例急性脑血管病并发肺部感染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同期共收治急性脑血管病486例(出血性316例,缺血性170例),并发肺部感染者108例,占22.2%。  相似文献   

4.
王芳歌 《基层医学论坛》2009,13(30):887-888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并发急性呼吸衰竭、继发肺部感染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2006年5月-2008年8月收治24例重型颅脑损伤并发急性呼吸衰竭、继发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重型颅脑损伤病情危重,随时可发生急性呼吸衰竭且易继发肺部感染,是造成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本组24例患者中经过综合治疗和精心护理.良好10例,占42%,中残4例,占1瑞,重残2例,占8%,死亡8例,占33%。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应重视术前准备,争取手术时机,加强术后病情观察,保持呼吸道通畅,做好基础护理等是预防和控制该病并发急性呼吸衰竭、继发肺部感染的护理重点,也是降低病死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
占正龙  张莲花 《中外医疗》2012,31(16):34-34
目的为探讨急性梗阻性结直肠癌患者的外科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3月~2011年3月收治的58例急性梗阻性结直肠癌患者资料,结果显示,60岁以上患者45例(77.6%),术后发生并发症6例(10.3%),死亡2例(3.4%)。结果术后发生并发症6例,其中5例有2种以上并发症,主要并发症为肺部感染4例,切口感染5例,切口裂开4例,吻合口漏2例,死亡2例。结论掌握手术适应证,加强围手术期处理是急性梗阻性结直肠癌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并发重症肺部感染的病原体分布及救治措施。方法:对1998年1月-2002年6月期间经病原学和(或)病理学确诊的肾移植患者术后并发重症肺部感染2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病原体分布;普通细菌23例次(88.5%),真菌7例次(26.9%),巨细胞病毒5例次(19.2%),结核杆菌4例次(15.4%),卡氏肺囊虫2例次(7.7%),19例(73.1%)重症肺部感染患者救治成功,死亡7例(26.9%),结论:细菌是肾移植术后并发肺部感染最常见的病原体之一。对肾移植术后并发重症肺部感染应争取早期诊断,加强生命体征和动脉血气的监测,采取联合治疗措施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肺部感染是老年脑出血患者主要且严重的并发症,也是脑出血急性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解老年脑出血患者并发肺部感染之相关因素,以便更好地控制和预防脑出血患者并发肺部的感染,提高救治水平,改善其预后,现将我科2002年1月至2004年6月收治的老年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肺部感染是老年脑出血患者主要且严重的并发症,也是脑出血急性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解老年脑出血患者并发肺部感染之相关因素,以便更好地控制和预防脑出血患者并发肺部感染,提高救治水平,改善其预后,现将我科2002年1月至2004年6月收治的老年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本院观察202例急性脑卒中病人,发生院内肺部感染率为23.22%,其中出血性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率高于缺血性患者.有并发症,意识障碍,颅内高压者感染率明显增加.急性脑卒中并发肺感染者,死亡率高于未感染者.加强防止肺部感染,能大大提高急性脑卒中的救治成功率,减少死亡率.  相似文献   

10.
罗斌 《中国医疗前沿》2011,(20):39+46-39,46
目的探讨外伤性肠破裂的临床诊治方法,提高其临床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2011年6月我科收治的78例外伤性肠破裂患者临床资料,观察外伤性肠破裂的临床特点、诊治方法及治疗效果。结果本组78例患者经积极治疗:痊愈73例(93.59%),死亡5例(6.41%)。救治成功的73例患者中:术后发生切口感染12例、肠瘘2例、腹腔内有残余或脓肿2例、粘连性肠梗阻2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1.92%。结论外伤性肠破裂发病较急、发展较快、合并症较多,早期明确病情、及时手术是救治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急性胃穿孔应用胃大部分切除术与单纯修补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急性胃穿孔患者50例,随机分为2组/25例,对照组采用胃大部分切除术,观察组单纯修补术,对比2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00%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胃穿孔应用单纯修补术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胃大部分切除术,有助于减轻急性胃穿孔患者的病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围手术期处理方法。方法对收治的60岁以上并经手术治疗的老年急性肠梗阻患者146例进行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结果146例患者中,术后出现并发症32例,并发症发生率21.9%,其中并发切口感染11例、肺部感染10例、腹腔内感染3例、急性心功能衰竭4例、急性肾功能衰竭4例。死亡6例,死亡率4.1%,其中3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2例死于急性心肌梗死、1例死于严重肺部感染。结论老年急性肠梗阻患者并存病多,全身情况差,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的关键在于对老年急性肠梗阻疾病特点的充分认识基础上,做好围手术期处理。  相似文献   

13.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COPD)并发肺部感染,能使病情迅速恶化,死亡率较高。我院近3年收治的56例60岁以上COPD并发肺部感染的患者,死亡45例(占80.34%),为降低病死率,在精心治疗的基础上,应加强特殊护理。1老年COPD并发肺部感染的特点COPD并发肺部感染病情进展快,如不及时治疗可迅速致死,其发病有下述特点:(1)病情变化快,笔者医院收治的56例患者中,有8例入院7d内死亡;(2)大多数患者对抗生素治疗不敏感,治疗中往往更换2~3次、5~8种抗菌素,且剂量大、疗程长,易导致二重感染,…  相似文献   

14.
64例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肺部感染的临床及细菌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并发肺部感染的易发因素,致病菌的构成情况以及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肺部感染的临床及细菌学特点。结果:(1)高龄,手术治疗,慢性基础性疾病是常见易并发感染的因素。(2)大肠埃氏菌是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肺炎最主要的致病菌。(3)未合并肺部感染的SAP死亡率低(P<0.05),抗生素的合理使用与结局有关。结论 对SAP加强医疗护理措施,加强医院感染的管理,提高SAP并发肺部感染的预见性;根据病情合理使用抗生素都有利于本病的救治。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急性胃穿孔手术治疗的术式及临床效果,指导急性胃穿孔临床治疗。方法:将我院收治的急性胃穿孔患者35例分为两组,其中胃大部切除术组17例,单纯穿孔缝合术组18例,对比分析两组手术方式的临床效果。结果:单纯穿孔缝合术组平均住院天数(9.1±1.8)d ,术程(42.3±3.4)min;胃大部切除术组平均住院天数(11.3±2.1)d ,术程(145.6±4.2)min。两组并发症(中毒性休克、腹腔感染、切口感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大部切除术和单纯穿孔缝合术均各有其优势,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更适合患者的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老年肺部感染并发心力衰竭患者的早期护理效果。方法取2016年4月到2017年4月间本院收治的40例老年肺部感染并发心力衰竭患者进行研究,对所有患者均实施早期护理,统计分析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患者治疗及护理后1例患者因入院时病情较重,治疗无效死亡,生存率为97.5%,并发症发生率为2.5%,护理满意度为97.4%。结论老年肺部感染并发心力衰竭患者的早期护理效果优良。  相似文献   

17.
孙琼  葛珺 《中国医药导报》2010,7(13):119-120
目的:探讨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肺部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及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收集2006年2月~2009年1月在我院内科入住的210例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并对引起肺部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重点总结对急性重症脑卒中存在肺部感染患者进行早期积极治疗、预防和护理方法。结果:210例患者中并发肺部感染者56例,发生率为26.67%,与内源性因素(年龄、球麻痹、意识障碍),外源性因素(侵入性检查、治疗、药物应用等)密切相关。56例患者通过积极的治疗、预防和护理,30例患者病情好转出院;8例患者家属放弃治疗自动出院;18例患者病情加重合并其他并发症,抢救无效死亡。结论:掌握急性重症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积极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可预防和减少肺部感染的发生,减少致残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18.
董凤辉 《吉林医学》2012,(31):6842-6843
目的:分析探讨急性胃穿孔的临床特征以及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530例患急性胃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30例病患中,491例(92.64%)恢复情况良好,7~14 d内切口甲级痊愈出院;术后发生并发症39例,占总例数的7.36%。其中肠梗阻14例,切口感染15例,肺部感染4例,腹腔感染6例,所有并发症患者经过对症治疗后均治愈出院。结论:对急性胃穿孔进行及时就诊和手术治疗,积极防治术后并发症,能够有效地降低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治愈率。手术治疗方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史会平  张勇  何东初 《中外医疗》2011,30(18):102-102,144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来我院就诊的26例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 26例肺炎患者查出检测出D群链球菌感染1例,肺炎支(衣)原体2例,铜绿假单胞菌2例,巨细胞病毒感染4例,大肠埃希菌2例,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例;组织胞浆菌感染1例,其余未明确病原体。尿培养鸟肠球菌(D群)。合并恶性肿瘤1例。感染后时间:其中肾移植术后3个月以内9例;3~6个月5例;6个月~1年4例;〉1年者8例;26例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患者中并发低氧血症者10例,并发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患者9列,其中无创正压辅助通气2例,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者3例,因经济等其他原因中途要求出院者3例,死亡2例,其余症状缓解出院。结论肾移植术后3个月以内以及1年以上并发肺部感染最为常见,病情进展快,感染的病原体多样,病情凶险,预后较差,特别是机械通气的患者,可合并其他严重并发症,死亡率较高。因此,早期诊断,经验性使用抗菌、抗病毒、抗支衣原体等治疗,并联合应用人血白蛋白及丙种球蛋白等免疫调节剂,是治疗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急性胃穿孔的诊断以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探讨。方法:以2011年9月-2013年2月期间本院确诊的58例急性胃穿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两组。其中观察组32例行腹腔镜治疗;对照组26例行单纯穿孔缝合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58例急性胃穿孔患者均痊愈出院。急性胃穿孔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是恶心、呕吐、上腹疼痛以及腹肌紧张等。两组患者在切口感染以及中毒性休克等并发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治疗方法的选择。结论:对于急性胃穿孔患者,做到尽早诊断以及尽早治疗,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并且能够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