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引岳济淀对白洋淀水环境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朝华  吕丹彤 《海河水利》2005,(2):24-25,27
白洋淀是华北地区最大的淡水湖泊,对调节区域气候、维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由于连年干旱,白洋淀面临干淀的危险。引岳济淀生态应急补水工程,不但解决了干淀危机,同时改善了淀区水质,使生态环境得到部分恢复。以实际监测资料为依据,分别对引岳前后白洋淀水质状况进行分析,阐述了引岳济淀对白洋淀水生态环境的重要影响,并提出白洋淀水环境保护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白洋淀可持续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素有"华北明珠"之称的白洋淀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对周边生态环境的改善、促进经济的发展、以及防洪减灾等发挥了极其重要作用.但近年来,由于水资源的严重短缺和水质污染对白洋淀生态经济和周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影响.通过对白洋淀水资源短缺和污染根源的分析,就如何加快恢复白洋淀的生态建设,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协调的关系等多方面进行了研究探讨,提出了实现白洋淀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针对水质表现出的模糊性,采用模糊可变集合理论的模糊可变模型,对白洋淀水体的环境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通过科学确定与地表水水质相关的各参评因子处于标准区间值的相对隶属度,根据二元比较模糊决策分析法,计算各参评因子的权重,得出白洋淀水体的环境质量级别。并与采用单因子评价法的评价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表明模糊可变模型评价的水质结果更加合理、可信。  相似文献   

4.
张志悦 《中国水利》2013,(Z2):69-71
采用模糊可变模型对白洋淀水体的环境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通过科学确定与地表水水质相关的各参评因子处于标准区间值的相对隶属度,根据二元比较模糊决策分析法计算各参评因子的权重,得出白洋淀水体的环境质量级别,并与单因子评价法的评价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模糊可变模型评价的水质结果更加合理可信。  相似文献   

5.
"7·21"洪水来势猛凶猛,对白洋淀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影响。其中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影响,要利用其带来的有利影响,尽量减少其带来的不利影响,采取一定措施,保护白洋淀的生态环境,合理利用水资源。  相似文献   

6.
漕河是白洋淀入淀九河之一,其大册营至西庄段位于保定市区西北,因上游大量造纸及城镇污水排放成为污水河,污水部分渗入地下、部分流向白洋淀,成为保定市区最大的水环境问题.通过运用一维稳态水质模型对河流水质进行了分析和预测.模型预测结果及漕河河流自净化分析的结果表明漕河河水流往下游时,有机物的污染趋于减缓,对白洋淀的水质未造成严重影响;总汞及氮可能对沿岸地下水和白洋淀水质有一定影响,应控制水质的恶化程度.  相似文献   

7.
白洋淀水生态系统危机及其预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在分析白洋淀水生态系统的构成与特点的基础上,应用突变理论对白洋淀水生态系统在水量与水质两个控制变量作用下的变化进行了研究,阐述了白洋淀水生态系统状态变化的规律。根据这种规律可以对白洋淀的水危机进行预警。  相似文献   

8.
在白洋淀水质现状评价的基础上,以营养元素总氮为指示因子,用SWAT模型分析白洋淀流域污染负荷影响因素,模拟各类污染源的贡献值及分布。结果表明,相对于环境背景值,添加面源或点源排放后,总氮负荷分别增加了64%和116%。白洋淀流域总氮多年平均面源负荷贡献率为33.8%,点源负荷贡献率为66.2%,且汛期总氮负荷量远高于非汛期。  相似文献   

9.
开展水质评价对流域水生态保护治理具有重要参考意义,当前采用流域综合水质指数法(WQI)开展水质评价及关键参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湿润、半湿润地区,而干旱、半干旱地区中WQI的关键参数研究还不深入.为此,以白洋淀流域为典型研究区,以白洋淀流域17个监测站点2010-2016年逐月水质监测数据为基础,探讨了水质状况影响因素的时...  相似文献   

10.
受资源性缺水和水质性缺水影响,白洋淀湿地生态系统逐步退化。近年来,虽凭借应急调水,多次避免了干淀危机,但长期的资源性缺水,使淀区生态功能受到严重影响。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建设实施,为解决白洋淀生态缺水问题带来了机遇。通过在南水北调总体规划与水资源调度原则的基础上,对利用南水北调水补充白洋淀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江水补淀初步方案。  相似文献   

11.
杨云华 《东北水利水电》2004,22(7):13-14,17
本文分析了辽宁省水旱灾害各因素的发生发展规律、特点及物理成因,对今后一段时间洪旱发生的可能性进行了预测,并提出了辽宁省防灾减灾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2.
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建设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生态环境恶化严重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通过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改善人类与动植物的生存环境,提高了农业生产基本条件,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在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过程中,必须讲求科学,遵循自然规律,否则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水工建筑物混凝土碳化、冻融破坏机理及影响因素分析,提出了水工建筑物混凝土碳化、冻融破坏的防治措施,以"防重于治"为原则.  相似文献   

14.
为了有效地解决淤泥质基础大荷载下的稳定问题,出现了一种适合淤泥质滩地建筑的新桩型-夯扩桩.文中对夯扩桩的特点、施工工艺;设计和计算进行了介绍,并阐述了夯扩桩在设计施工中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5.
黑土区水土流失及水土保持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肥沃的东北黑土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然而由于每年的自然侵蚀和过度的人为开垦,黑土区水土流失问题日趋严重,不少地方的黑土已完全丧失了生产能力,因此加快黑土区水土流失防治,抢救性地治理和保护黑土资源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6.
生物选择器与除磷脱氮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各种生物选择器及其作用机理进行了研究和分析 ,指出好氧选择器是利用丝状菌和菌胶团细菌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不同的反应动力学参数来工作的 ;而缺氧、厌氧选择器是利用反硝化细菌和聚磷菌在不同的环境化学条件下独特的代谢功能来工作的。另外 ,缺氧、厌氧选择器同除磷脱氮所设置的缺氧池和厌氧池虽然在机理上相同 ,但在目的和结果上具有根本的不同 ,因此在设计和使用中应采用不同的形式和参参数  相似文献   

17.
据2005年完成的《绥宁县农村饮水现状调查评估报告》资料表明:该县农村饮水不安全人数为70690人。该县把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问题做为落实省政府八件实事后,把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做为“民心工程”“德政工程”来抓。2004年以来,共兴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54处,解决3.325万人饮水不安全问题,工程总投资1141.245万元。  相似文献   

18.
在分析张家口、承德地区风沙形成原因及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了河北省防沙治沙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根据河北省不同类型区的自然、地理及社会经济条件,提出了风沙治理模式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通过大量的数据和事实,对沙尘暴的形成、土地沙化、荒漠化的现状和成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加大水土保持力度、严格执法等防止土地进一步沙化、荒漠化的措施,以减少沙尘暴的发生。改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20.
水利水电工程质量评定与验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针对影响工程质量的诸因素,提出了控制工程质量,创造精品工程的工程质量评定和工程验收的具体方法和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