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河南省自2018年开展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试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估是后续稳步推广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工作的保障。本着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代表性与可操作性相结合的原则,利用层次分析法、专家咨询法,构建了河南省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试点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进一步分析了地下水压采综合成效,总结了河南省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试点工作的有益经验,并提出了相关问题建议,以期为华北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冯志祥 《水资源保护》2017,33(5):117-122
在继承全国地下水超采区现有分类分级体系的基础上,从超采区治理的角度出发,结合江苏省地下水超采区发生、发展的实际情况,对地下水超采区进一步细分,以完善现有地下水超采区分类体系。提出地下水超采区分类治理模式和适用条件:对地下水超采引发严重地质环境问题并具备替代水源条件的地质灾害型地下水超采区,采用以禁止开采为主导的超采区治理模式;对现状超采型及前期超采型中目前水位仍在下降或虽然趋稳,但仍在预警线之下的地下水超采区,采取以压缩开采为主导的治理模式;对目前水位已回升至预警线之上的前期超采型地下水超采区,可采用以维持现状开采为主导型的超采区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四平市区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调查和对已有资料的分析,依据《地下水超采区评价导则》,对四平市区地下水超采区的划分进行了阐述,并对今后如何保护管理地下水超采区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本文针对新疆乌苏市水资源管理存在问题,从划定地下水超采区和限采区,制定地下水超采区治理规划,启动地下水保护行动计划,严格地下水超采区取水许可管理,到建立完善超采区地下水动态监测网络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及措施。  相似文献   

5.
2020年水利部开始全国地下水超采区水位变化通报工作,通报全面反映了我国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整治效果情况。德州市深层地下水超采区治理效果十分明显,平均水位比上年约增长0.985 m,而浅层地下水超采区水位却呈持续下降状态。针对水位变化通报反映出的实际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了原因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这对于超采区综合治理、改善地下水生态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为有效控制地下水超采区的扩大,改善地下水环境,根据东昌府区地下水资源现状及超采区漏斗面积,针对地下水超采区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总体思路和措施,以逐步实现地下水超采区水资源利用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7.
简述了德州市地下水超采区现状,总结了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情况,通过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马乐平  陈兴国 《中国水利》2016,(5):37-38,61
正针对甘肃省地下水超采问题,本研究基于监控体系采集的地下水信息数据,利用最新Web GIS空间技术,开发了甘肃省地下水超采区动态监测系统。该系统是解决地下水超采问题的重要手段,可监控、分析处理地下水水位、水质等信息,及时掌握超采区地下水动态变化规律,实现地下水超采综合有效治理。甘肃是我国最为缺水的省份之一,近年地表水资源量不足,地下水补给量减少,地下水资源过度开采导致地面沉降、地下水水位下降、地下  相似文献   

9.
山东省地下水超采较为严重,已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地下水超采区治理需要系统的综合措施,但工程措施直接有效。分析了节水工程、水源置换、封井等工程措施在山东省典型地下水超采区应用情况,分析了典型超采区工程措施治理效果,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河南省主要城市地下水超采区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分析近期地下水观测、调查资料成果的基础上,描述了城市区域水文地质特性,并对17座主要城市不同含水层的年均地下水补给量、可开采量和实际开采量进行了计算评价。按照地下水超采区评价方法,划分出26处地下水超采区;提出了超采区地下水开发利用和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雷米  周金龙  魏兴  张杰  范薇 《人民黄河》2021,(2):100-105
为了解库尔勒市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效果,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库尔勒市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评价指标体系,同时采用回归模型对地下水水位、水量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库尔勒市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方案制定合理,综合治理效果基本达到要求;地下水水位回升区主要位于山前倾斜平原的沙依东园艺场、英下乡、库尔楚园艺场、上户镇、塔什店镇、兰...  相似文献   

12.
结合汶上县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项目的实施成效,对地下水超采区治理工程中取得的切实可行的经验和做法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13.
为推动山东省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整治工作,严格考核问责,以潍坊北部平原浅层地下水超采区为例,开展基于GIS平台的地下水超采区治理效果评估系统研究,为有效考核超采区治理成效提供重要依据,同时也为我省乃至全国超采区管理评估体系的建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刘文君  徐文 《山东水利》2004,(12):19-20
1 超采区概况超采区按其超采程度及造成的危害程度划分为一般超采区和严重超采区。超采区划分的标准是依据地下水实际开采量与地下水可开采量模数的比值划分的:K=I/M式中:I为地下水实际开采量M为地下水可开采量K≤1时为非超采区,I相似文献   

15.
文章对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地下水超采区治理现状,我区地下水管理采取的对策和取得的成效及地下水超采区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结论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年度地下水超采区变化情况分析是水资源公报的重要内容,为做好每个年度黑龙江省水资源公报的编制工作。文章主要搜集了大量关于哈尔滨市地下水超采区的资料,并在此基础上依据有关技术要求完成了哈尔滨市超采区变化情况分析。  相似文献   

17.
在介绍全市地下水资源开采现状的基础上,全面分析了地下水超采区形成的主要原因及存在的问题,针对地下水超采区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地下水超采区水资源开发、节约、保护和利用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8.
根据《地下水超采区评价导则》(SL 286-2003),采用开采系数法和水位动态法对内蒙古地下水超采区进行了划分,全区共划分了33个地下水超采区,其中严重超采区16个,一般超采区17个。最后,针对地下水超采区管理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地下水超采区划分是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之一。实际开采量超过可开采量、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因开采地下水引发了生态地质环境问题是判定地下水超采的主要依据。通过阐述地下水超采区划分方法的概念、适用条件及应用,建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尽快以新一轮全国地下水超采区评价成果为依据,公布超采区范围,为新时期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管理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20.
北京市房山平原区地下水超采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市房山平原区地下水超采已引起一系列环境地质问题。为进行地下水资源合理开发、配置与有效管理,依据地下水超采区评价导则,以超采系数、地下水位、地面沉降、地下水质量和地下水污染指标为评价指标,运用GIS对北京市房山平原区地下水超采情况进行了计算与叠加分析。结果表明,房山平原区一般超采区面积215.7km2,严重超采区面积231.5km2,禁采区面积139.9km2。该评价结果为管理部门更加科学、合理、有效的水资源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