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伽利略     
《知识就是力量》2009,(4):F0003-F0003
杰出的天文观测家和天文学家,对他的宗教审判,象征着天文学已从中世纪天文学时代过渡到科学的天文学时代。  相似文献   

2.
公元1300年到1650年发生在欧洲的文艺复兴是一次社会政治、经济和思想等领域的大变革,使艺术和科学重新焕发了生机,开辟了探索文字、世界、思想和人体问题的新时代。在文艺复兴时期,欧洲经历了中世纪经济社会模式的瓦解,商业、城市和贸易的繁荣以及国家的现代化发展。尽管如此巨大的变革似乎是与过去的完全决裂,而实际上它在很多方面仍处于中世纪的自然顶峰。即使治疗手段不发展的话,在科学和哲学范畴方面,文艺复兴也是一个村医学来说特别重要的时代。无论如何,文艺复兴与医学复兴的完整关系是相当复杂。可以这样讲,广义的医学复兴…  相似文献   

3.
谁是亚瑟王     
欧洲历史上的中世纪,也就是大约公元500到1000年,产生了一些最富有传奇色彩的故事。其中流传最广的恐怕要数有关亚瑟王和他的英雄——圆桌骑士的种种猜测了。  相似文献   

4.
丹·布朗热卖一时的小说《达·芬奇的密码》让无数人热衷在达·芬奇流传了几百年的《蒙娜丽莎》的神秘微笑中寻找暗号。但很多人所不知的是,达·芬奇确实在他的身后留下了密码,这些密码存在于他长达800多页的手稿中。当达·芬奇的手稿在1800年出版发行时,人们发现其中很多设想超越了时代,许多设计到现在还没有实现。由于中世纪欧洲神学占有至高无上的地位,达·芬奇作为科学家的一面并未受到重视。他去世之后,诸多关于科学的设想和图稿被束之高阁,多年无人问津,甚至手稿在战争中散落于世界各地,直到数百年后的人们才重新发现他这个中世纪艺术…  相似文献   

5.
《大自然探索》2009,(7):11-11
最近,在挖掘自意大利威尼斯附近一座岛上的许多具中世纪大瘟疫受害者遗骸中,法医考古学家首次发现了疑为“吸血鬼”的骸骨。这是一名女性死者的骸骨,其部分躯体和头骨显示,她的颚被用砖头强行张开,这是中世纪使用于“吸血鬼”身上的一种典型的“驱魔术”。  相似文献   

6.
王梅 《科学之友》2003,(4):25-26
但丁: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巨匠但丁是欧洲由中世纪过渡到近代资本主义那个时期的文学巨匠、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先驱。1265年5月,但丁诞生在意大利佛罗伦萨一个颇受当地人尊敬的小贵族家庭里。《神曲》是其代表作,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为重要的文学作品之一。对于但丁这位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诗人,恩格斯这样评价他:“封建的中世纪的终结和现代资本主义纪元的开端是以一位大人物为标志的,这位人物就是意大利人但丁。他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可见,他对但丁给予了很高的评价。《神曲》是一部比较特殊的史诗,因为诗中叙述的是诗人自己想象中的经历。全诗分《地狱》、《炼狱》和《天堂》三部,每部由33首“歌”组成,加上全书的序曲,总共有100首歌之多,计14 000多行。  相似文献   

7.
公元395年,统治欧洲达6个世纪的罗马帝国解体,欧洲随即进入漫长的中世纪。这段欧洲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大约经历了1000年。在大部分时间里,教会主宰一切,不允许人们关注神之外的一切事物,学校只讲授圣经和神学。思想的桎梏摧残着整个欧洲的文化、科学和经济,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中世纪晚期的文艺复兴。  相似文献   

8.
谢皎 《科学之友》2008,(11):98-98
文章介绍了舒伯特这位追求自由和个性化的浪漫主义创作家的创作历程,分析了这位在多领域创作的多产作曲家的创作背景。他的作品涉及面广,在当时争议较大,钢琴奏鸣曲在他的创作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耗费了巨大的创作精力,作品中充满了民族特色,充满了青春美丽,充满了忧郁悲伤,是浪漫主义的奠基人。  相似文献   

9.
林则徐是一位深知科技的作用并能将其应用于实践的人,这在清朝官员中是少见的。他将科技娴熟地应用于禁毒和治水,建立了巨大功绩。 1999年2月2日,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行星通报第33788号,发表了《命名林则徐星的公告》。公告表明命名的理由是林则徐在禁毒和水利上的巨大功绩。  相似文献   

10.
稀世霸王花     
毓棠 《大自然探索》2001,(10):13-14
生长在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中部热带雨林中的巨魔芋,以它开出的巨大花序而闻名于世。它的花序像天南星科其他植物的一样,属于佛焰花序,即花序中央有一个花序轴,轴的基部生有许多单性的小花,外面包有一片巨大的总苞——佛焰苞。巨魔芋的花序轴可高达27米,佛焰苞的直径可达1.5米,如此巨大的花序,堪称世界之最。 第一位发现巨魔芋并介绍到欧洲的是意大利人奥·都阿多·贝卡里。1878年他到苏门答腊的热带丛林中探险并采集植物标本。当时他看到了一个巨大的花序,并观察到这个花序生长在一个扁圆形的大球茎上,球茎表面很粗糙…  相似文献   

11.
<正>如果今天只是你和我,发表一些对于房产形势的看法,一定不会引起大家的注意。但潘石屹和任志强等人的一句话,却会引起房产界的巨大波动。这个社会的任何领域都是如此,科学界亦如是……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人类对黑洞的研究从理论探讨逐步上升为实际观测,越来越多的科学家相信并力证它的存在。此时若有不知名的物理学家,扬言"黑洞不存在",那他一定无异于中世纪教会眼中的布鲁诺。不过,当这句话出自现代黑洞理论的创始人之一斯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之口时,就值得我们好好注意了。  相似文献   

12.
赵忠孝 《世界科学》2005,(10):31-33
一年前,即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发生大海啸.给沿岸国家造成巨大的破坏、灾难和伤产,震惊了全世界。其实,像去年那次印度洋海啸的巨大天灾在人类历史上并不罕见。19世纪中叶.英国生物学家达尔艾搭乘海军勘探船“贝格尔”号周游世界进行物种起源的考察。他曾在南美洲智利康塞普西翁港停泊,  相似文献   

13.
张剑 《科学》2011,63(6)
文艺复兴砸碎了中世纪禁锢思想的牢笼.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风行,许多人背弃了天主教或新教.重新从古希腊那里学会面向自然、观察和实验,追寻上帝在自然界所安排的优美规律,科学革命的幕布掀起。在此过程中,意大利城邦得天时地利,异军突起。1453年,  相似文献   

14.
冯诗齐 《世界科学》2009,(11):48-48
子承父业 在丹麦,几乎每个人都知道尼尔斯·玻尔(NielsBohr)的大名,因为他是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192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相比之下.知道他儿子奥格·玻尔(下称小波尔)的人就要少一些。小玻尔也是一位杰出的物理学家,尽管他不得不生活在他父亲的巨大阴影下.但他同样表现出具有为自己赢得不朽声名的实力。  相似文献   

15.
帕拉塞尔苏斯是16世纪一位具有科学革命精神的怪杰。作为一位医生,他敢于否定中世纪以来最具权威的盖伦和阿维森纳的学说;作为一位炼金术士,他开创了医学化学之先河,被称为“化学中的路德”。他一生被人咒骂为“疯子、庸医、大炮”,他的著作也被列为禁书,他甚至被驱赶,四处流浪行医。他的理论价值死后才逐渐被人们所认识。许多国家发行过纪念帕拉塞尔苏斯的邮票。图1是德国于1993年  相似文献   

16.
伽利略     
《知识就是力量》2007,(4):F0003-F0003
意大利人伽利略·伽利雷(Galileo Galilei,1564—1642)是现代天文学的伟大奠基人之一,杰出的天文观测家和天文学家。对他的宗教审判,象征着天文学已从中世纪天文学时代过渡到科学的天文学时代。  相似文献   

17.
公元395年,统治欧洲达6个世纪的罗马帝国解体,欧洲随即进入漫长的中世纪。这段欧洲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大约经历了1000年。在大部分时间里,教会主宰一切,不允许人们关注神之外的一切事物,学校只讲授圣经和神学。思想的桎梏摧残着整个欧洲的文化、科学和经济,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中世纪晚期的文艺复兴。 与此同时,东方的科学技术通过丝绸之路源源不断地传到阿拉伯世界。随着阿拉伯世界和欧洲之间的贸易和时断时续的战争,尤其是在公元1096年到1291年间进行的5次十字军东征之战,中国、印度和阿拉伯世界的科学技术大量…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小冰期(约公元1400~1850年)的气候变化已经得到了较为详尽的研究.但是,在中世纪暖期(约公元800~1400年)温度是否比近50年温度高这个问题上,仍存在很多争论.有气候模型表明,包括青藏高原北部在内的中亚地区在中世纪暖期的温度仍然低于现代温度.然而,这一区域包含中世纪暖期的高分辨温度记录非常有限,通过气候建模得出来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完美巨浪     
航芸 《大自然探索》2001,(11):19-21
一直以来,人们都把巨浪吞噬生命的传说看成是神秘莫测的虚幻故事,而事实上水手们根本没有撒谎。一位名叫利约尔的油轮大副1980年在南非东海岸附近海域的历险经历,使他至今对深海异形(魔怪)仍感心有余悸“我们的油船行驶在海上时,突然遭遇了一场风暴。一个巨大的海浪从油船尾部突起后,倾压在甲板上。刚开始我并没有察觉,直到它与船身并行时,我才看清楚:这是一个比其他海浪大得多的奇异的巨浪。它仿佛从天而降,出其不意地攻击了我们。此后,我再也没有见到过如此大的巨浪了。” 海面凸现巨大水墙 利约尔和他的船员们很幸运,因…  相似文献   

20.
聪明的章鱼     
张颖 《大自然探索》2004,(11):44-47
在中世纪时就有许多关于章鱼的恐怖传说,它们常常被描绘成海洋恶魔,专门袭击过往的商船。巨大的章鱼能用它们的触须将整个船包起来挤碎,然后吃掉船上的人。专门研究章鱼智能的美国生物学家安德森却认为,关于章鱼的恐怖故事实际上大都是人们想象的产物,章鱼实际上是一种非常温驯的海洋生物,而且智商颇高,其智力水平甚至超过了爬行动物和某些高级脊椎动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