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DNA甲基化在胆管癌发生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及其作为胆管癌治疗靶点的研究进展。方法查阅近年来国内外有关胆管癌与DNA甲基化的相关文献,并进行综述。结果 DNA甲基化在胆管癌中的发生频率非常高并影响着胆管癌的发生与发展,甲基化抑制剂能够重新激活肿瘤抑制基因。结论 DNA甲基化与胆管癌的发生密切相关。尽管当今临床上仍缺乏有效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但随着进一步研究,DNA甲基化有望成为诊断和治疗胆管癌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2.
胆道肿瘤是一种恶性程度较高的肿瘤,早期诊断困难,预后较差.近年来,细胞基因组的表观遗传学改变在胆道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DNA启动子高甲基化与抑癌基因转录失活有一定的关系,而DNA低甲基化与癌基因的过度表达有关,这些与肿瘤的形成显著相关.DNA甲基化为肿瘤诊断的标记物、治疗检测手段提供了新的探索方向.现对与胆道肿瘤发生相关基因甲基化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表遗传学(epigenetics)调节与肿瘤相关基因的转录调控密切相关.DNA甲基化就是基因表遗传学调节的重要机制之一.DNA异常甲基化与肿瘤的发生和演进关系密切,而DNA甲基化是由DNA甲基转移酶(DNA methyltransferase,DNMT)催化发生并维持的.因此,深入研究DNA甲基转移酶的作用对认识异常甲基化的发生以及异常甲基化在肿瘤的发生和演变中的作用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胆管癌组织中6-氧-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基因的甲基化状态及其在胆管癌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和免疫组织化学法分析胆管癌组织中MGM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及MGMT蛋白表达情况,并分析MGMT基因甲基化状态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36例胆管癌组织中MGMT基因17例(47.2%)为甲基化阳性;MGMT蛋白阳性表达15例,阴性表达21例,21例MGMT蛋白阴性表达的胆管癌中MGMT甲基化阳性14例;15例MGMT蛋白阳性表达中MGMT甲基化阳性仅3例。MGMT蛋白表达与MGMT甲基化状态呈负相关(rs=-0.816,P<0.05)。MGMT基因的甲基化状态与胆管癌患者的肿瘤浸润深度、分化程度及TNM分期有关(P<0.05),但与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理学类型、淋巴结转移均无关(P>0.05)。结论 MGMT基因启动子过甲基化是胆管癌组织中常见的分子事件,并可能与胆管癌发生有关,MGMT甲基化状态可以作为评价胆管癌恶性程度的一项指标。  相似文献   

5.
MTS1/p16基因的突变和缺失在人类多种肿瘤组织中广泛存在.近年来的研究发现p16在胆管癌的形成及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胆管癌相关疾病中也普遍出现p16的异常表达,表明p16与胆管癌关系密切.目前胆管癌的早期诊断率尚低.p16有可能成为一个具有高诊断价值的定性、定量肿瘤标记物,并且为一些新的治疗方法如靶向治疗技术提供机会,实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目的 ,从而提高病人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6.
肝外胆管癌组织中HBx mRNA的原位检测和临床病理意义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Qu ZL  Zou SQ  Wei GH  Sun ZC  Wu XZ 《中华外科杂志》2004,42(2):88-91
目的 检测肝外胆管癌和癌旁胆管组织中乙型肝炎病毒X基因(HBx)mRNA的表达,了解HBV感染与胆管癌发生间的关系,明确HBx蛋白和基因在胆管癌发生中的意义。方法酶切质粒凝胶回收HBx基因片段,地高辛标记HBx DNA探针,原位杂交检测胆管癌及癌旁胆管石蜡标本中HBx mRNA的表达,并与临床病理资料进行相关分析。结果71例肝外胆管癌组织中HBx mRNA表达阳性率为61%(43/71);而39例癌旁胆管组织中的HBx mRNA表达阳性率仅为18%(7/39),且阳性信号全部见于伴有中重度不典型增生的胆管上皮细胞内。统计分析显示胆管癌组织中HBx mRNA表达和分布与临床病理参数无相关性,但HBx蛋白和基因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 肝外胆管癌组织中可以检测到HBx mRNA表达,HBV感染及其基因整合在胆管癌发生中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7.
乳腺癌的发生的分子机制仍然不明确。研究显示表观遗传学改变(Epigenetics)所导致的基因表达异常也是乳腺癌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表观遗传学改变是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不发生改变的情况下基因表达的可遗传的变化,包括DNA甲基化、组蛋白乙酰化、染色质重塑、基因组印记以及非编码RNA等。乳腺腺的DNA甲基化是常见的分子事件,具有独特的DNA甲基化特征,既往的研究发现DNA甲基化可以作为乳腺癌早期诊断、分型、监测药物治疗效果和预后的分子标志物。本文将对DNA甲基化在乳腺癌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散发性肝外胆管癌中RASSF1A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目的 检测肝外胆管癌组织中RASSF1A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及各CpG位点甲基化发生率。方法 采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 (MS PCR)和半巢式PCR对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域进行扩增 ,并对扩增产物克隆测序。结果 在全部 48例肝外胆管癌组织中 ,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域存在CpG位点甲基化现象的共 2 8例 ,16个CpG位点甲基化平均发生率为 42 .45 % ,明显高于对照组 (χ2 =11.77,P <0 .0 1)。结论 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域CpG岛甲基化是RASSF1A失活的主要机制 ,在肝外胆管癌的发生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DNA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是重要的表观遗传学机制之一,是导致抑癌基因表达沉默的重要分子生物学基础.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循环游离DNA含量明显高于健康人,且具有与肿瘤原发灶一致的基因异常改变.研究显示,乳腺癌患者外周血循环游离DNA中存在多种基因甲基化异常,且与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在乳腺癌的早期诊断、预后判断、疗效预测和复发监测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本文就循环游离DNA甲基化在乳腺癌中的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原发性胆管癌早期诊断困难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 ,已认识到细胞癌变是基因的异常激活或失活所致 ,胆管癌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可释放多种肿瘤标志物 ,本文对近年来胆管癌肿瘤标志物的研究进展及其临床意义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明确不同固定器械在胫骨干不同骨折类型固定中的特点,以指导临床应用。方法:68例胫骨干骨折,行加压钢板螺钉、交锁髓内钉、单侧外固定架固定后,作临床疗效分析。结果:加压钢板固定组42例,感染5例,骨不连1例,平均愈合时间3.8个月;交锁髓内钉固定组13例,无感染及骨不连,平均愈合时间5.4个月;单侧外固定架组13例,骨不连1例,踝关节背伸受限3例,平均愈合时间4.5个月。结论:胫骨骨折交锁髓内钉固定并发症少,功能恢复好,适用范围广,但要注意及时进行动力加压。加压钢板及外固定架固定应选择各自的最佳适应证,以达到理想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14.
Operations were performed on 48 patients with aneurysms of the thoracic aorta, one of them had a rupture of aneurysm of the noncoronary sinus followed by the formation of a fistula between the aorta and the right atrium. The fistula was ligated by an access through the right atrium with good nearest and long-term results.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19.
20.
��ͷ��������֮�Ҽ�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胰十二指肠切除(Whipple)术一直是治疗胰头导管腺癌的主要方法。但其手术切除率低,并发症多,手术死亡率高,且远期疗效又甚差。因此,多年来世界各国胰腺外科的同道们都在不断的探索和改进手术方法,以求提高胰头癌治疗的效果。因此,胰头癌的手术方法很多,名称亦多达十余种,如扩大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extended pancreatoduodenectomy)、改良的或合理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性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