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刊讯 近年来我省气象部门围绕业务工作积极开展科研工作 ,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日前 ,辽宁省气象局科学技术委员会对申报科研成果奖励的科研项目 ,从科学技术水平、推广应用情况、发表科技论文、社会经济效益等方面进行了综合评定 ,共有 10项科技成果获 2 0 0 4年辽宁省气象科研成果奖。其中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和辽宁省气象台共同完成的“辽宁省城市环境气象业务服务系统研究与建设”获一等奖 ;大连市气象台的“大连地区及黄渤海域海浪海雾预报服务系统”获二等奖 ;辽宁省气象台的“辽宁省分县指导预报方法研究”和“辽宁省决策…  相似文献   

2.
苗森 《气象软科学》2007,(1):204-204
中国气象局培训中心事业发展与信息研究室(以下简称信息室)的职责是为中国气象局党组及有关职能机构提出包括科技政策、专项计划、国家重大工程建设项目等方面的决策咨询服务;为行业相关部门提供相关的科技咨询与信息服务;收集国内外气象及其相关领域有关信息以及社会、经济、政治、科技等方面信息,并进行分析和研究,提供重要决策建议:负责气象软科学委员会日常事务工作,开展气象软科学及相关科学项目的研究;组织编辑出版《气象软科学》;负责气象行业标准化研究工作,具体负责气象行业标准、技术规范的研究、标准编制、审查、咨询以及档案管理等任务。为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信息网络技术,进一步发挥信息室的作用,使之真正成为广大气象工作者研究、交流和探讨气象事业发展理论和实践的平台,事业发展与信息研究室网站(http://edu.cma.gov.cn/info_unit/)在中国气象局培训中心远程教育部的支持和帮助下,于2005年5月正式开通。该网站在第一时间提供信息室主持编辑的出版物《气象软科学》和《咨询报告》电子版,还结合信息室职能开辟了“研究动态”、“事业发展、”“海外气象”、“信息研究”、“专题特写”、“讲座”、“气象标准化”和“资料库”等栏目(表1),  相似文献   

3.
1现状从省气象局汇编的我省气象部门为第一主持单位及第一主持人的《江西省气象科技获奖成果汇编》(1990年度一1995年度及1996年度)的统计看,我省气象部门科研成果获奖范围主要为:省科技进步奖、省农科教人员突出贡献奖、中国气象局科技进步奖、省气象局科技进步奖等。按1990—1996年度顺序,获奖次数依次为:从上述统计看,我省气象科技获奖以厅局级二三等奖及省部级三等奖为主,获奖规格欠高,获大奖次数少。最高奖项为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且次数有限,7年内仅获奖9次。省气象局气象科技进步一等奖7年内仅获奖5次,且获奖次数呈下…  相似文献   

4.
中国气象局预测减灾司和科技发展司于2004年3月15日在中国气象局联合举办了“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中国气象数值预报系统技术创新研究”(GRAPES)阶段成果发布会。中国气象局局长秦大河在会上称赞能取得这样的成绩令人振奋,这不仅仅是中国气象局数值预报创新基地的光荣和骄做, 也是中国气象工作者的骄傲。有关业务和研究单位的代表对GRAPES模式的引进与试用表示了极大兴趣,表示要在本单位业务和研究巾试用GRAPES模式。从成果发布至今,全国近50家单位与我中心签  相似文献   

5.
大地  金石 《辽宁气象》1997,(3):17-17
在中国气象局驻朝阳扶贫组的支持下,由沈阳区域气象中心研究所、朝阳市气象科学研究所和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5名气象科技人员历时3年完成的中国气象局重点研究课题“半干旱半湿润地区两高一优农业气象实用模式”,日前通过了由中国气象局科教司组织的技术鉴定。该项研究成果达到同类研究的国内领先水平,其中数学规划模型设计及其应用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6.
“半干旱半湿润地区两高-优农业气象实用模式”研究成果通过技术鉴定本刊讯在中国气象局驻朝阳扶贫组的支持下,由沈阳区域气象中心研究所、朝阳市气象科学研究所和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5名气象科技人员历时3年完成的中国气象局重点研究课题“半干旱半湿润地区两高一代农业气象实用模式”,日前通过了由中国气象局科教司组织的技术鉴定。该项研究成果达到同类研究的国内领先水平,其中数学规划模型设计及其应用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本项研究针对半干旱半湿润地区的农业气候特点,通过田间试验和农业气候分析,取得了高产玉米新品种最佳气…  相似文献   

7.
为了适应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气象局提出了气象事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从目前基本气象系统、气象科技服务和综合经营的“三大块”事业结构,逐步过渡到依法行政的气象行政管理体系、精干高效的基本业务体系、以气象信息产业为主体的气象科技服务与产业体系“三大部分”的事业结构。为了实现这个调整,就必须按照国家对事业单位改革的总体要求,加快推行以聘用制为主体的人事等制度的改革。1存在的问题1999年,昌吉州气象系统按照中国气象局《省和省以下气象部门基本气象系统岗位设置意见》和《省和省以下气象部门基本气象…  相似文献   

8.
《湖北气象》2019,38(2)
正《暴雨灾害》是由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主办的中文学术期刊(双月刊),主要刊载与暴雨、强对流天气及其灾害或次生灾害相关的最新研究成果和综合评述。本刊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欢迎国内外从事大气科学研究或气象业务、服务、管理等工作的科技人员投稿。  相似文献   

9.
2004年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国家973项目“我国南方致洪暴雨监测与预测的理论和方法研究”获准立项实施,院长张人禾研究员受聘为该项目的首席科学家。项目研究期限为2004年10月至2009年 10月。参加单位中除了中国科学院和高校的有关单位外,还包括中国气象局所属的国家气象中心、国家气候中心、国家卫星气象中心、中国气象局培训中心、武汉暴雨研究所、上海台风研究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等单位。项目意义:正确的暴雨预报是各级政府指挥抗洪救灾的主要科学依据之一,要深入了解暴雨的机理、提高暴雨预报能力,必须深入研究空间尺度为几十公里至上百公里(中β尺度)的强对流系统(即暴雨  相似文献   

10.
改刊词     
新风扑面,春潮涌动。在这万象更新的美好季节,《气象与环境科学》与广大读者见面了,这是河南省气象局业务体制改革的一个亮点。《气象与环境科学》的前身是《河南气象》。《河南气象》自1978年创刊29年以来,为繁荣河南气象科技、普及气象科学知识、培养气象科技人才、推动气象部门业务现代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做出了应有的历史性贡献,并多次获得全国气象系统和河南省优秀科技期刊奖,在全国气象期刊中享有一定声誉。随着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新理念的提出,气象科技的飞速发展和气象服务领域的不断拓展,以及…  相似文献   

11.
2006年1月18日由中国气象局科技发展司和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及中国气象局专业研究所联合主办的“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及局专业研究所2005年度学术年会”在北京召开。中国气象局宇如聪副局长、局科技发展司赵大铜副司长出席会议开幕式并讲话。宇如聪副局长在讲话中肯定了“一院八所”认真贯彻落实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成果在推进科研与气象业务结合方面取得的新进展,对外合作与交流不断加强,国内外影响逐步扩大。宇如聪副局长在讲话中还指出,  相似文献   

12.
本报讯记者王奉安特约记者徐凤莉报道10月25~27日,苏州市政府会议厅和“雅都”等四家大厦门前彩球高悬,一派节日景象。中国气象学会2005年年会在苏州召开。今年年会的主题是:“气象科技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会议由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伍荣生主持,中国气象学会、苏州市政府、中国气象局、中国科协和江苏省气象局的领导在开幕式上致词。我省气象学会理事长王江山等18名气象科技人员参加了年会,在主会场听取了符淙斌院士等10名专家的特邀报告;按公共气象与服务,气候、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台风和暴雨及其灾害的防御,筹建公共气象频道,风…  相似文献   

13.
正《暴雨灾害》是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主办的学术类期刊,2011年被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以促进气象学术交流与合作,为气象科技进步、气象防灾减灾和社会公共安全服务为己任。主要刊登暴雨(雪)、冰雹、寒潮、大风、大雾、雷暴、冻雨等灾害性天气的成因或气候演变规律分析总结,监测预报技术与应用研究,预测预警与减灾对策探索,以及国内外暴雨、灾害科学研究与发展综述。  相似文献   

14.
《湖北气象》2012,31(1)
《暴雨灾害》是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主办的学术类期刊(系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以促进气象学术交流与合作,为气象科技进步、气象防灾减灾和社会公共安全服务为己任。主要刊登暴雨(雪)、冰雹、寒潮、大风、大雾、雷暴、冻雨等灾害性天气的成因或气候演变规律分析总结,监测预报技术与应用研究,预测预警与减灾对策探索,  相似文献   

15.
<正>《暴雨灾害》是由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主办的中文学术期刊(双月刊),主要刊载与暴雨、强对流天气及其灾害或次生灾害相关的最新研究成果及综合评述。本刊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欢迎国内外从事大气科学研究或气象业务、服务、管理等工作的科技人员投稿。1来稿要求  相似文献   

16.
王祥国 《气象学报》1999,57(5):524-524
1999年9月25日,由中国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中国气象局联合在北京举行了中国四大气象科学试验即南海季风试验研究、青藏高原地一气系统物理过程及其对全球气候和中国灾害性天气影响的观测和理论研究、海峡两岸及邻近地区暴雨中尺度试验和淮河流域能量和水分循环试验阶段性成果新闻发布会。中国气象局局长温克刚、国家科技部基础研究司邵立勤副司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地学部林海主任等分别在会上致辞,对四大气象科学试验取得丰硕成果表示祝贺。四大试验首席科学家丁一汇、陈联寿、赵柏林及首席科学家助理徐宝祥分别对四大试…  相似文献   

17.
根据“中国气象局与韩国气象厅气象科技合作联合工作组第七次会谈纪要”议题五的规定,中国气象局气象装备代表团于2003年11月23日至12月2日对韩国气象厅及釜山、济州地方气象厅进行了访问。考察团由来自14个单位的15名代表组成,  相似文献   

18.
<正>《暴雨灾害》是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主办的学术类期刊,2011年被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以促进气象学术交流与合作,为气象科技进步、气象防灾减灾和社会公共安全服务为己任。主要刊登暴雨(雪)、冰雹、寒潮、大风、大雾、雷暴、冻雨等灾害性天气的成因或气候演变规律分析总结,监测预报技术与应用研究,预测预警与减灾对策探索,以及国内外暴雨、灾害科学研究与发展综述。欢迎国内外专  相似文献   

19.
<正>《暴雨灾害》是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主办的学术类期刊,2011年被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以促进气象学术交流与合作,为气象科技进步、气象防灾减灾和社会公共安全服务为己任。主要刊登暴雨(雪)、冰雹、寒潮、大风、大雾、雷暴、冻雨等灾害性天气的成因或气候演变规律分析总结,监测预报技术与应用研究,预测预警与减灾对策探索,以及国内外暴雨、灾害科学研究与发展综述。欢迎国内外专  相似文献   

20.
2005年中国气象局新技术推广项目“区域大气成分数值预报系统”开发了CAPPS第3版,将原来的单箱模式升级为与中尺度数值模式一致的网格化模式,可预报区域范围内的污染浓度分布;为区域气象中心和省级气象业务部门开展区域空气质量预报提供技术方法和业务平台。2006年5月CAPPS-3在中国气象局大气成分中心开始进行全国范围的空气质量业务预报试验,并建立了产品发布平台,每天发布SO2和PMIO的浓度预报图和预报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