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1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白细胞端粒长度的变化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1型糖尿病(T1DM)患者外周血白细胞端粒长度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T1DM患者(T1DM组)20例,健康对照组20例,提取外周血白细胞DNA,纯度检测合格后用地高辛标记的探针行Southern杂交,经图像分析系统扫描和软件分析后测得端粒长度.结果 T1DM组外周血白细胞端粒长度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 0.01).结论 T1DM患者外周血白细胞端粒长度的缩短可能与自身免疫密切相关,提示端粒可能在T1DM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反向点杂交法检测中国人N-乙酰化酶基因型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陈冰  李金恒 《中国药理学通报》2004,20(11):1269-1272
目的 建立快速方便的反向点杂交法 (RDB)检测中国人N 乙酰化酶 (NAT2 )基因型。方法 采用PCR法扩增生物素标记的DNA片段 ,与固定在尼龙膜上的等位基因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进行杂交 ,通过非同位素法显色检测杂交结果 ,分析NAT2 5种主要突变位点。用本法对 4 8名肺结核患者NAT2基因型进行了分析。结果 RDB法与等位基因特异扩增法结果完全一致。 4 8名肺结核患者NAT2 5、 6、 73种突变型等位基因的基因频率分别为 1 0 4 %、2 2 9%和 15 6 %。野生型纯合子、杂合子和突变型纯合子分别为 33 3%、5 4 2 %和 12 5 %。结论 RDB法检测NAT2基因型准确、方便 ,适用于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3.
目的  建立地高辛标记DNA探针杂交法,检测基于Madin-Darby犬肾(Madin-Darby canine kidney,MDCK)细胞生产的流感疫苗中宿主DNA的残留量。方法  提取MDCK细胞基因组DNA,制备地高辛标记探针。对地高辛标记DNA探针杂交法进行特异性、灵敏度及稳定性验证, 并用此法检测3批MDCK细胞流感疫苗中的DNA残留量。结果 MDCK细胞基因组DNA的质量浓度为33 ng/μl,260 nm与280 nm波长处的吸光度比值为1.9。制备的探针与非同源细胞DNA无杂交,最低检测限度为10 pg。探针在-70 ℃放置9个月后,检测灵敏度仍可达到10 pg。经检测,MDCK细胞流感疫苗成品中的DNA残留量<10 ng。结论  建立的地高辛标记探针杂交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稳定好,并且操作简便,可用于MDCK细胞流感疫苗中DNA残留量的检测。  相似文献   

4.
基因工程药物中宿主细胞DNA进入人体时可能导致肿瘤的发生 ,对人体可能产生危害。中国生物制品检定规程 ( 2 0 0 0年版 )规定重组药物中残留DNA的含量不得超过 10ng/剂量。因而有必要对基因工程药物的原液中外源DNA的残余量进行检测。常用微量DNA的检测方法是分子杂交 ,目前有放射性标记探针和化学标记探针。由于放射性标记探针在安全性和灵敏度均有不足之处 ,而本文采用化学标记法即地高辛标记检测试剂盒对人白细胞介素 - 2( 12 5Ser)原液中残余DNA进行检测。结果表明 ,该法具有灵敏性、特异性、重复性和准确性的优点。1 材料1 1样…  相似文献   

5.
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与核酸分子杂交技术相结合可用于临床检测极微量的1型人类免疫缺陷症病毒(HIV-1)DNA。使用同位素探针存在半衰期短、危险及费时等缺点,限制了PCR的广泛应用,因此作者建立了PCR、溶液杂交(SH)反应和酶联免疫测定(EIA)三者相结合的PCR-EIASH法用于临床检测HIV-1 DNA。首先作者合成两对引物,外引物SK145-SK39用于扩增HIV-1gag基因(905~1204碱基对),其中SK145的5′端用生物素标记。内引物N5和N6用于扩增这一片段内部935~1117位碱基片段。引物N5的5′端含有T7RNA聚合酶启动子序列。通过PCR,把利用内引物从HIV-1基因组中扩增得到的小片段放入含有洋地黄毒苷标记三磷酸尿苷(UTP)的T7聚合酶体外转录体系中,利用其上游的启动子序列,转录得到洋地黄毒苷标记的单链RNA作为  相似文献   

6.
由于人细小病毒 B1 9(B1 9)可经各种血浆制品传播 ,因此作者采取一种基于原料血浆质量和引入新的对包膜和无包膜病毒都有效的病毒灭活和 /或去除生产步骤的策略。本文介绍了以聚合酶链反应 (PCR)法大规模筛检混合血浆 B1 9DNA作为血浆原料质控的策略。  作者将混合血浆样品处理后 ,以位于VP1 - VP2重叠区的基因为引物 ,扩增出1 0 4bp的 PCR产物。用掺入地高辛配基标记的脱氧尿苷三磷酸 (d UTP)标记 PCR产物 ,加热使其变性后加到以生物素化捕捉探针固定的 96孔链霉亲和素包被的微量板中 ,以碱性磷酸酶标记的抗地高辛配基单克隆抗…  相似文献   

7.
8.
作者建立了一种自动定量检测丙型肝炎病毒(HCV)的逆转录PCR法。其原理是用两个类似模板,即病毒基因组与一个已知量的模拟靶序列RNA(下称摹版)的协同扩增,并用地高辛标记三磷酸脱氧尿苷(dUTP)。扩增后产物用两个分别与上述模板互补的生物素捕获探针进行测定。主要材料为:(1)引  相似文献   

9.
目的I型强直性肌营养不良(myotonic dystrophy 1,DM1)是由于肌强直蛋白激酶基因(DMPK)3`端非翻译区的(CTG)n异常扩增导致。探讨用巢氏PCR法直接扩增该基因在植入前诊断的可行性。方法0.5%低熔点琼脂糖分离来自DMPK(CTG)100的DM1患者的单个精子,巢氏PCR法扩增DMPK基因。结果106例精子标本中53例扩增产物电泳为单条带,但48例产物显示为多条带,扩增产物长度介于(CTG)10至(CTG)30之间。结论利用低熔点琼脂糖可有效分离单个精子进行检查,而巢氏PCR在单细胞水平上直接扩增较多(CTG)n的DMPK基因时存在困难,应用于植入前诊断时容易造成误诊。  相似文献   

10.
目的标记死亡受体5(death receptor-5,DR5/TRAILR2)和诱捕受体2(death decoyreceptor 2,DcR2/TRAILR4)地高辛探针。方法查阅核酸序列数据库上DR5和DcR2的基因全序列,计算机辅助设计引物,RT-PCR扩增目的条带,用地高辛(Digoxin,DIG)进行标记,制作DR5和DcR2地高辛探针。结果地高辛标记的DR5和DcR2电泳能力下降,标记成功。结论死亡受体5,诱捕受体2地高辛探针的标记成功为进一步研究其与喉鳞状细胞癌的关系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The results of our experience in DNA analysis in cystic fibrosis families using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is reported. Of the first 10 families studied, seven were fully informative using the probe KM19 and PCR. In the remaining three families, Southern blotting analysis and the probe pXV2c were required before full information was obtained in two and partial information in the other family. The methods used, the current place of PCR and the clinical relevance of DNA analysi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与磺脲类药物受体1(SUR1)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随机抽取正常人136例(正常组)及2型DM患者173例(T2DM组)外周血白细胞基因组DNA,PCR扩增SUR1基因31号外显子多态性位点的区域.用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其基因型,并用测序证实不同酶切图形基因型的准确性。结果:T2DM组和正常组SUR1基因31号外显子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UR1基因可能是中国天津地区2型糖尿病发生的易感基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耱尿病患者的心率变异性(HRV)及其在诊断自主神经病变(ANP)方面的意义。方法设观察组(糖尿病组)和对照组(非糖尿病组)各30例。两组均测定时域分析的各参数。结果糖尿病组的心率变异性比非糖尿病组显著降低。结论检测糖尿病的心率变异性可早期敏感诊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病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血清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胰岛细胞抗体(ICA)和胰岛素自身抗体(IAA)的变化及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印迹技术检测67例1型糖尿病(T1DM)患者、133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中的GADA、ICA、IAA阳性率,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T1DM组中GADA、ICA、IAA的阳性率分别为66%、40%、24%,至少一种抗体呈现阳性的比例为92%,T2DM组中3种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9%、16%、11%,至少一种抗体呈现阳性的比例为30%。T1DM患者的GADA、ICA、IAA阳性率明显高于T2DM患者(P<0.05),三种抗体联合检测优于单一抗体。结论血清GADA、ICA和IAA的联合检测对早期、准确诊断1型糖尿病,及时规范治疗、预测B细胞功能衰竭、预测疗效及在高危人群中筛查1型糖尿病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应用Simpson法测量技术评价老年2型糖尿病(T2DM)对患者胆囊收缩功能的影响.方法 53例老年T2DM患者(A)组和36例对照(B)组采用高脂餐试验,采集胆囊长轴切面声像图,应用改良Simpson法直接测量高脂餐前后两组胆囊的容积,并统计胆囊排空率.结果 与B组相比,A组空腹胆囊的容积及脂餐后1-h胆囊残余容积明显增大(P<0.01);A组胆囊排空率明显减低(P<0.01).结论 改良Simpson法测量胆囊容积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16.
17.
何金波  王超 《河北医药》2012,34(7):982-984
目的探讨抵抗素(resistin)与2型糖尿病(DM)合并冠心病患者血清内皮素(ET-1)、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胰岛素抵抗(IE)的相关性及其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糖尿病患者组120例[其中单纯糖尿病60例(DM组),合并冠心病60例(DC组)]和正常组6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硝酸还原酶法、酶比色法测定3组血清空腹胰岛素、resistin、ET-1、NO、NOS水平。用空腹血糖(FBG)和空腹胰岛素的数值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DM血清resis,tin、ET-1、HOMA.IR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而NO、NOS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且并发冠心病患者血清resistin、ET.1、HOMA-IR显著高于DM组(P〈0.05),NO、NOS显著低于DM组(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升高的resistin与ET-1、HOMA-IR呈正相关(P〈0.05),与NO、NOS呈负相关(P〈0.05)。结论血清resistin、ET-1、NO、NOS水平与糖尿病病情发展存在相关性。对以上指标的测定有利于监测糖尿病病情发展,并对预防其并发症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吴岩  葛进  绳建敏 《河北医药》2007,29(6):539-541
目的 本研究探讨内皮固有型一氧化氮合酶(ecNOS)基因第4内含子27bp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VNTR)插入/缺失多态性(4b/a)与2型糖尿病(T2DM)并发冠心病的关联性.方法 观察80例2型糖尿病、92例T2DM合并冠心病患者及119例正常对照组人群,提取基因组DNA并应用PCR技术检测ecNOS基因内含子4VNTR多态性.结果 ecNOS基因4b/a多态性与T2DM及T2DM并发冠心病无关.发现1例4a/a纯合子基因型者,位于T2DM并发冠心病组.结论 缺失型等位基因4a可能处于非统治地位,是否与T2DM并发冠心病有关仍待更大样本的观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血清铁蛋白水平与2型糖尿病(T2 DM)高滤过状态之间关系.方法 选取T2 DM病人116例.完善问卷调查基线资料,并行血清铁蛋白浓度、尿白蛋白/肌酐,核素肾动态显像肾小球滤过率(GFR)测定.根据多元线性回归方程,以GFR为因变量,矫正年龄、性别和体质量指数后将研究对象分为2组:正常滤过率组(90 mL·min-1·1.73 m-2≤GFR≤130 mL·min-1·1.73 m-2)和高滤过率组(GFR>130 mL·min-1·1.73 m-2).结果 (1)入组的T2DM病人116例,年龄(57.52±12.81)岁,其中男52例、女64例.根据人群特点,矫正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后,有67例57.8%(男性32例)被定义为高滤过组,平均GFR130.0(125.7~356.8)mL·min-1·1.73 m-2.高滤过组铁蛋白显著高于正常滤过率组.(2)血清铁蛋白水平与核素GFR呈正相关(r=0.543,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校正性别、体质量指数后,血清铁蛋白浓度、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的OR值分别是1.07(1.03~1.12)、1.77(1.14~2.78)和1.98(1.09~3.62)(均P<0.05).结论 血清铁蛋白是T2 DM病人高滤过状态的独立危险因素;检测血清铁蛋白有助于预测早期肾脏损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