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广西灵川县近几年农村雷击人员伤亡事例,来分析雷击的原因,并由此从防雷宣传、防雷设施建设和政府支持等方面来提出农村防雷安全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
进入6月以来,我国雷击事件频繁发生,已造成多人死亡.空旷地、野外、农村是雷击事件的"重灾区".同时,做农事和旅游过程中是防雷意识最淡薄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加强防范.  相似文献   

3.
为揭示内蒙古雷电灾害分布规律和成灾原因,基于内蒙古2009—2018年雷电灾害资料和2013—2018年地闪定位系统资料,运用数理统计、熵权法分析内蒙古地区雷击人员伤亡特征及其致灾因素的影响权重。结果表明:内蒙古近10 a平均每年发生雷击伤亡事故6.20起,全区每年每百万人中约有0.36个人因雷击伤亡;乌兰察布市和锡林郭勒盟每年每百万人的雷击伤亡人数最多,呼和浩特市每1 000 km2人员雷击伤亡率最高;每年雷击伤亡事故的86.58%集中在6—8月份;1 d中雷击死亡主要集中在下午13∶00—18∶00时段,占83.33%;雷击伤亡事故主要发生在农村牧区;雷击伤亡的年龄分布主要集中在40~69岁;雷击伤亡中男性所占比例高达70.73%;全区大约每7万个地闪中会有1次导致雷击伤亡事件,雷击伤亡与地闪频次在时间上有较好的相关性,雷电灾害致灾因子熵权显示高程、地闪强度较地闪密度和地形起伏度更易造成雷击人员伤亡。  相似文献   

4.
雷击 ,自然界的严重触电事件山雨欲来风满楼之时 ,一道道闪电划破了黑暗的天幕 ,一声声雷鸣由远而近滚滚而来 ,突然间 ,在一个刺眼的闪电之后 ,紧接着是一个震撼人心的响雷……被击中的建筑遭破坏 ,被击中的人体致死亡。事后 ,迷信的人说了 ,被雷击的人做了坏事遭“老天报应”。有个别人在雷击时 ,呈跪倒姿势 ,这就更增加了种种荒诞不经之说。当然 ,我们不会去相信这些无稽之谈 ,但雷击是怎么回事呢 ?雷击是自然界的一种放电现象 ,放电时产生的电火花是闪电 ,所发出的声响是雷鸣 ,由于光、声的传播速度不同 ,所以先“影”后“声”。常识告诉…  相似文献   

5.
据中国气象局不完全统计,最近10年全国每年因雷击造成人员伤亡上千人,其中死亡人数90%发生在农村。农村成为雷击事件的高发区,农民成为最易受雷电伤害的高危群体。主要原因是因为我国目前大多数农村机械化和自动化作业水平还不高,农民朋友生产生活的环境比较暴露。农民朋友生产劳作都在田间地头等比较暴露的地方,雷雨天气比较难以躲避。而且农民的防雷观念淡薄。遇到雷雨天气不能采取有效的措施防雷。因此。提高农民朋友自身的室内外防雷技能就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6.
雷击一般分为直接雷击、感受雷击、引入雷击和跨步电压等四种. (1)直接雷击:直接雷击是雷害中最严重的一种.雷电直接击中建筑物中,雷电流沿着建筑物里最容易流过的道路流入大地,雷电流通过建筑物时,往往能融化金属,劈裂木材,震烈砖石,引起燃烧爆炸,以至于造成人身伤亡事故.  相似文献   

7.
雷击引燃森林可燃物概率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自主设计的雷击点燃森林可燃物的模拟实验装置,采用大兴安岭地区的松针和白草作为实验材料进行了雷击点燃实验。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得到雷击点燃概率方程,并且通过主成分分析发现可燃物含水率和设备的低压值是决定可燃物是否被点燃的主要因素。通过不同可燃物含水率和电极间距参数条件下的实验证明了Lo-gistic回归方程结果的合理性,并对电极间距改变范围对实验的局限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民航空管雷达站一般位于山头或地势较高区域,距离市区较远,易遭雷击,因此对雷达站避雷设施及供电系统要求更高。供电系统是民航各种设备的能源中心,供电如果出现故障,将对民航飞行安全造成严重影响。本文从雷达供电系统入手,主要针对:高低压系统、发电机系统、UPS(不间断电源)系统,结合雷达站在实际应用中的使用情况,进行了分析和讨论,从而更好地保障雷达站的供电安全,保障航空安全。  相似文献   

9.
对于飞机雷击的风险,运用事故树模型的分析方法,建立飞机雷击事件事故树模型,综合考虑飞机雷击事件发生的全过程。通过建立飞机雷击事件事故树模型,阐述引起飞机雷击的主要原因,同时得到最小割集、最小径集,运用公式计算出基本事件的结构重要度。当飞机雷击事件发生后,根据组成最小割集的基本事件,找出造成飞机雷击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运用最小割集方法来制定预防飞机雷击事件发生的方案。同理,根据最小径集中基本事件都不发生时雷击事件不会发生来制定预防飞机雷击事件发生的方案。根据结构重要度的排序,找出预防飞机雷击事件发生的关键途径,提出了预防的方案,方案可以作为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手册或者检查单。飞机雷击事件树模型系统直观地展示了引起飞机雷击事件发生的各基本事件的逻辑关系,为降低飞机雷击事件的发生提供了高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本文所研究的"黑匣子"是一种在线监测、记录、还原雷击参数的智能仪表,对特定环境设施(如:避雷针、低压供、配电线路与信息传输线路)入侵的雷击具备在线实时监测、记录并还原雷击参数的雷电流幅值、持续时间、极性(雷击电流走向)与波形的功能。  相似文献   

11.
将事故后果严重度分析应用于飞机雷击事故中,可以客观地评价飞机雷击事故的后果严重度。主要采用定量的风险评估方法,从飞机等级、生命损失、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四方面进行分析,建立了飞机雷击事故后果严重度模型,同时对影响飞机雷击后果严重度的因素进行了赋值,划定了飞机雷击事故后果严重度等级,为预防飞机雷击事故的发生及飞机运行安全评价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一、雷电天气如何自我保护如何才能避免或减少雷击伤亡,保障生命安全呢?据专家介绍,雷击导致人员伤亡,主要发生在旷野,在建筑物附近和室内也时有发生。那么,怎样防范雷击的伤害呢?在建筑物附近和室内时,应注意以下4点:1.不能停留在楼(屋)顶。1996年8月8日下午4时,广东河源市孙某16岁的儿子在家看电视,因电视接收天线有故障,便跑到楼顶摆弄天线,一声雷响,不幸身亡。这是因为大多数雷击都发生在建筑物的顶部。  相似文献   

13.
<正>每年六月是雷电天气的高发时段,中、高考时遭遇雷雨、雷电天气的几率仅次于遭遇高温天气,有时还可能遭遇雷击。据新华网报道,2009年6月8日,北京被雷雨笼罩,下午13时19分,北京朝阳区高考考点陈经伦中学供电的线路设备突然遭受雷击,整个学校意外停电,幸亏电力部门立即启动高考保电应急预案,28分钟后,陈经伦中学恢复供电。虽然这次雷击未对高考直接产生影响,但还是让部分考生、家长及组织者受惊不小。  相似文献   

14.
雷电已被联合国列为全球十大自然灾害之一,本文由雷电事故案例,引出了雷击的主要形式及其主要危害,讲述了预防雷电事故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根据电子信息设备的雷击电磁环境,使用有关规范提供的电磁评估方法对建筑物内电子信息系统设备雷击电磁屏蔽自然效能进行评估,得出直接雷击和近旁雷击建筑物对电子信息设备的影响结果,也为电子信息设备雷灾鉴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在联合国20世纪90年代所列出的全球30种典型自然灾害中,雷击属其中排序居中的灾害,其每年为全球带来上千人死亡及几十亿美元财产损失的代价.2004年入夏以来,海南、贵州、浙江、山西、陕西、河北、辽宁等省均已发生因大树遭雷击致人伤亡事件,其中发生在浙江临海市杜桥镇的最为惨痛:6月26日下午2时许,躲在该镇一处宅基地上的5棵大树下正在避雨的29位村民,突闻一声巨响,全部被击倒在地,其中17人死亡,多人被严重击伤,附近民宅的家用电器也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坏.这是一起极为典型的由无知酿成的惨祸.那么,17条生命应为我们换来什么样的启示呢?必须在公众中(农村及城市)广为展开安全自护能力教育,尤其不可忽视文化程度相对薄弱的农村地区.  相似文献   

17.
<正>小编语: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不断加剧,厄尔尼诺、拉尼娜等极端天气影响,干雷暴(俗称“干打雷不下雨”)天气逐年增多,加之林下可燃物积聚,雷击森林火灾呈逐渐多发趋势。以我国四川省为例,2021年-2023年,四川省先后发生雷击森林火灾13起,雷击火占比从2021年的34%上升到2023年的75%。此外,还有许多雷击引发的火情因未成灾而未被统计在内,雷击火已逐渐成为川西林区森林火灾的主要致灾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18.
针对雷击灾害对某化学公司可能造成的损失进行雷击风险评估,并根据《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7 -2010)中的要求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安全解决方案,供化工行业的单位在预防雷击灾害和安全生产方面作为参考.某化学公司建设项目的生产原材料、中间产品、成品存在多种对环境和对人体健康有害的成份,若该项目防雷防静电措施达不到防护等级要求,一旦遭受雷击,极易引起火灾、爆炸、中毒、腐蚀等事故.对其进行雷电灾害风险评估,目的是分析建设项目遭受雷击损害的可能性,计算雷击人员生命损失风险,并与风险允许值比较,判断是否需要采取防雷措施,以及防雷措施应达到的防护等级,提出科学、经济、符合项目特性的防雷措施,以降低雷击风险,使雷击风险在可接受的范围内,确保建筑物内的人员生命及财产的防雷安全.  相似文献   

19.
秦健  杜睿  何宇 《安全》2015,36(12)
分析了雷击引起氢气缓冲罐的危险性,在对某制气基地氢气缓冲罐遭受雷击发生火灾、爆炸危险辨识的基础上,运用喷射火模型和蒸气云爆炸模型对氢气缓冲罐雷击火灾爆炸事故后果进行了模拟计算。结果表明氢气缓冲罐发生喷射火时的伤亡半径不大,发生爆炸的伤亡半径达近50m,可造成严重事故后果,应采取相应的防雷措施,尽量避免氢气缓冲罐发生雷击爆炸。  相似文献   

20.
建筑防雷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人类生存的环境中有许多自然灾害,如地震、暴雨、冰雹、水灾、旱灾、火灾、雷击等等。对此,人们总是想方设法进行防御,减轻它们所造成的损失。雷击就是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但就我国而言,过去防雷设计在整个建筑设计中所占的比重很小。电气设计人员不重视,其他专业的设计人员更不重视,但雷击所造成的损失却无法轻视。如1989年,山东黄岛油库遭受雷击并引起大火,损失惨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