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水墨是中国传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水墨语言在招贴设计中的运用,丰富了现代招贴的设计风格,表明了中国本土文化的繁荣。文章通过分析招贴设计的起源和水墨元素在其中的应用,描述了水墨语言的基本内容和精神文化内涵,分析了传统水墨画与现代招贴设计的关系,以及水墨语言的运用对招贴文化内涵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中国元素是一个时代发展的产物,它的提出给设计事业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与新的发展方向,本文尝试着从招贴设计的三大组成元素,即图形、文字和色彩三大方面分析如何将"中国元素"融入体育招贴来进行创意表现。力求招贴设计不但要体现体育文化的特色,还要能深层次的挖掘"中国元素",使两者从形式到内涵都充分表现。  相似文献   

3.
国画和水墨动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的两朵奇葩。既有差异性,又有关联性。中国传统水墨动画片是以水墨画的方式来创作动画片,水墨画中的"意境"是国画的灵魂所在。因此,传统水墨动画片中的国画精神,将传统的中国水墨画引入到动画制作中,以中国水墨画技法作为动画人物造型,和影片环境空间造型的表现手段。传递含蓄、深远的意境。  相似文献   

4.
《电脑爱好者》2012,(17):73
谁说显示器与个性无缘?来自AOC的"祥龙"E2462Vw系列显示器,就完美地将中国风设计元素融入其中。时尚水墨中国风AOC E2462Vw"祥龙"系列显示器主打中国风,其中红色版本(后缀为BR)的外观融入了中国龙和祥云元素,中国红磨砂的背面和底座极具视觉冲击力。而我们评测的为白色版本(后缀为BW),在设计上运用了中国水墨画的构思,黑色的前面板结合白色的背板和底座,体现出水墨画  相似文献   

5.
中国水墨艺术在书画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技法,而笔墨是其主要的表现手段。在现代一些优秀的招贴设计作品中,也可见到中国水墨艺术在招贴中笔与墨的运用。这些传统的语汇融合在现代设计中,无疑丰富了招贴艺术的视觉语言形式,强化了设计作品的本土文化底蕴,使设计作品产生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6.
"水墨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从其产生到当代水墨的快速发展可谓人才辈出,精品连连。水墨作为中国早期重要的书写绘画形式,同时具有悠久的技艺与理论创新水平。"水墨文化"运用于平面设计之中,既是中国元素符号的演绎与推广应用,也是"水墨文化"自身情趣、韵味、内涵与外延文化脉络的优势体现。"水墨文化"在本文中除了传统水墨的内涵与形式文化外,主要是当代实验水墨,特别是具有"水墨文化"韵味的平面符号元素。  相似文献   

7.
水墨动画是中国艺术家创造的独有动画艺术,它将传统的中国水墨画引入到动画制作中,以中国水墨画技法作为人物造型和环境空间造型的表现手段,其独特的神态和情态造型、意境表现中幽玄之意与场景变换、舒缓视觉节奏和优雅民乐的融汇成为这类艺术表现趣味性所在。  相似文献   

8.
文章探究水墨意象造型法则在动画角色设定中的应用,使国产动画制作走出一条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发展之路。在动画设定中直接运用水墨造型作为动画角色,将传统中国绘画中意象表现理论追求的天人合一思想与动画角色设定相结合,在创作思路上进行融会贯通。在动画角色绘制技法上,将中国绘画意象表现中的极简理论运用在角色线条描绘和色彩处理上,改变传统的观察方法,提取角色个性特征加入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主题内涵,创造出有生命的动画角色形象。水墨意象造型元素与动画角色设计的融合,使国产动画不再追随欧美和日本动画的风格,而是走出了一条有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9.
水墨艺术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优秀艺术形式,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符号之一。在当代设计语境下,水墨与设计的融合使设计获得了新的语言样式,在设计界兴起了一股浓郁的水墨设计风潮。本文从四个方面对当代中国"水墨设计风"盛行的成因进行了分析,以期探寻其盛行的根源所在。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为了满足商业化广告在艺术领域中有一定的民族性、传统性,很多设计师都想到独具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水墨艺术作为传播形式,但是有些设计师只是盲目地追求水墨艺术,以及水墨艺术对受众的易读性,却忽略了水墨元素最本质的内在特性以及文化内涵,在平面设计长久的发展中,为了更好的弘扬水墨文化,我们应该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重新调和水墨元素易读性和水墨设计内涵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11.
研究传统文化在城市印象招贴设计当中的运用,目的旨在于发掘传统文化,将传统文化与招贴设计相结合,利用招贴是传达信息的载体这一功能来对城市文化进行宣传,塑造城市的文化品牌。论文通过对传统文化在城市印象主题招贴设计当中运用的调研和分析,发现传统图形、色彩和文字在城市印象招贴设计当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陶瓷艺术是中国传统的民族艺术,在选题初期关注到多数人对我国传统民族艺术的陶瓷文化不够了解,人们缺乏对陶瓷文化的重视。因此,本课题选择了中国的瓷都景德镇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一系列的调研、资料查阅和整理工作,从瓷都文化的特色出发,提取出青花、梅瓶等关键词为重点内容进行艺术再加工,以招贴的形式将其表现。从招贴的设计手法,张贴方式方面进行研究和创作;利用招贴是传达信息的载体这一特点向更多的人宣传瓷都文化。。  相似文献   

13.
一张优秀的招贴设计,包含了"硬要素"即具象要素与"软要素"即抽象要素之间和谐构建的关系,解析其视觉语言对于探索招贴的视觉语义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着重从以下三方面来解析招贴的视觉语言:1.招贴设计的"硬要素"解析并探索其基础性作用;2.招贴设计的"软要素"分析并研究其主观能动性拓展;3.招贴设计"硬要素"与"软要素"的和谐处理并构建其整合的视觉语义,打造"形神兼备"的优秀招贴设计作品。  相似文献   

14.
日本作为一个设计大国。萁设计或已被多次研讨,本文从其海报设计作品内在的精神意念层面出发。探讨了造就独特日本海报设计形式语言的思想文化根源与设计理念:对自然与生命的敬畏情结。以及以“生命敬畏”为精神底蕴的日本设计师的创作体现。为解读日本独具民族文化特点的海报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被称为拉丁美洲的"巴黎",工艺设计师马塞洛·卢西尼的自创品牌airedelsur工作室就在这个美丽的城市。他的设计充分体现了在潘帕平原这片广袤的土地上,众多的民族文化和丰富的艺术气息。运用自己国家的民族特色来进行工艺设计,使设计师马塞洛·卢西尼的创作看起来既生动又独特。他的设计是现代与民族的完美结合,看似简洁大方,其实材料和制作的过程中包含的都是阿根廷本土的民族文化。这种本土文化运用在设计领域的成功案例给处在探索中的当代中国设计师以启发。  相似文献   

16.
地铁是人类生活发展的必然产物,地铁文化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城市文明建设的拓展和延伸;地铁文化影响着城市的现代化建设、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的面貌。本文介绍了伦敦地铁、巴黎地铁、东京地铁以及纽约等城市风格各异的地铁文化,并着重介绍了莫斯科的地铁文化和设计风格,以及每个城市地铁文化设计中如何体现本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7.
当前时期,在世界文化交流的大舞台上,怎样将传统的文化元素与现代的平面设计两者间进行有机的结合,以充分体现出中国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以及民族个性,这已经成为了广大的平面设计师们当前急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首先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其次,着重论述了各种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传统文化中所提炼出的民艺符号在现代设计中的广泛应用,为现代设计品赋予了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民族艺术符号在现代设计中的具体应用,体现了它的独特魅力,更彰显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底蕴。民艺符号在设计中的应用,不仅丰富了设计品本身,而且使设计回归到它所在的文化体中,让设计趋向民族化。  相似文献   

19.
在旅游纪念品设计中如果不能认识自己民族文化的价值,不能把民族文化与时代要求相结合,就将大大限制我国旅游行业的发展,本文主要阐述在旅游纪念品设计过程中民族性和时代性的重要,以及如何在旅游纪念品设计中将民族性和时代性相结合。  相似文献   

20.
中国源远流长的灿烂文化不断传承与发展,其媒介的主体应为汉字。海报这种满足人们精神和物质需求的艺术作品,必然被赋予深刻的文化特质,传播明确的观念和消息是海报设计功能的核心,其本身必然承载着文化内涵和世情物理。而汉字作为文明的载体,在海报设计中自然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不同的字体形态在海报设计有着不同的效应,呈现出独特新颖的表达、传递着动人心目的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